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_第1页
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_第2页
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_第3页
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_第4页
E级控制测量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肥西县城镇地籍调查与测量限制测量实施方案辽宁省第一测绘院二00五年九月目录1.测区概况………………………22.作业依据………………………23.已有资料的利用及坐标系统的选择…………23.1工作底图………….23.2平面坐标系统…………………….23.3高程系统………….24.平面限制测量…………………34.1E级GPS网……………………….34.2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测量………….75.高程限制测量………………..115.1水准路途………………………...115.2技术要求………………………...115.3仪器要求………………………...115.4观测……………...115.5观测要求………………………...115.6手簿要求………………………...125.7平差计算………………………..125.8提交资料………………………...126.提交成果……………………..126.1根本成果………………………...126.2数据成果………………………...13限制测量实施方案1、测区概况肥西县隶属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属江淮丘陵地区,东临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庐江,北邻长丰、寿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北纬3142,为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梅雨显著、夏雨集中,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总面积21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4万亩,山场15.6万亩,水域面积58万亩〔包括巢湖水面25万亩〕;辖17乡12镇、369个村〔居〕,总人口9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2万人。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GB/T18314-2001〕〔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4〕《城市测量标准》〔CJJ8-99〕〔5〕《地籍测绘标准》〔CH5002-94〕3、已有资料的利用及坐标系统的选择3.1工作底图利用省测绘局出版的1:1万地形图作为限制网布设工作底图。3.2平面坐标系统接受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计算平面直角坐标〔中心子午线117〕。利用优于国家四等精度的限制点作为平面起算依据,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网或E级GPS限制网。为使肥西县能够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优先选用省测绘局各院布设的二、三、四等GPS限制点及三角点作为平面起算数据。3.3高程系统接受1985国家高程基准。利用历年来各部门完成的优于国家三等精度的高程限制点作为高程起算依据,连接各等级点组成四等水准网。4、平面限制测量测区内可接受GPS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布设E级GPS限制网或全站仪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网作为平面限制根底。4.1E级GPS网接受GPS技术布设E级GPS限制网作为平面限制根底。要求满足《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标准》中E级限制各项指标和规定的要求。4.1.1主要技术指标平均边长〔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cm〕300≤1/45000≤5.04.1.2GPS网的布设1、布网原那么与设计〔1〕以野外数字化测图范围内邻居界限作为E级GPS限制网布设的参考根底;当以河流等地物作为邻居界限时,应考虑满足河流两侧的邻居二级及图根导线的布设须要。〔2〕以能够满足进一步开展为原那么,匀整分布点位,依据实际须要和交通、地形态况进展设计;〔3〕为保证常规测量仪器野外数字化测图时的正常运用,每点必需至少有1个通视方向;〔4〕GPS网应有一个或假设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接受附合路途形式构成,但闭合环的边数或附合路途的边数应不大于10;〔5〕至少联测3个以上高等级限制点。2、选点〔1〕点位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利于运用其它测量手段进展扩展;为便于二级导线及图根导线的布设,应首先考虑在道路穿插口、巷道口、单位出入口等地布设点位。〔2〕根底坚实稳固,易于点位的长期保存,此外还应考虑有利于平安作业;〔3〕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放射源200米以上及高压输电线50米以上;〔5〕点位旁边不应有猛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6〕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既有限制点。3、埋石〔1〕点位选在道路边或公共设施的水泥地面,可在地面钉钢钎并以红油漆标示;平凡点位应埋设永久性标石,具体类型见《城市测量标准》CJJ8-99附图C.3.1。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确保点位稳固耐用;〔2〕点号统一以FXGT为标识,后缀以流水号进展编号,在之间加上标识等级的E,如FXGT-E01、FXGT-E02等。〔3〕实地绘制点之记,并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标准》〔GB/T18314-2001〕附录B的要求;〔4〕标绘限制网图,并表示出相邻点的通视方向。4.1.3施测1、选择经过检验标称精度优于10mm+5ppmd的3台以上接收机进展同步观测,接受静态或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宜接受边连接方式前进;2、主要技术要求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时段长度数据采样间隔PDOP≥15≥4≥1.6≥40min15s6外业观测时段长度应依据同步观测点间距离、观测条件等状况适当调整;3、观测前应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探究所要观测点的最正确时间段,并制定工作准备;4、天线基座应严格对中置平;定向标记应指向正北,误差不宜超过5;天线高测前、测后各量取一次,较差应≤3mm,取中数运用;5、接收机在观测期间应防止振动、移动,防止人和物体靠近天线,不应在旁边运用对讲机;6、测量手簿按作业程序谨慎逐项填写,要清晰、干净,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7、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8、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完毕后,应刚好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在卸到外存介质时,不得进展任何剔除或删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4.1.4数据处理1、基线解算及检核〔1〕接受双差相位观测值进展基线解算,接受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2〕复测基线的长度d的较差ds应满足下式:ds≤22以实际平均边长计算。〔3〕假设干个独立基线构成独立闭合环,各独立环的坐标重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Wx≤3nWy≤3nWz≤3nWs=≤33nn为闭合环边数;以实际平均边长计算。〔4〕可以舍弃在复测基线边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检验中超限的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10,否那么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同步图形。