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龚德国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龚德国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龚德国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龚德国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同步辅导-龚德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学习风向标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能翻译全文。3.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问1231.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2.作者和作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我国先秦史传中一部重要著作。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3.文体知识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4.主要人物介绍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5.文化常识伯(bó),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三等。其中第一等是公,第二等是侯,第四等是子,第五等是男。心有千千结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夜缒而出()(2)越国以鄙远()(3)阙秦()(4)秦伯说()(5)共其乏困()(6)失其所与()【解析】(1)zhuì(2)bǐ(3)jué(4)yuè(5)ɡōnɡ(6)yǔ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且贰于楚__________________(2)国危矣____________________(3)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5)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6)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9)以乱易整,不武【解析】3.说明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及意义。(1)晋军函陵军:___________(2)既东封郑封:___________(3)越国以鄙远鄙:___________(4)邻之厚,君之薄也厚:___________(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______(6)阙秦以利晋阙:___________【解析】①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②疆界,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③边邑,名词活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边邑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得雄厚⑤乏,缺乏;困,穷苦。乏困,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⑥侵损、减少,使动用法,使……减少4.抄出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通假字和本字。①通_______②_____________通_______③________通_______④____________通_______【解析】①无能为也已“已”同“矣”②共其乏困“共”同“供”③秦伯说“说”同“悦”④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5.下列句子都有省略,在括号中补出省略成分(若补代词,需说明代词的指代内容)。(1)晋军()函陵(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解析】①于②之,指亡郑③君,指秦伯郑6.翻译下列句子。(1)夫晋,何厌之有?译:(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译:(3)失其所与,不知译:(4)吾其还也译:【解析】①晋国,(哪里会)有什么满足呢?②(当初)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的。③失掉自己的同盟者,是不明智的。④我们还是回去吧。7.划出下列句子应该停顿的地方,用“/”标明。(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解析】(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且/……矣,许君/焦、瑕,朝济/……。(3)既/……郑,又欲/……,若/……,将/……?交流对对碰1.全文中心写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解析】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使秦君易于接受。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解析】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3.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解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4.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解析】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5.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解析】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寻味。6.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解析】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探究尖尖角1.探讨烛之武的形象。【解析】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探讨《左传》的文学价值。【解析】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二。其一,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其二,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左传写了400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锋则采用略写。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游不迫,摇曳多姿。《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在写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往使敌国折服。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在文学上,《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秦,多摹《左传》。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体验步步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解析】A(缒:zhuì)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解析】D(厌:满足)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A.越国以鄙远B.既东封郑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解析】C(A句中的“鄙”就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为把……当作边疆。B句中的“东”是方位名词,在这里却作了状语,意为向东面。D句中的“敝”字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损害。C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现象。)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C.秦伯说,与郑人盟。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解析】D(A共—供B画—划C说—悦)5.与“行李之往来”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是()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行为偏僻性乖张,张管世人诽谤。【解析】D(行李:使者。可怜:可爱。更衣:去厕所。交通:互相连通。古今词义不同)6.“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古之人莫余欺也③大王来何操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A.②⑤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⑤【解析】C(以“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子孙也不利啊!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作为您秦国的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秦国而有利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由于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解析】B(A句中的“子”没有翻译准确,“子”是一个带有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在这里不能译成“子孙”。C句中的“阙”和“利”是使动用法,“阙秦以利晋”应译为“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有利”。D句中的“因”是一个多义词,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对译,这里应对译为“依靠”。)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解析】B(济:渡河)2.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夫晋,何厌之有C.君之所知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B(宾语前置的标志。其他为主谓之间,无实义。)3.“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解析】A(把……作为)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解析】D(三条)5.下面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其中正确的几项是(

)A.怀才不遇,牢骚满腹B.能言善辩,智能过人C.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D.巧舌如簧,挑拨离间E.不卑不亢,善于激将F.无中生有,拨弄是非【解析】BCE6.翻译下面两句话。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译:【解析】①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②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2题。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敌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蘩礼之君,不足于文;蘩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今虽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

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不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于崤。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敌众我寡,奈何而可

奈何:怎么办

B.焚薮而田,岂不获得

田:打猎C.反而尊贤

反:与诈术相反D.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

乃:仅仅【解析】C(“反”是通假字,通“返”,作“回来”解)8.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在意义用法上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繁战之君,不足于战

