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制药1节课件_第1页
基因工程制药1节课件_第2页
基因工程制药1节课件_第3页
基因工程制药1节课件_第4页
基因工程制药1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基因工程制药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基因的概念与特性

一、基因的概念:

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早期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1944年Avery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是DNA。A:S有夹膜致病菌,B:R突变非致病菌,C:加热杀死S菌,D:活R死S三、DNA的结构与性能⒈DNA的结构:四种核苷酸(A、T、C、G)连接。DNA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⒉DNA的性质与功能①吸收光谱260②电场中泳动③变性、复性、杂交第二节DNA的复制与表达一、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

二、基因表达

⒈转录: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转录后加工:剪切:除去内含子加帽:5’加m7Gppp加尾:3’加poly(A)

基因表达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⒉翻译后的肽链加工肽链切断①羟基化②糖基化③磷酸化④乙酰化第一节概述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诞生最先应用在医药科学领域。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产品--人胰岛素在美国问世。

优点:大量生产、应用临床、深入研究、扩大应用、改造不足、扩大了药物筛选来源。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制剂很珍贵,用传统方法很难生产,由于材料来源困难或制造技术问题而无法大量生产,但用基因工程可以得以解决。主要是医用活性蛋白和多肽类:(1)免疫性蛋白,如各种抗原和单克隆抗体(2)细胞因子,如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表皮生长因子、凝血因子等(3)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心钠素等(4)酶类,如尿激酶、链激酶、葡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药品的优点(1):①大量生产过去难以获得的生理活性蛋白和多肽(如胰岛素、干扰素、细胞因子等),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保障;②可以提供足够数量的生理活性物质,以便对其生理、生化和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扩大这些物质的应用范围;③可以发现、挖掘更多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国际上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重组导向毒素基因工程抗肿瘤药物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基因组重组抗血管生成药物转基因养殖动物的乳汁产生的人生物医药转基因植物生产的药物蛋白部分基因工程药物简介:1、人胰岛素(InsuIin)胰岛素是多肽激素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在维持血糖恒定,增加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调节与控制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胰岛素用于临床糖尿病的医治已有近7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其来源仅仅是从动物的胰脏中提取,而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氨基酸组成上存有一定的差异,长期注射人体时会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自80年代初开始,人们已开始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生产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分别在大肠杆菌中合成A链和B链,再在体外用化学方法连接两条肽链组成胰岛素。美国EIiLilly公司采用该法生产的重组人胰岛素Humulin最早获准商品化;另一种方法是用分泌型载体表达胰岛素原,如丹麦NovoNordisk公司用重组酵母分泌产生胰岛素原,再用酶法转化为人胰岛素。

2.人生长激素(Humangrowthhormone,hGH)人生长激素是人的垂体腺前叶嗜酸细胞分泌的一种非糖基化多肽激素。它有多种生物功能,主要是刺激身体生长。最近发现hGH对一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DNA合成有直接效应。hGH的主要用途是治疗诛儒症,临床试验认为hGH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Turner综合症也有很好疗效。美国的Genentech公司采用枯草芽泡杆菌系统表达hGH,产量达1.5g/L,于1985年10月批准上市,商品名称为Prptropin(hGH)。1994年3月又有新产品Nutyopin被批准上市。英国Cellteck公司用哺乳动物细胞生产的hGH,比从垂体中提纯的天然hGH多一个蛋氨酸,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我国用E.coli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hGH,1995年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做完临床试验后有两家公司进行工业化生产。

3、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干扰素是一种类似多肽激素的细胞功能调节物质,是一种细胞素。其定义包括如以下含义:(1)干扰素必须是一种蛋白质;

