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_第1页
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_第2页
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_第3页
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_第4页
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第1页/共35页泌尿外科发热相关疾病探讨第2页/共35页口温:36.3~37.2℃腋温:36.0~37.0℃肛温:36.5~37.7℃体温调节中枢

什么是发热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感染非感染体温调定点上移致热源作用(原因)3637383940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发热特异性非特异性第3页/共35页发热常见病因感染性发热1.细菌感染2.病毒感染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4.立克次体感染5.螺旋体感染6.真菌感染7.原虫、蠕虫等寄生虫感染第4页/共35页发热常见病因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4.皮肤散热减少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6.功能性低热第5页/共35页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一、外源性致热源(

exogenouspyrogen):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第6页/共35页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二、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一方面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第7页/共35页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三、非致热源(nonpyrogen)·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第8页/共35页泌尿外科发热疾病分类上尿路下尿路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肾脏(附:肾周、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睾丸

附睾阴囊其他脐尿管第9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脏肾皮质脓肿肾脓肿肾盂积脓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肾脏第10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脏较少见,大部分成人肾脓肿由G-菌引[1]

,尿路上行感染是G-菌引起肾脓肿的主要途径。

[2]尿沉渣可发现革兰阳性球菌,脓肿破入肾盂尿内可出现脓细胞。1.肾皮质脓肿:[1].(美)魏恩等著;郭应禄,周利群主译.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9版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那彦群,李鸣主编.泌尿外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第11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脏继发于肾盂肾炎,病位在髓质,多伴梗阻或结石。常有长期肾感染史。脓肿如与肾盂相通,尿内可见脓细胞与细菌静脉肾盂造影常显示无功能,需与结核鉴别。2.肾脓肿:肾脏遭到严重破坏时形成一脓性包裹第12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脏本病以上尿路结石引起梗阻,继发感染为最常见;其次是肾和输尿管畸形引起感染性肾积水;亦可继发于肾盂肾炎。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属为多见。肾组织遭到严重损坏,肾全部或一部分成为脓性囊。3.肾盂积脓:肾实质化脓性破坏有关的肾积水感染,且出现全部或几乎全部肾功能丧失。第13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脏主要是大肠杆菌的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4.急性肾盂肾炎: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病理表现: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形成尖端伸向肾乳头,基底伸向肾皮质的楔形炎症病灶。肾小管腔中有脓性分泌物,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间质有白细胞浸润和小脓肿形成。肾小球一般无形态改变。第14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肾周CT对肾周脓肿的诊断有特殊价值。肾区穿刺抽吸脓液为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肾周围脓肿:一般由急性肾皮质脓肿溃破入肾周间隙或从其他部位感染经血行播散形成。肾盂积脓特别是伴结石患者较易并发,约1/3是糖尿病人。表现与急性肾盂肾炎类似,需要鉴别。第15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输尿管、膀胱输尿管原发病变一般无发热,输尿管长时间梗阻可使肾盂、肾展和输尿管积水,或输尿管损伤引起尿外渗,易继发感染,出现脓毒血症、寒战、高热等。非特异性单纯膀胱炎无全身症状,无发热。表现为排尿时尿道有灼烧样疼痛、尿频,往往伴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混浊、有脓细胞有时出现终末血尿。第16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尿道尿道热是经尿道器械操作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症状来势凶猛。1.尿道热:特点:在经尿道器械操作术后数小时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尿道热。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尿道热,上述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中毒性休克症状表现突出,应提高警惕,此种尿道热易并发休克而死亡。第17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睾丸附睾阴囊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3.前列腺脓肿4.精囊炎1.睾丸炎2.附睾炎3.睾丸鞘膜积液1.阴囊急性蜂窝织炎2.阴囊坏疽生殖系统第18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直肠指检可发现肛门灼热,前列腺肿胀,部分或整个腺体质地不坚韧、不规则,压痛明显。炎症期忌前列腺按摩,避免炎症扩散伴尿潴留患者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也可留置细导尿管,但时间不超过12h。