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_第1页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_第2页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_第3页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_第4页
《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总结我校《中华传统文化读本》本学期的推广使用重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组织学生学习《读本》第一章第三节“传统节俗”“中华传统节日礼俗”高一高二在语文课堂上或者在选修课上给学生讲解,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读本》基础上有所拓展。高三则复习节俗内容,并与高考考查内容相结合使用,比如节日礼俗与古代诗歌鉴赏相结合。本文后另附一个《清明节俗与清明节诗歌鉴赏》教案及学案说明具体操作方法。二、与高三作文素材积累相结合在普及传统思想,弘扬传统的同时将传统思想与现实生活衔接,将《读本》所阐释的传统思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积累作文素材,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后另附素材积累教案设计及学生作业反馈。三、学生自己自读部分许多学生对第四章汉字文化感兴趣,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自主选读,教师在讲基础知识的时候会适时展示文字的渊源,字形的分析等。教师使用《读本》的体会和感悟:关于《读本》的使用,任课教师觉得,《读本》的内容能够与课本内容形成互补,如果认真学习将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对课内学习也有较大的帮助,因而在高一高二阶段,《读本》的使用以知识普及、情感教育为目的;在高三阶段则可以与高考内容相结合,更加凸显《读本》的使用价值,使学生在高一高二的积累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但目前我们只是语文老师在使用,能否发动其他老师也参与到《读本》的使用和推广上来,这是《读本》今后能否推广的决定因素。教师都有本职的工作,如何将《读本》的使用与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课堂有机结合,在不增加使用《读本》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教师才乐于使用它。如果《读本》不是一个额外的负担,而是教师自己教学的有力辅助,那《读本》不用推也能够广受欢迎。使用读本的学生的感悟:《读本》的内容很好,但是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讲解,自己看收获不大。如果有教师结合《读本》讲解要好的多。老师组织集体阅读可以,如果让自己自由阅读,因为课下没有时间,大家基本不会充分阅读。以上就是我校本学期使用《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的总结。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2010年12月24日附录1: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中华传统文化读本》使用设计一授课教师:娄爱华使用对象:高三理科普通班(6班、7班)设计意图:普及传统思想,弘扬中华正气将传统思想与现实生活衔接积累素材,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实施过程:一、自读《中华传统文化读本》第三章第二节第161-165页二、摘取相关语句1.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盂子·膝文公下》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生长在麻丛中的蓬草,会长得很直;而混在黑泥中的白沙,也会变黑。)4.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是义,只有他的义尽到了,所以才到了仁的地步,读圣贤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在今后,对自己,对别人无愧于心)5.孙葆洁他已经拿了九届金哨奖。45岁,是国际级裁判退休的年龄,足协为他颁发了“终身优秀裁判员奖”,颁奖词是:他在捍卫绿茵场上公平和公正的同时,也在保持着自己人格的高洁。业界曾有传言说,如果中国有一个不吹黑哨的裁判,那必定是孙葆洁。“我崇拜这个人,他是个不聪明的裁判,当几乎所有俱乐部、裁判、官员收钱打假球,他不吹黑哨。有人因他不收钱,冲进酒店将其暴打。长期被同行孤立,排斥,嘲笑,他一言不发只埋头吹哨。他得了九次金哨,获终身成就奖,他要退役了。当所有人溃败,他一个人坚守,他是大英雄,他叫孙葆洁。”——潘采夫(体育评论员)《新京报》三、自主补充素材:四、例文引导:正气——生命的真谛我脚踏厚土,仰望苍穹:“生命的真谛何处寻求?”苍穹无语,青山无语,河流无语。猛然头上掠过一只苍鹰,矫首昂视。茫茫天宇,似乎撒下了无言的絮语,久久萦荡在心头。你看到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碾碎了多少谄媚与邪恶,多少奸佞与阴谋;而带动着车轮的轴轳上,却又镌刻了多少铁面无私,多少浩然正气:岳武穆精忠报国,“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壮志凌云,虽然“三十年功名”最终化成了“尘土”,性命也丢失在秦桧的谰言下,但他的满腔热血和一身正气是任什么也无法抹杀的。否则,他怎会名垂史册、流芳百世?否则,秦桧何以遗臭万年,永跪于人们心中最阴暗的角落?正气,薄于云天,矗立在民族最傲岸的林中。它是奸恶的宿敌,是丑陋的客星。在正义的扫荡中,一切卑鄙与龌龊都轻如尘埃,不堪一击。铁面无私的包拯,凭着一身可撼峰峦的正气,任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任你是当朝的驸马权贵,都统统置于他的惊堂木之下。一声巍然的呵斥,心中藏着鬼胎的人们,怎敢不从实招来?在正义的威严下,浮于言表的虚伪和假象,只能是弱不禁风的衰草。正气,是催人奋进的策鞭,是抵制腐朽的良药。李太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蕴涵着多少不媚世俗的正气,激励了多少傲岸的灵魂?周敦颐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又指引着多少寻求高洁的心灵?正气,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惊骇世俗的正气,常常能使人悬崖勒马,以免坠入黑暗和罪恶的深渊。正气,是铁骨铮铮的誓言,是高尚人格的凝结。文天祥宁死不降,视死如归的正气使他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篇,使他经受住了“身世雨打萍”,奔走各地几乎“无不死”的悲惨遭遇。正气是一把利斧,带上它,便能披荆斩棘,无所畏惧;正气是一斗清酒,饮下它,能将一切险恶都看作鸿毛。正气,是满腔热血的真爱……正气,是高驻崖头的松柏……正气,是亘古不失的节操……我脚踏厚土,怀揣生命的乐章和真谛,义无返顾地迈向那遥远的地平线。身后,是一串深深的脚印……五、学生习作:任选角度,自主立意,按照阅读延伸题的格式写200字左右的感悟。课堂小结:对节日礼俗的关注就是对我们生活的关注,高考的考察也在考我们关注、参与生活的程度,诗歌鉴赏只是传统文化节俗应用的一个方面,它实际上是我们文化积淀的体现。板书设计:清明节习俗与清明诗歌鉴赏清上巳——春游——诗歌明寒食——生死——主题附录3:清明节俗与清明诗歌鉴赏学案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清明二绝(其二)陈与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1)两首诗,都抓住“清明日暮”的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4分)答:(2)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表现手法却各具特色,请对其中一首诗的表现手法加以赏析。(4分)答: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明黄庭坚eq\o\ac(○,1)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eq\o\ac(○,2),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高卿菊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注释:eq\o\ac(○,1)黄庭坚由于不与蔡京同流合污,以致一贬再贬,此诗是他贬官至宜州所作。eq\o\ac(○,2)语出《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齐人每天到坟间偷吃祭余的酒肉,回家后还恬不知耻地向妻妾炫耀与达官贵人饮酒。问题:这两首律诗都借写清明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是否一致?请结合诗简要赏析?答:三、(08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7分)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1.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