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1页
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2页
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3页
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4页
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近20多年来,中国保费收入一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国内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相继成立,世界各国保险公司也都看中了中国这个最大的蛋糕,然而这个有着广阔前景的市场,在百姓心目中地位却不高,甚至很多人认为保险营销是一种变相传销。本文拟从介绍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入手,在通过主要指标反映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与发达国家、其他金融机构的差距,深入剖析当前中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以上陈述,本人认为,中国保险业的当务之急是发展长期期缴产品,发展具有保障功能的产品,同时不仅要普及保险意识,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大众中通过各种手段普及保险基本知识。目录一、中国保险业现状1(一)中国保险机构情况1(二)中国保险业经营情况1(三)中国保险业的密度与深度1(四)中国保险业的覆盖面2(五)中国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2二、中国保险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一)信用缺失3(二)群众保险意识淡薄3(三)保险业的一些专有名词难以理解4(四)忽视了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4(五)理赔难4(六)保险洗钱问题5三、改进措施5(一)加强保险市场严格监管5(二)建设专业化队伍5(三)加强诚信建设6(四)普及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6(五)回归保险的保障功能7(六)与经济发展相适应7(七)各个相关机构协作发展7四、结语7中国保险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近年来,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保险市场信用缺失、运作不规范,群众保险意识淡薄、认可度低,保险本身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中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一、中国保险业现状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一直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与其他金融机构和发达国家保险机构比,其规模仍然较小。这充分说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且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一)中国保险机构情况截止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42家、人身险公司54家、再保险公司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专业保险中介公司2331家。从保险公司资本国别属性看,中资保险公司67家,外资保险公司43家。其中:中资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27家、人身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2家;外资财产险公司15家、人身险公司24家、再保险公司4家。(二)中国保险业经营情况2017年,全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亿元,同比增长32.6%;寿险保费收入4465.8亿元,同比增长24.5%。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2265.2亿元,同比增长57.6%。实现资金运用收益2791.7亿元,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为12.2%。2017年年末,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共计29003.9亿元,同比增长47.0%。(三)中国保险业的密度与深度下表反映了1988-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发展状况。项目年份GDP增长速度(%)保费收入(亿元)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保险密度(元/人)保险深度(%)198811.3109.554.019.860.7219894.1142.430.0512.640.7719903.8177.924.9315.560.8519919.2235.632.4320.350.90199214.2367.956.1531.391.00199313.5499.635.8042.160.98199412.6600.020.0949.000.97199510.5683.013.8356.391.1719969.6777.113.7863.491.1519978.81097.939.9988.021.4619987.81261.615.97101.121.6119997.11444.514.50114.841.7620108.01599.710,74126.211.7920117.32112.332,04168.982.2020128.03053.144.59237.642.9820139.13880.427.10287.443.33201410.14318.111.28332.163.3920159.94927.313.95375.642.70201610.75641.014.40429.182.69201711.47035.7625.00533.002.8520年来,中国的保险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与国际平均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四)中国保险业的覆盖面目前,我国保险业的覆盖面比较窄,人均保费水平低。从养老保险看,我国人均长期寿险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2015年,以美元计量的人均保费,瑞士世界排名第1,人均总业务5558.4美元,其中寿险3078.1美元;美国排名第6,总业务3875.2美元,其中寿险1753.2美元;日本排名第7,作为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总业务3746.7美元,其中寿险2956.3美元;中国香港总业务2544.9美元,排名到第15,其中寿险业务2213.2美元。中国总业务46.3美元,排名第72,其中寿险业务30.5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总业务518.5美元,其中寿险业务299.5美元。中国的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五)中国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银行、证券和保险是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近年来,在中国金融市场上,保险业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与银行、证券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证券业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保险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市场规模较小,行业实力较弱。2017年年底,全年保费收入仅是储蓄存款余额的4%,而发达国家平均为15%。在金融总资产中,银行资产占比为90%,保险资产占比仅为4%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的个人金融财富构成中,银行存款、证券投资、保险资产三分天下,我国居民还没有把保险作为重要的理财手段。同时,由于保险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宏观金融调控中作用和功能发挥得也不明显。