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内分泌系统_第1页
正常人体学-内分泌系统_第2页
正常人体学-内分泌系统_第3页
正常人体学-内分泌系统_第4页
正常人体学-内分泌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第一页,共71页。概述第一节第二页,共71页。是指细胞的分泌物不经导管排出而直接进入血液或其他体液的过程。内分泌:与外分泌区别内分泌系统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细胞:内分泌腺:分布广泛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第三页,共71页。4第四页,共71页。5激素(hormones)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二、激素的化学本质及作用原理第五页,共71页。含氮激素:----不宜口服肽内和蛋白质: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胃肠道激素等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类固醇激素:皮质醇、醛固酮、性激素、前列腺素----口服6(一)激素的分类与受体1.激素的分类第六页,共71页。7(二)激素作用的机制1.细胞膜受体——第二信使学说第七页,共71页。82.细胞内受体——基因调节学说第八页,共71页。一、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信息传递相对特异性高效能生物放大相互作用:协同、拮抗9第九页,共71页。靶细胞上:细胞膜受体、细胞内受体化学本质:蛋白质结合特点:生物学效应取决于激素的量、

受体的量以及激素与受体的结合量102.激素的受体第十页,共71页。蛋白质磷酸化促进蛋白质合成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三)生物学效应11第十一页,共71页。“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反馈调节12㈠㈩㈠㈩下丘脑外周内分泌腺垂体释放激素储存并释放、促激素分泌分泌激素㈠三、激素分泌的调节第十二页,共71页。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第二节第十三页,共71页。14种类英文缩写主要作用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进TSH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LH(为主)与FSH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进ACTH释放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促进GH释放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RIH抑制GH释放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促进MSH释放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抑制MSH释放催乳素释放因子PRF促进PRL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抑制PRL释放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促进水的保留催产素OXT促进分娩时子宫收缩,引起泌乳第十四页,共71页。15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促垂体区神经内分泌细胞垂体神经垂体腺垂体CRHGnRHTRHADHOxytocinACTHFSHLH外周内分泌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雄性激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GHRHGHRIHTSHGHPLMSHADHOxytocinPRFPIFMRFMIF第十五页,共71页。甲状腺的内分泌第三节第十六页,共71页。一、甲状腺激素的种类与化学本质甲状腺激素的种类(主要):T3(triiodothyronine)T4(tetraiodothyronine)/甲状腺素(thyroxine)化学本质: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甲状腺球蛋白上的Tyr残基)17tyrosine123456OHH2CH2NHCHOOC第十七页,共71页。18MITIICH2COOHNH2CHHO123456DIT含碘的Tyr衍生物ICH2COOHNH2CHHO123456第十八页,共71页。19T3HOOIIICH2CHCOOHNH21234561’2’3’4’5’6’T4IHOOIIICH2CHCOOHNH21234561’2’3’4’5’6’含碘的Tyr衍生物第十九页,共71页。20HOOIICH2CHCOOHNH21234561’2’3’4’5’6’IHOOIICH2CHCOOHNH21234561’2’3’4’5’6’含碘的Tyr衍生物反T33,3’-二碘甲腺原氨酸第二十页,共71页。二、生物合成部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原料:酪氨酸(甲状腺球蛋白中Tg)、碘(I−)21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解剖结构滤泡上皮细胞滤泡腔第二十一页,共71页。消耗ATP的主动运输、与Na泵有关聚碘能力与甲状腺功能关系:功能聚碘能力甲状腺吸131I率试验:甲亢----

甲减----22食物碘I-

I-

I-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滤泡腔血液钠泵ATPADP还原(一)聚碘第二十二页,共71页。碘的作用:

长期、少量——合成T3、T4的原料短期、大量——抑制T3、T4的分泌

抑制垂体TSH成人碘的需要量(50ug/天)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量供应:甲状腺手术前服用复方碘液抑制甲状腺聚碘作用的因素

ATP:氰化物、缺氧、2,4-二硝基苯酚钠泵:乌本苷、CLO4-、SCN-23第二十三页,共71页。2I-+2H++H2O2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I2”+2H2O24(二)碘的氧化——氧化(三)酪氨酸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残基(MIT)

