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课件_第1页
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课件_第2页
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课件_第3页
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课件_第4页
微生物代谢和生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9上海39)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____。(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培养基和____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____。(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___。(1)琼脂(2)先调PH,后灭菌(3)选择硝酸铵(4)芽孢(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5)20mg/L氯苯碳源最早耗尽初、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产物名称产生时间作用种的特异性分布举例初级代谢产物一直产生必需无细胞内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一定阶段非必需有细胞内、外激素、色素、毒素、抗生素组成酶诱导酶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诱导物代谢物质能量适应能力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①酶合成的调节组成酶:诱导酶: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

遗传物质的控制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合成的酶意义: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②酶活性的调节示例: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过程特点:快速、精细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调节的区别a.从调节对象看:b.从调节效果看:c.从调节机制看: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酶量的变化控制代谢速率而酶活性的调节是对已存在的酶活性进行控制,它不涉及酶量变化酶活性调节直接而迅速酶合成调节间接而缓慢酶合成调节是基因水平调节,它调节控制酶合成酶活性调节是代谢水平调节,它调节酶活性。两种调节方式同时存在,密切配合,高效、准确地控制代谢的正常进行遗传控制积累(09理综Ⅰ)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答案:C已知物质是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它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野生型的在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现发现有三种突变体(均只有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均不能在只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现设计一实验方案,区分出三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

。预测结果:⑴如果

,说明A基因突变。⑵如果

,说明B基因突变。⑶如果

,说明C基因突变。方案:将这三种突变体分别在只含B、只含C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生长情况。⑴在只含B和只含C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⑵在只含B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只含C的培养基中能生长⑶在只含B和只含C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微生物群体少量的恒定容积定期细菌群体调整或适应快速分裂动态平衡最高峰超过活菌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其它名称:迟滞期、停滞期、适应期1.现象:活菌数没增加,曲线平行于横轴。2.特点:生长速率=0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RNA特别是rRNA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ATP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如氯化钠浓度、温度、抗生素等化学药物)3.原因: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合成新的酶,积累必要的中间产物①.调整期◆菌种:繁殖速度较快(世代时间短)的菌种的调整期一般较短;◆接种物菌龄:用对数生长期的菌种接种时,其调整期较短,甚至检查不到延迟期;◆接种量:一般来说,接种量增大可缩短甚至消除调整期(发酵工业上一般采用1/10的接种量);◆营养:培养基成分

在营养成分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上生长的调整期比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时短;

接种后培养基成分有较大变化时,会使调整期加长,所以发酵工业上尽量使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与种子培养基接近。★影响调整期长短的因素:认识调整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工业上需设法尽量缩短调整期;采取的缩短lagphase的措施有:①增加接种量;(群体优势----适应性增强)②采用对数生长期的健壮菌种;③调整培养基的成分,在种子基中加入发酵培养基的某些成分。④选用繁殖快的菌种延长措施:定时定量加入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或使用连续培养。应用意义:①由于此时期的菌种比较健壮,增殖噬菌体的最适菌龄;生产上用作接种的最佳菌龄;②发酵工业上尽量延长该期,以达到较高的菌体密度③食品工业上尽量使有害微生物不能进入此期④是生理代谢及遗传研究或进行染色、形态观察等的良好材料。③.稳定期又称:静止期或最高生长期特点:①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处于动态平衡,培养物中的活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②细胞分裂速度下降,开始积累内含物,产芽孢的细菌开始产芽孢。③此时期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级代谢产物,对于发酵生产来说,一般在稳定期的后期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是最佳的收获时期。若目标是菌体,则在稳定期初期就要及时收获菌体。产生原因:

