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_第1页
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_第2页
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_第3页
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_第4页
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常用重要穴位及功能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是一个大补穴;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叩击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2、关元穴温暖肾水往上营养人体。但由于工作的劳累,压力的增加,或生活的不规律。导致心火下不来,肾水上不去。到了晚上,心火还在嗞嗞的燃烧,当然就睡不着了。每天晚上5—7点,肾经里面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按揉关元穴20分钟,可以补肾水,灭心火,治疗失眠,让人睡眠安稳。3、肾虚会让人掉头发,眼袋浮肿,出现黑眼圈,记忆力减退,腰痛,性冷淡,白带清稀。不仅影响美容,还影响生活。关元的元气能够直接作用于肾,是补肾的要穴。每天晚上5—7点,肾经里面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按揉关元穴30分钟,可以补肾,改善肾虚的一系列症状。3、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功能: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4、内关穴功能: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5、合谷穴合谷穴: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功能: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6、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功能:一是清脑醒神,二是安神定志,三是清热散风。对此穴位经常揉按、叩击,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7、阳陵泉功能:一是通筋活络;二是疏经利节;三是清热利胆。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8、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功能作用:壮阳益气。主治病症: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功能:一是清心明目;二是清热散风;三是通窍活络。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9、殷门穴功能:一是通经活络;二是疏通筋脉。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10、命门穴命门穴是和肚脐相对的,它在背部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功能:一是补肾调经;二是理肠固脱。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11、三阴交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三阴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止痛之效,还可帮助睡眠。其中,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肝藏血,肾精生气血。三阴交是一个大补穴,能补气补血。12、血海血海穴的准确位置在于大腿内侧,靠近膝盖旁边的2寸左右。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者,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主治:崩漏,闭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丹毒,瘾疹,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缓解治疗膝盖疼痛、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另外,按揉血海穴可治疗肝血虚。13、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刺激太溪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按揉太溪穴可大补: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太溪穴,它是人体阳气汇聚的一个重要之地。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炙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女性朋友容易手脚冰冷,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太溪穴,坚持一周时间,手脚就会变得暖暖的。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延伸阅读:\o""缓解肾虚、增补元气的太溪穴\o""固肾功--肾虚的克星\o""敲打后溪穴治疗各种疼痛、保护视力HYPERLINK"/s/blog_54f4e3b70101op8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