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结构_第1页
人口性别结构_第2页
人口性别结构_第3页
人口性别结构_第4页
人口性别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性别结构第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指标人口性别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性别比:也叫性比例或男性比,是同一年龄组内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分年龄性别比:(该年该地总人口中的男性人口数/该年该地总人口中的女性人口数)*100%出生婴儿性别比:某一定时期内每100名出生女婴所对应的出生男婴数。第一节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概念第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女性生存优势

1、女性生存优势是指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2、女性生存优势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岁,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人口第二阶段:15—65岁,男性人口大致等于女性人口第三阶段:65岁以上,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第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分析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理论(一)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

1、人口过程因素2、文化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4、政治因素重男轻女指数(1983年)国家指数国家指数巴基斯坦4.9肯尼亚1.1尼泊尔4.0哥伦比亚1.0韩国3.3菲律宾0.9泰国1.4委内瑞拉0.9第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人口过程因素(出生婴儿性别比、生育率状况、死亡率状况、人口迁移)2、文化因素(性别价值观、生育观念)3、社会经济因素(卫生条件、医疗供应、社会保障制度等)4、政治因素(两性平等权、战争)第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社会性别和性别分层

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分化,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别,经由各种制度力量形成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层。社会性别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第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性别分层是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文化建构。第二,性别分层表现为社会存在着普遍的等级性别关系秩序。第三,性别分层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差异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着。第四,性别分层有时表现为有形的性别不平等,有时表现为无形的性别差异,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第五,性别分层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女性主体意识和全社会平等意识的觉醒。第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性别分层的表现形态1、观念领域的性别分层在观念领域里,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社会已经建构并不断再生产着一系列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女性应当从属于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形成了一整套表达性别差异的象征和符号。(三纲、三从四德、女为悦己者荣)第1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案例:美女经济正方:摘自《美丽脸蛋长大米

》美女经济是一种以美女为介质的特殊传媒经济。美女经济以其亲和力强、感染力强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效果良好,成为各界竞相争取的传播载体。现代生活带来了新的消费观念,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逐渐从单一的价值导向消费转向关注起消费中的附加价值。“美女经济”的出现是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也是适应了大众生活的需求。市场经济越往前发展,竞争必然会越来越激烈。“美女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宣扬了人皆有之的“爱美之心”,增加社会公众美丽的注意力和吸引力。完善的市场经济需要完美的社会欣赏,利用天生丽质美女的特殊价值来包装和促进经济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实在是有利无弊。美丽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正因为社会对它的需求与资源不成正比,才吸引了公众注意力,创造了眼球经济效应。利用美创造价值应该得到尊重。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态度,也是对人类爱美天性的最起码的敬重,是培育与积累正确审美观的起点。人类需要美丽,利用美丽创造人生价值,和利用智慧创造价值一样,都应该得到尊重,只要这种创造所利用的手段是正当的。

第1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反方:所谓美女经济,

并非一个经济名词,它主要是利用美女来增加公众对其产品的注意力,刺激消费,获取一连串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对女性外在美和性感的过度关注和渲染,使人们的“爱美之心”变质,也使正常的经济活动低俗化。一些人关注的“美女经济”,是将女性特征物化和商品化,造成性别不公平和对女性的不尊重。通过女性的身体和容貌来吸引注意力、刺激消费,使女性的容貌和身体也变成了商品交换和消费的一部分,其背后是一种“男权眼光”。这对于追求两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的女性来说,显然是一种“另类”的歧视。这就是说,哪里的“美女经济”越泛滥,哪里的男女就越不平等。“美女经济”的泛滥,还反映出男人世界的堕落和疯狂。在如今这个父系社会里,男人披红戴花,男人的需求就是世界的需求,男人的时尚,就是世界的时尚,男人的主流,就是世界的主流。因此,商家们都会随意用男人们的爱好、需求来炒作,制造商机,比如选美比赛,比如美女图片,比如车展美人,比如女人体彩绘,比如人体艺等等,来消费美女,满足男人们、取悦男人们。“美女经济”对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侵蚀是明显的。“美女经济”的“繁盛”,势必诱导社会公众重美貌而轻能力,重走捷径而轻脚踏实地的奋斗,势必诱导企业重大张旗鼓的宣传推广而轻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种浮躁而浅薄的风气,对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利。