营养物浓度的降低有害代谢废物的积累(酸、醇、毒素等)物化条件(pH、氧化还原势等)的改变;溶解氧供应不足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代谢活跃,V增大,合成分裂所需ATP、酶等长短与菌种、培养条件有关快速分裂,呈等比数列递增特点: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稳定应用:作菌种--缩短生产周期数目最多[达K值],[种内斗争最剧烈]大量积累代谢产物,尤其是次级代谢产物,出现芽孢“连续培养”延长稳定期,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死亡速率>繁殖速率活菌数目急剧下降畸形分化以及解体并释放代谢产物当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生长时,细菌首先利用葡萄糖,葡萄糖用完以后才开始利用乳糖。从生长曲线看,细菌生长经过一个上升期以后,出现一个停顿期,此时曲线呈现平坦、然后又出现第二个上升期。这就是说,细菌在利用乳糖之前,先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以一定速度同样速度营养物质有害代谢产物培养周期设备利用率生长曲线的实践意义:生产上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以缩短生产周期。用连续培养法来有效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酒精、丙酮、丁醇等的生产中,优点:可缩短培养周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并且便于自动化管理。Chemostatusedforcontinuouscultures.Rateofgrowthcanbecontrolledeitherbycontrollingtherateatwhichnewmediumentersthegrowthchamberorbylimitingarequiredgrowthfactorinthemedium.ContinuouscultureofmicroorganismsChemostat连续培养是通过认识稳定期到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而实施的。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进新鲜培养基,并立即搅拌均匀;另一方面,以同样的流速不断流出培养基,这样,培养基就达到动态平衡,其中的微生物可长期保持在指数期的平衡生长状态和稳定的生长速率上。连续培养应用于生产实践上,就是连续发酵。有许多优点①高效,它简化了装料、灭菌、出料、清洗发酵罐等许多单元操作,减少了非生产时间和提高了设备利用率。②缩短调整期,使培养周期缩短。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谋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25~37℃蛋白质核酸6.5~7.55.0~6.0酶细胞膜右图表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某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长曲线是微生物在连续培养条件下获得的B.曲线中的代谢产物最可能属于初级代谢产物C.谷氨酸棒状杆菌产生的谷氨酸属于初级代谢产物D.曲线表明该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数量密切相关如图表示某细菌生长过程中,在x点将该细菌移入与先前营养条件不同的环境后,细胞数、RNA、DNA和蛋白质的相对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所示X点前,细菌生长处于生长的调整期B、XY之间对应时间段,细菌大量合成次级代谢产物C、若C曲线表示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则细胞数对应图中A曲线D、若C曲线表示DNA的数量变化情况,则蛋白质对应图中B曲线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pH温度氧气影响的原因最适条件不适宜因素的结果影响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影响酶活性和膜的稳定性影响微生物的呼吸或生命25~37℃多数细菌:6.5~7.5真菌:6.0~7.0生长速率急剧下降(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不可逆破坏)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状况不同,因此,环境中氧气的有无以及含量的多少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细胞合成。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最低生长温度:指微生物能进行繁殖的最低温度界限。最适生长温度:指使微生物迅速生长的温度。最高生长温度:指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高温度界限。微生物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最快,代时最短。超过最低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低,甚至会死亡。超过最高生长温度时,微生物不生长,温度过高,甚至会死亡。根据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分类嗜冷微生物嗜温微生物嗜热微生物超嗜热或嗜高温微生物微生物类型最低温度oC最适温度oC最高温度oC嗜冷微生物-5-05-1020-30嗜温微生物5-1025-4045-50嗜热微生物3050-6070-80超嗜热或嗜高温微生物>5570-105110-113嗜冷微生物嗜冷机制: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两极、冷泉、深海、冷冻场所及冷藏食品中。(1)E系在低温下仍能起催化作用(2)细胞膜含较多的不饱合脂肪酸在低温下仍具有通透性。嗜热微生物嗜热机制①酶以及核糖体有较强的抗热性②核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核酸中G+C含量高,可提供形成氢键,增加热稳定性)。③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较高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的液晶状态。(09上海生物)9.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A.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B.对利福平敏感C.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D.都没有细胞壁答案:A