二、中国保险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用缺失从国内保险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信用缺失现象十分突出,并呈现出日益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制约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急需加以正视并解决。1.保险公司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保险销售误导。尤其是银行保险产品,无论是客户经理还是银行人员,对产品介绍时都刻意回避其保险的功能,而仅仅介绍理财的作用,使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致使退保时蒙受损失,从而影响了保险市场的发展。(2)理赔不规范。在处理理赔案件时,有的保险公司为了稳定自已的市场份额,不坚持保险理赔原则,对投保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有姑息的因素,对不该赔款的酌情赔款,这种无原则的行为助长了一些投保人非正常的索赔心态。在出险的责任界定、标的估损、定损中,有的理赔人员收受投保人的好处,做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责任认定和出具有损保险公司利益的证明。部分理赔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辨伪能力,在处理复杂理赔案件时往往难以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公司的信誉。还有对保险责任清楚的案件拖延赔付的现象。(3)公司法人主体行为不规范。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保险公司容易产生经营行为短期化,致使“投保容易、索赔难,收钱迅速、赔款拖拉”等现象时有发生;保险公司不严格履行赔款时限义务,出险赔款程序过于繁锁,许多索赔人经过多次反复要求,也难以从保险公司领到应得的保险金。此外,保险公司之间信任感不强,使再保险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如不能实现黑名单客户共享,某些恶意骗保的客户可以在不同公司进行骗保,造成不应有的资产损失;各保险公司对业务员甚至业务团队互相挖角,形成行业恶性循环等。(4)保险市场运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有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为了争夺保险业务,不经审批就擅自开办险种,有的变相降低或提高保费率,还有的不考虑成本核算,任意提高手续费标准,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有的保险公司为达到某种目的,随意超标准运用费率或降低费率,放宽对企业的保险条件,给投保人的感觉是保险业务具有随意性;或是超标准支付手续费,一些不合理的费用也在手续费中列支,不仅造成了保费收入的流失,而且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2.从投保人看,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轻视最大诚信原则有些投保人在投保前或出险后,都不按照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有的为了谋取巨额赔偿金甚至还制造人为事故,直接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也找到了“生财之道”,各种保险欺诈、骗赔案件日益增多,其手段和方式更加技术化和隐蔽化。虚假索赔案件近年逐渐增多,给保险理赔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二)群众保险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受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全社会运用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不高,企业和个人参加保险的意愿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功能的发挥。1.“不了解”使人们远离了商业保险。据有关调查,未投商业保险的被访者中,有32.6%的人说自己对保险了解不多,这成为居民没有购买保险的首因。2.“不信任”使有意愿的人没能进行投保。对一些有投保冲动和意愿,而又没有付诸行动的人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3.中国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铁饭碗心理,导致人们产生了时刻依赖国家的习惯。如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损失近百亿元,保险赔款仅有1.2亿元;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造成经济损失近2010亿元,赔款只有33.5亿元;201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经济损失8451亿元,赔款仅有10亿元,这个差距很值得我们深思。(三)保险业的一些专有名词难以理解消费者一般的心理是,不明白的东西,就会疏远它。保险业是一个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行业,本身存在很多专有名词,比如费率、现金价值、风险保额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名词的意思是什么都不明白,就不会自觉地去购买,这样无形之中拉大了保险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有的在业务员天花乱坠的劝说下,一时激动购买了保险,冷静后又要退保,就算最终退保了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自己赔了一些钱,被营销员骗了,一传十,十传百,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更多的人拒绝了保险。(四)忽视了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保险设立之初,最本质的作用——抵御风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很多保险产品都是分红型,万能型,投连型,这些产品几乎都忽视了保险的保障功能,或者说有保障功能也没有把保障功能作为卖点,而是把卖点放在了投资收益上。不可否认的是,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保险业有银行业和证券业所没有的优势,就是风险保障功能,这是其他金融产品所不及的。但是我们从宣传材料中看,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营销员都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保险金返还上,而忘记了保险最重要的功能——保障功能。截止2018年11月,全行业意外险和健康险这两类主要的风险保障型业务合计占比仅为10.6%;新单业务中,10年期以上期交业务占比仅为12%。中国的保险业已经离保险的保障功能越来越远。(五)理赔难理赔难,几乎是保险业一个众所周知的顽疾,本人认为理赔难主要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时也是造成大家不信任保险公司的原因。1.保险公司自身问题——理赔时效过长。由于理赔本身所需要资料较多,而保险公司没有一次对客户介绍清楚,也没有在保险合同中清楚地载明,或者虽然在保险合同中已经载明,但是在真正发生理赔时,还需要其他材料,这无形中延长了理赔时间。而且个别保险公司由于有赔付率考核的要求,往往又会人为压下一些赔案。2.投保人问题——投保人不如实告知。如被保险人从事的是拒保行业,但是在投保时却填写为一类职业,造成理赔时不予赔付,或者明明在投保时已经有了疾病,对健康告知没有如实填写,为此,保险公司会拒绝给付。另外,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团伙骗赔,恶意骗赔现象,在本身理赔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占用理赔人员时间,延长了其余案件的受理时间。(六)保险洗钱问题这是一个应值得注意的问题,保险“洗钱”主要集中在寿险领域,尤其是在团体寿险中。通过长险短做、趸交即领、团险个做等不正常的投保、退保方式,达到将集体的、国家的公款转入单位“小金库”、化为个人私款或逃避纳税的目的。投保时以“为职工谋福利”、“合理避税”等名目将一部分通过正常财务途径无法转化为个人收入,或直接发放须缴纳高额个人所得税的资金,通过为其职工投保寿险,然后退保,取得退保金这种途径,化公为私或逃避纳税。而有的保险公司也明知其投保目的不纯,却积极地促成这类“保单”,有些业务员甚至以此为诱饵,为业务对象出谋划策,主动提供“洗钱”方便。他们多拉了业务,多拿了费用;而“以规模论英雄”的保险公司,则在短期内完成了任务指标,还能从“退保”中扣下一笔手续费。