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功能因子的提取与功能性评价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功能食品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功能食品中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活性成分——功能因子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在功能因子的提取技术和其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文章就目前功能食品中主要的几种功能因子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评价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介绍。关键词:功能因子;提取方法;功能评价AReviewfortheExtractionandFunctionalEstimationofSeveralFunctionalCompositionsAbstract:Withtheadvancementofscientifictechnologyandtheprogressiveresearchoffunctionalfood,people'srecognitionoffunctionalcomposition,whichcanadjustphysiologicalfunctionforbody,hasgoneforafurtherstep.Andalotofresearchhasbeendoneintheextractionandbuildingasystemoffunctionalestimationforfunctionalcomposition.Thisreviewdescribesextractionmethodsandfunctionalestimationofsomemajorfunctionalcompositions.Keywords:funtionalcomposition;extractionmethod;functionalestimation前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温饱型食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营养型饮食逐步成为现代人的饮食观念。但紧张的工作、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很难在日常饮食中兼顾平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以及水六大类营养素的摄入量,因此近年来功能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对功能食品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功能因子的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的功能因子不断被发掘出来,并被迅速应用到功能食品开发中去。根据国家标准GB16740-1997,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称为功能因子[1]。显然,功能因子是在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是生产功能食品的关键。功能食品必须有明确的天然功效成分即功能因子,并被科学证实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日本于1991〜2001年十年间,颁布了包括寡糖、糖醇、多不饱和脂肪酸、肽与蛋白质、醇类、卵磷脂、乳酸菌、矿物质、膳食纤维等12种功能因子的功效审查规范。与日本不同,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功能食品(FunctionalFoods)范围则广泛得多,牛奶、减肥可乐等产品也可列入功能食品之中,只要能证明成分安全便可。欧洲各国则普遍称之为健康食品(HealthFoods)。欧盟规定,功能食品则是以所有人为对象,用普通食品的形态来供应,以改善人们对健康状况的食品[2]。这些国家对功能食品中的功能因子的研究都相当深入,提取技术和生产工艺都比较成熟。本文就功能食品中主要的几种功能因子,即活性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多肽类化合物和维生素E,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与技术,并介绍其中几种功能因子的功能性评价研究。功能因子的分类目前,已经确认的功效因子,按照其化学结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11类[3]:活性多糖:如香菇多糖、槐耳多糖、魔芋葡甘聚糖、壳聚糖等;功能性低聚、功能性单双糖: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纤维糖等;功能性脂类:如3-3多不饱和脂肪酸、3-6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a亚麻酸、卵磷脂等;糖醇类:如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等;多糖类:如果胶、粗纤维素、膳食纤维、褐藻胶等;氨基酸、肽与蛋白质:如牛磺酸、酪蛋白磷肽、降压肽、免疫球蛋白、酶蛋白等;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包括水溶性维生素、油溶性维生素等;矿物元素: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如铁、钙、铬、硒、锌等;植物活性成分:如皂苷、生物碱、萜类化合物、有机硫化物、生物类黄酮等;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类,尤其是双歧杆菌;低能量食品成分:包括蔗糖替代品、脂肪替代品等。功能因子的提取3.1活性多糖活性多糖的提取常用溶剂提取法。一般先将原料脱脂,然后按多糖的特性用水或稀盐、稀碱、稀酸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加甲醇、乙醇或丙酮等沉淀析出[4]。同一原料用水、酸、碱提得的多糖成分常是不同的。为防止降解,酸提时间宜短,且温度不宜太高。碱提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钾(或钠)。用酸、碱提取多糖应迅速中和、透析、醇析以获得多糖沉淀。含糖醛酸、硫酸根等基团的多糖,也可在盐、稀酸溶液中直接醇析,使多糖以盐的形式或游离的形式析出。初获粗多糖需经反复溶解与醇析,方可达到进一步精制的目的[5]。陈玉香、张丽萍、梁忠岩等人[6]在研究沙棘果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中,采用沸水煮提5次,每次2h,合并滤液并浓缩,95%乙醇醇析,静置24h,离心沉淀,然后用95%乙醇、无水乙醇、乙醚洗涤,常规干燥,得到的褐色粉末即为沙棘果皮水溶性粗多糖,粗多糖提取率为7.8%。