菌名 生长温度 发酵温度 累积产物温度 (℃) (℃) (℃)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 37 47 37S.lactis 34 40 产细胞:25~30 产乳酸:30Streptomycesgriseus 37 28 _Corenybacteriumpekinense 32 33~35 _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 37 33 _Peniciliumchrysogenum 30 25 20以青霉素的生产为例:培养165小时采用分段控制温度的方法,其青霉素产量比始终在30℃培养提高了14.7%。分段控制方式:0~5小时,30℃;5~40小时,25℃;40~125小时,20℃;125~165小时,25℃。★不同生理生化过程的最适温度微生物不同生理活动要求不同温度,所以最适生长温度≠发酵速度快、积累代谢产物多。高温与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1、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高温下蛋白质不可逆变性,膜受热出现小孔,破坏细胞结构(溶菌)。用于灭菌。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停止,用于保存食物和菌种。造成死亡的原因:①冻结时细胞水分变成冰晶,冰晶对细胞膜产生机械损伤,膜内物质外漏。②冻结过程造成细胞脱水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某种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分干燥灭菌与湿热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是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质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分为巴斯德消毒和煮沸消毒法。消毒效果取决于消毒时的温度和消毒时间。防腐(antisepsis)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它能防止食品腐败或防止其它物质霉变。同一种微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对pH值的要求也不同。举例:Aspergillusniger在pH2~2.5范围时有利于合成柠檬酸,当在pH2.5~6.5范围内时以菌体生长为主,而在pH7.0时,则以合成草酸为主。

微生物 生长最适pH 合成抗生素最适pH灰色链霉菌 6.3~6.9 6.7~7.3红霉素链霉菌 6.6~7.0 6.8~7.3产黄青霉 6.5~7.2 6.2~6.8金霉素链霉菌 6.1~6.6 5.9~6.3龟裂链霉菌 6.0~6.6 5.8~6.1灰黄青霉 6.4~7.0 6.2~6.5(2)生长的最适pH值与发酵的最适pH值溶解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力在不同的类群中变化很大,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几种类群:专性好氧菌:好氧菌微好氧菌:兼性厌氧菌耐氧厌氧菌:厌氧菌(专性)厌氧菌:(3)氧好氧型微生物厌氧型微生物严格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多种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某些链球菌等某些产甲烷杆菌酵母菌专性好氧菌好氧菌兼性好氧菌兼性好氧菌也称兼性厌氧菌耐氧菌: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下才能正常生长。如幽门螺杆菌厌氧菌微好氧氧菌专性厌氧菌:分子氧会对它们有毒,即使短期内接触空气,也会抑制其生长,甚至死亡。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在有氧(O2)或缺氧条件下,可通过不同的氧化方式获得能量。如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放出酒精和二氧化碳.

生长不需氧,但分子氧对其无毒害,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依靠无氧呼吸产能。一般乳酸菌多数是耐氧菌,如乳链球菌、乳酸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和粪链球菌等,乳酸菌以外的耐氧菌如雷氏丁酸杆菌。

乳酸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称,是指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乳酸的细菌的总称。其中能进行乳酸发酵的大部分是细菌,有些为球菌、有些为杆菌.乳酸菌属耐气性厌氧微生物,它们的产能不需氧,但在有无氧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典型的乳酸发酵。31.(06天津理综)(14分)(1)下图为某种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①A产物合成始于细菌生长曲线的期,属于代谢产物。②B产物的积累量在细菌生长曲线的

期最大。

对数次级稳定(09重庆理综)3.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其拟核是一个环状DNA分子B.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首先利用乳糖作碳源C.用大肠杆菌工程菌生产干扰素时,应及时添加核酸等生长因子D.处于对数期的大肠杆菌,常作为生产用的菌种和科研的材料答案:D(09江苏生物)1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I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