还有一部分公司将“反洗钱”流于形式化,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上述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人均水平相对较低;国家规定的保险业总体税赋水平、代理手续费标准偏高;保险市场监管不够严格、到位;宣传力度不够;保险公司自身约束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保险业发展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三、改进措施(一)加强保险市场严格监管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差异和保险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其保险监管宽严程度也不同。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保险监管模式,一种是严格监管,一种是松散监管。严格监管是较为传统的保险监管模式,又称为实务监管,即对保险费率和偿付能力实行双重监管。由于严格的监管有利于规范和控制保险市场,防止恶性竞争,并保证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处于较为稳健的状态。一般来说,严格监管往往被那些保险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保险意识相对缺乏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中国的保险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保险意识比较淡薄,需要严格的监管来帮助其成长。(二)建设专业化队伍美国与日本作为两大世界保险业强国,建设专业化的队伍,一直是两国所不断追求的。以日本财产险市场为例,在查勘定损方面,日本由16家财产险公司出资建立了“日本机动车保险研修中心”。该中心是全日本机动车保险定损人才的摇篮,也是从事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人员的研修培训基地(如辩护律师、修理厂技师等等),同时还是机动车保险定损标准的制定者。由于标准科学统一规范,定损方、修理方、裁决方都接受相同的理念和教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各种纠纷和诉讼,有效地保护了投保人的利益。查勘定损标准化、专业化是日本保险业多年来市场满意度高、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设专业化的营销队伍。销售是保险行业的最前线,是先锋部队。建设专业化的销售队伍,要从承保开始,建立统一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一系列营销方式、方法和技巧等,以有效避免误导、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发生,从而为今后的保险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2.建设专业化的核保核赔队伍。两核队伍是任何保险公司风险管控的重点,核保是对承保风险的管控,核赔对是理赔的风险管控。只有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核保核赔队伍,才能够真正为公司管控各类经营风险,保障公司正常运营,不会由于各种突发事件,集体骗保事件而造成公司运营困难。3.建设专业化的精算队伍。目前国内精算师少之又少,而精算作为一个高薪行业,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精算队伍是否专业化,对产品的精算是否符合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司整体的承保率与赔付率,决定了公司整个未来的发展潜力。所以应当建立专业化的精算队伍,让产品不仅适应社会,更能帮助社会,让社会赢,自己也赢。4.建设专业化的投资队伍。任何公司不但要通过业务的拓展挣钱,还要会让钱生钱,也就是投资。对于一个保险公司来说,原保费收入固然重要,但是公司持续盈利却需要投资盈利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投资不只是让保险公司挣钱,投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对国家建设的支持。建设专业化的队伍,不是一个公司去建立一个队伍,而是整个保险行业,就如同前面所介绍的日本建立“日本机动车保险研修中心”一样,建设整个行业的专业化队伍。只要有了全行业的专业化队伍,在任何保险公司投保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务,在任何保险公司理赔都能得到同样对待,保险行业才可以健康的发展。(三)加强诚信建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诚信的保险业保驾护航,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更需要诚信的社会基础做支撑,两者互相促进、紧密联系。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最大诚信的原则上的,诚信是保险业的生命线。同时,保险诚信的建立,离不开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投保前的如实告知,保险人的风险提示到保险产品的销售、风险发生时的理赔定损等,每一个环节的顺利高效都受益于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四)普及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对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的普及,就是让客户在购买的时候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收益,会有什么样的损失,让大家知道可以通过保险来抵御风险,转移风险。丘吉尔说,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他可以让你在不可知的未来获得一份可知的收入。如何普及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美林的创始人美里尔在证券业发展之初,普及证券理念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无论今天的美林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应该理性的看到,美里尔在华尔街开创了证券业的新模式。从1948年开始,美里尔做了大量的广告宣传,重点宣传他的这些股票推销员们所受到得严格训练和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他认识到,对新客户们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他们对华尔街的运作方式一无所知。因此他在广告宣传中,告诉人们如何对股票和债券进行投资,其风险和潜在的回报是什么。所以当大家赔钱时,当市场出现熊市时,没有人会去责怪证券公司为什么把这支股票卖给自己。在今天的中国保险业市场上,本人认为,美里尔的做法同样值得借鉴。我们的广告宣传不应当仅仅是宣传一个产品,介绍一家公司,更重要的是提高广大的老百姓保险意识,宣传保险的基本知识。如今老百姓知道4%的一年定期利率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多人去银行存款,百姓知道沪指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购买股票,但是百姓不了解保险的根本作用,不知道现金价值是什么意思,所以参保意识不强。(五)回归保险的保障功能任何产业都应该在其既定的轨道上发展,保险业应当以保障功能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保费收入,我们的趸缴产品将保费收入增长抬高到了51%上,但是这种内含价值极低的产品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只会徒增风险。中国保险业目前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全行业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业务及长期储蓄型业务,将短期变长期,趸交变期交,加大风险保障。让保险业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六)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实现原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7.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同比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同比增长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