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高办字﹝2010﹞1号_第1页
陕教高办字﹝2010﹞1号_第2页
陕教高办字﹝2010﹞1号_第3页
陕教高办字﹝2010﹞1号_第4页
陕教高办字﹝2010﹞1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书(本科)推荐单位陕西省教育厅课程学校西北工业大学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机械工程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机械设计及理论课程负责人 葛文杰填报日期2012年11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二年九月填写要求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推荐单位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情况原课程负责人葛文杰性别男出生年月最终学历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导学位博士行政职务现课程负责人葛文杰性别男出生年月最终学历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导学位博士行政职务所在院系机电学院通信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178信箱研究方向机械原理及机构学,机械动力学,仿生机器人学负责人更换原因无教学情况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授课名称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学时/人数起止日期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本科生54/1012009.9-2010.1机械原理与设计专业基础课本硕教改班机原部分30/1162010.3-2010.5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本科生54/95机械原理与设计专业基础课本硕教改班机原部分30/1072011.3-2011.5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本科生54/1182011.9-2012.1机械原理与设计专业基础课本硕教改班机原部分30/1112012.3-2012.5教学情况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学生总人数机械原理本科,专业基础课45502机械原理与设计本科,专业基础课45476仿生机器人学硕士生,学位课4566绿色产品设计硕士生,专业选修课4562智能仿生机器人博士生,专业选修课44233.近三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1)指导本科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2学时,10个班,312人。2)指导本科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两周课程设计,4个班,117人;三周课程设计,3个班,96人。3)指导“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电子”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8人,其中3人获校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论文奖。4)指导研究生工作: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16人,机械电子专业硕士2人,已毕业11人;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毕业1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5)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竟赛2届,先后指导24项作品,100余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5项,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6)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8项,本科生40人。5项已结题验收,其中两项先后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交流和成果展示会。7)指导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1项。4.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机械原理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2003年至今,课程负责人`2)机械原理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2008年,课程负责人3)机械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2008年,团队负责人4)“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教育部,主编5)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机械原理子库建设,全国教学研究中心,2005-2008,项目牵头单位和主持人。5.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平台,三峡大学学报,2007年6月,第29卷,专辑3~6,第一作者2)深化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2期(总期179):12~14,独作3)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总第230期):4~7,独作4)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推进课程改革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21~224,第一作者5)“机械原理”课程中机器动力学内容教学实践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9—112,第二作者6.获教学表彰/奖励1)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奖”,教育部,2007年2)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机械基础系列课程,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省人民政府,2009年,第三3)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09年,第三4)2011年获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主编的省部级规划教材、获奖教材1)主编的“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2)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3)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2012年获“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4)主编“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2007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精品教材5)主编“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2008年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学术研究现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基于全柔性机构的形状变化自适应结构及其在微型飞行器中的应用(5067517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仿袋鼠单足负重液动柔性跳跃机器人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50975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2012,12,项目负责人3)多级式形变自适应机构及其在机翼中的应用(2009619211001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目负责人4)用于星面巡游探测的仿袋鼠跳跃机器人机构技术研究(2007AA04Z207),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5)生物质骨化成型装置”(2009GJE00030),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计划项目,2009.3-2011.12,(服务企业:广东省东莞百大新能源)项目负责人发表的学术论文1)基于双质量-弹簧模型的仿袋鼠机器人间歇跳跃落地稳定性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5(4)(EI:073410777266),第一作者2)OptimalDesignofCompliantTrailingEdgeforShapeChanging,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Vol.21.No.2.April2008(SCI:000255384000012)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3)基于柔性机构的机翼前缘变形多目标优化.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8(2)(EI:20102413002985),第一作者4)TopologyOptimizationofCompliantAdaptiveLeadingEdgewithGeometricallyNonlinearity[J],ADVANCEDSCIENCELETTERS,2011,4(6-7)(SCI:000295057600077),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5)一种间歇式弹跳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跳跃性能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12,4(13),(EI:),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研究生)1)大型生物质气化装置,东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东莞市人民政府,2010.8,第五完成人2.