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_第1页
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_第2页
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_第3页
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_第4页
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第1页/共35页第2页/共35页一、妹岛和世简介

妹岛和世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的大学院,获硕士学位,然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务所,14年后,即1987年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第3页/共35页

1988年鹿岛赏住宅杯竞赛入选;

1989年获东京都建筑士会住宅建筑特别奖、吉冈奖(新建筑特集、新人奖),

BL国际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0年在日法文化会馆的设计竞赛中获优秀奖;

1992年

GID竞赛二等奖、商环境设计竞赛二等奖、

JIA新人奖(日本建筑士会);

1994年第一次日本文化艺术助成金奖、94商环境设计奖、94建筑奖。第4页/共35页美国

B.BONGAB所著《日本新建筑》一书中列举的日本建筑师中只有两名女性,其中之一就是妹岛和世(另一名是长谷川逸子)。凭着她的努力和才干,她的事务所依靠连续获奖所得的工程维持并发展着,至今已有十年。

妹岛和世对每个作品都很认真,她的成功与她的努力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她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她每年差不多只做一个工程,用她的话说刚可以维持事务所的开支。正是这种求稳、求精的设计态度,使她在日本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到现在。这一点也许对今天中国的建筑设计者来说是值得借鉴的。这正是日本建筑师的过人之处。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他们大都做一些小项目,这是非常好的,小建筑更能体现精神。藤本,伊东丰雄曾说高楼里很难有精神!第5页/共35页二、背景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都是伊东丰雄的弟子,1995年他们合伙成立了共同的事务所SANAA。对于解读SANAA的作品,我们通常会感到十分的困难。他们的建筑令人有些忐忑不安,但并不是因为复杂,恰恰相反,其建筑剥去了深层次的修饰夸张,是如此的简单直接又令人难以理解。当你试图走进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世界时,令你惊奇的是无需任何努力,你已经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以至于探究的过程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建筑的幻想就这样出乎意料地消失,什么也不曾留下。她受到至上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的画面中没有任何迷惑和欺骗人的东西。在妹岛和西泽设计的建筑作品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纯粹。他们在设计过程中轻松、无意识地将简约和精准联系在了一起。妹岛和世师从伊东丰雄,其建筑都有轻盈、流动、飘逸的特点!第6页/共35页第7页/共35页作品一、李子林住宅第8页/共35页1、基地状况妹岛和世李子林住宅2003

年建成,建造地点为日本东京。基地位于东京都郊区一个宁静的住宅区内,周围种有一排排李子树。家庭成员希望住宅能与周围环境相互连接并且融为一体,同时希望能够尽量保持李子林的美景。拜访业主以前的家,第一印象就是东西很多,不仅如此,家里每个成员的东西都是零乱分散在各个房间业主想法很怪,一开始他们要求设计只有一个房间的大空间,然而基地很小,不可能做出这样一个大空间。第9页/共35页2构思形成在日本,尤其在东京,要设计这样一个大空间是相当困难的,即使把每个人的卧室,空间降到最小,剩下的空间还是很小。因此,妹岛和世开始构想,一个随意堆叠的空间系列。最终,她决定不设计一个大空间,而是设计很多非常小的空间。通过将许多小型内部空间彼此联系或者分离的方式连接和安排在一起。妹岛心目中理想的空间模式是:同在屋檐下,除了各自的房间,还有许多可以停滞的地方,可聚可散,可近可远。第10页/共35页3、创作理念妹岛认为人数和房间数的对应关系需要调整。住宅的生活并不应该只是每人一个独立的房间和一个可以公共活动的厅,而是应该在一个住宅中,除了各自的房间,还有许多可以停留、对话的地方,应该给人们很多选择的可能。所以,设计中就产生了只有长桌的空间,只有床的房间,还有娱乐室等小房间,这样由小房间构成的平面布局就产生了。私密空间的减小换来公共空间的增加!妹岛在设计中除了对结构和空间的关注,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家庭成员中的交流以及随意的日常起居过程中。不同的居住者,所拥有的空间是不同的。在看房子模型的时候,业主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说:如果这里有个窗子的话,我和弟弟就可以从窗口对话了,那该多好啊,她的话给妹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就出现了图中的空间。第11页/共35页4、平面第12页/共35页第13页/共35页第14页/共35页特点分析1、空间关系看似错综复杂,相反却打破了原有的功能模式,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例如:男孩卧室与男孩的书房茶室、浴室、设备用房位于三层2、门中门、洞中洞一层男孩五十余二层女孩卧室一层餐厅与二层的女孩卧室二层的主卧与三层的静思室二层的藏书室与静思室伊东丰雄曾说“二维的妹岛,三维的窗”第15页/共35页二、21世纪金泽博物馆第16页/共35页