②君亦诈之而已

③其成毁,其胜败④文公处其一A.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C.两个“君”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D.两个“君”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解析】C

(前一“君”作“君主”解,后一“君”作“您”解,前一“其”作指示代词‘那”讲。后一“其”作“其中之一”解。)

9.以下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和雍季、晋文公、孔子等四人的观点完全一致。B.四人的观点基本一致,但作者更接近雍季,孔子更接近晋文公。C.四人的观点在基本相同之外各有一些差异。D.作者、晋文公、孔子的观点完全一致,与雍季则有一些差异。【解析】B(雍季反对对敌作战用诈术,作者也说“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两人观点一致。文公采用咎犯行诈的建议,回来行赏又把雍季列在首位,孔子对此作了充分肯定,可见孔子与晋文公观点完全一致。故应选B项)10.本文的中心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在战争中使用诈术,否则胜了也会很快失败。B.主张行赏要从百世之利着眼,而不要从一时之务着眼。C.主张战争可用诈术,但治国要着眼于王道。D.主张战争以后要总结经验,找出取胜原因,否则胜与不胜一个样。【解析】B(全文中心是一个赏字,其他均是派生的内容,应选B项。)

11.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解析】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12.翻译下面的句子。(1)诈伪之道,今虽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译:(2)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译:【解析】(1)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2)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能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只是来自国外啊。附:译文从前,晋文公要与楚国人在城濮作战,召来咎犯问他说:“楚国兵多我国兵少,怎么办才能取胜?”咎犯回答说:“我听说礼仪繁盛的君主,对于文礼仪从不感到满足,频繁作战的君主,对于诡诈之术从不感到满足,您也对楚国实行诈术就行了。”晋文公把咎犯的话告诉了雍季,雍季说:“把池塘的水弄干来捉鱼,难道不能获得鱼吗?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地的草木烧光来打猎,难道不能获得野兽吗?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久长之计。”晋文公采钠了咎犯的意见。在城濮战败了楚国人。回来后论功行赏,雍季被列为首位。晋文公身边的人进谏说:“城濮之战的成功,是因为用了咎犯的谋略,主公采纳他的谋略而论功行赏却把他放在后边,这或许不合适吧?”晋文公说:“雍季的话,可以百世获利;咎犯的话,不过是应付一时之急,哪有将一时之急务放在百世之利前面的道理呢?”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面临危难采用诈术,足可使敌兵退却,退敌回来尊崇贤人,足可报答贤人的恩德。晋文公虽然不能始终如一,却也足以成为霸主啊。”重赏贤人,人民就会转向正道,人民转向正道功业就能成功了。靠诈术来取得成功,那成功最终必定毁坏,那胜利必定变为失败。天下取得胜利的人很多,而成就霸业的只有五个,晋文公是其中的一个,他知道取得胜利的原因。胜利了却不知道取得胜利的原因,这与没有取得胜利一样。秦国战胜了西戎却在崤山打了败仗,楚国战胜了中原诸国但也在柏举打了败仗。周武王懂得取胜的道理,所以取得一次胜利便称王天下了。各种诈术充斥整个国家,不可认为是安定的局面,祸患不单单来自国外啊。语文剪剪风“报国”话题作文材料1.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陈·江晖《雨雪曲》)不图私:专为国;重气节,轻生死。2.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明·陈子龙《出版在蓟北门行》)只该为国雪耻,何必在乎加官晋爵。3.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凤阙:汉建昌宫阙上有金凤,故号“凤阙”。今泛指朝廷。龙庭:指匈奴王庭。4.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唐·崔颢《赠王威古》)赴难:趋救危难。共然:同是这样。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雪:洗去,除去。由:原由。国家的耻辱尚未洗刷掉,有什么原由去追求个人的名利?6.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感遇》)感时:感慨时事。蒿莱:野草、杂草,比喻民间。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边表现地将士豪放浪漫情怀、视死如归的精神。夜光杯:用白玉精制而成的酒杯。琵琶马上催:骑在马上演奏的琵琶在催促人们饮酒。8.壮士挥戈回白日。(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戈:一种古代兵器。回白日:使太阳倒行。形容壮士勇武过人。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楼兰,本系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曾袭击过汉朝使臣。后来,霍光将军派人前往楼兰,用计斩其首。这里借指敌人。上句极写戍边之久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但写得悲壮,而非低沉;下句并不是嗟叹归家无日,而是于长期的艰苦锻炼中发出坚定的誓言。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但:只要。龙城:卢龙城,汉代李广曾驻于此。