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_第1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_第2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_第3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_第4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第1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历史唯物主义第2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观与价值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3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一、社会发展的规律二、社会历史的主体第4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根本观点和基本观点是什么第5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3.农夫的想法很可笑,你能从哲学上说明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吗?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其实他还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第6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A.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B.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一、社会发展的规律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第7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A.邓小平理论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生产力E.“三个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环境G.文学艺术BCDF第8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9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活动(二):P87材料

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吗?2、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3、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和实际生活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第10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宗教观念从那里来11为何中国的菩萨形象类似中国古代妇女而不像外国女郎?为何西方的耶稣形象类似西方男子而不像中国男子?这说明这些宗教形象来自于哪里?这说明了什么哲理?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⑵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虚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菩萨和耶稣,但这些宗教形象总能在外部客观世界找到某些类似的原型。这些原型进入人脑并经过人脑的加工,于是形成了对外部这些原型的歪曲、虚幻的反映)第11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c.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第12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对农村进城务工者认识的变化?盲流打工仔、打工妹农民工城市建设者

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我们观念更新,给农民工、异乡人、乞讨者以更多的宽容和爱心。北佬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第13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新版历史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教科书称是由于清朝政府不断挤压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日本不得不快速扩张军备,同清朝海军进行了决战。

关于“七七事变”,教科书将其起因说成是“中国军队不断向日军开炮”;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则被描述为“两个日本官兵在上海被射杀,导致日中间的冲突扩大了”。

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的做法,违背了什么哲理?犯了什么错误?

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可以决定社会存在,故犯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第14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材料一:清明扫墓中,民间旧习俗要烧纸钱、纸车、纸马等,好让死去的人在“阴间”也享受世人的生活,这种对所谓“阴间”生活的想象,无非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材料二:近年来,随着信贷消费的兴起,“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成为人们新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的。

两个材料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哲理?⑴材料一体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⑵材料二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⑶共同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15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活动(三):P88材料

1、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那为什么在我国这个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封建主义的落后、腐朽思想残余,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产生先进的马克思主义?2、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都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什么?

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16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结论:社会意识①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因此,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性的。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以上结论概括起来就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17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3.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第18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越计划越穷,物资奇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种认识的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哲理?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①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消极的阻碍作用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19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⑵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20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⑴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唯心史观: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等决定的。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成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也没有贯彻到社会历史的理论领域中去,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他们的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思考:第21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⑵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结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22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23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或存在和思维)一样吗?讨论:第24页,共2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回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内容包括哪些?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内容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⑴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