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_第1页
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_第2页
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_第3页
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_第4页
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中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点大解析【热点解读】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乃至世界上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2019年末2020年初的突发事件,在以注重时政热点的中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必然会加以体现。

【考点剖析】

本热点专题的考点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中与之有关的直接知识不多,但是从疫情发展和我们采取的对策,以及教材外的联系知识点却是异常丰富,所以在复习中必须注意教材内外知识的联系以及必要教材以外知识的补充。

【考点链接】

一、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

在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疫情防治中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在2月17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为85.20%。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再如截至2月18日24时,广东全省确诊病例1331例,中医药参与治疗1245例,参与率达93.54%;在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有448例,平均住院日14.5天,症状改善660例,有效率达89%。因此在复习中有必要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进行整理。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一直被中医沿用。

2.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

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其代表作是《千金方》。

4.明代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这部著作内容丰富,考订详细,富有大量插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和详细介绍,是我国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在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期间对中医多有所攻击,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从中我们应得出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正确认识中医的地位和价值: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瘟疫

1856至1900年,云南86县流行鼠疫,死亡人数超过73万人。

1884至1953年,福建57个县、市71万多人死于鼠疫。

1887至1919年,内蒙东部52万人死于鼠疫。

1910至1911年,东部鼠疫,黑龙江、吉林死亡2万多人;同期,肺炎流行,死亡6万人。

1917年,内蒙古流行肺鼠疫,波及6个省市,死亡1.46万人。

1920至1921年,东北第二次鼠疫流行,死亡9300多人。

1928年,内蒙西部鼠疫流行,波及17个县、市、旗,死亡3039人。

1929年,8至9月,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发生霍乱,死亡3000人。

1932至1934年,吉林鼠疫流行,死亡3243人。

1933年,9月20日,东北两个城市鼠疫,死亡1000多人。

1933年10月1日,中南地区发生可疑疫病,造成5万人死亡。

中国近代史上的瘟疫及医学成就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没有涉及,在历史复习中需要借助与教材外的知识作为背景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右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近代史上瘟疫多发的结论。

进而利用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瘟疫多发的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近代中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社会制度的落后;北洋时期军阀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医学知识的落后匮乏

分析近代中国瘟疫多发造成的影响: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深重灾难,破坏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对瘟疫多发,近代中国在防疫问题上取得过一些成就,其主要原因如下:西方先进医学科技和卫生知识的传入;清政府开始采用新的卫生防疫方法,开始确立近代卫生防疫制度;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推动卫生防疫制度的法律化和制度化;社会各界各团体的积极努力;杰出科学家的贡献。

近代中国防疫有所成就的影响: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近代西医传入对于中国近代防疫事业的影响:(1)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受西方医学知识和现代卫生制度的影响,中国大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科学处理垃圾与粪便,推广自来水,监督食品卫生,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在中国近代的瘟疫情况复习中,有两个教材之外的知识需要大家特别注意:日本731部队的罪行和伍连德的事迹。

日本731部队:731部队是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设于今哈尔滨平房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满洲国"内。1945年8月,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大部分建筑,现仍存部分遗址。这支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也是日本法西斯阴谋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的主要罪证之一。

1940年7月,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队长石井四郎,亲率一支远征队,携带70公斤伤寒菌、50公斤霍乱菌和5公斤染有鼠疫菌的跳蚤,开赴华中战区宁波一带进行细菌战。

日军将所携细菌投入蓄水池和居民区,造成宁波一带鼠疫等传染病流行。与此同时,日军“七三一部队”另一支远征队在南京“荣”字第一六四四部队配合下,携带130公斤的炭疽菌、副伤寒菌和鼠疫菌,到重庆以及浙赣铁路干线的金华、龙游、衢县、玉山、浦江进行细菌战,造成被污染地区传染病流行,大批居民死亡,许多户全家死绝。更惨无人道的是,日军还将注射有伤寒菌和副伤寒菌的大饼分发给南京战俘营的3000名战俘食用,然后将战俘释放出狱,借以传播疾病。

日本731部队的罪行突出反映出了近代中国瘟疫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罪行。

国士无双伍连德:伍连德是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科学家中第一位为世界所推崇者。自1907年从南洋归国服务,30年间始终为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他主导了中国近代第一次防疫战。在日俄势力下的东北,他带队克服千难万险成功阻止了疫情,挽救了无数生灵,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斗士”的荣誉称号,为中国在世界赢得了尊敬。他在中国医学、中国防疫史上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第一个担任国际医学会议主席的中国人,第一个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虽然中国不是他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但他始终以“中国医生”自居,为中国的防疫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于伍连德事迹的考点,主要有两点:(1)在防治东北鼠疫中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伍连德采取了火化尸体、消灭老鼠、隔离患者、清洁消毒、加强检疫、防疫宣传、隔绝关内外交通、聘请国外专家协助防疫、建立防疫组织等措施,耗资巨甚,但取得了有效的成果;(2)主持东北防疫,除了消灭疫情之外,再结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情况,在俄日两国虎视眈眈的情况下,由中国人自己完成防疫斗争,从而有效的维护了中国主权。这与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背景和影响有相似之处,都体现出了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超的科技水平。