飞将:李广号称飞将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谓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11.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笳:胡笳,胡人的乐器。倚:靠着。明月当空,旷野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想必是哪里作战,壮士们正在挥剑杀敌卫国呢。“倚剑白云天”,从伪作的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化出。形容战士形象的高大。苏轼《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倚天万里须长剑”与此意同。12.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唐·顾况《行路难》)13.弯弓征战作男儿。(唐·杜牧《题木兰庙》)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杀敌。14.从军乐事世间无。(宋·陆游《独酌有怀南郑》)表示了作者对杀敌报国的向往之情。15.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宋·陆游《秋思》)谓无法舍弃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连梦境也萦绕着古代的战场。豁:舍弃。16.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宋·陆游《书愤》)谓无人能理解作者抑郁闲处,仍梦想着杀敌报国的心情。蓬窗:蓬草编成的窗户,指简陋房子。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1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谓在深夜风雨中还梦见自己象是骑着披上铁甲的战马,驰骋在北方冰封的原野上,横扫千军。作者僵卧孤村,仍念念不忘抗金,其爱国杀敌的激情可以想见。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气吞万里如虎:形容刘裕驰骋中原、收复失地的威势。颂扬南朝刘裕北伐的功业,寄寓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心愿。19.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宋·刘克庄《赠防江卒》)对防江士卒有慰勉意。春也在边城。2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胡虏、匈奴:均指边上的少数民族。2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抒写人生易老,报国无门的悲愤。青:黑色。22.一寸丹心惟报国。(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做饭香甚有感》)惟:思、考虑。丹心:赤诚。23.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宋·陆游《太息·宿青山铺作》)铁石心:象铁石一样的坚强的心。2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秋叶丹:秋叶红遍。表达忠心报国的高尚情怀。25.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春日客怀》)尺寸功:微小的功劳。26.发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明·王越《断句》)谓长年戍守边疆,在战火中磨练得赤胆忠心。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雪:喻发白。烽火:借指战争。2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清·秋瑾《鹧鸪天》)谓女子也一样有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龙泉:宝剑名。28.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清·秋瑾《失题》)哪怕作出巨大的牺牲,也要推翻封建王朝,全力挽回衰败的祖国的命运。29.不信乾坤长混沌,只千凭忠义无反顾任风波。(清·陈璧《和西顽行脚》)混沌:黑暗混乱。只要有忠义肝胆,不畏艰险,总会使国家转危为安。30.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清·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鬓华:两鬓花白。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表示一颗赤诚的心以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31.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清·钱采、金丰《说岳全传》第39回)决心为国家献出生命而奔赴战场,赤诚之心可与日月争辉。3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诗》)马革裹尸:原出《后汉书》马援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我只知道在沙场为国家战死,何须用马革裹尸还葬!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意近。5荆轲刺秦王学习风向标1.复习《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学问1231.文学常识《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2.写作背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3.人物介绍(1)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2)秦始皇: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死于沙丘,时年50岁。心有千千结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人不敢与忤视(

