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_第1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_第2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_第3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_第4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重要考点“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练习题一、考情介绍

"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是老师聘请考试中学校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这一学问点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考查的角度为不同政治制度的表现、不同政治制度形成的缘由和影响,需要考生调动多方面学问进行作答,有肯定难度。因此,为了让考生更好地把握这一学问,我们精选了部分习题,关心各位考生复习备考。

二、典型例题

1.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像之处应是()。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2.若你是秦朝丞相,当与同时期的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时,在治国原则上的最大分歧是()。

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B."郡县制'与"元首制'

C."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D."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3.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法治进展推动国家统一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C.疆域扩大推动法治建设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进展诉求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制服,而是向心凝聚。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假如当时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进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行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由于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摘编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我常常批判美国当权者,说他们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当然,美国资产阶级对外用这一手来应付其他国家,但对内自己也打架,造成了麻烦。民主只能逐步地进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盼望。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政治体制差异及主要缘由。

(2)依据材料二归纳观点。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化的主要趋势及缘由。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学问指出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局限性和进步性。结合所学学问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中国周代实行的是分封制,根据血缘分封与周王有血缘关系的人,从而形成贵族政治,诸侯国与中央的分立,中央的权力并未达到高度集中,而希腊是城邦国家,列国分立,列国内部也是根据血缘安排政治,形成贵族政治,故选D。

2.【答案】D。解析:从治国原则来看,秦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皇权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元老院作为国家的决策机构,实行政事共商、少数听从多数的原则,这是秦朝和古罗马治国原则的最大不同之处,故答案为D。

3.【答案】D。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反映了成文法律体现文明进展诉求,故D项符合题意;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解。

4.【参考答案】

(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

缘由:中国是大一统国家,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以农立国;雅典是城邦国家,小国寡民,岛屿众多,工商业发达。

(2)观点:反对人民自行起来革命,主见由君主来完成革命;中央集权制适应了大革命后的新社会。

趋势:走向共和,最终确立共和政体(共和制逐步取代了君主制及帝制)。

缘由:工业资本主义进展,工业资产阶级力气壮大,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减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化人心;人民革命斗争的推动(广阔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和派与其它政治派别之间斗争及妥协。

(3)局限性及进步性: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争斗,看法难以统一,影响行政效率;但三者之间独立公平,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消失。

成就:确定"依法治国'方针;加强全面立法,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进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我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老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老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猎取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