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建筑设计师及作品赏析第1页/共66页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他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第2页/共66页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第3页/共66页卡拉特拉瓦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在美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好的老的建筑,是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为了尽情发掘地段环境与生俱来的优美潜力,卡拉特拉瓦把建筑放成了在水一方。
正对着地段西面,是当地的重要干道,林肯纪念大道。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引桥的做法,和他在1992年为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设计的竖琴般的Alamillo大桥有着类似的构造思路,不过是个具体而微的版本罢了。然而桥下并没有水,湖水更在美术馆的身后。这一道引桥只是个空间序曲。
直冲着引桥的主入口其实有一对,分别位于桥面层和地面层的标高位置上,上下摞着,都被设在了桥的端头处。用拉索支撑的桥在桥头构成了传统的垂直塔门,给入口划出了一个醒目的画框。由于卡拉特拉瓦对混凝土承重结构的熟练把握,这个白色混凝土材质的塔门淋漓尽致地凸显了雄浑茁壮的气质,一下子就把整个建筑的性格鲜明地和盘托出了。
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第4页/共66页巴伦西亚科学城
这座著名的建筑--大气层被视作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前边有水、“大气层”同样是半封闭半采光的格局,几个结构手法不同的建筑组成了了一个群组,在整个占地面积为87英亩的“艺术与科学城”中所有的建筑都相得益彰,达到了功能与结构的对比与统一,非常协调,仿佛置身科幻世界。第5页/共66页里斯本车站火车站建于十年前98世博会期间,是世上最大的火车站之一。东方火车站凭借其建筑设计,工程和铁路结构获得了98年BrunelMadrid大奖。第6页/共66页密尔沃基美术馆坐落在威斯康星州的密歇根湖畔。它像一艘即将扬帆出海的船停泊在水边,又仿佛一双飞翔的翅膀,给这座城市带来别样的风景。第7页/共66页雅典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奥运主场馆由已有二十年历史的旧场馆加建而成。由于奥运会在酷热的盛夏举行,为了使大部分观众能舒适地欣赏比赛,把有盖座位作为改建的主要目标。卡拉特拉瓦的设计主要是在原场馆上加上两条长304公尺、高80公尺的大型拱梁,再用钢缆拉起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尺、总重量一万六千吨的纤维版屋顶。这座容纳超过七万人的场馆改建之后,有盖座位由35%增加至95%,和上届悉尼奥运当时全新兴建以空间构架为主结构的场馆比较,雅典场馆虽然座位较少,但这拱梁和屋顶结构的形态却显示着欧洲式的优雅。第8页/共66页追求内外协调统一建筑师代表贝聿铭主要作品:1、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2、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3、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4、苏州博物馆5、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第9页/共66页贝聿铭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出生于民初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他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第10页/共66页东海大学路鲁斯教堂LuceMemorialChapel第11页/共66页宾夕法尼亚州府菲拉德菲亚的居住楼群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美国大使馆第12页/共66页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东馆位于一块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隔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第13页/共66页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第14页/共66页日本MIHO博物馆第15页/共66页德国历史博物馆贝津铭主持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入口是一座螺壳式的透明玻璃建筑,把人们引向神秘的展示主厅。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一个巨大的玻璃柜,建筑学的展品,那是由玻璃、钢筋与砂石组成的吸引观众的磁铁--这就是德国第一个贝聿铭作品。第16页/共66页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安藤忠雄
主要作品
1976住吉的长屋,大阪市住吉区1981小筱宅,兵库县芦屋市1983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库县神户市1984Time’sⅠ,京都府1989光的教会,大阪府茨木市1991姬路文学馆,兵库县姬路市1992年塞维利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1993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库县神户市1994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1995UNESCO冥想空间,法国巴黎1997芝加哥的住宅,美国1998TOTO研究会馆,兵库县津名郡1999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库县神户市2000淡路梦舞台,兵库县东浦市水的教堂2001利策基金会美术馆,特尔洛阿玛尼2002美国斯堡现代美术馆,美国沃斯堡2003野间自由幼儿园,4×4住宅2004地中美术馆,霍姆布洛伊美术馆,画册美术馆,福岛县岩城町第17页/共66页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藤忠雄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87年-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1988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1989年-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1997年-2003年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2005年-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2011年-担任东南大学的客座教授。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安藤忠雄第18页/共66页直岛/贝乐思艺术之家
1992年,集美术馆和旅馆设施为一体的“贝乐思之家”(直岛当代美术馆)开馆。该美术馆的主旨就是“在某一个场所经由时间来培育艺术”。2001年直岛本村开始了将本区域残留的旧民居改造为现代艺术空间的“家的项目”,以此为契机,这一活动在直岛得到了全面地展开。受此影响,自2004年以后,在直岛的现代艺术活动都被统称为“直岛贝乐思艺术之家”。2004年,它与“地中美术馆”同期竣工,虽然各自的业主不同,但其理念贯穿于“直岛贝乐思艺术之家”长达13年的建设活动中。
