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_第1页
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_第2页
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_第3页
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_第4页
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教育与物质生产第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第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作用条件+必要=现实第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1.提供了人力与时间 2.提供财力3.提供物力(主要反映在教育物资的水平上)(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只要有了国家教育投资——财力,也就有了物力,拿钱去购买就行了,没有必要单纯强调物力.)第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1.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两大趋势:(1)生产过程对科学知识和人类的智力、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2)速度越来越快。2.两大趋势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物质生产成了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1)改变了人们对教育与物质生产关系的认识(2)现代生产发展影响教育的规模、速度、教育结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第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总结

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又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因此,社会物质生产是教育的物质基础。第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作用(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和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1)为什么说教育是生产中所必须的各种人员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和训练: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

思考:有人认为,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自动化,教育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小。第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二)教育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利因素1.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第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三、社会物质生产与教育之间关系的性质(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如何理解社会物质生产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解读“教育先行”:来历、误解、本义、理由(二)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批判教育学”)(三)热点讨论:教育产业化第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四、当前经济改革与教育的关系——石中英(一)当前经济改革的趋势1.面临传统产业的改革2.迅速发展、规范第三产业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加入WTO之后的挑战(二)教育回应1.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非正规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新型的各种类型的劳动者。2.进一步转换教育的职能,突出教育的经济功能3.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增加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内容4.在国家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引导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5.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提高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固守与扩展教育市场,提高国家范围内的教育市场竞争力。第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认识。

宁夏一家企业耗巨资从国外进口一套机器设备,本指望借此抓住发展机会,却不曾想工人技术达不到要求而导致设备闲置,最终企业被拖跨。辽宁本溪重型汽车制造厂从美国引进一套计算机控制系统,美国专家预言中国人要操作这台设备需要学习两年。但是自学成材的该厂高级工程师李连才经过几个月时间便迅速掌握了操作技术,为企业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效益。澳大利亚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分别在天津、深圳两地投资办厂,两年后天津的厂利税达到2000多万,深圳的厂却连年亏损。调查发现,在其他条件均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前者拥有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后者却多是未经训练的民工。——《新晚报》1997年3月10日第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拓宽一、教育与生产力二、教育与物质生产三、教育与经济1、教育与经济2第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与其在黑暗清醒着,倒不如睡一觉,光明不会忘记掀开你的眼睑!第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农业社会再生性的生物资源为主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简单工具、以人力、畜力、自然力为能源对劳动者的直接要求呈现如下趋势:劳动者由以消耗体力为主逐渐变为以消耗智力为主。工业社会非再生性的自然资源为主(如各种矿藏)机器、以火力、电力为能源信息社会人造材料、知识信息自动控制的机器、以核能、太阳能为能源第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劳动过程中脑、体支出及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生产条件劳动者体力与脑力支出之比对劳动者的学历要求低机械化程度9:1初等教育中等机械化程度6:4初中文化程度全盘自动化1:9高中文化程度、职业训练第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200多年前,当美国立国之初,国内大部分居民都从事农业生产;到19世纪后半期、即南北战争后,农民还占居民的一半;随着工业的兴起,大量农民进入工厂。20世纪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传统的“蓝领工人”几乎占全国人口的40%;可是到了战后,金融、商业、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从1947年以后,制造业工人的比重开始下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继续减少。今天,美国的农民不到就业人口的3%;“蓝领工人”只占17%。不过无论是在温室里种蔬菜的农民、还是在电炉前炼钢的工人、或是在银行办公室记帐的“白领女士”,他们都和在硅谷的电脑工程师一样使用和操纵电脑。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工人人数的进一步减少,是必然的。有美国专家预言,不要半个世纪美国制造业工人人数可能降到10%之下。第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美国制造业劳动力结构1978-1990年(单位:%)1978年1982年1986年1990年白领高技术19.523.524.625.8白领低技术11.612.612.210.6蓝领高技术21.521.320.919.7蓝领低技术45.139.740.441.0第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世界四次工业革命