叶竹秋[7]用不同溶剂对巴西蘑菇多糖进行提取,发现用酸、盐、碱等作提取剂或用酶法提取多糖均优于常规热水提取。用水很难将多糖抽提完全,造成多糖得率低;用草酸提取比水提高67.9%,这是因为草酸对子实体细胞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使细胞壁水解而变得疏松,有利于糖分的浸出,但酸会降解多糖,故多不采用酸提法;盐对多糖的提取率提高不大;碱提法粘度大,过滤困难,而且对多糖有降解作用,但由于其成本低且提取率高(比水提高100.2%),故碱提仍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但应注意碱浓度不宜太高以免破坏多糖的活性成分。最终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用0.2mol/L、20倍体积的NaOH于60°C条件下提取2小时,多糖提取率可达21.95%。桑黄作为一种大型真菌,其多糖提取与常见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基本相似。Gazatyan等人[8]将桑黄子实体粉碎干燥后先用丙酮、乙醚或乙醇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原料中的脂类物质,然后用热水、稀酸或稀碱反复提取,中和提取液后用甲醇或乙醇沉淀,沉淀物经离心、干燥后得粗多糖。用各种酶制剂提高多糖的浸出率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桑黄子实体结构紧密,具有较好的维持力,存在于细胞壁内的桑黄多糖较难渗出,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荡及其产生的“空化效应”,使桑黄子实体的结构发生变化,破除维持力,尽快释放子实体多糖[9]。3.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这类物质进行分离是功能因子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黄酮类化合物一般能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极性溶剂中,难溶于乙醚、氯仿和苯中。黄酮类分子中甲氧基、甲基、不饱和烃基增多时,则降低其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10]。黄酮可以用水提法、碱提法、醇提法进行提取。于长青、王宪华、张丽萍等人[11]在麦胚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中,采用水提法、加碱浸提法、醇提法分别从麦胚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工艺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碱提法、水提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低于醇提法,醇提法后续过滤、回收溶剂、浓缩等操作比水提法简单且不费时。杨洋、余炼[12]在对柚皮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工艺研究中,用乙醇分别进行了柚皮黄酮类成分分离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90%,固液比为1:10,90°C条件下提取的工艺条件较好。目前,随着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保健食品功能因子的提取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开始研究用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黄酮。国外学者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黄芩根中萃取黄芩甙和黄芩甙元,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88%[13];近年来人们对银杏叶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是对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的研究,因为它们都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分。人们直接从银杏叶中萃取了黄酮化合物。国内用乙醇和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的银杏叶粗品中有害成分(银杏酸,含量为2g/100g),经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乙醇作为添加剂,在压力为35Mpa,温度为60C条件下,提取精制后的银杏酸的含量为0.02g/100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叶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物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证明,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银杏叶黄酮类成分是切实可行的[14,15]。3.3磷脂磷脂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所有的生物细胞都含有磷脂,磷脂是生物膜基本的组成成分,是重要的生命物质。磷脂在大豆、棉籽、花生、玉米、向日葵等油料种子和蛋黄中大量存在。目前大量使用的商品磷脂一般是由大豆提取的,因此商品磷脂一般是指大豆磷脂[16]。磷脂为白色蜡状固体,易吸水呈棕黑色胶状物质,易氧化,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白色逐渐变成褐色,最后呈棕黑色,这是因为分子中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被空气氧化所致。磷脂分子既含有疏水性的脂肪酸基,又含有亲水性的磷酸酯基,所以它又是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磷脂不易溶于水、但易吸水膨胀为胶体。磷脂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不同的磷脂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其溶解度不同,这是不同磷脂用溶剂法分离的理论基础。磷脂均不溶或难溶于丙酮,故称丙酮不溶物[17]。目前,磷脂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临界CO2法等。大豆磷脂是大豆油的脂肪伴随物,毛油经水化脱胶可获得粗大豆磷脂,水化脱胶法是指大豆毛油经过滤后,在搅拌条件下均匀加入80°C的水,大豆磷脂胶粒从油中析出沉淀,分离底部沉淀物即为粗大豆磷脂[18]。粗大豆磷脂经乙醇提取纯化或丙酮沉淀法得精制大豆磷脂产品。