第19页/共66页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光之教堂一侧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第20页/共66页水之教堂水的教堂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东北部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块平地上。从每年的12月到来年4月这里都覆盖着雪,这是一块美丽的白色的开阔地。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水池的深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使水面能微妙地表现出风的存在,甚至一阵小风都能兴起涟漪。第21页/共66页“风之教堂”位于六甲山山顶,坐落于海拔800米的临海峭壁之上,穿过狭窄的楼梯、灰暗的走廊以及半日式的园林一面是矮墙,而另一面是浓密的灌木。从教堂内可以俯瞰大阪湾的大海景观。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入口前面的花园没有太多的通常的处理手法,只有草坪和边缘处的树。然后便进入“风之长廊”的入口。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然而与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的形体。通过这“第四度空间”对于建筑印象油然而生,不待堆叠穿斫、测量推度,自然涌现,随着视线的游动,感受到音乐般的节奏——把物象之美转化为意境之美的生命体悟。风之教堂第22页/共66页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
第23页/共66页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ModernArtMuseumofFortWorth)竣工于2002年10月,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市郊外城市公园的一角,毗邻美国二十世纪的巨匠路易斯·康(LouisI.Kahn)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站立在一大片铺满碎石的水池中。和路易斯•康一样,安藤也是素面水泥的爱用者,不过这栋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金属和玻璃,比较具有现代。第24页/共66页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第25页/共66页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AntonioGaudi(安东尼奥·高迪)第26页/共66页米拉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区里的Eixample扩建区、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deGràcia)上。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Milà)因非常欣赏高第为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由之家CASABATLLÓ,为了和富孀RoserSegimon结婚,而请高第设计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84年将包括米拉之家在内的几个高第设计的建筑列入世界遗产中。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是高第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占地1,323平方米,有33个阳台,150扇窗户,3个采光中庭(2个大中庭,1个小天井),6层住宅,ㄧ层顶楼(阁楼),ㄧ个地下停车场,共有3个门面,两个正门入口,一个在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deGracia)上,一个在普罗班萨街(Provença)上。第27页/共66页古埃尔公园第28页/共66页巴特罗之家这座房子建造于1905——1907年间,位于埃克萨潘区(Eixample)的加西亚大街(PasseigdeGárcia)43号。2005年,他被扩充入世界文化遗产。在所有高迪的建筑中,巴特罗之家的门票是最贵的,16欧。第29页/共66页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蒂德第30页/共66页她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现代主义的三种模式:信仰新的结构方式信仰新视点重新诠释现代主义的现实性ZahaHadid(扎哈哈蒂德)第31页/共66页意大利卡利亚里现代艺术博物馆卡利亚里(意大利港市,撒丁岛首府)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近12,000平方英尺,包括有现代艺术展示空间,图书馆,国会厅,办公室和零售空间。工程目标在于建造一个文化交流的接点,同时作为卡利亚里的海边地标性建筑。第32页/共66页北京银河SOHOSOHO中国09年7月13日公布了北京东二环内朝阳门SOHO三期建筑模型。朝阳门SOHO三期总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6.6万平方米写字楼和
8.6万平方米商业,是目前东二环内唯一的也是体量最大的商业项目。朝阳门SOHO三期
项目中的全部商业面积将作为SOHO中国自持商业由SOHO中国统一招商经营,这也是SOHO中国继前门大街之后的第二个自持商业。第33页/共66页这座大学校园建筑最终将坐落在巴塞罗那主干道Avenida的末端的对角线上,紧邻2004年由赫尔佐格设计的文化广场建筑。扎哈哈迪德为Edifci校园设计的这座建筑肯定了巴塞罗那22个区域在不断变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螺旋塔显著的设计风格在不断发展的领域创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巴塞罗那广场地标性建筑螺旋石塔第34页/共66页IBA集合住宅IBA的指导方针是平均5层的发展。但是在复杂的Kr吼lzberg地区,充满了各个时期的建筑,建筑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哈迪德认为平衡5层的方法是设计一个3层的长条型的建筑和终止于它的8层塔楼。
底层的空间是标准化的商业空间,商业空间的屋顶平台是儿童玩耍的场地。雕塑般的塔楼在一侧的角落,从平面上看,每层都是由三个楔形的部分组成的。
第35页/共66页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第36页/共66页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主要作品:年代不详
佛莱别墅
1927年
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
萨伏伊别墅
1930-1932年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193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马赛公寓大楼
1950-1953年
郎香教堂
50年代初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第37页/共66页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原名MariaLudwigMichael)、赖特(FrankLloyd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第38页/共66页朗香教堂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朗香教堂的白色幻象盘旋在欧圣母院朗香村之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第39页/共66页
