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课件_第1页
微生物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课件_第2页
微生物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课件_第3页
微生物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课件_第4页
微生物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011本科1目的要求掌握:病原菌的常规分离与鉴定方法原则;疫苗的概念;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概念及区别;类毒素的概念和特点;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熟悉:细菌形态学检查的方法;血清学诊断的方法。了解:细菌的免疫学诊断技术;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2感染性疾病的诊断3一.细菌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采集合适的标本严格无菌操作正确采集标本正确标记及包装正确运输及保存5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实验药敏试验快速检测方法初步诊断明确诊断6(一)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几种常用的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7单染法——只显示细菌的形态与排列复染法——可观察细菌的形态、排列及其染色性革兰染色(Gram’stain)抗酸染色(Acid-faststain)特殊染色法——荚膜染色、芽胞染色、鞭毛染色、异染颗粒染色法9步骤: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复红复染涂片固定由丹麦医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创立。革兰染色法(GramStain)10步骤:涂片固定

5%石炭酸复红初染

3%盐酸酒精脱色

美蓝复染

镜检抗酸染色法结果:抗酸菌———红色;

非抗酸菌——蓝色。11(二)分离培养与鉴定液体培养基:增菌培养半固体培养基:查动力或保存菌种固体培养基:平板用于分离培养

斜面用于纯培养或保存菌种13菌落colony大小、形状、色泽、边缘、透明度、凹凸、湿润度、溶血现象……

14细菌的生长现象固体培养基光滑型粘液型粗糙型15(三)生化试验(biologicaltests)糖类代谢糖发酵试验VP试验(Vi)甲基红试验(M)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蛋白质代谢靛基质(吲哚)试验(I)硫化氢试验尿素分解试验17糖发酵试验产酸+产酸产气不产酸不产气原理:不同细菌因酶系统不同,能分解不同的糖;细菌分解糖后能产酸;如某些细菌因具有特殊的解氢酶则进一步分解酸产气。用途: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如: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痢疾志贺菌—++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18吲哚试验原理:分解细菌(含色氨酸酶)色氨酸吲哚(靛基质)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玫瑰吲哚应用:肠道杆菌鉴定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19(五)动物试验主要用于分离、鉴定致病菌,测定菌株产毒性等2122(六)药物敏感试验纸片琼脂法测量抑菌环直径23(1)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可溶性抗原(细菌可溶性抗原、免疫球蛋白、细胞裂解物、组织浸液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出现不透明的沉淀物。多在半固体琼脂凝胶上进行,形成白色的沉淀。可分为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免疫电泳、免疫比浊法等。(七)病原菌的抗原检测25沉淀环环的直径与抗原含量成正相关抗体混于琼脂凝胶中制板对流免疫电泳26

荧光显微镜29二、致病菌的检验程序形态学检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实验药敏试验快速检测方法初步诊断明确诊断30标本:双份血清标本,恢复期血清中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中抗体效价升高≥4倍者方有意义种类:凝集试验:肥达试验(诊断伤寒、副伤寒)、外斐试验、显微镜凝集试验等沉淀试验:梅毒VDRL、RPR试验等三、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原理:用已知的细菌或其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31补体结合试验:诊断Q热(Q热柯克斯体抗体检测);中和试验:诊断链球菌后风湿热的抗O试验

链球菌溶血素O+SRBC→溶血(毒性)病人血清+链球菌溶血素O+SRBC→不溶血(中和)ELISA:间接法查病人血清中病原体抗体(HBV);

双抗体夹心法测病原体抗原(HBV)。32(directagglutination)

(乳胶颗粒)streptolysinOanti-slo(抗O试验)33补体结合试验:诊断Q热;Ab?+-34(一)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activeimmunization)1.疫苗:

(1)死疫苗:如白百破、伤寒、流脑、乙脑、流感、钩端螺旋体等。安全、方便;但抗原性改变,效果差,需多次注射;反应重)。(2)活疫苗:如BCG、鼠疫、炭疽等。多由减毒病原菌制成;偶可发生回复突变,毒力回升,接种后发病。联合疫苗在试用中。(3)基因工程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合成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2.类毒素:细菌外毒素+0.3%~0.4%甲醛处理后毒性消失,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剂,如白百破疫苗.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351.抗毒素(antitoxin)2.抗菌血清3.丙球4.其他免疫制剂(IFN-γ、IFN-α、IL、CSF、LAK细胞)。(二)人工被动免疫36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区别要点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物质接种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