和二碘酪氨酸残基(DIT)——碘化部位:甲状腺球蛋白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第二十四页,共71页。2DITT4DIT+MITT325(四)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腺原氨

酸的生成(T4)——偶联

部位:甲状腺球蛋白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第二十五页,共71页。26I-I-T3,T4T3,T4I-MITDIT滤泡腔毛细血管顶端膜基底膜PBINADPH+H+,O2NADP+过氧化物酶I-I-脱碘酶甲状腺滤泡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胞饮作用H2O2H2O1/2O2MITThyGMITDITDITMITMITMITDIT过氧化物酶H2O2H2O1/2O2T4T3T3T3DITDITMITMITThyG粗面内质网氨基酸核糖体ThyGThyG溶酶体第二十六页,共71页。甲状腺球蛋白(储存于滤泡腔中):提供Tyr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场所

T3、T4的储存形式

*空间结构是Tyr残基碘化和T3、T4合成的必要条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催化:碘的氧化、Tyr的碘化、MIT与DIT的偶联

27第二十七页,共71页。三、分泌、运输及降解TSH刺激下分泌主要是T428(一)分泌第二十八页,共71页。多数与血浆中的蛋白质(TBG、TBPA、清蛋白)结合,TBG是主要的结合蛋白T4或T3+血浆蛋白质T4或T3·血浆蛋白质

(游离、有活性)

(结合、无活性)蛋白结合碘(PBI):间接反映甲状腺激素的量29(二)运输第二十九页,共71页。T3是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形式,大部分由T4在外周转变而来。脱氨、脱羧

T4

四碘甲腺乙酸尿中排泄

T3

三碘甲腺乙酸T4、T3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胆汁排泄3080%(三)降解第三十页,共71页。促进能量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蛋白质代谢:与剂量有关糖代谢:血糖脂代谢:脂肪动员、血浆胆固醇

水代谢:促进淋巴循环31四、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第三十一页,共71页。地方性甲状腺肿:摄入碘过少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先天性成人32常见甲状腺疾病第三十二页,共71页。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控制下丘脑TRH

腺垂体TSH

甲状腺TH

靶细胞33㈠㈩㈩㈩㈠㈠THTSHTH(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第三十三页,共71页。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第四节第三十四页,共71页。调节物质维生素D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作用组织小肠肾骨35第三十五页,共71页。36维生素D3在体内的代谢转变

活性形式: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单链84肽降钙素(CT):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和分泌的3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一、调节钙、磷代谢激素的化学本质第三十六页,共71页。37体内维生素D3的来源及代谢转变

肝微粒体

NADPH25羟化酶系

O2、Mg2+1α羟化酶肾脏(线粒体)胆固醇7-脱氢胆固醇前VitD3脱氢酶紫外线皮肤37ºC皮肤食物VitD3VitD325-(OH)-D3-G1,25-(OH)2-D3第三十七页,共71页。38二、1,25-(OH)2-D3、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生理功能(一)1,25-(OH)2-D3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1.对小肠的作用:促进Ca、P的吸收第三十八页,共71页。39第三十九页,共71页。40第四十页,共71页。412.对骨骼的作用:促进骨盐、骨基质溶解——骨骼更新1,25-(OH)2-D3与成骨细胞的受体结合

ALP活性↑、骨钙蛋白基因的表达↑、骨桥蛋白基因的表达↑

1,25-(OH)2-D3与未成熟破骨细胞的受体结合

使其成为成熟的破骨细胞3.对肾脏的作用:诱导钙结合蛋白合成第四十一页,共71页。42总效应:

血清:血[Ca2+]↑,血[P]↑

尿液:尿[Ca2+]↓,尿[P]↓第四十二页,共71页。43血[Ca2+]↓PTH分泌↑+(二)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PTH的生理作用

调节细胞外液[Ca2+]分泌调节第四十三页,共71页。44单核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PTH分化PTH+溶骨作用表面受体破骨细胞活性++1.对骨骼的作用:促进溶骨第四十四页,共71页。45增加远曲小管Ca2+重吸收Ca2+排出

