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_第1页
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_第2页
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_第3页
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_第4页
营养缺乏病预防、第七章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三级公共营养师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缺乏症预防营养缺乏症是指长期严重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二造成机体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营养缺乏症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指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继发性病因指由于其他疾病过程而引起的营养素不足。1第一页,共47页。预防营养缺乏症发展食品生产供应,优化食品结构普及营养知识,指导食品消费针对实际营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2第二页,共47页。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贫苦、战乱和灾害等引起的急性食物缺乏的结果。3第三页,共47页。1、病因:食物摄入不足(食物缺乏、长期低蛋白质、低能量膳食);需要量增多(妊娠、生长发育);消耗增加(肿瘤、肺结核);其他疾病(胃肠道疾病等)2、发病表现(p291)PEM主要危害婴幼儿的生长发育(1)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2)干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3)混合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Marasmus)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只达到或低于标准体重的60%。4第四页,共47页。水肿型营养不良主要由于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差,而且数量严重不足,多见于四个月到五个月的小孩儿病儿生长迟缓,虚弱无力,体重在其标准体重的60%到80%。可先后出现,下肢,上肢,腹部及脸部等处凹陷性水肿病,并伴腹泻,突发性感染。病儿表情冷漠和情绪烦躁。5第五页,共47页。干瘦性营养不良由于能量严重摄入不足所致,体重低于其标准体重的60%患儿,重度消瘦,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无力,皮肤粘膜干燥枯萎,两颧突出,额部有皱纹儿头发干枯,貌似小老头儿。患儿体温低于正常心率慢,心音低钝呼吸前表贫血,腹泻,腹壁薄,甚至可见到肠蠕动和摸到大便包块儿。患儿神经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淡漠和一斤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饥饿感,或食欲不振。6第六页,共47页。混合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病人生长迟滞,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60%,有水肿。临床表现,主要是皮下脂肪消失,肌肉萎缩,急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有明显饥饿感或食欲不振,常伴有腹泻,腹壁变薄,腹壁凹陷成舟状,肝脾肿大,易合并感染和维生素缺乏等。第七页,共47页。3、预防合理膳食:膳食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婴儿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断奶不宜过早。推广生长发育监测图的应用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减少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8第八页,共47页。二、维生素A缺乏症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原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慢性消化道疾病(3)需要量增加:生长迅速的早产儿、着体力劳动者、急慢性消化性疾病及各种传染病(4)代谢障碍(5)其他营养素的影响:缺乏蛋白质和锌(6)其他因素:酗酒和长期使用一些药物9第九页,共47页。2、发病表现:视网膜、上皮、骨骼等组织以及免疫、生殖功能(1)眼部症状出现最早:眼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2)皮肤症状:皮肤干燥,毛囊上皮角化、丘疹(蟾皮症)(3)骨骼系统:儿童骨骼发育迟缓,易发龋齿(4)生殖功能(5)免疫功能:患儿易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10第十页,共47页。3、预防摄入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监测易感人群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易患人群进行干预选用膳食补充剂和维生素A强化食品11第十一页,共47页。三、维生素D缺乏症钙平衡的最重要生物调节因子1、原因(1)阳光照射不足(2)维生素D及钙、磷摄入不足(3)维生素D及钙、磷的肠道吸收障碍(4)其他因素:肝、肾疾病12第十二页,共47页。2、发病表现:造成钙、磷吸收和利用障碍引发佝偻病或软骨病(1)佝偻病(婴幼儿)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怒,出现枕秃或环状脱发骨骼表现:颅骨软化、肋骨串珠、胸廊畸形,四肢及脊柱上下肢弯曲变形。(2)骨软化症(成年人)骨痛、肌无力、骨压痛13第十三页,共47页。3、预防预防佝偻病主要贯彻“系统管理、综合防治、因地制宜、早防早治”围产期开始,以1岁内小儿为主,系统管理到3岁。孕妇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制剂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制剂14第十四页,共47页。四、维生素B1缺乏症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1、原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胃肠道及肝胆疾病(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4)抗硫胺素因子:(5)慢性乙醇中毒:减少其摄入和吸收利用。