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结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承担的工作签字葛文杰男教授/博导机械工程主讲机械原理课,负责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王三民男1961.3教授/博导机械工程主讲机械原理课,负责课程教学建设苏华女副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机械原理负责课程实验建设董海军男副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机械原理课,负责课程设计建设张永红女副教授机械工程主讲机械原理,负责实验与教学资源建设李树军男副教授机械工程负责课程实验建设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学历结构本课程教学团队有教师6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人,教师博士学位率67%。2)年龄结构本课程教学团队50岁以上3人,占50%;40-50岁3人,占50%。目前课程已选留博士补充新教师1人,课程教学助教由本学科在读博士生兼职担任。3)学缘结构本课程团队教师有3人毕业于本校,其余3人均为其他院校毕业,本科所学专业分别为机械设计专业、机械制造专业、机械电子专业。硕、博士所学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课程教学团队有两名老教师孙桓教授和陈作模教授,仍参与本课程的一些教材建设工作和教学顾问工作。此外,学校网络教育中心配备两名技术骨干作为本课程网络资源开发技术专家,本课程有3名博士作兼职助教,并参与本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工作。2.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为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团队长期以来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主要措施如下:课程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一贯重视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团队制定有青年教师导师制和上讲台前试讲制,每个青年教师都指定了指导老师,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对青年教师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讲台前,必须完成指导老师指定内容的学习、课程辅导、实验辅导、讲义撰写,并通过试讲之后才承担主讲课程。每位青年教师均安排有老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制定有青年教师导师制。主要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学上,课程团队的中青年教师成长很快,目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两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两人获学校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2)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创造条件,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目前在职的6位教师中,其中有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团队教师先后去新加坡、日本、美国、墨西哥及英国作访问学者及学术交流共5人次。3)带领青年教师参加教改研究项目与课程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与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近五年本课程团队主持精品课程、重点规划教材、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项目7项,主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6项,国家863计划目2项,省部级科研目7项和横向课题9项,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现了教师队伍由基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综合型的转型,极大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及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开展机械原理国家精品课程教改与建设工作。本精品课程自2003年首批立项以来,积极开展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和课程建设,建设了机械原理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教案及网络课程等立体化系列教材,创建了机械原理课程开放式学习室,开发了机械原理系列新实验。其中系列立体化教材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学资源已在同类课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本课程负责人作为主讲人,在全国性会作精品课程教改与建设经验报告20余场;在教育部教师培训计划安排下,分别于2008年和2001年在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全国270多所高校300余名机械原理教师进行了网络培训,已在全国产生了精品课程教改、教学及建设的示范和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2)开展机械原理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8年立项建设,围绕网络教学,开发了机械原理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录制了机械原理课程全程授课(48学时)录像,该资源和视频被校内外学生和教师广为下载学习,并在优酷、百度等知名网站广为传播,获得普遍好评,为社会学习者服务的资源共享取得了明显成效。3)开展机械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2008年立项建设,开展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试讲制,吸收青年教师参与教改研究和教材与课程建设教学项目,以培养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为他们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创造条件;加强教师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团队建设,并为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资源转化提供经费支持等措施,使本课程团队新增国家自然基金5项,863项目2项,团队的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4)修编出版“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机械原理》(第七版)。教材从内容和体系上进行很大更新,2007获教育部的全国精品教材,已有262所高校使用,发行量达40多万册。为了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已完成了该教材第八版修订工作。5)开展机械基础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立项建设,本课程开发了“凸轮动力学”、“多功能连杆机构动力学”、“凸轮CAD/CAM/CAT一体化”、打包机综合测绘认识与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等综合性新实验,丰富了教学实验资源。其中所负责的“凸轮动力学实验台”作为我校国家机械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代表性新实验参加了全国实验示范中心建设成果展示。6)开展“全国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机械原理子库建设。2005立项,项目由我校本校牵头,有清华、北科大、东南大学、华中科大、西南交大等学校参加,08年完成的机械原理课程网络多媒体素材库资源,已交高教社面向全国使用。7)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和教学,组织指导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近五年负责组织4届校内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并直接指导校级竞赛4届共44项作品;指导省级第三、四、五届竞赛参赛作品共39项,共获省级一等奖14项、二等奖10项;指导全国决赛第三、四、五届参赛作品共7项,其中“水葫芦打捞机”、“多功能变支点自支撑可组装式撬杠”及“‘密存散取’衣裤抽匣装置”等作品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8)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自动传输立体车库”、“基于人工气动肌肉助行器”和“地下管道铺设微型掘进机”等8项,其中两项先后代表学校被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交流和成果展示;指导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计划项目1项。9)指导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作品和创新实验项目等作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型专利24项,其中“自助进餐机”、“水面浮游生物打捞装置”、“可回收布告栏”、“爬壁机器人”、“组合式多功能救援工具”、“可控永磁式涡流逃生装置”、“救生防盗网”等已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10)积极探索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教育,所取得教改成果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了大会报告交流。《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第四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大会邀请报告,南京,2009年5月,独作《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基础课程教改与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第六届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大会邀请报告,广州,2011年5月,独作。

