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第一节生命系统的层次第二节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第三节种群关系第四节生物群落及其动态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第五节群落的分类与排序第三节种群关系集群生活动物数量低于集群的临界下限,则种群不能正常的生活。(非洲象,5;北方鹿群,300)同一种动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意义最小种群原则(1)集群有利于提高捕食效率(狼群);
(2)可以共同防御敌害(麝牛群);
(3)有利于改变小生境(蜂巢维持在35℃);(4)有利于某些动物种类提高学习效率;
(5)能够促进繁殖;
(6)有利于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集群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的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着限制作用,这就叫做阿利规律(Alice’sprinciple)。种群的适度密度在生态学上也称为繁殖适度(bonitation)。阿利规律随着个体数的增加,密度过高、繁殖过剩时产生的有害效应。拥挤效应2.种内竞争生物为了利用有限的共同资源,相互之间所产生的不利或有害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竞争。概念方式竞争的主要方式有两类: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前者又称为间接竞争,后者又称为直接竞争。竞争可以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种内竞争特点竞争作用竞争效应的不对称性是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共同特点。不对称性是指竞争者各方受竞争影响所产生的不等同后果。(一方付出的代价远高与另一方)在自然界,不对称性竞争的实例远远多于对称性竞争。竞争具有调节种群大小的作用(对整个种群有利),也可以导致物种分化和新物种形成。二、种间关系1.种间竞争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种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它们的生态位重叠就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高斯假说种间竞争模型式中:N1、N2——两个物种的种群数量;
K1、K2——两个物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r1、r2——两个物种种群增长率。两个物种单独生长时其增长方程是:
物种1:dN1/dt=r1N1(K1-N1/K1)物种2:dN2/dt=r2N2(K1-N2/K2)Lotka–Volterra模型物种1:
dN1/dt=r1
N1[(K1–N1–αN2)/K1
]物种2:
dN2/dt=r2
N2[(K2–N2–βN1)/K2
]两个物种放在一起时其增长方程分别是:其中:物种1和2的竞争系数为α和β,并假设两种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系数保持稳定。(物种1):N1种群中每个个体对自身种群的增长抑制作用为1/K1(环境容纳量为K1);(物种1):N2种群中每个个体对自身种群的增长抑制作用为1/K2。
物种1能抑制物种2
(K1>K2/β)物种1不能抑制物种2
(K1<K2/β)物种2能抑制物种1
(K2>K1/α)两物种都有可能得胜
(结果3)物种2总是得胜
(结果2)物种2不能抑制物种1
(K2<K1/α)物种1总是得胜
(结果1)两物种都不能抑制对方
(结果4:稳定平衡)从方程以及α、β的定义中可知:
N2种群中每个个体对N1种群的影响为:α/K1
N1种群中每个个体对N2种群的影响为:β/K2
因此,当物种2可以抑制物种1时,可以认为,物种2对物种1的影响>物种2对自身的影响,即α/K1>1/K2。生态位理论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发展过程C.Elton(1927)G.E.Hutchinson(1957)最早在生态学中使用生态位概念,表示划分环境的空间单位和一个物种在环境中的地位。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作用。J.Grinell(1917)提出n维生态位。生态位是每个种在一定生境的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种的自己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R.H.Whittaker(1970)E.P.Odum(1971)生态位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物理空间,还包括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们在温度、湿度、土壤和其他生存条件的环境变化梯度中的位置。ww物种
1物种
2物种
3dd资源状态ww物种
1物种
2物种
3dd资源状态(a)生态位狭,重叠少,d>W,种间竞争小(b)生态位宽,重叠多,d<W,种间竞争大(a)(b)资源利用曲线3.寄生与共生(1)寄生指一个种(寄生者)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寄生物对寄生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寄主植物对寄生物则有加速其生长的作用。两物种的共生仅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的共生现象。(属鱼类)(2)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根瘤、清洁鱼)三、种群的遗传和生活史对策基因频率:指在种群中不同基因(A/a)所占的比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是指种群内每个基因型(AA/Aa)所占的比例。基因频率是决定一个种群性质的基本因素,当环境条件和遗传组成不变时,基因频率也不会改变。(举例:AA——aa的随机交配)2.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变异:处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地位,变异既是进化的产物,又是进化的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变异的新性状一经出现,就可能遗传下来,形成新种。遗传漂变:对于有限大小的种群来说,由于小样本抽样的基因数量有限而导致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世代间发生变化的现象。(举例、a为1%,数量为100万或100的种群)三、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分布与数量的格局或模式,以及决定格局或模式的生态学过程。1.野外观察法:动物世界、Discovery频道植物种群的样地调查;大型昼行性动物的活动规律。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对于小型、移动快的动物,通过足迹、粪便、羽毛、巢穴等识别其种类、行为和运动方式。技术手段无线电遥测技术、卫星定位遥测技术已成为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常规技术。2.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和野外实验种间竞争实验研究(Gause(1932)室内的草履虫竞争实验)。宏观微观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等。Tansley首次开展了猪殃殃属种间竞争的野外实验研究,对自然群落。Connell(1961)对不同藤壶的种间竞争研究是野外实验研究的经典范例之一。实验室实验野外实验与实验室研究相比,设计和实施良好的野外实验,对自然群落产生的干扰最小,能较真实的揭示自然界中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理论研究法
利用模型说明种群模式或格局的特征。通过改变模型的参数,对参数的灵敏度进行探讨,或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种群、群落的模式或格局,以及决定模式或格局的生态学过程。理论研究法:使用抽象的方法(数学方法)分析和描述或拟合研究对象的生态过程或结果,其目的是阐明实验室或野外观察到的事实,揭示其生态学含义。描述性研究数学实验研究模型研究的目的理解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是如何影响种群动态或生态过程。进行动态预报,加深对生态观察的认识课堂复习
2.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因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而发生的负面影响被称为,它具有调节大小的作用,也可以导致物种分化和新物种形成。
竞争
1.对种群整体是有益的,它可以提高捕食效率和防御能力,促进繁殖和增加彼此学习效率。只有满足原则才能产生该效应。集群效应最小种群种群课堂复习
4.从一个世代的合子形成到下一个世代合子形成所经历的时段中,个体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称为。是生活史对策研究的重大进展。生活史r-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卫劳务合同门卫承包协议2025年
- 全新装修工程框架合同(2025版)
- 书籍编辑服务合同(2025版)
- 伸缩门采购合同范本2025年
- 泥工班组劳务分包合同范本(2025版)
- 热借款质押合同2025年
- 社区服务中心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生态农业观光园土地流转及种植合作合同
- 2025年短视频平台与原创音乐制作人版权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运营车辆调度管理课件
- 中医康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个人租赁房屋合同范本
- 2025年综合类-民航客运员-民航客运航班配载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道)
- 2024年云南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回族做礼拜的念词集合6篇
- GB/T 37214-2018陶瓷外墙砖通用技术要求
- 国家排污许可系统填报培训课件
- 飞行性能-飞行计划课件
- 村委会换届选举规程课件
- 慢性萎缩性胃炎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