第1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公共领域的性别分层(1)社会意识形态把男性规划为公共领域(2)社会劳动领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3)公共领域的两性社会差异表现为政治参与和权力关系中的差异3、私人领域性别的社会差异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两性分工女人从属于家庭,承担养育子女、照顾丈夫、料理家务等家务劳动。第1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附:有选择性地列举一些性别差异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的*男孩比女孩有攻击性,无论在生理上还是语言上。*男性的视觉空间能力强于女性。涉及对空间物体的视觉观察。*男孩的数学技能增长要快于女孩。*从11岁开始,女性的语言能力强于男性,这种优势可以在今后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下去。模棱两可或有问题的*男性在社会活动中比女性活跃。*男性比女性更好竞争。*多数研究表明女性并不比男性更被动。两性都愿意探索新环境,涉入社会场合。尽管男孩更具有攻击性,但女孩成为被动受害者的次数并不比男孩多。第1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附:社会差异和文化塑造*男人沉默时,常表示他反对,女人沉默时,常表示她赞成。*男人穿衣在乎自己的感觉:女人穿衣在乎别人的感觉。*男人照镜子是看气色,女人照镜子是看姿色。*男人爱上女人后,他会作诗;女人爱上男人后,她会做梦。*男人考验女人的方法是远走高飞;女人考验男人的方法是约会迟到。*男人想当女人的初恋情人;女人想做男人的最后情人;*男人获的爱的方法是迅速出击;女人获的男人得爱的方法是漫漫渗透.*女人具有液体的属性,爱流泪,爱吃醋;男人真有气体的属性,爱发火爱吹牛.*女人希望自己永远年轻;男人希望自己尽快老成.*当女人走投无路时,她会和男人结婚;当男人走投无路时,女人会和他离婚.*女人吻男人就是一种幸福;男人吻女人就是一种口福.*女人注重的是男人的现在,男人注重的是女人的过去.第1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女权主义的观点1、女权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女性从属于男性的地位是源于私有财产制,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具有不同的男性支配类型。性别的不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诸多对立中的一种。2、结构化理论从性别制度理论来看,社会性别差异的历史演变过程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是那个社会所具有的行为规范的反映。女权主义的结构化理论进一步从宏观制度和微观两性关系之间结构关系和互动过程来分析两性社会差异的根源。

第1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1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二元结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二元结构,这些结构共同作用产生了女性的从属地位。社会中至少存在三种对两性关系有意义的二元结构。一是自然与文化,二是家庭内部领域与公共社会领域,三是生产领域与生育领域。4、多元化的理论现代女性主义分享着各种观点,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理论本身多样化;二是研究角度多元化。第18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后现代女权主义开始于上个世纪60-80年代,她的产生大概和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由于60年代的“性解放”和将男女对立起来的女权思想,带来了无数的家庭破裂,单亲母亲,问题儿童和艾滋病流行,于是人们反思:社会值不值得为性解放和女权主义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另一个因素是,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女人占据了政府企业学校传媒的领导地位,当了老板,男人们惊呼:母鸡打鸣了!女人也开始怀疑:还会不会生蛋?于是,后现代的女权应运而生。第19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人口性别结构状况人口金字塔:是以条形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的组合图形。年龄女男人口增长型年龄女男人口静止型年龄女男人口减少型第20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世界人口性别状况1、世界人口性别结构基本平衡。2000年全世界人口性别比为101.4,发达地区为94.7,欠发达地区103.2,最不发达地区为100.4。2、世界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具有趋于平稳3、在一些国家性别比失调状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状况。第21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节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状况(一)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历史变迁1826---1845年(清道光)人口性别比为:115.71946年人口性别比为:1101949年人口性别比为:108.16第22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1、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1980年------107.41990年------111.31994年------116.32000年-------119.722012年-------118第23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2008年我国男、女人口数对比(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第24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国家孟加拉国摩洛哥巴西日本英国美国中国人口性别比

106.6100.499.696.995.094.9106.62005年从国家计生委获得的资料显示,中国人口性别比已上升到119.92世界范围内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6表:人口性别比国际比较,1989~1990年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性别比为106.7第25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分化总人口性别比是城市高于农村1982、1990和2000年全国城市和农村的总人口性别比年份性别比城市农村1982109.90104.331990108.60105.142000105.26106.91第26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少数民族性别比相对正常少数民族性别比要低于全国人口性别比。①1982年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45,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为103.61②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6.04,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为105.13③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6.30,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为105.85第27页,共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产生的社会问题:高出生性别比对中国社会两性的平等、婚姻家家庭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