溶剂法也是磷脂提取中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氯仿、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己烷、异丙烷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氯仿、甲醇。中药材中磷脂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普遍采用Folch试剂提取、石油醚沉淀除杂的方法。Folch法是由Folch创建的以氯仿一甲醇混合溶剂为提取溶剂提取脂质的方法[19]。经过不断改进,该方法已经获得满意的萃取效果。如合子草中磷脂成分分析,即将样品粉末用Folch试剂超声提取过滤,即得磷脂提取液。李树立、庞津霞等分别比较了乙醚、氯仿、石油醚、氯仿一甲醇(2:1,v/v)作溶剂时对食品中磷脂提取率的影响[20],得到氯仿一甲醇(2:1,v/v)混合溶剂的提取率最高。3.4多肽化合物多肽化合物的提取,主要是将蛋白质用化学或酶的方法水解成小分子的肽链,即蛋白质首先被水解成大分子肽,再经小分子肽最后水解成游离氨基酸。作为多肽产品主要是以小分子肽为主,尽量减少游离氨基酸。生产肽的关键是蛋白的水解。一般水解方法有化学水解和酶水解[21],化学方法是用酸水解,酸水解虽然简单、便宜,但是其缺点是不能进行有规则地控制生产。同时因生产条件较苛刻,氨基酸会受到损害而降低其营养价值,因此一般很少采用此方法。酶水解的方法则能很好地控制生产,由于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能很好地保存氨基酸的营养价值,所以一般多采用酶法生产多肽。在生产蛋白水解物中酶的选择是关键,它不仅影响最后产品的得率和反应速度,而且直接影响产品的风味和理化特性。蛋白质水解酶来源于植物(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动物(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和微生物。微生物蛋白酶与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相比溶解性好,活力高,专一性不强,对蛋白质作用强烈,非常适合于对蛋白质进行较深程度的水解。另外,微生物蛋白酶已经工业化生产[22'23],如诺和诺德(NovoNordisk)公司生产的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无锡星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等,因此,微生物蛋白酶是今后应用的主要方向。人们对蛋白酶解制取多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多肽的酶法水解及其产品的性能与制取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密切相关。如水解反应物(底物、酶)的选择、水解工艺参数的确定、产品的定性分离与纯化工艺、水解产物的处理等。刘文辉[24]以大豆分离蛋白原料作为底物,经加热处理后,分别与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各自适宜条件下进行水解,比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在碱性蛋白酶作用下,有较高水解度,并确定了水解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条件即:温度60°C,pH值为9,水解液浓度为2%。W.DavidDeeslie采用连续搅拌罐式膜反应器(CSTMR)生产出了氮提取率达90%的大豆蛋白水解物,并使产物的分子量维持在较窄的范围内。高林[25]等人在花生多肽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研究中,用碱溶酸沉法从冷榨花生饼中提取花生蛋白,用AS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得到花生多肽粗品,水解条件为3mol/L氢氧化钠,pH8.5左右,料水比1:10,温度50C,水解时间2h。3.5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抗不孕维生素、生殖维生素、生育酚等,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维生素E为金黄色或淡黄色的粘稠油状物,具有一种温和的、特殊的气味,相对密度为0.947〜0.955,是一种轻微的蜡状分离结构的微晶体,与丙酮、乙醚、氯仿或植物油混溶,易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水[3]。目前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方法有萃取法(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皂化法、硅胶法、醇法、酯化法、尿素络合法以及凝胶过滤法等。依其原理可归纳为萃取工艺(有机溶剂萃取工艺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蒸馏工艺(真空蒸馏工艺和分子蒸馏工艺)、吸附工艺、化学处理工艺及组合工艺(前4类工艺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五大类[2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action,简称SF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高新分离技术。人们已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中,Lee等人报道了运用C0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油脂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条件,发现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非常适合天然维生素E的初步浓缩。国内外也已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于小麦胚芽油的提取[26]。葛毅强、孙爱东、倪元颖等人0]研究不同萃取条件的超临界CO2流体对维生素E萃取效果的影响,比较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维生素E的参数,确定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麦胚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工艺和最适宜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C、CO2流量2mL/min、萃取时间90min。功能因子的功能性评价4.1活性多糖4.1.1增强免疫力猴头菌多糖可以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及胸腺指数,能有效地提高肌体免疫力。