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的教案_第1页
宁夏文化的教案_第2页
宁夏文化的教案_第3页
宁夏文化的教案_第4页
宁夏文化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文化的教案第1页/共62页西夏文明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大兴儒学,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国势开始衰弱。第2页/共62页夏惠宗时宋朝正值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1071年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西夏与宋朝贸易中断使经济衰退,战事频繁又大耗国力。夏崇宗时期,宋廷执行“绍盛开边”政策。1114年童贯经略西夏,率领六路宋军(包含永兴、秦凤两路)伐夏。宋军攻陷不少西夏堡垒。夏崇宗再度向宋朝表示臣服。此时西夏国势大不如以往。1115年金朝兴起,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破坏,辽朝、北宋先后被灭,西夏经济被金朝掌控。漠北的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第3页/共62页-西夏文字西夏古城第4页/共62页丝绸之路在宁夏

公元前3世纪,中国即以盛产丝绸而闻名于世界,被称之丝国。中国的丝绸经西北各民族之手少量的辗转贩运至中亚、印度。汉初,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汉武帝时北逐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镇,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后西亚各国与汉朝使节商人往来不绝于道。汉朝当时修筑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为保护通道,修筑了光禄塞和居延塞长城,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至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在我国境内长1700公里以上。一般将这条丝道划为三段,即东段,关陇河西道;中段,西域道;西段,中国境外道。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宁夏的南部正处在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第5页/共62页东段北道的走向是,从长安出发,西北行,大致走向同今天302国道走向。至瓦亭后,北上原州(今固原),沿清水河经石门关(今须弥山下),折向西北经海原、靖原越黄河至景泰,西抵武威。从此道为轴,还有两条通道。一条从长安至陇州后,沿陇山东麓过华亭县,至泾源,过制胜关、越六盘山达陇西。一条是由咸阳至宁县后,沿茹河进入固原,西北至景泰,再至武威。丝绸北道无论走哪条线都必须翻越六盘山,都要在景泰渡黄河,才能至武威。宁夏南部在古丝绸之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西汉至唐宋,这条道路上的文化传播与交会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丝绸之路遗址-萧关古道段第6页/共62页宁夏(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自治区首府银川。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28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西夏文化。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第7页/共62页宁夏特产“蓝宝”

贺兰石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悬崖上,贺兰石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形态繁多奇妙。它不仅是“文房四宝”的实用品,而且是珍贵的工艺收藏品。第8页/共62页

“黑宝”发菜:(发财)生长在荒漠、半荒漠地区,逢雨萌发,深秋早春时节采收。在医学上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胃肠、降血压等功能,手术后的病人吃发菜,还能促使伤口愈合。而且,还能做美食。是宁夏五宝之一,为传统出口土特产品。第9页/共62页

“红宝”枸杞: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它是一种名贵中药,营养成份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物价值。第10页/共62页

“黄宝”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宁夏甘草以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口面新鲜、加工精细著称。宁夏甘草在中药界声名尤为显赫。第11页/共62页

“白宝”

滩羊皮:(二毛皮)宁夏滩羊属羊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第12页/共62页“香山压砂西瓜”是宁夏的特产,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特产,由于当地特殊的降水、光照、温差、土壤条件,所产西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自然保鲜期50天以上。第13页/共62页宁夏旅游景区沙坡头:沙坡头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圣地闻名于世。《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最美的地方”宁夏沙坡头入选。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三大鸣沙一一沙坡鸣钟所在地,丰硕的治沙成果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的光荣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科技进步特别奖”被世人称为“沙都”。。第14页/共62页镇北堡西部影城:镇北堡西部影城距银川市35公里,是在一个原始古堡的基础上修建的。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浑、苍凉、悲壮、残旧、衰而不败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凉感、黄土味及原始化、民间化的审美内涵,尽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审美价值,让电影艺术家们在这一片西部风光中心情尽兴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几乎称得上是中国影视旅游版图上响当当的第一站:从文革结束不久的《牧马人》,到让张艺谋一炮走红的《红高粱》;从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黄河谣》,到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经典武侠片的《双旗镇刀客》以及徐克的《新龙门客栈》,还有就是堪称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几十部影视剧都是从这里诞生的。透过不同导演的不同镜头语言,镇北堡也在人们的视觉与想象中逐渐丰富起来。大型数字电影《水浒英雄谱》之《双峰镇——朱仝与雷横》于08年6月12日在本影视基地开机拍摄。2011年1月14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第15页/共62页第16页/共62页寺口:中卫寺口位于宁夏中卫市,历史上是汉朝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牧羊的地方。是西域大漠一处值得一游的古迹。第17页/共62页高庙:位于中卫市区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

