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教案设计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秀教案设计
26灰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宁、惹”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谷粒、诚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沟通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沟通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日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宏大首领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指导“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重点指导读准“惹(rě)人”、“胸(__ōng)脯(p)”、“白桦(hu)树”。留意“宁”“诚”都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读书竞赛,相互提提意见、帮忙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详细写列宁查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明确:213自然段是课文详细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知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动听”、“来回跳动”、“惹人宠爱”。
3.教师引读列宁宠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巧设悬念:其次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围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连续学习。
四、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看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提示:本课左右构造的字较多,留意左右比例。独体字“者”书写时笔画要伸展。
3.学生描红、摹写。
4.抄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恳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动的图画。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宠爱。列宁每天漫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觉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2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认真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沟通。哪句话特殊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知大家。
b.列宁的焦急、担忧、惋惜、关怀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慧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究竟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肯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宠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宠爱有什么不同?小组争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衬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沟通、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争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加争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敬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损害这个得意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四、收集故事、积存提高
1.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竞赛。
板书设计:
26灰雀
(惹人宠爱)
列宁男孩
教育知错就改
【反思】
新《课标》对此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般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接触语言的心理,还不能真正地向演播艺术家那样,感受语言文字,并力求来表现它。所以,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必需让学生先转变读的角色,来真实地感受语言。在训练朗读的过程中,假如有适宜的情境,学生会自觉地转变这种心理。
《灰雀》一课中,学生对这几句话,不简单读出味来:“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肯定会飞回来!”于是我在学生熟读的根底上,请同学们来对着我读──我现在是列宁,学生读“肯定会飞回来!”我摇头,还说真的会飞回来?学生立刻又焦急地再读,“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么一争论,读出味来了。
朗读训练艺术化,是引导学生反复读,多读,读出情味来的重要手段,说究竟,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肯读书才是根本。指导学生朗读,忌形式化,忌为指导而巧设各种环节;同时,还要留意,让学生读熟,培育在边读边思索的习惯,大声读的习惯,把课文急躁地读完的习惯等,于永正教师提出的“五重教学法”,其中一个就是“重习惯”。
训练学生读书,教师在课堂中要帮忙读书有困难的学生,从习惯到方法,从字词到句子到一篇文章。一个班消失几个读书精彩的学生不难,难的是让全班同学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京和中国签署协议书
- 2025年RISC-VI2C接口设计考核试卷
- 播放连言协议书
- 宜宾比熊领养协议书
- 材料款回款协议书
- 2025年茶艺师语言表达与文化传播能力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2025年疫苗接种规范操作考试:冷链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2025年共享经济行业共享经济模式与共享平台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半导体行业芯片技术与集成电路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MOOC答案】《光纤光学》(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期末慕课答案
- 大学化学元素周期性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铜精粉产业营运走势与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江苏扬州大数据集团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 深圳协议二手车合同模板
- 酒厂车间员工管理制度
- DB21T 3722.7-2025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 2025年工地监护员考试题及答案
- 跨国企业IT架构创新-深度研究
- 202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校园招聘14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