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民俗学第一讲_第1页
文艺民俗学第一讲_第2页
文艺民俗学第一讲_第3页
文艺民俗学第一讲_第4页
文艺民俗学第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民俗学第一讲第1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一、文艺民俗学:民俗学和文艺学联姻

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传承、传播规律的科学。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由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包容。第2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文学理论指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文学史: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批评:以某种文学观念为基准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文学评价。第3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及其它生活文化传承的社会科学。1846年威廉•汤姆斯首先采用Folklore一词。最初含义是“民众知识”。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演变。民俗: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它常常以风习性文化意识为内核、程式化“生活相”为外表,呈现出一种不成文的生活规矩、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传统性的生活思考等等,具体内容包括有形物质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岁时节令)和无形民间信仰等等,是某个特定区域文化的鲜活呈现。第4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二、民俗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什么是民俗?(什么是“俗”)民俗,民俗,民之俗。民俗作为特殊的社会存在,早就受到上层和文人的关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入门问忌,入境问俗。”

风土人情、风俗、习俗。婚丧嫁娶?传统节日?迷信陋习?民族歌舞?第5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民俗是一种生活相。生活相就是生活的样子,一种生活方式,不是我们所想像的古老的,古老的只是一个方面。民俗是活态的生活相。它在生活层面表现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艺。居住习惯(图片);剪纸动画(搜狗视频)巴沙理发方式(图片);丧葬流程第6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7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8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9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0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1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第12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从文化层面看,民俗是什么?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所谓模式,是一种样式,它概括了某种日常生活的规范。许多民俗在文化层面都体现着本民族的文化模式。这些民俗样式,一般没有文字规定,往往象风一样流动。第13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从中西饮食差异看文化模式第14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鱿鱼炒鸡片---游龙戏凤。鸡蛇同烧---龙凤呈祥。虾仁炒鸡蛋---花好月圆。黄瓜炒鸡肝鸭肉---苦凤怜鸾。菠菜炒番茄---翠柳啼红。鸡汤炖雀肉---鸠集凤池。黄花菜焖全菇---美女簪花。公鸡与母鸡同盘---鸾凤和鸣。鹅掌炖白蘑菇---雪泥鸿爪。片片枫叶情;第15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心痛的感觉”,价格50元:一杯白开水。“东方不败”:牛鞭;“绝代双娇”:炒青椒和红椒;“猛龙过江”:一碗清汤上面漂一棵青葱;“波黑战争”:菠菜炒黑木耳;“一国两制”凉菜:煮花生米和炸花生米;“悄悄话”:是炒猪舌和猪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红烧猪蹄,边镶香菜:“母子相会”:黄豆炒黄豆牙。“左拐弯右拐弯”,“天下无双”:炸鸡翅一对。第16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民俗:民俗思想文化原型,民族思想文化源头。哲学层面,民俗是一个族群独特的,特有的,思想文化的起点和思考的原型。民俗追根溯源是什么?就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这个原点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是往往没有意识到,没有解密。“中国红”第17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民俗归根到底是什么?民俗归根到底是“人俗”,是社会民众中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如果说我们一个人有生物生命,那么我们也有文化生命。人是生物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双重复合体。如果生命的基因是DNA,那么文化的基因就是从哲学理念上的民俗。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民俗;要了解外国的民族,也一定要能够解析他们的民俗。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知己知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18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民”外延的步步拓展(国际视野)1、乡村野民(英国。文物考古学家)2、未开化地区的民众(探险家)。3、城市中的农民(美国社会学家介入)。4、城市中的市民(公民民俗)5、全体国民(日本,德国)。6、中国:(钟敬文)上层文化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创造和享用;中层文化主要是市民文化,下层文化是由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承;中下层文化共同构成民俗文化(社会分层)。(陈勤建):全体国民。第19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三、民间特质探讨:文艺学研究的眼睛向下1

、“民间”地位的变迁:、传统社会“民间”:遭歧视、待启蒙。

“是个粗人,我没有文化。”

“我是个睁眼瞎子”“文盲”“黔首”文字的“权力化”表现出一种不争的事实,更有甚者,它还成为社会价值中类似于福柯所说的区分排斥关系,比如,不懂文字的人被看做文盲”,那些无文字的族群、农民、妇女等,在历史上大都被视为没文化人群。文化拥有的专属及拥有者的心理优势。第20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2、现代社会的民间启蒙及其价值的重新评估

新青年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新民社会的理想建构。传统“民间”的长老秩序、礼法村治与新民社会理想建构之间的矛盾。引发对传统“民间”价值的颠覆。被遮蔽的青春、清纯“民间”之发现与张扬。平民文化的创建与圣贤文化的破除。“民间”:具有原创力的国家—民族文学、文化权力的提供者。被政府所化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者与国家文化主权的捍卫者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者。(长老意志的传承载体)第21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3、现实的生活空间与想象的虚构空间民间:民族传统的展演空间与建构场所。民间:民众狂欢的文化空间;“与民同乐”的转化“阀限”;现实的乡村社会。民间:古今混融的精神实体;民间: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群体审美理想的呈现。“我口说我心”。第22页,共2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陈思和观点,,“民间”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至少具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民间文化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自由自在是民间文化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三、民间文化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第23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