第18页/共62页西夏王陵:西夏王陵国家AAAA景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是中国现存最密集的帝王陵区,被世人称为“东方金字塔”。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西夏王陵不仅吸收了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皇陵之所长,同时又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与党项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西夏陵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

第19页/共62页六盘山森林公园: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登上主峰米缸山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第20页/共62页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弥山石窟在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境内,距市区55公里,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远远就能看到弥勒大佛,占据整个山头的一大半。大佛头部螺髻,双耳垂肩,嘴角含笑,神态端庄,面颊饱满而线条柔和,有着一种温柔的美。其余几座山峰的崖面上,蜂窝般地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阁楼洞窟,在山势的起伏迂回中随地赋形,各具姿态第21页/共62页中华回乡文化园:中华回乡文化园位于银川市永宁县纳家户清真大寺北侧,紧临京藏高速公路永宁出口处,依托古老的纳家户清真大寺和回族风情浓郁的纳家户村所建,以展示伊斯兰建筑文化、礼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农耕与商贸文化为特色。第22页/共62页简介中华回乡文化园是以传播和弘扬中国回族文化精华为宗旨,以营造中华民族大团结和谐氛围为目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郊(京藏高速路永宁出口处),景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18公里),302路公交车直达景区,是银川滨河旅游新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景区周边旅游资源富集,相衬着体现西夏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沙漠文化,史前文化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景点。文化园景区始建于2002年,现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5.6亿元,总占地1000亩,一期300亩于2005年建成开园。面前为游客提供的服务是“回博馆里读历史、礼拜殿中听邦克、阿依莎宫品回宴、曼苏尔宫赏歌舞、纳家户旁逛回街”的一幕幕内涵深刻的文化景象,让你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源远,使你经受中国回族文化的感动。目前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余万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观文化园,对文化园建设给予了高度赞扬。巴基斯坦、伊朗、科威特、沙特、利比亚、阿曼、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大使及其他官员、学者来园造访,并捐赠本国古船模型、服饰及图书、图片等重要文献资料。中华回乡文化园已经成为展示中国回族文化、体现民族大团结的文化胜地,成为是连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纽带。第23页/共62页中华回乡文化园景区以不断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目标,以注重社会文化长期效益为己任,于2012年启动了景区二期建设,计划2015年5月开始实现全园对外开放。届时将展示在你面前的是“民俗馆里观乡情、沙特馆前仰圣迹、水上剧场园梦想、梅香书院聚文友、纳家大院宿清静”的一组组崭新的景象。文化园景区建设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在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全国敬老文明号”,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穆斯林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基地、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宁夏中小企业50强等荣誉称号,文化园已经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24页/共62页宁夏回族的文化与习俗一、宁夏回族概况二、宁夏回族的文化与习俗第25页/共62页一丶宁夏回族自概况(一)回族的族称“回回”一词作为民族群体的称呼,最早见于北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3)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是“回纥”的转音,和伊斯兰教无关;“回回”一词在南宋时多次出现,有的和伊斯兰教有关,有的无关;元朝时,“回回”一词成为伊斯兰教信仰者的通称,在多数情况下和“穆斯林”同义;“回回”一词和“教”联在一起,称“回回教门”、“回回教”,是到元末明初;清代,泛称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为“回”,以宗教作为民族的标志。195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确定不要称“伊斯兰教”为“回教”,一律称“伊斯兰教”;“回族”和“伊斯兰教”的关系被重新界定。第26页/共62页(二)宁夏回族的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唐宋时期,回族的先民初入中国,但当时落户中国的穆斯林主要集中在都城长安及沿海广州、泉州、扬州及海南岛一带,其中可能有少数落居宁夏。五代至宋辽金夏时期,由于南海诸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南番回回”来华定居的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当时西夏信奉佛教,伊斯兰教的东渐遇到了阻力。元代时随着蒙古军的西征,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不断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甘肃河西、宁夏、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以及云南等地。“元时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肃者尚多。”第27页/共62页明代三百年中,宁夏地区的回族进入了稳定繁衍的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成为西北较集中的回族聚居地。由于明代的民族压迫政策,回族向山区、农村迁徙日益明显;汉语作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成为定局,阿拉伯、波斯语成为经堂教育的内容,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进一步严格化,更重要的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回回作为一个民族正式形成。到了清初,宁夏回族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影响整个西北政治经济局势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宁夏是主要地区之一,起义遭受残酷镇压后,封建统治者采取“涣其群,孤其势”的报复性惩罚措施,强行划置区域,迁徙回民到偏僻地区。第28页/共62页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民族平等政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西征红军在途径宁夏地区时制定了《总政治部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对回民之三大禁条、四大注意口号》、《回民工作守则》、《回民自治纲领》等一系列尊重回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方针政策,还进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初步实践,建立了豫海回民自治政府和单家集回民自治政府,在这一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回汉人民和睦相处,充分行使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二是国民党所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1929年1月宁夏省成立,宁夏省首任主席门致中任职期间,以马仲英事件为借口,任意屠杀回民,自1929年11月起马鸿逵在任宁夏省主席的十七年间,认为回族“是一种宗教,不是一个民族,认为和汉人皆是‘炎黄子孙’,而信奉的宗教不同而已。”在这一政策指导下,宁夏各地的国民党政府及其爪牙蓄意制造事端,回民生活习俗屡屡遭到肆意践踏和粗暴干涉,回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第29页/共62页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但是,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官员中有一些民主人士在宁夏任职期间曾经采取过一些较为开明的政策,如国民党将军冯玉祥在就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期间曾深入宁夏银川等地了解民情,对回族风俗习惯知之甚多且非常尊重和肯定。1929年7月至11月,吉鸿昌就任宁夏省主席期间,曾为化解回汉区域矛盾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回族信任,增进了回汉民族关系。第30页/共62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的新纪元,响应中央的精神,在当时的宁夏省各级民族自治政权纷纷建立,截至1954年上半年总共建立了23个回族区域自治地方,并且在回汉杂居的地方还建立了一大批各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通过自治地方的建立,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得到了普遍尊重,回汉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民族关系初步建立。回族在我国居住的基本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回族就居住了110多万人,约占全国回族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一地区属于较集中的回族聚居地区,鉴于回族人口、历史地位等情况,考虑到回族今后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党中央于1956年2月倡议在甘肃省的东部筹建一个省级回族自治区。关于自治区的区划问题,各民族和各方面的代表人士,在酝酿和讨论过程中,曾经提出以下几个方案:

第31页/共62页第一个方案是以甘肃所包括的宁夏地区(蒙古族地区除外)为基础,再划入临近的地区,即包括银川专区,吴忠回族自治州、固原回族自治州和平凉专区的泾源回族自治县、隆德县等共计17个县、两个市(县级),全区区划面积为77855多平方公里。第二个方案是在第一个方案区划的基础上把平凉专区各市县和天水专区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回民都划入自治区内。经过各方面人士的反复讨论协商,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案比较切合实际,1958年10月24日至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第32页/共62页(三)宁夏回族人口宁夏是我国最大回族聚居区,截至2008年底全区总人口617.6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2.04万,占到全区总人口的35.95%,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5。第33页/共62页二、宁夏回族的文化与习俗(一)宁夏回族文化的总体特点1、多元性:回族文化既承载着伊斯兰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丰厚营养,两大文明共同塑造了回族独有的民族气质、个性和文化内涵。2、宗教性: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凝聚和纽带的作用,是回族风俗习惯的根基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同时还渗透在回族文化的其他方方面面。第34页/共62页(二)宁夏回族的宗教信仰1、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1)伊斯兰(a1一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2)伊斯兰教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即“清真言”。第35页/共62页

清真阿拉伯语中根本没有“清真”一词,它来自古代汉语。“清真”二字最早见于唐李白的诗句“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是就诗歌创作而言,指自然质朴纯洁,摒弃雕琢。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喜欢用“清真”一词来写诗,道教也以“清真”来命名自己的寺院,比如:“清真观”。明太祖朱元璋写的《御制至圣百字赞》,称赞伊斯兰教“清真”,到了明代中叶,自称回族的穆斯林才逐渐垄断了“清真”一词。认为清则净,真则不杂。净而不杂就是“清真”。第36页/共62页(3)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即“念、礼、斋、课、朝”。第37页/共62页2、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

伊斯兰教以穆斯林移民的方式传入宁夏元代:统治者多信奉喇嘛教,但对伊斯兰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元初时宁夏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伊斯兰教徒居住。元代忽必烈的孙子安西王阿难达驻守唐兀惕(西夏)皈依了伊斯兰教,跟随他15万蒙古军中的绝大部分也改奉伊斯兰教,对伊斯兰教在宁夏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教坊制、经堂教育清初:门宦制度第38页/共62页3、宁夏伊斯兰教的教派门宦宁夏是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的主要基地,共有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菲耶三个教派,分别有52万多人、44万多人、1万多人;有哲赫忍耶、胡夫耶、嘎德忍耶三大门宦,分别有48万多人、37万多人、10万多人。第39页/共62页(二)宁夏回族的风俗习惯1、社交礼仪(1)见面礼:回族见面时,一般要互致“色俩目”,这是阿拉伯语,意为“愿真主赐福于你”。互致色俩目时有先后顺序。(2)待客礼:“尚右”:将客人让到右座,并以辈分、年龄为序,长者在先,晚辈在后。“忌反”:给客人添水、搛菜时,最忌讳反手拨、倒。2、人生礼仪