3.课程建设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以及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1.精品课程建设的转型升级本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路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创新教育为目标,以教学理念转变为先导,以课程教学模式转变和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方法改革为核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大力开发课程精品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共享,推动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本课程教学改革目标: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和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对创新人才竞争的需求,满足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发展要求,以育人为本,以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创新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终身学习和国际化要求。本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侧重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型,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共享的升级。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课程教学模式转型为先导改变传统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引导,以教材学习为基础,使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提高学习质量,强化能力培养,促进个性发展。对此,精品课程教学与建设的服务对象转型升级,由原来面向教师的展示型的精品课程建设,向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教师和社会公众学习者服务型转型,强调的教学资源的精品性、示范性、实用性和推广、共享性。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为核心教学内容的更新要满足学生打好本门课程的基础,拓宽知识面,开阔思路和视野,加强学习能力、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着力要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性与创新性、理论系统性与工程实践性、教学与学习的共性与个性和内容与学时之间的关系;优化和精炼基础、经典内容和理论体系,适当引入先进和创新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加强工程实践性,侧重技能应用,突出专题和案例教学,采用灵活教学策略,拓宽专业基础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关键首先,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将转变单一知识传授和灌输式讲授方式为启发、引导和探究式的模式转变,突出课程的思想方法教学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其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以教材、课外教学资源和网络全程教学视频与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课件为学习载体的多种模式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第三,适当减少讲授学时,增添讨论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采用多向式、互动式、协作式的学习模式,拓展知识面和开阔思路,提高学习效果;第四,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巩固,促进学生发现新问题与创新。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大力开发优质共享教学资源。精品资源建设是基础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建设是课程教学改革保障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也是教学资源共享的载体。一方面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课程内容学习为核心,知识导学、视频播放、学习指导、习题作业、仿真实验、交互学习、自我测试、课程答疑、复习考试等为基本环节的网络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又要确立以适合不同专业学、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发展学习者所需的相关知识、技能及素质培养和构建学习的需要,以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教学素材和实践教学以及研究和创新等拓展资源建设和构建式学习的网络资源模式,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大众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可搭建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是目标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其根本是以人才培养,尤其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和目标。其课程的教学原则是:用最优质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其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发展。因此优质资源共享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魂,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资源建设应以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培养创新为核心,从适合机械类本科层次、面向各类专业在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大众学习者学习、在职从业人员业余及终身学习和网络远程教育的要求出发,强化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适应性和学习效果,努力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实用度、共享度,取得最大化的教学及社会效益。2.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措施实现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其核心工作是要在精品资源建设和实现资源共享上下功夫,具体措施为: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开发课程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以学生知识和能力构建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精选、学习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学习评价方式改革。其资源建设的原则是:以本科在校学生课程学习为核心,兼顾适合社会学习者学习需要。充分考虑网络教学特点,提供从纸质资源、电子资源、视频资源、动画资源、软件资源等全方位的立体化资源库,使学习活动中的各个知识点均可通过各类资源开展学习,并获得机械原理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知识,了解新机构、新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培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从事工程设计和跨学科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2)以多种媒体素材为基础,编制大量的知识点、例题、习题讲解等多媒学习资源。制作大量生动形象的二维及三维动画,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增大知识获取信息量;设计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贴切实际的仿真实验,并与纸质教材构成立体化的教材体系,体现学习型社会对网络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一体化设计要求,优化提高学生自学效果及效率的学习资源。3)紧密联系工程实际,为培养复合型和创新性实用人才服务。通过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的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问题的良好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案例讨论和案例点评,加强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习者基于网络学习的资源需要。4)增强课程资源的交互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度。设计案例学习、探究学习、主题讨论、仿真实验等课程学习模块,以满足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需求。