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指由病原体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整个前列腺的急性炎症。第19页/共35页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肛门指诊可发现前列腺有波动感是最具特征性的改变。经会阴部穿刺或经尿道镜穿刺可有脓液吸出脓液培养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前列腺脓肿: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炎和附睾炎的一种并发症第20页/共35页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指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杆菌、白念珠菌等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不同于一般性感染的病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其在病程演变及治疗处置等方面与一般感染不同。结核产气菌感染(气肿性)真菌感染其他第21页/共35页特异性感染结核泌尿系统结核,多数继发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肠结核或骨关节结核。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血尿或脓尿。全身症状可有体重减轻、低热、乏力或贫血。也可无任何症状而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尿道结核生殖系结核(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睾结核)分类第22页/共35页气肿性肾盂肾炎:是以弥漫性坏死为特征的爆发性感染性疾病。特异性感染产气菌感染尿路产气菌泌尿系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等肾盂肾实质肾周第23页/共35页特异性感染真菌感染真菌性尿路感染可无症状,仅有脓尿;也可呈典型尿路感染表现,甚至发生肾衰。存在系统性真菌感染者,常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肾盂肾炎型□膀胱炎型□输尿管梗阻型□肾乳头坏死型□瘘管型可分为五型:第24页/共35页非感染性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ousfever)指发热不是由病原体侵入机体感染所引起,而是因无菌性物质或各种炎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肿瘤免疫性发热皮质危象其他第25页/共35页非感染性肾肿瘤腹膜后肿瘤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肿瘤肾集合系统鳞状上皮细胞癌肾癌肾母细胞瘤肿瘤第26页/共35页非感染性肿瘤热发热无畏寒,而是自觉很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即使高热有时也无特别异常的化验检查结果,发热时轻时重,每天至少有一次超过37.8℃,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伴有感染时可出现连续高热,感染消除后仍会持续发热。应用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无明显作用,但应用药物如甲氧奈丙酸等,可使发热(尤其是高热)减退。肿瘤热: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第27页/共35页非感染性肾集合系统鳞状细胞癌临床上肾鳞状细胞癌少见,多发于肾盂,一般认为,肾鳞状上皮细胞癌发病原因是由于结石长期慢性刺激使肾盂移行上皮发生鳞状上皮化生。[1]肾鳞状细胞癌对放化疗皆不敏感,目前多以手术方式治疗为主。[2][1]茅培新,栾志敏,聂卫星,梅如冰.肾结石合并肾鳞状上皮细胞癌14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05):278-279.[2]牟健,莫俊峰,刘川,胡自力.原发性肾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649-2651.第28页/共35页非感染性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以脂肪肉瘤最为常见,其次为平滑肌肉瘤肿瘤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无关,大多数恶性PRT的恶性程度较低,主要引起局部复发或种植转移,远处转移较少见,以血源性转移为主。[1]PRT临床表现不典型,准确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B超对良、恶性PRT的鉴别诊断符合率可达93.5%[2][1]黄斌,赵纪春,马玉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08):607-608.[2]郑伟,罗成华,晋援朝,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52例术后复发多因素分析J].人民军医,2004;5(534)∶261第29页/共35页非感染性腹膜后淋巴瘤腹膜后淋巴瘤(PMRL)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易误诊为腹部其他脏器肿瘤。CT扫描在本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鉴别与其他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方法,但因其位置深,取材不易。PMRL手术比较困难,化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除少数晚期极度衰竭的患者外,多数经化疗后症状可缓解。[1][1]黄晓辉,李荣,陈凛.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的诊治[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02):124-125.第30页/共35页非感染性恶性组织细胞病(MH)既往国际与国内对MH的主要诊断标准为: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及黄疸、出血史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在骨髓或淋巴结,肝、脾组织中见到恶性组织细胞。目前已证实既往所谓的“恶性组织细胞病”从本质上讲主要包括两种疾病,即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及噬血细胞综合征[1][1]王淑娟.对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的再认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01):19-21.第31页/共35页非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肾移植排异肾小球肾炎第32页/共35页非感染性其它肾下垂泌尿系症状:大多数患者右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有慢性尿路感染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少数患者伴低热或反复发热病史,偶有下肢水肿等。肾动脉栓塞性疾病包括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