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事迹故事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1页
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事迹故事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2页
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事迹故事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3页
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事迹故事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4页
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研究青蒿素事迹故事学习PPT课件(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生倾情青蒿素报告人:XXX单位:XXX屠呦呦前言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先后荣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数十年从事中药研究,她和她的研究团队创新研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曾受全国科学大会表彰,“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1930年—

),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药研究所化学室主任。目录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向医而行——与中医结缘呦呦晚鸣——继续攀登奉献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蒿草青青——一生执着青蒿素向医而行——与中医结缘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向医而行——与中医结缘

屠家继三个儿子后喜得千金,喜不自胜的父亲吟诵《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吟完诗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父亲没有想到,随口吟出的诗句,仿佛是一种预言,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冥冥中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屠呦呦上中学时整体成绩平平,唯独生物成绩较为突出。生物课上,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还勤学好问。14岁时,哥哥屠恒学赠给屠呦呦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道:“呦妹:学问是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1930年的冬天,一名女婴降生于浙江宁波开明街的屠家。第一部分向医而行——与中医结缘16岁的她患上肺结核,不得不休学,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才得以康复。躺在病床上忍受疾病折磨的少女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屠呦呦回忆。

几年后,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这一工作,屠呦呦便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搭进去”了。屠呦呦理想的萌发,来自青春期的一场大病。早年屠呦呦第二部分蒿草青青——一生执着青蒿素第二部分蒿草青青——一生执着青蒿素

屠呦呦的个性,像极了她手中的一株青蒿。这种不起眼却挽救了数百万人生命的植物,几乎在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山谷、河边、路旁,甚至在石缝里也能看到它顽强生长的身影。青蒿素的发现和提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从1969年承担抗疟中药研发的任务,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品”名单进行世界范围的推广,屠呦呦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执着”,是屠呦呦身边的同事对她一致的评价。【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第二部分蒿草青青——一生执着青蒿素然而,要从640种药物中筛选出对疟疾真正有效的药物,其难度可想而知。在青蒿之前,屠呦呦还研究过190种样品,但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研究一度走入了死胡同。屠呦呦后来回忆道:“我也怀疑自己的路子是不是走对了,但我不想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却意外在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灵感,开始了对青蒿素的日夜研究。直到发表诺奖获奖感言时,屠呦呦对这些经历依旧记忆犹新:在接受研发抗疟中药的任务后,她开始马不停蹄地搜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编写出以640种中草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第二部分蒿草青青——一生执着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科研环境十分艰苦。当时实验室设备简陋,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但任务时间又很紧迫,屠呦呦为了加快提纯速度,甚至用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来提取青蒿乙醚提取物。没有防护装备的科研人员接触大量对身体有害的有机溶剂,出现了各种程度的病状,屠呦呦也得上了中毒性肝炎。为了确保青蒿素用于临床的安全性,屠呦呦甘当“小白鼠”,以身试药,住进了东直门医院。她向领导提交志愿试药报告时铿锵有力地说道:“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对于她的选择,丈夫李廷钊既心疼又理解:“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第三部分呦呦晚鸣——继续攀登奉献2015年2016年2018年20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在宇宙中遨游的第31230号小行星命名为屠呦呦星。9月17日,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成为全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第三部分呦呦晚鸣——继续攀登奉献耄耋之年,屠呦呦的声音终于被全世界听到了。在发表诺奖获奖演说时,这位85岁老人的声音并不算十分有力,一如她颤颤巍巍的走姿。主持人在她演讲过程中一直跪在地上,一只手从后面扶着这位老人,另一只手为她拿着话筒。第三部分呦呦晚鸣——继续攀登奉献在屠呦呦身上,能清楚地看见一个科学家淡泊名利的品质。获奖后的这些年,这位年近90的科学家没有停歇,依旧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面对荣誉,她只是摆摆手:“得奖、出名都是过去的事,我们要好好‘干活’。”她不想宣传自己,少接受媒体采访,诺奖颁奖典礼结束后,官方组织了一场对所有诺奖得主的集体采访,她都婉拒了。

但对于人生进入晚年的屠呦呦来说,她更在意的事情是“在这座科学的高峰上,我还能攀登多久?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在抗疟新药品尚未问世的时代,每年大约有五十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多数为儿童。如果以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由于她的发现,过去二十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如果屠呦呦没有发现青蒿素,人类与疟疾已持续千年的战争,也许依旧一眼望不到尽头。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

屠呦呦在抗疟疾药物研发道路上锲而不舍、默默耕耘,永葆初心和使命,让来自中药青蒿的青蒿素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她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青年学习。坚守的信念坚韧的毅力坚实的品格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坚守的信念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是中国科学事业、医学事业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耀。在屠呦呦的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了中药、改变了世界。如今人生晚年的她,为了这棵小草,仍然默默地坚守着执著的信念,依旧在正常工作,依旧在研究中药,依旧在带科研项目。获诺奖后,她说得最多的是:“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从父母起名、发明“中国神药”———青蒿素,到荣获诺贝尔奖,她一生与“蒿”有缘。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坚韧的毅力

她研究了几十年,独辟蹊径,敢于创新,不跟风,不急于求成,潜心研究,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汗水,体现了一个科学家最宝贵的意志品质。当失败时,不气馁;当困境时,不低头;当登上顶峰时,不张扬,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辛、忍得住蜚语、经得起挫折,以执著的信念、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宽阔的胸襟、扎实的功底,站到了医学和科学的最高峰。在崇尚学术光环、海外经历、职位头衔的今天,她坚韧的意志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更令世人钦佩。屠呦呦成功的历程可谓十分艰辛,最可贵的是“坚韧”两字。第四部分学习屠呦呦——做执着坚守的时代青年她实话实说,“我从事科学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人民带来幸福,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只想回报国家。”评委对她如实评价:“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她得奖时:更是实在,惜言如金,非常谦逊、低调地说“这个荣誉属于科研团队的每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