(2)而右手揕其胸(

)(3)此臣日夜切齿拊心(

(4)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5)使工以药淬之(

)【解析】(1)wǔ(2)zhèn

(3)fǔ

(4)chéng

(5)cuì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诸郎中执兵(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4)愿大王少假借之(5)左右既前,斩荆轲(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解析】(1)袒露一只臂膀(2)宫廷的侍卫(3)不得志,走投无路(4)宽容,原谅(5)近随,近侍人员(6)殿前的台阶下(7)有德行的人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E.偏袒扼腕而进。F.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G.秦王必说见臣。【解析】C、E(A.反→返;B.还→环;D.振→震;F.卒→猝;G.说→悦)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⑧D.①⑥⑧【解析】C(皆为名词做动词)5.翻译下列句子。(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解析】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解析】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交流对对碰1.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攻”转为“守”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守”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解析】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守”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服务的。2.第4自然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解析】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3.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解析】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以下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以下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解析】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5.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解析】(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探究尖尖角1.本文在表现方法上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解析】(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2.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解析】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体验步步高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B.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C.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解析】D(A.亢kàngB.懦nuòC.淬cuì,杵chǔ)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敢与忤视忤:逆。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表被动关系。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D.士皆瞋目瞋目:形容发怒时瞪大眼睛的样子。【解析】B(受)3.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B.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C.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D.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解析】B4.对下面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翻译:假如太子不说,我也要求行动。B.唯大王命之。翻译:只有大王掌握着命运。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翻译:去了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翻译:秦王用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解析】B(一切听大王的吩咐)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解析】D(被动句)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今行而无信信:相信。B.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C.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D.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解析】A(凭信之物)2.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D.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解析】D3.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译:【解析】(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节选自《荀子·天论》,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本而节用本:根本,指农业生产B.寒暑未薄而疾薄:至,靠近C.雩而雨雨:下雨D.故错人而思天错:使…弄错【解析】D(错,通“措”,放弃,废弃。)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而殃祸与治世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禹以治何以战C.是何也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因物而多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解析】D(A“而”表转折,可是;B“以”,介词,凭借;C“何”,代词,为什么;D第一个“因”是“顺应、听任”的意思,后一个“因”是“通过”的意思。)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天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和君主好坏为转移,也不能主宰人们的吉凶祸福。B.文章还认为,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天地为人类服务。C.对“星队木鸣”等异象,作者认为不足畏,那只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并进一步认为,政治清明,则异象迭起也没什么关系。但对于“雩而雨”的现象,作者只好作出含糊的解释。D.文章把散句和整句结合起来,挥洒自如,使说理透彻,行文气势和节奏感强。运用设问、反复、排比、对比等修辞,酣畅淋漓的表述了观点。【解析】C(“对于‘雩而雨’的现象,作者只能作出含糊的解释”说法错,作者旗帜鲜明,认为这是寻常现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译:(2)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译:(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译:【解析】(1)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2)统治别人的人,推崇礼制而又尊重贤人,就可以在天下称王;重视法治而又爱护人民,就可以在诸侯中称霸。(3)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8.给下面的句子用斜线断句。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解析】上闇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参考译文】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末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末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末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所以水旱灾害不可能使人受饥挨饿,寒暑变化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界反常的现象不可能使人遭难。农业生产荒废而又开支浪费,那末天就不可能使人富裕;生活资料不足而又不勤于生产活动,那末天就不可能使人保全;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末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所以水旱灾害没有到来就发生饥荒,严寒酷暑没有迫近就发生疫病,自然界反常现象没有出现就发生祸害。遇到的天时和太平时期相同,可是遭到的灾祸却与太平时期大不相同,这不能埋怨天,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所以说,明辨了自然界的规律和人应采取的行动,就可以称得上圣人了。……社会的太平和动乱,是天决定的吗?回答说:日月星等天体运行和历法现象,这是夏禹和夏桀同有的自然条件,夏禹凭借这样的自然条件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夏桀却把国家搞乱了,所以太平和动乱不是天决定的。是时节变化决定的吗?回答说:庄稼在春夏都生长茂盛起来,在秋冬则收获储藏起来,这又是夏禹和夏桀同有的自然条件,夏禹凭借它把国家治理好了,夏桀却把国家搞乱了,所以治乱不是时节变化决定的。是地理条件决定的吗?回答说:庄稼得到土地便生长,离开土地就死去,这又是夏禹和夏桀同有的自然条件,夏禹凭借它使国家大治,夏桀却把国家搞乱了,所以治乱不是土地决定的。