2、平差处理(1)当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时,应以全部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展GPS网的无约束平差;(2)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根底上,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进展二维约束平差;(3)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确定值(V△x,V△y,V△z)应满足下式要求,否那么应找出粗差并予以剔除,重新进展无约束平差;V△x≤3V△y≤3V△z≤3(4)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dV△x,dV△y,dV△z)应符合下式的要求,否那么应找出并剔除误差较大的约束值,重新进展平差;dV△x≤2dV△y≤2dV△z≤2(5)E级GPS点高程接受四等水准联测。4.1.5提交资料E级GPS网测量工作完毕后,应提交以下资料:1、仪器鉴定资料;2、外业观测记录;3、数据处理报告及成果表;4、全部原始数据资料;5、GPS网示意图;6、GPS点点之记;7、技术总结及成果验收报告;4.2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测量4.2.1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cm)一级≤3.6≤300≤15≤5.0≤1/14000≤5.04.2.2结点网导线长度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导线规定长度的0.7倍。4.2.3短导线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确定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2.4长导线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但其确定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4.2.5布设点位在四等GPS点或更高等级限制点之间,沿邻居界限在工作底图上设计一级导线网或单一附合路途。要求点位分布尽量匀整,以满足实际须要为原那么。为便利二级导线及图根导线的布设,尽量在道路穿插口、巷道口、单位出入口等地布设点位。当以河流等地物作为邻居界限时,应考虑满足河流两侧的邻居二级及图根导线的布设须要。4.2.6埋石依据设计到实地落实点位。点位应选取在土质坚实的地方,便于埋石、观测与保存。导线相邻边长不宜超过1:3。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米以上。点位选在道路边或公共设施的水泥地面,可在地面钉钢钎并以红油漆标示;平凡点位应埋设永久性标石,具体类型见《城市测量标准》CJJ8-99附图C.3.1。埋设时坑底填以砂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确保点位稳固耐用;尽量利用原有城市限制点和国家限制点的点位。4.2.7编号点号统一以FXGT为标识,后缀以流水号进展编号,在之间加上标识等级的=1\*ROMANI,如FXGT-=1\*ROMANI01、FXGT-I02等。4.2.8点之记一级导线点选埋完毕后作点之记,装订成册,随成果一并上交。4.2.9水平角观测1、观测前应对所运用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按《城市测量标准》CJJ8-99第2.3.1条进展检校,符合要求前方可运用;2、接受方向观测法观测,当方向总数超过3个时应归零。在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日光干脆照射,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应超过一格。否那么应重新整置仪器。3、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DJ2〕方位角闭合差〔〕一级≤5.02≤10n4、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规定经纬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来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DJ238139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较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的相邻测回进展比拟,其差值仍按上表规定。按此方法比拟应在手簿中注明。5、在高等级点设站测低等级点方向时,应联测两个高等级方向,且宜是与低等级方向构成图形的高等级方向。高等级方向间夹角的观测值与原观测值(或平差值)之差不应超过2m12+m22,式中m1,m2为相应与新、旧成果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6、水平角观测的记录要求清晰、干净,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测量标准》CJJ8-99第2.6.3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秒。4.2.10距离观测1、对所运用的测距仪和全站仪进展测距常数的测定和测距精度的鉴定。2、导线边接受=2\*ROMANII级以上测距仪,单程2测回测定。测回内读数较差≤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15mm。3、每条边量测测站一端的气象数据。温度取位至0.5℃,气压取位至1kpa或1mmHg。4、导线边长应进展加常数、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并将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最终归算到高斯平面上。5、导线边长可通过两点间高差或观测垂直角进展改平,按《城市测量标准》CJJ8-99第2.4.10和2.4.11条执行。按《城市测量标准》CJJ8-99第2.4.12条进展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6、导线边距离观测记录要求清晰、干净,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测量标准》CJJ8-99第2.6.3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1mm。4.2.11数据处理一级导线的平差计算在微机上利用可利用清华山维NASEW2000或类似软件进展严密平差。结果文件要求包括起算数据、方向观测值和归化后的边长值、方位角闭合差和坐标闭合差、方向和边长值的改正值、坐标、单位权中误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4.2.12提交资料一级导线测量工作完毕后,并应提交以下资料:1、仪器鉴定资料;3、外业观测记录;4、数据处理报告及成果表;5、一级导线点展点图;6、一级导线点点之记;7、技术总结及成果验收报告。5、高程限制测量5.1水准路途除建筑物顶上的点外,其余GPS点和一级导线点均施测四等水准。综合考虑高等级水准点的位置、测区交通状况、水系状况和技术要求在工作用图上设计四等水准附合路途或结点网。5.2技术要求四等水准附合路途或环线长度应≤15Km,水准网中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附合路途长度应≤10.5Km。附合路途或环线闭合差应≤20Lmm(L为附合路途或环线长度,以Km计)。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应≤5mm,每千米高差中数全中误差应≤10mm。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2cm。5.3仪器要求四等水准运用N2水准仪和双面区格式木质标尺进展施测。施测前必需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进展检验。水准仪的i角在作业前、中、后分别检查,其值应≤20。区格式木质标尺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应≤0.50mm。5.4观测四等水准测量接受中丝读数法,直读距离,观测依次为后后前前。转站点接受尺台,尺台应选放在土质坚硬处。5.5观测要求视线长度应≤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