15第十五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亚临床型:摄入量持续3月以上不足(2)神经型:(3)心血管型:水肿、心肌病变(4)婴儿脚气病16第十六页,共47页。3、预防改良谷类加工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开展易感人群的维生素B1营养状况的监测和干预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维生素B1强化食品17第十七页,共47页。五、维生素B2缺乏症1、原因(1)摄入不足(2)吸收利用障碍:(3)需要量增加或消耗过多18第十八页,共47页。2、发病表现:维生素B2在体内消耗的时间为60-180天,膳食供给量不足2-3月即可发病。早期症状唇炎、口角炎、舌炎、鼻及睑部的脂溢性皮炎等,口腔生殖综合症19第十九页,共47页。3、预防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活动营养干预20第二十页,共47页。六、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临床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皮肤瘀点、瘀斑,以及全身广泛出血1、原因(1)摄入不足(2)需要量增加(3)吸收障碍(4)药物影响21第二十一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一般症状(2)出血症状(3)骨骼症状(4)其他症状22第二十二页,共47页。3、预防摄食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注意合理烹调加工避免偏食、挑食酗酒引起慢性酒精中毒者人工喂养的婴儿23第二十三页,共47页。七、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管畸形1、原因(1)摄入不足(2)消化、吸收、利用障碍(3)需要量增加或排除过多24第二十四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无法用铁剂治愈(2)婴幼儿发育缓慢、精神萎靡等(3)孕妇易导致妊娠中毒、早产,新生儿出血、低出生体重(4)胎儿畸形:神经管畸形、兔唇等25第二十五页,共47页。3、预防食物多样,平衡膳食开展易感人群的叶酸缺乏危害宣传建议围产期妇女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每日补充叶酸400μg26第二十六页,共47页。八、钙缺乏症影响骨骼的发育和结构1、原因摄入不足吸收减少:维生素D合成障碍成年女性中老年后雌性激素分泌量减少,该调节激素失调导致骨代谢紊乱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运动减少27第二十七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婴儿手足抽搐症(2)成年人骨质疏松症28第二十八页,共47页。3、预防合理安排膳食,适当摄入含钙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进行适当户外活动,接受日晒(每天不少于2小时)植酸、膳食纤维、咖啡等不利于钙吸收29第二十九页,共47页。九、铁缺乏症最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导致缺铁性贫血1、原因(1)摄入不足(2)机体对铁需求量增加(3)铁吸收减少:萎缩性胃炎(4)消耗量增加:腹泻30第三十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常见症状,与贫血的严重程度相关(2)影响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活动和劳动耐力降低(3)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4)严重缺铁性贫血可导致黏膜组织变化(5)皮肤干燥,毛发枯黄(6)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如异食癖31第三十一页,共47页。3、预防健康教育铁强化食品铁补充:高危人群提高食物铁的利用率:足量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B12等合理搭配食物32第三十二页,共47页。十、锌缺乏症高危人群:婴儿、儿童、孕妇和育龄妇女1、原因(1)摄入不足和摄入锌的生物利用率低(2)需要量增加(3)肠吸收障碍(4)锌丢失量增加(5)疾病33第三十三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生长发育障碍:胎儿畸形(2)性发育障碍与性功能低下(3)味觉及嗅觉障碍(4)其他:伤口愈合不良、神经精神障碍、免疫功能34第三十四页,共47页。3、预防原发性缺乏以调整膳食入手,合理选择食物,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及贝类给予锌补充或强化食品35第三十五页,共47页。十一、碘缺乏症甲状腺素合成——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1、原因地方性流行环境、土壤和食物缺碘36第三十六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地方性甲状腺肿(2)地方性克汀病智力障碍、生长发育严重迟滞、性发育落后聋哑、斜视、运动障碍37第三十七页,共47页。3、预防预防为主,强化碘食盐多食含碘食物加碘盐(35±15mg/kg)38第三十八页,共47页。十二、硒缺乏症克山病,地方性心肌病1、原因(1)饮食中低硒水平39第三十九页,共47页。2、发病表现:(1)急性型(2)亚急性型(3)慢性型(4)潜在型40第四十页,共47页。3、预防进行补硒食物预防综合预防措施硒预防:口服硒制剂,硒盐,富硒食品41第四十一页,共47页。下列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铜B.铁C.锌D.硒蛋白质和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同时伴有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缺乏称为()(A)水肿型营养不良(B)消瘦型营养不良(C)混合型营养不良(D)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AC第四十二页,共47页。水肿型营养不良多表现为()。(A).皮下脂肪和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脏器官萎缩(B)蛋白质和能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同时伴有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缺乏(C)以蛋白质缺乏为主而能量供给尚能适应机体需要,以全身浮肿为特征(D)以能量缺乏为主而蛋白质供给尚能适应机体需要,以全身浮肿为特征C第四十三页,共47页。婴幼儿常见的营养问题不包括()A.缺铁性贫血B.缺锌所致生长发育迟缓C.缺乏维生素D.致佝偻病E.缺钙所致骨质软化症E第四十四页,共47页。钙的最好来源是()A.小虾皮B.各种瓜子C.奶及奶制品D.白菜味觉减退或有异食癖可能是由于缺乏()A.锌B.铬C.硒D.钙维生素A的主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