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功能作用第1页/共87页一、植物是设计灵感萌生源泉:——仿植物形态
第2页/共87页源于植物外形的建筑第3页/共87页悉尼歌剧院第4页/共87页源于植物外形的建筑第5页/共87页巴齐礼拜堂第6页/共87页源于植物外形的建筑第7页/共87页玉米智能塔第8页/共87页源于植物外形的建筑第9页/共87页东方艺术中心第10页/共87页二、植物教会建筑规划师与科学对话源于植物对光能利用的启示源于植物的内部结构第11页/共87页第二节植物的观赏功能第12页/共87页一、植物体量的观赏第13页/共87页第14页/共87页二、植物外形的观赏第15页/共87页第16页/共87页第17页/共87页三、植物的色彩观赏
植物色彩对人情感的影响、对空间构图影响、对视觉的影响第18页/共87页花色第19页/共87页叶色第20页/共87页干色第21页/共87页四、植物的质地观赏第22页/共87页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及质地第23页/共87页第三节植物的装饰功能1、完善作用2、统一作用3、强调作用4、识别作用5、软化作用6、框景作用第24页/共87页1、完善作用第25页/共87页第26页/共87页2、统一作用第27页/共87页第28页/共87页3、强调作用第29页/共87页第30页/共87页4、识别作用第31页/共87页第32页/共87页5、软化作用第33页/共87页6、框景作用第34页/共87页第四节植物的建造功能
第35页/共87页植物的建造功能——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象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在涉及植物的建造功能时,植物的大小、形态、封闭性和通透性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一、构成空间二、形成障景三、控制私密性第36页/共87页一、构成空间1、空间的三个构成面2、利用植物创造空间3、利用植物组织空间第37页/共87页1、空间的三个构成面(1)地平面——地板(2)垂直面——墙壁(3)顶平面——天花板第38页/共87页(1)地平面——划分边界植物虽不是以水平面上的实体来限制着空间,但它可以在较低的水平面上筑起一道范围。
如一块草坪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处,虽不具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却暗示着空间范围的不同。第39页/共87页Page
40植物的建造功能第40页/共87页(2)垂直面
①树干——
树干如同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它们多是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限制着空间。空间封闭程度随树干的大小、疏密以及种植形式而不同。
第41页/共87页第42页/共87页(2)垂直面②叶丛——
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的高度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阔叶或针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第43页/共87页第44页/共87页(3)顶平面:植物的枝叶犹如室外空间的天花板,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视线,并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合理间距应为3-5米,如果树木的间距超过了9米,便会失去视觉效应。第45页/共87页Page
46第46页/共87页综合上述,空间的三个构成面在室外环境中,以各种变化方式互相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不论在何种情形下,空间的封闭度是随围合植物的高矮大小、株距、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的。当围合植物高大,枝叶密集,株距紧凑,并与观赏者距离近时,会显得空间非常封闭。
第47页/共87页2、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垂直空间。第48页/共87页(1)开敞空间——
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限制因素。这种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并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第49页/共87页(2)半开敞空间——
该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这种空间与开敞空间有相似的特性,不过开敞程度较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这种空间通常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密性,而另一侧又需要景观的居民住宅环境中。第50页/共87页(3)覆盖空间——
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一般说来,该空间为夹在树冠和地面之间的宽阔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在树干之中。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能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这类空间较凉爽,视线通过四边出入。另一种类似与此种空间的是“隧道式”(绿色走廊)空间,是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这种布置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第51页/共87页(4)完全封闭空间——
这种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最大的差别在于,这类空间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这种空间常见于森林中,它相当黑暗,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第52页/共87页(5)垂直空间——
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设计要求垂直感的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这种空间尽可能用圆锥形植物,越高则空间越大,而树冠则越来越小。第53页/共87页
小结:
也能用植物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植物能引导游人进出和穿越一个个空间。在发挥这一作用的同时,植物一方面改变空间的顶平面遮盖,一方面有选择性地引导和阻止空间序列的视线。植物能有效的“缩小”空间和“扩大”空间,形成欲扬先抑的空间序列。第54页/共87页3、利用植物组织空间
