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_第1页
2023年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_第2页
2023年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_第3页
2023年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_第4页
2023年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结合学生个案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我们都说要追求健康的生活,这个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在物质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低落,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大的危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正处于萌芽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容易产生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该类学生不能自我调节,轻则导致日常行为诡异,沉重的叛逆心理,以及自控能力差、道德缺陷等,重则导致违法犯罪及自杀的行为。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障碍的萌芽时期进行干预,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下面就结合学生个案例谈谈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一、学生案例

甘肃省武威市双城镇发生了六天连续六名学生自杀事件,其中两名死亡,四名获救,他们当中有五个人是同一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获救之后孩子一直没有向家长开口解释服毒原因,是什么使这些十三四岁的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这起事件也深深影响了双城小学六年级甲班的学生们,学生们纷纷在手臂上和课桌上刻下519的数字,学生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开始出现孤僻、自我封闭的现象。

二、现象分析

由于对群体性的学生问题调查、了解活动难以进行,所以对该事件进行了层次性的调查。据了解,在5月19日这一天,小学六年级甲班学生苗苗与同学小蔡在农贸市场一起服毒自杀,经抢救后苗苗宣布死亡,而小蔡获救;而就这样的负面事件使六年级甲班的学生纷纷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导致服毒自杀的多骨诺效应。根据获救的小蔡的陈述,原来在事件发生的前几个月,也就是4月份,在一次的同学聚会上,在打闹中,有男同学碰了女同学一下,该女生就是苗苗,于是绯闻就传开了,有学生纷纷取笑苗苗,苗苗感到受到侮辱,但又无法自我调节或者是向老师和家长倾诉,于是苗苗和小蔡就相约好一起逃离这个可怕的世界,而这种逃脱的方式就是永远离开人世;所以,甲班学生才在课桌上刻下519纪念苗苗。

与五人中的小杨进行谈话,发现小杨是苗苗的好朋友,由于苗苗的自杀行为,有很多人怀疑苗苗与小杨存在感情纠葛关系,苗苗自杀也是因为小杨;所以,5月20小杨也选择服毒自杀。而小孙在苗苗事件的影响下,又因与母亲的吵架、母亲的不理解,所以也选择效仿苗苗服毒自杀;另一位轻生的学生,竟是因好朋友小孙选择离去,也跟从服毒自杀。在记者的追踪下,我们终于了解整件事的起源、经过,当我们在为孩子们痛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导致这样的悲剧的原因是众多的,并且,在事件发生后,该事件不仅对六年级甲班的学生有了心理上的影响,甚至是整个双城小学的学生,所以,我们该好好分析其中的原因。纵观整个事件,发现有如下的原因:1.学生的心智发展较快,但对外界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2.现在学生情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不愿与外人沟通、交流,导致心理障碍自我挤压和累积。3.双城镇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和交流的时间少,并且,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性不强。4.教师没有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学生出现反常行为问题时并没有及时的疏导学生情绪。5.学校心理健康设施及教资单薄,没有特别关注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层层分析该事件的现象之后,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寻找正确的方法,干预双城小学学生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安抚这些学生,下面就针对该事件的现象及根源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三、矫正措施

(一)正确引导男女同学之间的健康的交往。苗苗是因为在聚会中与男同学的不小心碰触,而引起流言,由此可了解到双城小学学生对异性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不全面的认识,六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朦胧半知状态下,老师或者父母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告诉他们正确的异性交往的方式,老师可以在班级举行男女搭配的活动,如运动会,为两人制定需共同完成的目标,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一件事,男女同学间有了认识,这样,男女学生之间就不会出现尴尬和不友好的碰触下的误会。再则,在思想品德方面,老师应该教导学生不该传播不真实信息,可以在班级开一个流言蜚语主题班会,列举传播不真实信息的危害后果的故事以及传播正确消息的美德。

(二)加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这次的服毒事件的发生,间接是因为学生的抗压能力薄弱,学生受到点外界环境的压迫,首选的是屈服,我们可以从生活小事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比如和学生一同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并且一同跑步,在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坚持,维持两个月,在其中让学生认识到在恶劣的环境下,只要坚持就能够成功的道理,这样,在遇到外界的压力时,学生也可以自我解决。

(三)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双城镇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赚钱对孩子极少的关心,在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没有合适的人选进行倾诉,父母是孩子最为依赖的人,这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多交流,舒畅孩子的心理;当然,父母外出在选择监护人时,应该选择文化知识较高,而不是让老一辈,由于老一辈知识较少,年龄较大,与孩子沟通起来较为困难。

(四)学校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记者采访该校老师的视频可以看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多,并且老师不知道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老师应该处在学生角度与学生交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并试着为他们解答;尤其是其中的五位学生,应该多他们交流,并且可以和他们一起活动,比如和他们一起爬山,可以边爬边聊天,在山顶时鼓励他们大胆喊出心中的不快和烦恼,让他们情感得到宣泄。

现代学生在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我们必须密切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处理学生这类问题时,必须处在学生角度思考,体会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再通过引导和交流的方式进行疏导和矫正。

案例一

一、现象分析和评估

李某是高一的学生,由于从小成绩优秀,父母对他的期望也就越大,升上高中的压力也就大,在父母买了电脑奖励时,李某就借助玩电脑游戏来缓解压力,在外界压力以及自我心理压力的压迫下,李某对网络越来越依赖。针对李某上网过多,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打瞌睡,可判断为心理异常,诊断为网络成瘾。

二、心理辅导过程

针对李某的现象,由于他对网络的认识少,并且认为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对网络电子游戏更感兴趣,这些都是属于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建议采用行为疗法中的认知行为疗法。下面就针对李某的现象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展开实际的辅导。(一)确立辅导目标

近期目标:改善沉迷网络状态,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远期目标:增加学生李某的自我调控能力,促进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二)选择适合的方法

针对李某的现象选择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三)具体实施治疗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李某的情况。初步和李某聊天发现李某对赛车游戏较为感兴趣,所以,可以和李某多聊聊有关汽车知识的话题,从中来消除他的防备心理。逐渐的了解更多李某的想法后,发现父母在学习上给李某太大的压力,并且父母不理解李某在面临游戏上瘾想要改掉的想法,还对李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于是,李某反其道而行,父母越不让玩他就越要玩。可见,孩子与父母之间是缺少交流,沟通出现了问题。

2.认识矫正,纠正李某对网络的片面认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上网态度。可以准备一些有关上网成瘾对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危害的资料,让李某认真阅读,使他认识到不正确上网带来的危害;可以向李某介绍一些网上学习的有趣网站,多次和李某一起浏览网站上有关学习的内容,使李某认识并习惯电脑的另一个用途。和李某一起写一个规划时间表,规定李某的上网时间,让李某诚实遵守,减少上网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