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实验》(二)答案_第1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答案_第2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答案_第3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答案_第4页
《土木工程实验》(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实验名称:混凝土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办法;掌握混凝土的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通过检验混凝土的立方体的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二、配合比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设计强度等级C30(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2.原材料(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PC32.5(2)砂子:种类河沙细度模数2.6(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连续级配(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3.配合比:(kg/m3)材料水泥砂碎石水水灰比砂率1m3用量(kg)47560011252000.4235%称量精度±0.5%±1%±1%±0.5%----15L用量(kg)7.1259.016.87530.423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称、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2、实验数据及结果工作性参数测试结果坍落度,mm40mm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150mm*150mm、混凝土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标准养护室、2、实验数据及结果试件编号1#2#3#破坏荷载F,kN713.5864.0870.2抗压强度,MPa其中(,A=22500mm2)31.738.438.7抗压强度代表值,MPa38.4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答:满足设计要求;本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为30-50mm,并且粘聚性、保水性良好,而本实验所测混凝土拌合物均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为满足设计要求。(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答:满足设计要求;本实验要求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38.2Mpa,而本实验所测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为38.4Mpa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得出的结论为满足设计要求。外径(mm)内径(mm)截面积(mm)杆长度(mm)线密度(kg/m)弹性模量(Mpa)

222069.545001.022.05*105三、实验内容: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荷载(N)上弦杆腹杆下弦杆1点2点均值力1点2点均值力1点2点均值力500-34-30-32435272626.5360181918.52511000-68-72-70951535152706343735.54821500-100-106-10313997876771046525553.57272000-133-142-137.51868104101102.513926973719641000-67-70-68.5930515050.56863537364890000000000000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荷载(N)挠度测量下弦杆表①累计表②累计表③累计表④累计②③500000.0750.0750.1250.125000.0750.1251000000.1450.220.2530.378000.1450.2531500000.2250.4450.3770.755000.2250.3772000000.2850.730.5021.257000.2850.5021000000.1420.8720.2511.508000.1420.2510000.0010.8730.0021.51000.0010.002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答:主要是材料的刚性体的问题,以及内力分解。2.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答:通过内力分析可以看出,反向布置以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的大小不变,为避免压杆失稳,上图所用的桁架形式比下图更优,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的作用实验名称:结构动力特性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动力参数的测量原理;2、掌握传感器、仪器及使用方法;3、通过振动衰减波形求出简支梁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二、实验设备信息:1、设备和仪器名称型号和规格用途拾振器DH105用来将振动信号转换成电荷信号输出动态测试系统DH5922用来采集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字量传递给计算机2、简支梁的基本数据截面高度(mm)截面宽度(mm)长度(mm)跨度(mm)弹性模量(GPa)重量(kg)自振频率理论值(Hz)61185203518501012.734.35三、实验内容:根据相邻n个周期的波峰和时间信息,并根据公式计算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次数123456第i个波形波峰时间1.56152.92551.57459.3582.5681.5615幅值500.73518.79490.20424.32436.28500.73波谷时间1.57512.9381.5889.37152.58181.5751幅值-512.45-492.83-474.27-383.27-436.95-512.45第i+n个波形波峰时间1.75053.14051.7629.54452.7811.7505幅值341.18370.39334.59297.06293.01341.18波谷时间1.76353.1551.77459.5592.79451.7635幅值-316.74-350.98-360.56-279.24-303.95-316.74间隔n787787周期/s0.0270.026880.02680.02660.026620.027频率/Hz37.0437.2037.3137.5937.5737.04阻尼比ζ0.00870.00670.00870.00810.00790.0087根据公式:(1)、(2)计算上述表格中的频率和阻尼比,填写到上表中。四、问题讨论:1.在实验中拾振器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灵敏度、频率范围和量程。(1)灵敏度:土木工程和超大型机械结构的振动在1~100ms-2左右,可选300~30pC/ms-2的加速度传感器;(2)频率:土木工程一般是低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可选择0.2~1kHz;(3)传感器的横向比要小,以尽可能减小横向扰动对测量频率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