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生物合成课件_第1页
RNA生物合成课件_第2页
RNA生物合成课件_第3页
RNA生物合成课件_第4页
RNA生物合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RNA

RNAtranscription[概述]:DNA转录RNA前体加工成熟RNA的过程

RNA合成的两种方式:1、DNA指导的

RNA合成。2、

RNA指导的

RNA合成。第一节转录作用一、转录作用及特点由DNA指导的RNA合成,DNA以碱基互补原则,决定合成RNA的全部碱基成分及排列顺序,将DNA模板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的过程为转录作用。1、反应体系:DNA模板,NTP,酶,Mg2+,Mn2+,合成方向5’3’。连接方式--3’,

5’磷酸二酯键。2、转录特点: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transcription)DNA片段转录时,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种转录方式称作不对称转录。(图12-1模板链及反意义链:(templatestrand)指导RNA合成的DNA模板链。编码链及有意义链:(codingstrand)不作为转录的另一条DNA链。(图12-2)由于基因分布于不同的DNA单链中,即某条DNA单链对某个基因是模板链,而对另一个基因则是编码链。原料:四种磷酸核苷NTP,DNA中的A在RNA中变为U合成过程是连续的,方向:5’3’合成部位:细胞核内二、原核RNA聚合酶真核较原核的酶复杂,已清楚的有Ⅰ,Ⅱ,Ⅲ及Mt4型。(表12-1)[组成]:均由多亚基构成,聚合酶Ⅱ中的某个亚基与原核聚合酶的亚基高度同源。四、启动子及终止子(promoter,terminator,stopsignal)(一)启动子1、原核启动子:[结构]约55bp,分为起始点(startsite)、结合部位、识别部位。[功能]起始点:转录起始部位以+1表示,转录的第1个核苷酸常为嘌呤---G,A。结合部位:约6bp组成,是高度保守区,共有序列为5’-TATAAT-3’,位于起始点上游-10。因Tm低,DNA易解开双链,为RNA聚合酶提供场所。识别部位:约6bp组成,在-35处,为高度保守区,序列5’-TTGACA-3’,因子识别此部位。(图12-4)2、真核启动子结构(以RNApolⅡ为例)

于-25处含AT富集区,共有序列TATAA(TATAbox)-70处含共有序列CAAT,还含许多其它box,例如

GCbox,E-box等。(图12-5)含增强子[enhancer]和静息子[silencsr]RNApolⅠ和RNApolⅢ与聚合酶Ⅱ所识别的启动子差异较大。(二)终止信号:(图12-6)特点:终止部位含GC富集区与AT富集区,它们分别形成发卡结构和连续的U区,以终止转录。蛋白因子辅助识别终止信号,参与终止。五、转录过程(以原核为例)(一)起始

RNA聚合酶-σ识别起始位点↓

核心酶与DNA结合↓E以核心酶DNA构象改变→局部双链打开17bp→NTP形成3’,5’二酯键形式沿

DNA滑动因子可再次与核心酶结合,循环使用。(二)延长形成转录泡----由DNA双链,RNA聚合酶与新合成的转录本RNA局部形成的结构,它贯穿于延长过程的始终。E与DNA模板互补的NTP

3’,5’磷酸二酯键相连合成方向5’3’合成出的RNA与DNA形成杂交分子,约12bp,因结合不紧很易脱离。(图12-7)(三)终止合成移到终止信号时,酶不滑动,聚合停止,转录完成。[特点]参与的终止:与RNA产物中富含C的部位结合,并诱使RNA聚合酶构象改变停止滑动;因子的解螺旋酶活性,利于RNA产物的释放。(图12-8)其它终止方式:GC区形成发卡结构,聚U区使配对不稳定,RNA产物的释放。(图12-9)(四)真核生物转录特点启动子复杂,某些基因不含TATAbox。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指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末端添加核苷酸(terminaladditing)修饰(modification):在碱基和核糖上进行化学修饰。RNA编辑(RNA

editing)一、mRNA前体的加工(一)生成特点:[原核]:mRNA是多顺反子(polycistronic],每分子RNA中含几种蛋白质信息,RNA寿命短,转录没完时翻译即开始。例: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过酶及乙酰基转移酶。[真核]:单顺反子[monocistronic],一个mRNA仅编码一种蛋白质。外显子[exon]---在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intron]---非编码蛋白的序列,因其插于外显子之间又称插入序列,居间序列。hnRNA[hetorogenousRNA]-----为mRNA的前体,转录物中外显子与内含子间隔排列,需经剪接加工后生成mRNA。(二)mRNA前体加工过程原核:多顺反子mRNARNaseⅢ单独的顺反子真核:1.5’末端帽子的生成:部位:核内(图12-10-2)2.3’末端多聚尾的生成:部位:核内,胞质有酶也可进行。3.剪接作用:部位---胞核在细胞核内,hnRNA剪切内含子,将个外显子连接5.RNA编辑(RNAediting)某些mRNA的核苷酸序列,在生成转录产物后还需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方能生成具有正确翻译功能的模板,遗传信息在mRNA水平上的改变过程,称为RNA编辑。例1:锥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图12-14)例2:血浆脂蛋白的apoB编辑作用(图12-15)二、tRNA前体的加工1、切除多余的核苷酸,RNasep切除5’端多余的核苷酸;RnaseD切除3’端多余的核苷酸.2、剪切内含子:核酸内切酶切除内含子,连接酶进行连接。3、修饰与3’末端加-CCA:甲基化,脱氨基,还原反应在核苷酸基转移酶催化下,加入CCA。(图12-16)三、rRNA前体的加工特点:rRNA拷贝多,原核5~107;真核:果蝇260;Hela细胞1100个拷贝。[过程]1、剪切作用,需核酸酶。2、甲基化修饰,在碱基上。3、自我剪接。加工过程5S变化不大。无转录功能[原核rRNA加工]rRNA含非转录的间隔区产物tRNA

30S前体rRNARNaseⅢ17S-tRNA-23S-5S-tRNA核酸酶16S,23S,5S,tRNA(图12-17)[真核rRNA加工]1.5S自成体系加工少无修饰剪接。2.45S加工中含剪切和甲基化修饰,需核酸酶。(图12-18)第三节核酶(ribozyme)[背景]1982年Cech发现四膜虫rRNA前体自我剪接作用,RNA有催化作用;1983年发现RNaseP中的RNA可催化tRNA前体的加工。例:四膜虫rRNA前体剪接过程:1.二次剪接以磷酸酯转移形式,需鸟苷作辅助因子。2.内含子自身环化时剪切核苷酸。(图12-19)[核酶的结构与作用]:锤头结构(图12-20)1.核苷酸转移作用。2.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3.磷酸转移反应,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4.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2)内含子的剪接需要蛋白酶的参与,如tRNA。(3)内含子的剪接需形成剪接体的形式,除各种蛋白因子外还需各种snRNP的参与。

图12-1转录作用

表12-1真核生物的聚合酶

图12-4原核生物启动子

图12-4原核生物启动子

图12-5真核基因调节序列示意图

图12-5真核启动子

图12-7RNA转录

图12-8ρ因子的终止作用图12-10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

真核生物5’端帽子生成

图12-11卵清蛋白基因转录及加工过程

图12-12大鼠降钙素基因转录体在甲状腺及脑中的不同剪接

图12-13剪接过程中的RNA套索结构

图12-14锥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ⅡRNA的编辑

图12-15apoBmRNA的编辑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