三、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参考右图。

——先后消灭了天花、消除了致盲性沙眼、丝虫病和新生儿破伤风;

——曾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已极其少见;

——已经保持19年没有脊灰;

——提前实现了WHO提出的乙肝阶段性控制目标;

——大多数流行地区的血吸虫病被消除或者传播控制;

——疟疾实现了全国无本地感染病例;

——已13年没有了白喉;

——麻疹、流脑、乙脑、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甲肝、痢疾、伤寒发病降到了70年来最低水平;

——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到4.9%;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在我国提前实现;

——成功应对了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新布尼亚病毒病以及各种新型流感等新发传染病

——摘引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防疫不完全简史》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安定;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医学科技的进步;国际社会的支持等。

新中国医疗卫生科技的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推广,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卫生医疗事业取得成就的意义: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

四、欧洲历史上的黑死病和文艺复兴的关系

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的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死亡人数之多,堪称空前绝后,它席卷了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国家,肆虐了三个多世纪,造成了很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1346年鼠疫爆发后的短短5年内,第一波的鼠疫就导致了欧洲1/3到1/2的人口死亡。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人口的半数。严重影响了当时欧洲宗教和经济活动。这次大流行在医学史上称为“黑死病”。黑死病的流行导致了欧洲发生某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大量的神父染病死亡,动摇了"瘟疫是上帝对罪人惩罚"的这一基本信念,使教会对普罗大众的精神控制严重削减。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清楚地洞悉了号称万能、救世的宗教与教会,在灾难面前竟然同样毫无作为。人们开始对宗教重新思考和追求,从这一点来说,黑死病对宗教改革也有促进作用。

2.孕育了及时行乐的现实主义。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思想盛行,随着黑死病的日益猖獗,面对死亡,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待转向尘世的享乐。甚至主教、传教士和僧侣也都以不光彩的方式卷入这一狂潮。

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人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探索人性结构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追求平等与自由权,张扬人文主义,提倡社会的主宰是人而不是神。一些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得以酝酿和传播,促使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发展。

3.劳动力的匮乏。在瘟疫流行的年代,欧洲人口的剧减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的大规模匮乏,导致农奴制瓦解,大片农田荒芜,整个社会经济一片凋敝,在黑死病的冲击下,劳动者素质下降,农业生产力倒退,经济增长速度大减,甚至出现负增长,劳动生产的停滞甚至倒退,这无疑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这直接导致欧洲城镇的手工业几乎消亡,这也是后来文艺复兴强劲市场需求的主要原因。意大利最初的资本家们开始寻求先进的技术弥补减少的工人的产量,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出现。

4.医学法律的进步。人们开始放弃信仰疗法,试用世俗的方法解决威胁人类生命的问题,研究抵制瘟疫的措施;由于病人的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院,一些医生开始寻求治疗患者的方案。也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比如在公共场合消毒,多通风;在食物选择上,尽量多吃干肉和新鲜水果......使医学向前进了一小步。政府颁布卫生法令和法规,严格规定城市生活的卫生准则,有效遏止疾病的传播。

总之,黑死病直接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推动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的产生。人口的匮乏导致农奴制度的瓦解、享乐主义盛行又导致资本主义得以壮大,资本阶级话语权得以加重。相对于许多将财富积淀于土地而受创严重的土地领主,城市中的商人和金融家,却能较快地从灾难中恢复元气,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契机,迅速搜掠财富,许多大商人、金融家则平步青云,开始进入国家各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在相当多的时候他们成了政府的主要决策人。从社会地位上讲,商人、金融家的地位开始逐渐高于贵族领主的地位。城市经济的涅槃重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载体,成为欧洲从中世纪走入近代社会的开路先锋。

五、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大陆。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不但带来了殖民压迫和掠夺,而且还带来了欧洲的疾病,由于美洲大陆长期与世隔绝,美洲的原住民对欧洲人早已适应的各种疾病缺乏免疫力,在传染病的冲击之下,美洲的原住民大量死亡,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欧洲人开始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六、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考点

1.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危”与“机”

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要一分为二的看,既要看到它的危害,又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

危害: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危中之“机”:有利于人们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生,疫情倒逼,有利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相关历史知识考点链接如下:

主要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产生了重要影响:①互联网渗透到各个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②它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③它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④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知识扩展:在复习中注意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中国新冠肺炎疫情令人揪心,也殃及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为中国制造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为全世界制造:中国一咳嗽,全世界都感冒。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如果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放缓至4.5%,香港遭受的打击最大,与基线相比同比将下降1.7个百分点——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剧。韩国将遭受0.4个百分点的打击。巴西和澳大利亚则被削弱0.3个百分点。德国经济增速可能会被削减0.2个百分点,美国将遭受0.1个百分点的冲击。

中国制造业的停工影响的不仅是中国本身,全球经济最主要增长引擎的失速将连累全球经济。例如中国是全球汽车零部件最大的采购中心,中国疫情已引发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全球多家汽车公司宣布停产,其中包括现代、起亚和雷诺旗下子公司RSM。主因来自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因为疫情而中断。日产汽车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工厂日前也宣布暂时停产,原因是无法从中国采购足够的零部件。意大利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发出预警称,来自中国的零件短缺可能会迫使他们削减国内市场的产量。

中国制造的整体产业链条如果近期仍然不能全面复工将对全世界产生影响。日前“全球第一代加工厂”的富士康要提前复工被否,再一延宕,苹果的生产链接就会告急。仅在中国大陆,富士康就拥有员工上百万人,遍布全国45个厂区。在此现实情况下,今年下半年苹果能否按时推出5G,都是未可知之数。

上述材料的历史相关考点:经济全球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原因: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职能:(1)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2)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近年来,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国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立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扬。不少国际媒体强调,整体而言,中国的行动迅速、透明,采取的强有力措施规模空前。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月29日通报了访华情况,他表示,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就找到了病原体,立即与国际社会分享基因序列。中方同意世卫组织派遣一个国际专家团队前往中国支持疫情防控。在应对疫情方面,中国的做法体现了公开透明和国际合作的态度。谭德赛表示,“截至今天,我们只看到中国境外的68个病例,没有死亡病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特别措施来阻止病例输出”。谭德赛还说,“为此,中国应该得到感谢与尊敬”。

历史相关考点: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熊先军2月20日在北京表示,新冠肺炎的医疗救治中将确保患者不因费用影响就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针对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享受医保政策保障的相关规定,熊先军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卫健委两次发出紧急明电,明确提出了“两个确保”的要求,即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对于卫生健康部门认定的确诊和疑似患者,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异地的患者都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疫情结束后全国统一组织清算。

历史相关考点:近现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过程:①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②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③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国家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评价: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它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在实践当中结合本国国情建立起了我国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

5.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2019年末2020年初的突发事件,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疫情发生后,随着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原本预计有望超4.5亿人次出游消费的“春节黄金周”变成了“全民防疫周”,酒店、宾馆、影院等消费大跌,大量中小企业因此承受重压。

历史相关考点:历史上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影响

(1)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的战火,造成人类社会的灾难。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其中,普林西普热爱自己的国家、反抗侵略是正义的,但他的个人行为加速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或国际机构调解解决,暗杀等恐怖行为不是正确选择,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决反对一切恐怖活动。

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会不会爆发?会,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想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两大集团之间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大战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只是导火线,如果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在这里要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热性的关系。

(2)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民众购买力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③导火线:股票价格狂涨。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点:①表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其中美国工业产量下降最大;贸易额大幅减少,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②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①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②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③资本主义国家依据国情的不同,寻找不同的出路。

从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得到的认识和教训:①认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很大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遭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时,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教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根据国情进行改革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走极端的道路;要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美国与德、日为摆脱经济危机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各有什么影响?

(1)方式: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政府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干预,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②德、日则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加紧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

(2)影响:①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保留了重要的力量,为世界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②德、日走上了法西斯侵略道路,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认识:在危机面前,世界各国要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这一道理,要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6.新冠疫情下的社会生活的转变和环境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从目前来看,与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食用野味的社会陋习有着密切关系,相信经过这一次惨痛的教训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能够发生改变;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与当前的环境问题有关。

历史相关考点:近现代史上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当前的生态问题

(1)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些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传入方便了人们出行,促进了商品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强令男子剪辫,劝禁女子缠足;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近代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我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2)世界近现代史上社会生活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迅速增长、大众教育得到普及以及城市化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但是,工业革命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工人反抗强烈。

(3)当前的生态问题。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随着全球范围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的污染使得淡水短缺、臭氧层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森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等。这些环境问题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方式:(1)共同问题:战争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蔓延、核武器扩散、重大自然灾害、疾病等;(2)应对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各国要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加强环保投资,开发新能源;各国加强反恐合作,加大反恐力度;采用协商和对话的手段解决矛盾冲突;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共同发展;加快科技发展,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难能力等。

7.新冠肺炎疫情下凸显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