萨伏伊别墅萨伏伊别墅建于1928-1929年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巴黎的近郊,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该建筑在设计上主要有如下特点:模数化设计简单的装饰风格:相对于之前人们常常使用的繁琐复杂的装饰方式而言的,其装饰可以说是非常的简单;纯粹的用色--建筑的外部装饰完全采用白色;专门对家具进行设计和制作;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楼梯和坡道来组织空间;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设计的屋顶花园;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不会使车流和人流交叉;雕塑化的设计--这是勒·柯布西耶常用的设计手法,这使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雕塑感。一楼走廊第40页/共66页马赛公寓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这些都值得当代的建筑师学习和借鉴。第41页/共66页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第42页/共66页他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约翰•伍重第43页/共66页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位於澳洲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第44页/共66页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阿尔托代表作品:巴黎世界博览会芬兰馆帕米奥椅L腿椅扇形腿椅“皱叶甘蓝”花瓶第45页/共66页阿尔托于(AlvarAalto,1898~1976),著名建筑、家具设计师。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尔托第46页/共66页赫尔辛基文化宫帕伊米奥疗养院第47页/共66页第48页/共66页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第49页/共66页伦佐·皮亚诺(RenzoPiano)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他先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馆的陈列厅、多功能医院等等。尽管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他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实现了先辈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同样深远的理想—人、建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伦佐·皮亚诺第50页/共66页保罗·克利(PaulKlee)中心博物馆位于绿意浓浓的伯尔尼郊区。由三座相连的浪形建筑组成,看似由当地风景连成一体的小山。皮阿诺把它命名为“风景雕塑”。三座小山似的建筑通过一条被称作“博物馆大街”的150米长通道相连。光线、虚浮及自然是表现主义大师保罗·克利作品中的三大元素,也正是这三个元素启发了伦佐·皮阿诺建造博物馆。第51页/共66页罗马综合音乐厅这一规模庞大的联合式音乐厅由三个独立的剧院组成,围绕一块开阔地而建。这一工程耗资1亿4千万美圆是二战后罗马所承建的最大建筑之一,该音乐厅的落成将为古城罗马提供一个享受高雅艺术的场所,音乐厅将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如室内音乐会,歌剧、当代音乐、芭蕾和交响音乐会。第52页/共66页"高技派"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第53页/共66页诺曼·福斯特,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第54页/共66页法国加里艺术中心福斯特设计的尼姆加里艺术中心,是一个毗邻古罗马神庙的文化中心,这一设计可以说最好地展示了福斯特编织演绎空间的能力,在原有建筑基础之上规划创造形成了一个三元矩阵。在繁忙暄闹的都市中,建筑群落和回廊与咖啡厅间的人流形成错落的空间,空间穿梭变换从底层直达顶部。福斯特将周围的城市生活纳入了他的垂直建筑空间之中,将图书馆、展览厅和艺术厅一直到屋顶阳台串联到同一社会建筑体系之中。第55页/共66页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
建筑物外观凸显钢管结构和水平悬吊架,底层的公众空间高达十二米,由两部自动电梯把公众引入银行的大堂,更从大堂可仰望十层高的中庭。这座有如超级机械人的建筑无论在结构、造型、建材、施工技术及设计构思方面,都是其时尖端科技的表表者,建成后也立即成为举世触目的香港地标之一。第56页/共66页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
西班牙巴仑西亚会议中心是欧洲主要会议集合地,有3个礼堂。会议中心建筑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创造不同的光影环境以及城市中的水流和绿化空间。大楼内新鲜的空气是经过附近水塘水面降温后送入建筑内部空间,尽量减少建筑对机械空调设备的依赖。大厅对自然光线运用相当成功。大厅对自然光线的采集能形成非常惟妙惟肖的效果,除了礼堂外,光线还被深深引入建筑内部。会议中心的屋顶设计为两层,之间形成空气冷却层,用来抵消建筑物被动产生的热量。屋顶同样也体现了艺术,功能和技术的结合,在创造冲击眼球的视觉形象的同时,自然的形成雨蓬和遮阳蓬。第57页/共66页日本建筑界三杰矶崎新主要作品:1、1966日本九州岛大分国家图书馆2、1960日本九州岛大分医药联合大厅3、1974Gunma美术馆4、1976日本九州岛北岸北九州美术馆5、1978日本Kamioka市政厅6、1980日本富士山乡间俱乐部7、1982Toga表演艺术公园8、1984Okanoyama美术馆9、1986加利佛尼亚州Bjornson住宅10、1986路易斯安纳州现代美术馆11、1990黄金海岸邦特大学12、1990日本北九州会议中心13、1990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大楼14、1990西班牙巴塞罗纳体育馆15、1991Tateyama富山博物馆16、1994日本Nagi美术馆第58页/共66页矶崎新日本建筑大师1931年,矶崎新出生在日本大分市,是世界上著名的日本建筑师。自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毕业以后,矶崎新在丹下健三(KenzoTange)的带领下继续学习和工作;1961年完成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课程;1967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大奖;1963年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作品众多,获奖无数;于20世纪六十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资金申请报告:环保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 金融科技赋能下的财富管理个性化服务模式创新报告
- 理解客户需求的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探索创业扶持的潜力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电动车技术标准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如何协调创业扶持政策与行业发展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职场受益测试题及答案
- 电商对农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难题及解答
- 旋律应用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近三年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 上海宝山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美容学徒聘请协议书
- 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45477-2025无油悬浮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
- 《疫苗研发》课件
- 社工小组协议书范例
-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招聘真题2024
- 2024年福建泉州文旅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蚕蛹毛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铁路线路工》 课件 项目七 养路机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