成静等人通过炭粒廓清实验及溶血紊实验来研究大刺猴头多糖(HEPS)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异物能力和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HEPS可以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碳粒的廊清能力,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vO.Ol),且发现200m/kg组作用最佳[28]。4.1.2抗肿瘤活性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一般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实现的。多糖不仅能激活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性T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白细胞介素-l(IL-l)、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IFN)等细胞因子的生成,调节抗体和补体,从多个方面抑制肿瘤[29]。抗病毒活性研究表明许多多糖对各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如艾滋病毒(HIV-1)、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囊状胃炎病毒、劳斯肉瘤病毒和鸟肉瘤病毒。多糖的抗病毒作用现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硫酸多糖的强抗病毒活性,显示了多糖广阔的药用前景。多糖在抗病毒药的研究中也常常作为佐剂,许多研究结果发现,多糖与其他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将多糖作为佐剂联合用药可以防止或推迟耐药株的出现,提高药物的抗病毒活性,减少用药量。例如硫酸右旋糖酐与叠氮胸苷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耐受性[30]。抗衰老活性如螺旋藻多糖(PSP)是从螺旋藻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平均分子量为16.6kDa的酸性多糖,对D-半乳糖所导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有如下作用:抗小鼠肝、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AO-B)的活性明显提高,抗Na-K-ATP酶活性降低,对抗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降低的效应,拮抗小鼠皮肤细胞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从而防止胶原蛋白多肽链之间交联度的增加,代谢率降低,防止皮肤组织弹性降低卩1,32]。4.2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山楂叶总黄酮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对结扎前降支造成的家兔和犬急性心肌梗塞模型,能使ST段异常抬高数和病理性Q波减少,ST段改变至等电位线的时间显著提前,N-BT染色显示梗塞心肌占左室重的百分率降低和心肌磷酸肌酸激酶释放减少[33],说明山楂总黄酮对动物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心血管疾病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及缺血所致心肌损伤有关。ChatterjeeS等[34]试验表明,无论体内或体外给药均可显著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性,其抑制血小板聚集性具有显著的浓度依赖性,黄酮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浓度为1g/kg,这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防制是有效的。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黄酮是公认的最具抗氧化潜力的一类化合物,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兰文军等[35]研究发现富含黄酮的山楂叶抽提物可以抑制H2O2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而起到细胞保护作用。叶希韵等[36]研究了山楂叶总黄酮对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山楂叶黄酮能通过抗氧化途径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与黄嘌吟和黄嘌吟氧化酶所致VEC的氧化损伤起保护作用。4.2.4利尿作用ZhangShouqin等人[37]的试验表明:家兔静脉注射山楂叶总黄酮浸膏后尿量明显增加且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同时排水大于排钠,对血钾水平也无明显变化,说明利尿时对电解质影响较小。活性多肽促进脂肪代谢大鼠摄取大豆肽后,促使交感神经的活化,诱发褐色脂肪组织功能的激活,因而促进了能量的代谢。大豆肽既能有效地促使体脂减少,同时又能保持骨骼肌重量的不变[3]。抗氧化功能曹向宇[38]通过建立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实验模型和小鼠D-半乳糖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麦麸多肽在体内、体外的抗氧化性。他发现随着麦麸多肽浓度的增加,清除羟基自由基(・0H)和超氧自由基(。2-・)的能力不断增强,当麦麸多肽浓度达到60ug/mL时,这种清除作用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此时对羟基自由基(・0H)的抑制率可达62.39%,对超氧自由基(。2“)的抑制率可达53.16%。并且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麦麸多肽清除・0H的能力更强,说明分离纯化的麦麸多肽具有较高的清除0-•和・0H的能力。2增强免疫力功能麦麸多肽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其主要是通过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脏指数来实现其对机体的免疫作用的。麦麸多肽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备量,显著降低小鼠剧烈运动后血尿素氮含量,具有较强的增强动物运动耐力、缓解动物体力疲劳的作用[39]。4.4维生素EvE是一种对身体无害的抗氧化剂。通过在饮食中增加或适量补充vE,可延缓高血脂和动脉粥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40]。