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导学案(附答案)_第1页
《吆喝》导学案(附答案)_第2页
《吆喝》导学案(附答案)_第3页
《吆喝》导学案(附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3《吆喝》【学习目标】1.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学习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品味京味语言特色,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2.通过模仿京味吆喝的朗读,体味京味语言的魅力;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感受民俗文化特色,体会作者的感情。3.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学会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学习重难点】1.作者有关吆喝的介绍。2.本文结构安排上的独到之处。3.品味京味语言特色。4.体会作者感情。【知识链接】一、广告,可以说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耳相传的口头广告,其中之一就是卖货人的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萧乾的《吆喝》,听听那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吧。二、简介作者萧乾(1910-1999),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兼旅行记者。1939至1942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2至1944年为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3至1955年任《译文》编委,1985年12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89年4月任馆长。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委,民盟中央第五、六届常委,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等。1989年4月,为美国伊斯塔德“国际文学奖”第十届评奖会评审委员。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1990年,80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着手翻译了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预习案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囿(yòu)钹(bó)招徕(lái)铁铉(xuàn)饽荠(bíqí)秫秸秆(shú)(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招徕:招揽。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囿于:局限于;拘泥于。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在老北京,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但作者介绍起来却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作者介绍这些吆喝时遵循了什么样的思路呢?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起总领作用的段落。学生速读课文回答:第四段。作者在介绍各种吆喝时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探究案探究学习,了解各种“吆喝”1.朗读课文5-10段,画出“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作者都介绍了哪些“吆喝”?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依次介绍了以下吆喝:“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夜晚的吆喝有:买馄饨的,卖硬面饽饽的,夜晚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敲小钹的盲人,乞丐。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这里有春天卖金鱼的,卖蝌蚪的;夏天,卖雪花酪的;秋天,卖秋海棠,卖柿子的;冬天,卖冰糖葫芦和烤白薯的。2.在这五花八门的吆喝中,作者印象深刻的是哪几种吆喝?你能根据作者的描写试着吆喝几声么?作者印象深刻的几种吆喝是:卖馄饨的吆喝,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吆喝,声音厚实,用词朴素。还有乞丐凄厉的吆喝声,卖柿子的繁简不同的吆喝声。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然能够体味到此起彼伏“没个停”的叫卖声。因为,只要看看“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一句就可知要一一列举这种种叫卖声几乎没有可能。于是,作者只有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对材料的加工剪裁的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4、这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请从书中画出作者对其作用评价的句子。第11段“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5、为了吸引顾客,叫卖者在吆喝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式呢?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主要从吆喝的内容,声调的变化,吆喝的韵律节奏三个方面来吸引顾客。=1\*GB3①吆喝的内容。为了吸引顾客,在吆喝的内容上主要采用夸张手法,如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小玩艺儿赛活的”;吆喝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