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1页
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2页
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3页
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4页
第六章:社会互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社会互动第一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一般说来,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含义:(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互动。第二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拥抱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例如,室友、恋人和夫妻间的互动会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第三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学并没有统一的互动理论,长期以来,互动理论处于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代表性的互动理论包括以下几种:(一)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符号在人们的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第四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解释。例如,“点头微笑”的意义。(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方面,意义的确定有赖于互动。另一方面,意义的修改也有赖于互动。(4)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据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第五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当代符号互动论的两个派别:(1)芝加哥派。以布鲁默为代表,注重用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互动过程。他们认为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和信件等作为研究材料,采用个案研究、非结构式访问、参与观察等方法来阐释互动过程。(2)衣阿华派。以库恩为代表,主张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互动。这一学派认为,人大行为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提倡用问卷和态度量表来测量人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第六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角色理论略(三)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里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讨论:请运用参照群体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第七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四)戏剧理论略(五)社会交换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和埃默森。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第八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邻居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们交换礼貌;政治家们交换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饪诀窍”第九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社会交换论的几个命题;(1)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原因从事该行动。(2)刺激命题。刺激命题:如果某种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相同,这个人就越有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与此类似的行动(3)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第十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而来的同样酬赏对他就越没有价值。(5)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了未估计的惩罚是,他将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B.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期望的酬赏甚至大于期望的酬赏,或者未遭受预料中的惩罚,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第十一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6)本土方法论又称“民俗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显示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本土方法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时由形成人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是,如果违背这些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本土方法论者常采用“无背景试验”,“打破规则试验”进行研究。第十二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二)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三)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第十三页,共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定向阶段、评价阶段、控制阶段(二)芝加哥学派四阶段说竞争、冲突、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