预防和治疗高血脂VE能降低小鼠的增重幅度,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A1、小鼠的粪湿重和粪干重。实验结果显示a-VE只能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对于别的指标都不明显。显示菜籽VE和a-VE混合组能降低血清TG、血清Al、血清MDA、肝系数和肝脏TC。菜籽vE对高血脂有预防效果的作用机制之一是由于y-ve促进了胆固醇等物质的排泄,从而降低了血清TC和Al。VE降血脂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VE的抗氧化性对LDL起保护作用,从而对小鼠的血脂起降低作用,同时由于抗氧化性,可以清除产生的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降低血清MDA值。此外,VE还作为免疫因子来提高系统的免疫能力,如保护SOD酶活性等Hi]。在VE治疗小鼠高血脂实验中,200mg/kg・d菜籽VE组对小鼠血清TG和肝脏TG降低有显著性效果,而与a-VE混合组和与甾醇混合组对小鼠血清TG和肝脏TG无显著性效果,其他实验结果无差异。从这些实验结果可知,菜籽VE治疗高血脂的效果要好于a-VE,这说明VE降低血脂的机理主要是通过VE的抗氧化性起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对VE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周泉成从活体和离体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如下:VE能显著得抑制肿瘤生长,a-VE和与a-VE混合组也有一定得抑瘤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减少荷瘤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阻碍小鼠生长的现象发生。VE高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a-VE组和与a-VE混合组除能显著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和HC,M的含量,但对HQG的含量影响不显著。从肿瘤病理lgM lgG学分析,VE高剂量组呈现出明显的周边及中心坏死现象,并且病灶周围有单核细胞迁入,并有巨噬细胞出现。这说明,VE作为免疫调节因子通过刺激免疫系统,而消灭开始形成病灶的肿瘤细胞,从而防治肿瘤的形成和扩增。总之,菜籽ve抑制s180肿瘤的生长主要机理是通过菜籽VE抗氧化性和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来发挥作用[42]。总结功能因子是在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是生产功能食品的关键。功能因子的提取是开发功能性食品资源的重要途径,是保健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因此确定科学、成熟的提取技术和生产工艺,探讨在提取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对保健食品中功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对调节机体功能进行科学评价具有重大意义。活性多糖、磷脂、黄酮类化合物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E)的传统提取方法是溶剂萃取法,根据物质中各种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质差异,选用合适的溶剂,将目标物有效物提取出来。其工艺简单,设备费用低,但浓缩比及收率较低,其中溶剂萃取法还有溶剂残留问题。活性多肽、功能性低聚糖和功能性单双糖通过酸水解、酶解法获取,再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的提取分离技术。特别适合那些对热敏性强、易氧化分解的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人们在功能性油脂、天然维生素E、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中采用此技术,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因子作用机理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功能因子的评价对功能食品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已经研究的功能因子特殊功效,主要集中在调节血脂和血糖、免疫调节、延缓衰老、改善睡眠、促进生长发育、耐缺氧、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视力等领域。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功能因子有膳食纤维、功能性脂类(如多不饱和脂肪酸)、活性多肽及蛋白质、功能性低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我们应积极发展功能性食品评价体系,建立一系列反应灵敏的延缓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抗肿瘤、增强记忆等食品功能评价体系,对已有的功能因子进行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功能食品资源,研究和发现天然产物中的新功能因子,生产高附加值的功能食品,使我国功能食品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参考文献李志勇,凌莉,王菊芳.功能食品中的功能因子[J].食品科学,2005,26(9):622〜624席文娣.功能食品中功能因子及作用J].甘肃科技,2008,24(3):63〜65郑建仙.功能性食品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6〜7FranzGetal.PolysaccharidesinPharmacy:CurrentApplicationsandFutureConcepts[J].PlantMedieal,1989,55:493〜497ImbertyA,BourneY,CambillauC,etal.OligosaccharideConformationinProtein/CarbohydrateComputers[J].Adv.Biophys.Chem,1993,3:71〜117⑹陈玉香,张丽萍,梁忠岩等沙棘果水溶性多糖Hn的分离纯化与抗病毒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7,(4):74〜77[7]叶竹秋.巴西蘑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1,(3):37〜41[8]Gazatyan,I.G,Reshetnikova,etal.IsolationandcomparativeanalysisofperoxidasesfromthefungusPhellinusigniarius[J].Biochemistry(Moscow),1995,(7):13〜18葛青.