根据抗原特异性和分子结构的不同,干扰素可分为α、β、γ三型。干扰素的基本特性包括种属特异性、作用“广谱性和选择性”、相对无害性和特殊稳定性等。干扰素的生物功能活性可归纳为:(1)抗细胞内侵害微生物活性,(2)抗细胞分裂活性,(3)调节免疫功能活性。干扰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病毒性疾病。我国卫生部已批准生产的干扰素品种有:IFNα1b、IFNα2a、IFNα2b和IFNr四种。4.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白细胞介素是由白细胞或其他体细胞产生的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和介导作用的因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剂。目前已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已达15种之多,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十分广泛.主要功能有:(1)激活并刺激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5.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集落刺激因子(CSF)是一类能参与造血调节过程的糖蛋白分子,故又称造血刺激因子或造血生长因子。CSF的功能可概括为:刺激造血细胞增殖、维系细胞存活、分化定型、刺激终末细胞的功能活性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CSF还参与对成熟细胞的功能调节,并在宿主抗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已知的集落刺激因子(CSF)主要有4种:(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3F);(4)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上述4种CSF在注入人体后均有促使各类白细胞增殖和成熟、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数量的作用,因此CSF在临床上多用作癌化疗的辅佐药物,如化疗后产生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也用于骨髓移植促进生血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贫血等多种疾病。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肿瘤坏死因子这一名称是因最初发现时观察到它的抗肿瘤活性而命名的。随着人们对TNF的深入研究,该名称已不再能反映其全部的生物活性。TNF除具有抗肿瘤活性外.对多种正常细胞还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活性,如炎症活性,促凝血活性,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细菌和真菌作用,热原质作用以及参与骨质重吸收等。目前TNF经鉴定有3种1)主要由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的TNF-α;(2)主要由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的INF-β,又名淋巴细胞毒素(LT);(3)由NK细胞产生的细胞毒因子TNF-γ。(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位于机体抵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肿瘤的生物治疗以及骨髓移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皮肤黏膜组织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之一,是阻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而NK细胞是这一屏障的主要效应细胞之一。)1984年基因重组TNF获得成功后,1985年即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在治疗某些感性肿瘤上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TNF在临床诊断上也有一定意义。但天然TNF有一定毒副反应。国内1989年首次报道组建高表达人TNF工程菌株。并通过鉴定,重在研究TNF的衍生物,以提高比活性和减少毒副作用。目前,用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制TNF突变体主要有:(1)将原型TNF分子中第80、90和92位的Ile、Lys和Asn分别被Ser、His和Val置换,经E.coli表达产生rhTNFαD3a产物,毒性比原型TNF低11倍左右;(2)将TNF—αN末端的第2位Arg换成Lys,在及E.coli中表达TNF—K2产物,对某些人肿瘤细胞株表现出比TNP—α高出几十倍到几百倍的抑制活性,且毒性稍低;(3)在TNF分子的末端缺7个氨基酸,8、9、10和C端157位氨基酸分别被Arg—Lys—Arg和Phe取代,在E.coli中表达TNFmutantprotein产物,生物活性比天然的提高10倍,可降低用药量,减低其毒副作用,且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易于纯化。7.心钠素(AtrialnatriurcticfactorANF或ANP)心钠素是心房利钠因子。由于其化学结构属于一种多肽,故又称心房肽(ANP)。心钠素具有较强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在调节体液容量和浓度、控制血压、维持体液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降血压药和利尿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脏衰竭、高血压、肾功能衰竭、水肿和气喘等疾病。人的心钠素基因(化学合成)已先后在大肠杆菌、酵母菌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得到表达。1986年.VlasukIs等已将化学合成的人心钠素24肽(128-151)基因成功地在酵母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可分泌到培养液中。我国也已成功地将人α心钠素基因克隆到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中,并获得高效表达,95%以上的产物被分泌到培养液中。

8.重组乙肝疫苗重组乙肝疫苗是以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第2代乙型肝炎(HB)疫苗,已获得了突破性和实用性进展,是基因工程疫苗中最成功的例子。目前,乙肝病毒(HBV)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已出现了4条途径:(1)将HBV的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酵母,用重组酵母生产HB疫苗“如深圳康泰生物制品公司);(2)将S、S2或S1基因重组质粒转化哺乳动物细胞(中华地鼠卵巢细胞),大量培养重组动物细胞株生产HB疫苗(如我国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3)将S、S2或S1基因插入病毒DNA必需区,转染中华地鼠卵巢细胞,大量培养动物细胞株生产HB疫苗;(4)将S、S2或S1基因插入昆虫核多角体病毒DNA非必需区,转染家蚕和碟蛹生产HB疫苗。美国的重组酵母疫苗于1986年正式投放市场,法国的哺乳动物细胞疫苗于1984年投入批量生产。现在国内正在开展第3代HB疫苗的研究.如美、法和德国都已研制出人工合成的前S多肽疫苗、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