时间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基础是以煤冶炼铁矿石及纺织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40年代标志是蒸汽机、铁路和酸性炼钢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标志是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制造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基础是计算机、遗传工程、新型材料和新型能源等第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人类文明的三次浪潮时间标志第一次浪潮8,000年前人们从狩猎、游牧的生产方式过渡到农业生产第二次浪潮三百年前人类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使用化石能源(煤、石油等),社会生产的特点是标准化、集中化、大规模化、同步化和中央化第三次浪潮1955年工业化国家将从“工业社会”转入“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其基础工业是电子工业、空间工业、海洋工业、光纤维工业和遗传工程等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型工业。第二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现代生产越来越快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而且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和发明推广运用到生产中去的周期短.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19世纪:电动机65年;电话机56年:电磁波通信26年;20世纪:雷达15年:电视12年:尼龙11年:激光器1年。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城乡教育差距据以生均教育经费为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距更大: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与财政收入、支出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地区财政收入(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亿元)2001年2002年增长比例(%)2001年2002年增长比例(%)总计16386.0418914.0015.432582.383114.2420.60北京市454.1794.66109.1015.26天津市163.64375.80129.6540.4444.058.93河北省283.50301.306.2899.84122.4122.61山西省132.76292.00119.9556.9366.2916.44内蒙古99.4346.5057.4723.60辽宁省370.4489.23103.6316.13吉林省121.10131.408.5155.4964.4216.10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黑龙江213.64267.0024.9867.4281.6521.10上海市609.47708.9516.32112.37130.2815.94江苏省572.151483.70159.32154.38182.3318.10浙江省500.69566.8513.21120.47151.9226.10安徽省192.18211.4010.0075.0092.4823.30福建省274.28471.8272.0285.9498.6014.73江西省131.98140.406.3852.2663.4121.35山东省573.18610.226.46146.81173.8918.45河南省267.75296.7210.82110.81143.0929.14湖北省231.94243.374.9372.4888.5422.15湖南省205.41231.1512.5373.1396.4231.85广东省1160.511200.953.48216.20281.7730.33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广西178.6766.4082.4724.20海南省43.7752.0318.8713.5216.1219.28重庆市106.12157.8048.7042.8052.3722.34四川省271.12102.31125.3622.53贵州省99.75108.288.5544.3360.1835.74云南省191.28205.007.1788.4598.6811.56西藏6.116.628.359.5713.4039.93陕西省135.81145.737.3056.8165.9416.06甘肃省69.95146.97110.1140.0249.2923.16青海省19.8221.106.4612.8915.5620.79宁夏27.5726.40-4.2413.2615.4516.47新疆95.09134.0040.9255.0963.4415.16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实际情况是:1991年为2.85%,1992年为2.73%,1993、1994年为2.52%,1995年为2.46%,1996年为2.44%,1998年为2.55%,2001年则为2.3%。除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以外,没有几个国家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象中国这么低——印度为3.2%(2001年),美国为5.3%(2001年),英国为6.9%(1999年),瑞典为8.7%(1999年)。目前,中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为1400亿人民币,约折合170亿美元,仅占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总数11500亿美元的1.5%;而中国现有学龄人口数量为2.14亿人,占全球教育总人口的22%。也就是说,中国用占世界1.5%的教育经费教育了占世界22%的受教育人口。(资料来源:《中国社会年报2000年版》,《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当代英国与瑞典的福利制度》,《中国教育概况》)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国家和地区19801985199019951996世界总计4.84.84.85.2中国②2.52.52.52.52.5美国③4.95.25.4⑧日本③5.85.04.73.6⑧德国①4.74.54.84.8英国③5.64.94.95.3法国③5.05.85.46.16.0意大利③4.4⑥5.04.74.9加拿大③6.96.56.86.9⑧澳大利亚③5.55.65.35.5俄罗斯③3.53.23.5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99年。单位:%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捷克③4.04.24.65.45.1波兰③4.95.27.5匈牙利③4.75.56.15.34.6罗马尼亚3.32.22.83.6保加利亚4.55.55.63.93.2原南斯拉夫4.73.46.1印度3.03.53.93.33.2印度尼西亚1.71.41.0⑤1.4⑨1.4⑨菲律宾1.71.42.93.03.2泰国3.43.83.64.14.8马来西亚6.06.65.54.75.2新加坡2.84.43.03.0巴基斯坦2.12.92.72.83.0孟加拉国⑨1.11.41.52.2土耳其2.21.82.1⑩2.2韩国③3.74.53.53.7埃及5.7④6.33.84.8尼日利亚⑨1.21.00.7墨西哥③4.73.93.74.9巴西3.63.84.5⑦5.1阿根廷2.72.7⑾3.4⑿3.8⑧3.5注:①1991年以前为原联邦德国。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重。③1990年起,统计口径有所调整。④1981年数字。⑤仅指教育部支出。⑥1979年数字。⑦1989年数字。⑧1994年数字。⑨仅指中央政府支出。⑩不包括大学经费支出。⑾1984年数字。⑿1991年数字。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提高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3.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要的时间。4.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5.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第三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保安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教育优先发展的内涵教育优先发展又可称超前发展或教育先行其一是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于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其二是教育发展要先于或优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其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他们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唯人口数量的观点;

其二,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其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

研究证明:教育投资可以给社会或个人带来经济收益。关于教育的收益率分析的主要结论有:(1)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高于物质的收益率;(2)个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在高等教育中更是如此。(3)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一般高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收益率。(4)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一般高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收益率。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目的(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学校课程及部分内容。(五)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和教学的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二)教育是科技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本规律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既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又对教育提出需求。(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的性质和目的;(二)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二、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教育在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一)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二)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全面的、高效的、长期的影响。——张人杰:《大教育学》,P1144-149第四十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与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00所,在校大学生为11万人;

1998年,高等学校发展到1000余所,在校大学生达到623万;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在学的大学生总数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提高到21%,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目标。”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NP水平和高等教育毛入率正相关。

1995年,已经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