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妹岛和世和她的伙伴西泽立卫(SANAA)在2004年共同完成的项目。自从SANAA中选这个项目,它就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其建筑模型已经多次参加日本和海外国际性展览,最后这个设计获得了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最佳方案奖,把妹岛和世推上了顶峰。第17页/共35页一、建筑背景现状:在城市中运作的艺术博物馆:金泽市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文化与信息交流的繁荣之地,市内散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其自身的过去与当前的都市化进程共存。于此日本金泽市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用地周围分布着一个历史地段、一个文化地段、一块行政区域、一个商贸地块区,周边环境属性上的混合不一使得如何让建筑既与城市片段相融又能提升自身与环境双方的特色成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第18页/共35页对策: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在设计中将建筑的外部形式确定为圆形,外墙的透明材质使得建筑周边向其环境平滑地敞开,在任何方向上建筑内外的人都能够相互观望,人们沿着建筑外围的走廊环游建筑周边时也能够自由地观赏周围的城市风景。在这一点上建筑具有了开放的品质,其与环境在视线交流上达成了融合而非隔离的关系。同时,由于地块周围都有城市道路,在各个方向上就必须同样地考虑到朝向建筑的人流,没有哪一个方向可被认为是更主要或次要的,场地内的步行道和方向并不确定。而将“圆”作为界定建筑外轮廓的要素所造成的各向均质性正好使从任何一条城市道路上通往建筑的路径都是同等的,人们在接近建筑时自然有了更多的选择一从人的行为上看,建筑也具有了开放性!第19页/共35页在这个方案中,道路的等级似乎被设计师忽略,建筑关照“道路”环境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以环状的外形消解了正、背、侧立面的区别,各方向上的可达性与形式的重量感均等,各个出入口之间亦无主次之分—建筑的“方向性”消失了;同时,设计师似乎更加看重“街区”环境—不同的街区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着,“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特点。设计师在此处做出的应对是无厚薄地对待多样性中的每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中用圆环极其简单、高效地解决了环境的丰富对建筑策略提出的复杂问题。第20页/共35页二、建筑分析第21页/共35页

它的内部结构以一个偏心圆为中心,周围游移着19个正方体的展示厅,这些立方体的箱子都有一定的比例。看似随意的立方体箱子,而实际上有着严格的规范。第22页/共35页第23页/共35页第24页/共35页三、细节分析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像一个飞碟悬浮在金泽市的中心绿化地带。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让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有着强烈的开放感觉,建筑体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四周的植物和清新的空气和室内陈列的艺术品浑然一体。漫步其中,不知内外。第25页/共35页

美术馆没有正门,所有的面都可以被认为是正面。圆形美术馆的外壁,是连续的玻璃幕墙,这种极限表皮取消正面的手法,是建筑的全新样式。它从本质上解构了我们概念中的美术馆建筑,为了强调超级扁平和超薄的视觉效果,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把在功能上承重;而在视觉上成为障碍的柱子打散,将柱子变成森林。第26页/共35页传统美术馆空间在妹岛手下被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秩序的解构。由于建筑的采光和透明设计,室内空间被柔和自然光所包围。设计者为了不让巨大的圆形空间中部发暗,特别设计了四个“光庭”,在美术馆建筑中心部分的围墙也完全采用玻璃幕墙。如果俯视美术馆,可以看到用水和植物当做素材制作的艺术作品。在选择美术品时考虑到环境美术品对分围的创造,这种室内和室外景观的连续性,使得建筑和景观产生共鸣,从而留下记忆。第27页/共35页

美术馆在金泽市内的中心部,它兼有两种功能,既拥有美术馆的展示功能之外还是市民交流的场所。建筑家把它设计成像一个公园那样可以自由通过的建筑,所以在东西南北方向设计了四个进出口。谁都可以轻松接近他,是一座真正为了市民的美术馆。

第28页/共35页美术馆外观呈圆形,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视觉上,圆形是一个可以自由接近的形。我们注意到,他不像通常美术馆有正面、后面和侧面的区分,圆形的外观模糊了这些区分,而圆形同时又有一种向心性,人们可以围绕着这个圆形的外围做各种户外创作活动,从而形成一个交流场,这种方式是让我们回到最为原始的交流场所所具有的形态,原始社会的公社先民聚会、活动、交流的场所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和在一个圆形广场展开。第29页/共35页“我不是为了使用透明而透明,”妹岛和世解释金泽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像美术馆这样的公共场合,并不只有展览作用,更多的时候,这些地方是人接触城市的平台,所以在我眼里,如何温和地和城市融为一体,如何用一种亲切感吸引公众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也是我使用透明以及圆形为元素的原因。”第30页/共35页纽约城的“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MuseumofContemporaryArt,2007)第31页/共35页第32页/共35页但是妹岛的开放透明设计并非是一丝不挂的裸露,而是一种亚洲式的,含蓄的暧昧。根据她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