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结构修饰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2001,(03):37〜41EngShiOng.,SheaMeiLen.Pressurizedhotwaterextractionofberberine,baicaleinandglycyrrhizininmedicinalplants[J].AnalyticaChimicaActa.2003(482):81〜89于长青,王宪华,张丽萍等.麦胚黄酮物提取方法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14(4):62〜64杨洋,余炼.柚皮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1,(3):41〜43FralTemelli.Extractionoftriglyceridesandphosolipidsfromcanolawithsupercriticalcarbondioxideandethanol[J].JournalofFoodScience,1992,57(2):440〜442廖亮.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1994,8:33〜34白新鹏.功能性食品设计与评价[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265〜279Boukhchina,Sebai,Cherif.Identificationofglycerophospholipidsinrapeseed,olive,almond,andsunfloweroilsbyLC—MSandLC—MS—MS[J].CanadianJournalofChemistry,2004,82:1210〜1215安红,宋伟明,张宏波.磷脂化学及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10李晓东.功能性大豆食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34〜45SaoussemHarrabi,WahidHerchi,HabibKallel,etal.Liquidchromatographic-massspectrometricanalysisofglycerophospholipidsincornoil[J].FoodChemistry,2009,114:712〜716.吴世芳•何首乌中磷脂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方法[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6):35〜36曲永洵.大豆肽的特性及其应用[J].中国油脂,2006,21(2):3〜5李升福.玉米蛋白水解的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11:24〜36Hoyle,Merritt.QualityoffishproteinHydro1ysatesfromHerring[J].JournalofFoodSci.,1994,59(1):76〜79刘文辉.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水解制备多肽及应用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15〜23高林,何东平,陈涛等.花生肽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7,32(4):23〜26J.E.Kinsella.MilkProtein:Physicchemiealandfunctionlproperties[J].CRCCrit.Rev.FoodSci.Natr.,1984,21:187〜192葛毅强,孙爱东.不同萃取条件对麦胚中天然维生素E的SFE-CO2提取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6(5):42〜45蒋忠平.猴头菌子实体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3〜11KawagishiH,SimadaA,ShiraiR,etal.ErinacinesA,BandC,strongstimulatorsofnerveGrowthfactor(NEF)-synthesis,fromthemyceliaofHericiumerinaceum[J].TetrahedronLett,1994,35:1569〜1572KawagishiH,ShimadaA,MoriH,etal.ErinacineD,astimulatorofNGF-synthesis,fromthemyceliaofhericiumerinaceum[Jl.HeterocyclCommun,1996,2:51〜54HirokazuKawagishi,AyanoMasui,ShinjiTokuyam,etal.ErinacinesJandKfromthemyceliaofHericiumerinaceum[J].Tetrahedron,2006,62:8463〜8466Hiromi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安徽省高三下学期鼎尖预测大联考政治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实施方案(28篇)
- 农村社区农业产业化合作协议
- 语言学与文化研究专项练习题集
- 组织管理的纺织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高新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市武清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客服经理等岗位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离婚协议书住址
- 环卫一体化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九年级二诊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笔试题库答案分析
- 国潮插画文创设计
-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塑料粒子购销合同协议
-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上半年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限公司招聘4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2030中国紧急逃生装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
- 文化传承-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常见十大母题写作技巧与策略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