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2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oA气体和2mo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淆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响:2AgBg2Cg。若经2后测得C的浓度为-1mo·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响平均速率为-1-1mo·L·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响的平均速率为-1-1mo·L·③2时物质A的转变率为70%-1④2时物质B的浓度为mo·L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正常人胃液的oO2的同时生成2nmoNO2②生成nmoO2的同时生成2nmoNOv(NO2)∶v(NO)∶v(O2)=2∶2∶1④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混淆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⑥混淆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④⑤⑥8.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响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复原C.负极,并被复原D.正极,并被氧化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A.溶液的oCO和1moNO2充入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响NO(g)CO(g)CO(g)NO(g)并达到化学平衡,发现有50%的CO转变为CO。在其222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将1moCO和2moNO充入上述反响器中,则反响达到化学平衡时,混淆气体中的CO的体积分数是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二、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11.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仍能获得该物质的是A.氯化铝B.碳酸氢钠C.硫酸亚铁D.碳酸钠12.已知31g红磷(31go-1B.红磷转变成白磷时放出热量C.红磷比白磷稳定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13.已知HF、CH3COOH均为弱酸,酸性强弱次序为HF>CH3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浓度均为·L-1的NaF、CH3COONa溶液相比较,CH3COONa溶液碱性较强B.·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C.NaF溶液中含有--2Na、F、H、OH、HO、HF六种微粒D.NaF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F-)变大14.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宽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O放电CdOH2NiOH相关该22充电2电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充电时阳极反响: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邻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5.右图是恒温下某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随反响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表达与示意图不相切合的是A.反响达平衡时,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B.该反响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减小反响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C.该反响达到平衡状态Ⅰ后,增大反响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状态ⅡD.同一种反响物在平衡状态Ⅰ和平衡状态Ⅱ时浓度不相等16.常温下,对于溶液的稀释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将1L·L-1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为2L,o·L-1-1-2-2-Na、AO、S、CO233--C.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Na、I、K、NO3D.c(H)=10-14-12-2-mo·L的溶液中:Mg、NO3、Fe、CO18.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六种溶液:按o的CHCOOH和CHCOONa配制成1L混淆溶33液,已知其中-c(CHCOO)>c(Na),对该混淆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选项是3-A.c(H)>C(OH)--1B.c(CH3COOH)+c(CH3COO)=mo·L-C.c(CHCOOH)>c(CHCOO)333--1D.c(CHCOO-)+c(OH)=mo·L2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o电子转移24.100gC不完全焚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12,CO为,且:23C()1O2g===CO(g)3H=-J?mo-12CO(g)1O2g===CO2(g)H=-J?mo-12与这些碳完全焚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A.B.C.D.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凡是放热反响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响都是非自发的自发反响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响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自发反响在适合条件下才能实现自发反响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此题包括4小题,共26分)26.(9分)若二元酸--2-H。回答下列问题:2424444(1)Na2SO4溶液显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NaHSO4溶液显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若·L-1NaHSO4溶液的25℃-1L·LHC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23选用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数点后保存四位);(3)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填序号)。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液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清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4)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响的反响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经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响方程式:23-1①FeO3COg==2Fe3COg△H=―J?mo②3FeOCOg==2FeOCOg-1△=―J?mo23342H③Fe3O4COg==3FeOCO2△H=J?mo-1写出CO气体复原FeO固体获得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响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1分)已知2NO(g)N2O4(g)H(298K)=·mo-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淆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下图),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请回答:(1)A中的现象,B中的现象;(2)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填“正”或“逆”)反响方向移动;(3)该化学反响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升高温度,该反响中NO2的转变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Ⅱ.在三支容积均为

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

10cm3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关闭。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快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1}{2}

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的原因是

;;{3}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快速拉至

20cm3处,该同学察看到的现象是;在此过程中,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O2的转变率将。五、(此题包括2小题,共8分)32.(4分)L的HCN溶液与L的NaCN溶液等体积混淆,混淆后溶液的oA和1mo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响:AgBgCg-2--分)△Hc(HSO4)>c(H)>c(SO4)>c(OH)(127.(6分)1)增大(1分)2)小于(1分)NH4H2ONH3·H2OH(1分)2--分)c(NH4)>c(SO4)>c(H)>c(OH)(1(3)大于(1分)442-)c-分)c(NH)c(H)=2c(SO(OH)(128.(6分)1)Cu→Cu22e-(2分)2)2HO=O2↑H2↑(2分)3)变小(1分)(4)不变(1分)29.(5分)(1)b(1分)(2)a(1分)(3)吸(1分)大于2(或>2或≥3)(1分)压强不变,升高温度,C%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故正反响为吸热反响(1分)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C%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故>11=2(1分)四、(共19分)30.(4分)1)(1分)2)·L-1(1分)(3)AC(2分,漏选或错选一项扣1分)31.(11分)1)气体颜色加深(1分)气体颜色变浅(1分)2)正(1分)(3)Kc=错误!(1分)减小(1分)Ⅱ(1)①气体的体积减小,NO2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加深(1分)②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1分)③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1分)(2)气体的颜色先变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