……流星坠落,树木爆裂作响,国都里的人都惊恐。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答道:没有什么。这是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事物较少出现的现象。对它感到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就不对了。日蚀月蚀发生,刮风下雨不合时节,怪星偶然出现,这是没有哪个时代不曾有过的。君主英明、政局安定,就是这些现象同时发生,也没有危害。君主昏庸、政治暴虐,即使这些观象一样也不出现,也没有好处。所以说,流星坠落,树木作响,这是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事物较少出现的现象。认为它奇怪是可以的,害怕它就不对了。…… 举行求雨的祭祀便下了雨,这是为什么?答道:没有什么,就如同不举行求雨的祭祀也下雨一样。出现日蚀月蚀就敲击锣鼓去抢救,天旱就举行求雨的祭祀,先占卜然后才决定大事,不是用它来作为得到所祈求的东西的手段,只不过用它为政事作装饰。所以君子把它看作是一种文饰,可是普通百姓却把它看作神灵存在的具体表现了。认为是一种装饰手段就会有好处,认为有神灵就有害处了。 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太阳月亮更显明的;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水火更显明的;在万物中,没有什么比珠玉更显明的;在人类所具有的东西中,没有什么比礼义更显明的。所以说,太阳月亮如果不高悬空中,它的光辉就不会显著;水火如果不积聚起来,它们的光辉和润泽就不会广大;珠玉的光采如果不显现在外面,王公贵族就不会把它们当成宝贝;礼义如果不用在国家的治理上,执政者的功绩和名声就不会显赫。所以人的生命受之于自然,国家的命脉决定于礼制。统治别人的人,推崇礼制而又尊重贤人,就可以在天下称王;重视法治而又爱护人民,就可以在诸侯中称霸。如果贪图私利、多用欺诈,就很危险;如果使用权术、颠覆、阴险等手段,那就彻底灭亡了。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于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是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语文剪剪风1.成语典故辑录(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7)变徵之声: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2.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刺客见原资料p346鸿门宴学习风向标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3.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学问1231.背景介绍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苟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2.作家作品见原资料p34心有千千结1.填空=1\*GB3①《史记》是我国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文学著作,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解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GB3②《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请问二十四史最先的四部史书被合称是,除了《史记》外,还有【解析】“前四史”;《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3\*GB3③《鸿门宴》记叙了一个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今天我们使用“鸿门宴”这个词通常的含义是【解析】“鸿门宴”一词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也指危险的、不怀好意的约会。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GB3①距关,毋内诸侯=2\*GB3②张良出,要项伯=3\*GB3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GB3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GB3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6\*GB3⑥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解析】=1\*GB3①“内”同“纳”=2\*GB3②“要”通“邀”=3\*GB3③“倍”通“背”=4\*GB3④“蚤”通“早”=5\*GB3⑤“卻”通“隙”=6\*GB3⑥“桮”同“杯”3.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词义,并区分其与现代汉语的不同。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今义:④而听细说古义:今义:【解析】①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②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③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④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4.下列句子都有省略,指出省略的词语,并将其按以下要求归类。(1)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5)沛公奉卮酒为寿。(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归类:①省略主语的句子有省略的主语是②省略宾语的句子有省略的宾语是③省略介词的句子有省略的介词是【解析】①(2)、(3)(左右)则与一生彘肩、(沛公)②(1)、(4)、(5)为(之)、与(之)、从(之)、为(之)③(6)战(于)、战(于)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两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B.《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C.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E.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解析】AD6.对下面加点人称词进行正确分类。①若入前为寿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公为我献之④吾属今为之虏矣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会其怒,不敢献答:【解析】④/①②③/⑤⑥(依次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7.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为下列句子归类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⑩常以身翼蔽沛公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14此其志不在小【解析】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13/14(依次为名词活用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名词活用状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8.翻译下列列语句,注意其句式特点及说话语气。①孰与君少长?译:②大王来何操?译: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译:④且为之奈何?译:⑤竖子不足与谋!译:⑥范增起,出,召项庄。译:【解析】①(项伯)与你相比,谁的年龄大?②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③为大王献出这条计策的人是谁?④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⑤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⑥范增站起来,走到外边,召见项庄。交流对对碰1.在项羽决定在鸿门设宴之前,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了怎样的作用?【解析】主要:①写曹无伤告密,挑开了矛盾,是故事的开端;②范增进言,使刘邦、项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2.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解析】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正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3.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解析】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4.通读《鸿门宴》全文,分析项羽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佐证。【解析】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而且自矜功伐,刚愎自用。太史公评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他刚愎自用,听不进范增的进言,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最可笑的是,他竟然很随便地就把曹无伤出卖给了刘邦,这既可说是他的“愚笨”,也可说是他的“天真”与“磊落”。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比地痞出身的刘邦更加讲信义,这就给了刘邦可乘之机。项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刚愎自用。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5.通读《鸿门宴》全文,分析刘邦的形象特点。【解析】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到了项羽面前,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探究尖尖角1.“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未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解析】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