植物通常是与其它要素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空间轮廓。(1)与地形结合
植物可以与地形相结合,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平面上地形的变化所形成的空间。
为了增加由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植物种植于地形顶端、山脊和高地,与此同时,让低洼地区更加透空,最好不要种植物。第55页/共87页(2)植物还能改变由建筑物所构成的空间。植物主要的作用,是将各建筑物所围合的大空间再分割成许多小空间。第56页/共87页Page
57
从建筑角度而言,植物也可以被用来完善由楼房建筑或其它设计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和布局。围合——就是完善大致由建筑物或围墙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当一个空间的两面或三面是建筑和墙,剩下的开敞面则用植物来完成整个空间的“围合”或完善。连接——连接是指在景观中,通过将其它孤立的因素从视觉将其连接成一完整的室外空间。连接形式是运用线形地种植植物的方式,将孤立的因素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完成空间的围合。第57页/共87页Page
58
二、形成障景
植物材料和直立的屏障,能控制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收于眼里,而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
为了取得一有效的植物障景,设计师必须首先分析观赏者所在位置,被障物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研究植物屏障各种变化的最佳方案,就是沿预定视线画出区域图。然后将水平视线长度和被障物高度准确的标在区域内。最后,设计师通过切割视线,就能定出屏障植物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另一考虑的因素是季节,只有常绿植物可以达到永久的屏障效果。第58页/共87页三、控制私密性
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进行对明确的所限区域的围合。私密控制的目的,就是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私密控制与障景二者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围合并分割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封闭了所有出入空间的视线。而障景则是慎重种植植物屏障,有选择地屏障视线。私密空间杜绝任何在封闭空间内的自由穿行。在进行私密场所或居民住宅设计时,往往要考虑到私密控制。一般而言:植物的高度高于2米,则空间的私密感最强;齐胸高的植物能提供部分私密性;齐腰高的植物则无私密性或很小。第59页/共87页第五节植物的生态环境功能第60页/共87页园林植物的生态环境功能1.净化空气2.改善城市小气候3.降低城市噪音4.净化水质5.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第61页/共87页1、净化空气(1)维持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2)吸收有害气体(3)吸滞粉尘(4)杀灭细菌第62页/共87页第63页/共87页构树(桑科构属)抗污染能力强(吸氯能力强)落叶乔木第64页/共87页泡桐玄参科泡桐属落叶乔木吸氟能力强第65页/共87页樟树(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吸收臭氧能力强第66页/共87页凤凰木:苏木科,抗大气污染第67页/共87页红千层:桃金娘科,抗大气污染第68页/共87页柠檬桉桃金娘科常绿大乔木耐干旱抗大气污染第69页/共87页对粉尘吸滞能力强的植物构树、桑树、鸡蛋花、黄槿、刺桐、羽叶垂花树、黄槐、苦楝、黄葛榕(大叶榕)、夹竹桃、阿江榄仁、高山榕、银桦第70页/共87页仙湖高山榕邓小平手植树1992第71页/共87页鸡蛋花:夹竹桃科第72页/共87页大叶榕:桑科第73页/共87页杀菌能力强的植物紫薇、广玉兰、木槿、楝树、大叶桉、蓝桉、茉莉、女贞、丁香、悬铃木、石榴、枣树、枇杷、石楠、火棘、麻叶绣球、枸桔、垂柳、栾树、臭椿第74页/共87页桉树桃金娘科第75页/共87页广玉兰木兰科第76页/共87页茉莉:木犀科第77页/共87页2、改善城市小气候(1)调节气温(3)影响风速(2)增加空气湿度(4)影响地表地下径流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第78页/共87页第79页/共87页植物的通风防风作用第80页/共87页3、降低城市噪音据测定,10m宽的林带可以减弱噪音30%20m40%30m50%40m60%据研究,隔音林带在城区6-15m最佳
郊区15-3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色六角打火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年年中国绿肥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
- 杀菌剂CTD-60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三芯测井电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三人转腰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圆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压聚乙烯发泡产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强永磁净化器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燃气设施施工组织方案
- 热熔法覆膜铁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工行私人银行考试题库
- 2025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美的历程全集讲解
- 2022版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MBA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可移动文物管理办法
- 劳模精神教育
- 肛肠科中医课件
- 消防安全自查清单
- 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 货物项目保管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