(1)命名礼:婴儿在出生的当天或者三天之内须请一位阿訇举行命名礼,阿訇一般会对着婴儿的耳朵念“邦克”和“清真言”,若是男孩便在左耳朵里吹一口气,若是女孩在右耳朵里吹一口气,其意为“婴儿一生下便是当然的穆斯林”。然后,阿訇从伊斯兰众多的圣贤及其妻女中选取一个名字,并用阿拉伯文和中文写在红纸上,交给婴儿家长。第40页/共62页回族男女常用经名男孩多取名为:伊卜拉欣、尔萨、达乌德、穆萨、尤素福、艾卜拜克尔、欧斯曼、伊海亚、阿里等。女孩多取名为:麦里叶、阿依舍、海底彻、法图麦、塞里买等此外也可以以孩子的生日命名,如出生在斋月就叫莱麦丹,出生在古尔邦节,就命名为尔代,出生在星期五就命名为主麻。(2)割礼阿拉伯语为“逊乃特”,也叫成丁礼,伊斯兰教规定,男孩到了12岁时,就要开始履行宗教义务和宗教功课,出于卫生和健康的考虑,回族男孩在9-12岁时,要举行割礼,即要割掉阴茎上的包皮。这一天富裕的家庭要为举行割礼的孩子换上新衣,并请阿訇过“尔曼里”(干善功)。第41页/共62页(3)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形成了本民族的婚姻观念,认为成年男女结婚为“瓦哲布”(意为当然),为繁衍子孙而结婚是“逊乃”(意为圣行),反对独身、禁欲。在伊斯兰教教义中,婚配形式坚持信仰第一标准,即婚姻双方都是穆斯林,而且穆斯林女子一般不外嫁,如果是其他民族或信仰其他宗教的女子必须皈依了伊斯兰教后,其婚姻才可以成立。尽管伊斯兰教法不反对一夫多妻制,但对回族婚姻的影响不是很大,回族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并认真实行着一夫一妻制。回族的婚礼一般都选择在伊斯兰教的主麻日,主麻日的前日或者阴历的双日。回族在婚礼上必须要请阿訇念“尼卡哈”(证婚词)。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一般不放鞭炮,不用烟酒招待客人。第42页/共62页(4)葬礼回族看待死亡的观念: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回族认为死亡不是生的彻底结束,而是人生的复命归真,是一个人的必然归宿,当回族人面对自己的亲友在现世的生命结束时,他们并不是十分的悲伤,而是以一种通达的态度来对待。回族丧葬习俗的基本特点:速葬,人死后一般三天之内就要入葬,“亡人奔土如奔金”;俭葬,不用任何陪葬品,仅用3丈6尺白布;土葬。回族丧葬的基本程序:请阿訇念讨白——亲友要口唤——停埋体(头北脚南面西置于“经匣”或者“浴床”之上)——守夜——洗埋体——穿“卡凡”(裹尸布)——殡礼(站“者那则”众人各自举意代为亡者礼拜,求安拉赐福于亡人,饶恕其罪过;转“费达”端《古兰经》和钱物替亡人忏悔和赎罪)——下葬——纪念亡人(过“乜贴”祈求真主饶恕亡人引领生者)第43页/共62页3、回族的卫生习俗(1)个人卫生服饰上要求以淳朴和清洁为美的标准对人的头发、牙齿、指甲、体毛等也有清洁的要求(2)沐浴卫生小净,回族称为“阿卜达子”,一般在诵经、礼拜、参加宗教活动之前都要洗小净。大净,又称“乌苏里”,一周洗一次,出远门,参加婚礼、葬礼,过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等重要活动时,要洗大净,性交、梦遗,妇女来月经,分娩之后也要洗大净。第44页/共62页回族卫生设施第45页/共62页4、节日习俗回族的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伊斯兰教历,又称希吉来历(الهجريHajra),公元639年,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为纪念穆罕默德于622年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决定把该年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并将伊斯兰教历命名为“希吉来”(阿拉伯语“迁徙”之意)。以月亮盈亏为准,全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共有1个闰年,不置闰月,与公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历多出1年。故回族三大节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个月。第46页/共62页(1)开斋节:又叫“尔德节”。回族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在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封斋至27天时就是“盖德尔”夜,据说在这一夜安拉把全部的《古兰经》降赐给穆罕默德。