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一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第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高考考试说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近现代服饰的变化2.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3.居室建筑的变化4.婚姻观念与婚丧礼仪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课程标准】

了解近现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第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清代官服等级礼治规范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第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皇帝的新衣”(注意图中溥仪原来的身份地位)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这三幅图各是什么服饰?从这三种服饰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认识:服饰的变迁总是与社会的发展相伴相随,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特点。服饰也体现人身份的变化和意识的变化。问题探究1:第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新中国成立后流行的干部服“文革”流行绿军装第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改革开放后的服装:追求舒适、个性第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晚清20世纪20代从左边两组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可知近代女子服饰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趋势?问题探究2:变化趋势: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旗袍第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建国后五六十年代,流行的苏式服装文革”流行绿军装列宁装连衣裙问题探究3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性服饰发展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特征:政治色彩强烈、朴素单一第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层出不穷第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

一、近现代国人服饰变化男:长袍马褂女:旧式旗袍拘谨宽大君主专制等级森严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新式旗袍中西合璧新旧并存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男:中山装、列宁装、军装、干部服女:列宁装、连衣裙、军装政治色彩浓烈、朴素单一巩固独立阶级斗争异彩纷呈美观大方时尚个性改革开放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问题探究4近现代服饰的演变总体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总体趋势: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第1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

(重点掌握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1)传入时间:从19世纪40年代起(2)造成影响:

A.西餐常用原料进入百姓餐桌

B.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欢迎

C.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D.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北方传统住宅(四合院)4.中西合璧(上海石库门)2.江南水乡传统民居3.完全欧化(花园、别墅)第1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居室建筑的变化(住)1.中国传统住宅:样式以北方四合院为代表。2.西式建筑的传入: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地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3.西式建筑的扩展:(1)20世纪30年代前后: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开始出现,从相关的命名中可以体现。(2)此后:中国居室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典型特征,居室中也出现了西式家具的陈设。第1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四合院平面图(1)中国传统民居第1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陕西民居江南水乡民居福建土楼吊角楼四川羌族民居云南瑞丽傣族民居第1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上海滩老洋房

(2)完全欧化建筑第1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3)完全欧化建筑第1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袁世凯的小楼(3)完全欧化建筑第1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4)中国现代建筑第1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1.变革的表现2.变革的特征:删繁就简,移风易俗,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演变。3.变革的原因(1)外因:西方新思潮的熏陶。(2)内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四.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1)婚嫁习俗的变迁: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2)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新中国成立后,改土葬为火葬。(3)其它社会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公历。

社交礼仪: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第2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清末传统婚礼婚礼的变迁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第2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20年代的婚礼第2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第2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三寸金莲的古时美女第24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第25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当时社会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中国的女子在长期男尊女卑及苛刻的礼教下,已不认为自己具有独立的人格,为了取悦于男人,她们心甘情愿地争相缠足,并以小脚为荣、为尊。女子无才便是德第26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第27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

由绣花鞋到主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两个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第28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第29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第30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探究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有哪些?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第31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问题探究5:结合所学的知识,探究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和外来因素考虑)1.内因:国内的社会剧变(政治、经济、思想)(1)中国历届政府各项改革的推动(2)重大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3)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4)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的传播,推动了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2.外因:列强的入侵,西方文明的影响和促进第32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变化的表现2.变化的特征3.变化的原因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居室建筑的演进(住)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①近代:新旧掺杂、中西合璧、土洋结合②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化、革命化③改革开放后:国际潮流化、多元化、个性化外因:列强的入侵,西方文明的影响和促进内因:国内的社会剧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小结】总特征:由封建、传统、保守向开放、现代化演进第33页,共34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二课堂练习巩固1.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从以上案例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趋向与特点。以下表述最恰当的是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薄B.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民族交流是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2.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