抑制近曲小管P重吸收

P排出促进1α-羟化酶合成

Ca2+吸收(间接)+-+2.对肾脏的作用:促进P的排泄、Ca的重吸收3.对小肠的作用:促进Ca的吸收第四十五页,共71页。46总效应:

血清:血[Ca2+]↑,血[P]↓

尿液:尿[Ca2+]↓,尿[P]↑第四十六页,共71页。47(三)降钙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CT的生理作用

与PTH相拮抗分泌调节:

血[Ca2+]↑

CT↑(降低[Ca2+])+第四十七页,共71页。481.对骨骼的作用:抑制溶骨抑制肾近曲小管对P、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生理剂量抑制Ca2+吸收

大剂量促进Ca2+吸收2.对肾脏的作用:抑制Ca、P的重吸收3.对小肠的作用:抑制对Ca的吸收第四十八页,共71页。49总效应:

血清:血[Ca2+]↓,血[P]↓

尿液:尿[Ca2+]↑,尿[P]↑第四十九页,共71页。50小肠肾小肠血[Ca2+]↓骨盐溶解CT血[Ca2+]↑骨盐溶解促分泌抑制Ca2+吸收促CBP合成促分泌促CBP合成促进Ca2+重吸收1,25-(OH)2-D3PTH肾抑制Ca2+重吸收促进1α羟化酶合成-+第五十页,共71页。51

小肠骨骼肾脏血清尿液

CaP成溶Ca重P重CaPCaP

吸收吸收

骨骨吸收吸收活性VitD3↑↑

↑↑↑↑↑↑↑↓↓PTH↑

↑↑

↓↓

↑CT↓

↓↓↓↓↓

↑↑组织器官激素钙、磷代谢的调节第五十一页,共71页。肾上腺的内分泌功能第五节第五十二页,共71页。53①被膜②皮质③髓质肾上腺第五十三页,共71页。54①球状带②束状带③网状带肾上腺皮质第五十四页,共71页。55组织学位置分泌的激素对代谢作用球状带(外)盐皮质激素mineralosteroid(主要为醛固酮aldosterone)调节水盐代谢束状带(中)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调节糖、脂、蛋白质代谢网状带(内)性激素sexhormone(主要为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A)肾上腺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五十五页,共71页。56oCOCH2OH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一、肾上腺皮质激素(一)种类及化学本质第五十六页,共71页。57oCOCH2OH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OHC11-OH或=O(皮质素)C17α-OH,调节糖活性活性皮质醇oCOCH2OH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OHOH糖皮质激素特点:第五十七页,共71页。58C11无-OH或=O若有-OH,伴C18-CHOC17无-OHoCOCH2OH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OH

HO=C醛固酮盐皮质激素特点:第五十八页,共71页。原料:胆固醇部位:肾上腺皮质细胞酶:羟化酶类,属加单氧酶限速酶:20α-羟化酶球状带有18-羟化酶束状带有17α-羟化酶59肾上腺皮质细胞胆固醇孕烯醇酮孕酮DHA脱氧皮质酮皮质酮醛固酮皮质醇乙酰辅酶A胆固醇酯(网)(束)(球)胆固醇酯胆固醇(二)生物合成第五十九页,共71页。60第六十页,共71页。皮质醇:分泌昼夜节律主要结合蛋白为CBG92%结合、少量游离醛固酮:分泌昼夜节律,并与体位有关主要为游离形式小部分与清蛋白疏松结合61(三)分泌、运输及降解第六十一页,共71页。灭活部位:肝脏

反应:加氢还原醛固酮:四氢醛固酮糖皮质激素:17-KS游离皮质醇皮质醇皮质素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素排泄: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肾脏排泄625%90%5%第六十二页,共71页。17-OHCS(17-hydroxycorticosteroid)

17位保持二羟丙酮的形式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素、游离皮质醇来源:95%糖皮质激素63CH2OHC=OOHO17-KS(17-ketosteroid)17位上断去侧链来源:5%糖皮质激素与雄性激素(androgen)第六十三页,共71页。1.糖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

血糖、血氨基酸

、血游离脂肪酸

超生理剂量: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

2.盐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醛固酮——保钠排钾64(四)生理功能及分泌调节第六十四页,共71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