封斋的人,在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第47页/共62页(2)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小尔德”,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易卜拉欣对安拉无比忠诚,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易卜拉欣当众郑重表示,倘若安拉降示命令,即使以爱子伊斯玛仪做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安拉为了考验易卜拉欣的忠诚,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古尔邦节,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吃完肉,骨头不能扔,要收齐后埋起来。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第48页/共62页(3)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4)法图麦节:法图麦是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之女,回族妇女敬重她的品行,每逢她的忌日(伊斯兰教历9月14日)熬杂豆粥纪念她。(5)登霄节:公元621年7月21日穆罕默德从耶路撒冷登霄,现在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的来历。(6)阿舒拉节:伊斯兰教历元月十日,相传伊斯兰教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这一天,穆斯林以喝杂豆粥过节。第49页/共62页(三)回族的饮食文化1、回族的饮食禁忌《古兰经》5章3节“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后的动物,但宰后才死的,仍然可吃。”但是,伊斯兰教的饮食规定,也有难能可贵的宽容之处。《古兰经》指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吃了禁忌的食物也是没有罪过的,是教法特许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第50页/共62页回族为什么不吃猪肉?回族禁食猪肉等,直接起源于伊斯兰教。它本是居住在热带干旱的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些游牧民族的古老生活习惯。后来《古兰经》降世,严禁人们食猪肉并作为伊斯兰教教规。《古兰经》认为,禁食猪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猪是“秽物”,“确是不洁的”。HALAL:“合法的、被许可的”“不能含有伊斯兰教法中认为不合法的任何成分;在制作、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违背伊斯兰教法的设施和器具;在制作、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得与上述两条规定的物品有任何接触。”——《”清真”用词使用准则》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HALALFOOD第51页/共62页2、回族饮食特点第一,回族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且面食成为回族喜爱的一种饭食,回民几乎每天都吃面条、面片、面点等。回民却把面食,尤其是油香、馓子、饴铬、长面等作为待客的佳品,一直发展到今天,受到了中外食客的好评。

第二,回民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喜欢吃甜食,继承了阿拉伯地区喜吃甜食的风俗。如回民炸油香、馓子、花花一般都要放蜂蜜、红糖等。多数直接制作成甜食糕点,有糖馅的、枣泥馅的、豆沙馅的等等。

第三,在菜肴中回民喜欢吃羊肉,对羊肉特别的感兴趣,在整个莱肴中羊肉莱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第52页/共62页八宝甜饭羊肉臊子面手抓羊肉油香,馓子,麻花等第53页/共62页(四)回族的服饰文化1、回族男子服饰回回帽: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传统男帽,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

戴斯达尔:回族除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