以课程全程授课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形成以课程内容学习为引导,视频播放、学习指导、习题作业、基本实验和自检自测为基本环节的网络教学模式,通过知识点自测、章节自测、模拟试题、考核系统自测、历届考题及考试等方式,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并与工程应用实例、实物教学网上再现、仿真实验和各类考核系统等手段结合,实现对《机械原理》网络教学的信息沟通、方法指导、内容指导、思想交流和支持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资源共享思路:在完善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和使用,进一步改进、完善和丰富课程学习活动模式及其网络教学模块设计与建设的基础上,联合兄弟院校在拓展资源建设方面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4.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1.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内容与结构课程教学总学时66学时,各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理论授课48学时配合平时作业练习完成现场教学2学时参观机构及机器陈列室实验教学4学时完成课程基本教学实验大型作业(课外学时)完成两个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计算报告课程设计12学时(课内学时)完成一份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报告2.本课程的内容、知识点及学时第1章绪论1学时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目的和方法机械原理学科发展概貌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3学时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机构的组成及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自由度计算及应注意的事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4学时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用速度瞬心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用解析法(复数法或矩阵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第4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4学时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构件惯性力的确定(质量代换法)运动副中摩擦的概念、摩擦力的计算和总反力方向的确定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第5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3学时机械的效率和自锁的概念机械与机组的机械效率计算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第6章机械的平衡2学时机械平衡的目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和动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实验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概念平面四杆机构平衡的基本概念。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5学时机械运转过程的三个阶段机械上的驱动力与工作阻力的特性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和求解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产生的条件、程度描述及其调节方法机械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原理第8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5学时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和应用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条件、急回运动、传动角及死点、连杆曲线和运动连续性等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用实验法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学时凸轮机构的应用、分类和特点推杆运动规律的名词术语、常用运动规律及选择的原则用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凸轮机构的受力分析、压力角的概念及意义凸轮基圆半径、滚子半径和平底长度等基本尺寸的确定第10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8学时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中心距和连续啮合的条件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切制与齿轮的变位修正的概念;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啮合特性及其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几何尺寸计算第11章齿轮系及其设计4学时齿轮系的分类及功用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行星轮系的效率和行星轮系选型即各轮齿数的确定第12章其他常用机构3学时棘轮、槽轮、螺旋及万向铰链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和设计要点擒纵轮、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组合机构的概念、类型及运动特点简介。3.本课程的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机构模型室和典型机器总体展示室以及机械产品创新设工程实物案例教学室,使学生建立工程实践的感性知识和设计认知概念,培养工程和创新意识。并逐步进行视频网络再现资源建设。4.课程基本教学实验机构运动简图测绘2学时机械动平衡1学时机构运动及动力参数测定1学时5.机械原理大型作业平面连机构的运动电算分析平面凸轮机构的电算设计6.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2学时典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5.课程资源资源特色本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优势与特色如下;1)所编《机械原理》教材为全国同类课使用面最大和影响最大的教材。该教材已修订出版七版,累计发行量为百万余册;已有60年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教学经验与积淀,教材曾均获国优、部优教材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先后被列为“九五”、“十五”和“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教材,在同类课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机械原理》第七版教材普遍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认可。教材发行近五年已达40多万册,有262所高校使用,教材被科技论文的引用率达1400多次。2)先后承担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96-750)——机械原理教学软件研制项目、并主持“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机械原理网络课程,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机械原理子库建设等国家级和全国性所有相关教学建设项目,建设并形成了主教材、学习指南、作业集、CAI教学软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等最为全面、最为丰富的机械原理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并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也已在同类课教学中被广泛使用。3)以国家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创建了机械原理开放式学习室和集工程设计认知展示、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等课程实践教学优质教学资源和一流环境;已在全国同类基地和课程建设中产生了重要的教学示范与资源共享作用,这些资源制采用视频网络再现,具有巨大的教学示范性和资源共享度,产生更高的教学及社会效益。4)具有传帮带的传统,老、中、青结合,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强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课程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对全国同类课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基本资源清单本课程基本资源涵盖学习者基于网络能自主完成本门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环节的必要资源。包含了本课程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并反映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基本资源内容清单如下:课程教学计划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实施教案(多媒体电子教案)全程授课实录按本课程的计划理论教学学时的全程授课实录(有教师与学生互动)共24讲48学时,每讲两节课,每节课50分钟。课程学习指导涵盖本课程各章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要求重点难点知识脉络学习方法(含多媒体资源)常见问题参考书目习题作业题目基本习题综合习题应用习题大型电算作业平面连机构的运动分析题目及要求平面凸轮机构的设计题目及要求课程基本实验简易冲床机构测绘测绘实验转子动平衡凸轮机构运动及动力参数测定课程设计题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课程考试样卷机械类机械原理近机类机械原理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为了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者选择与组合,对不同内容深度需求的拓展性资源建设有:1.扩展知识素材机械原理各章扩展知识机构综合及结构合理设计工业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及举例2.基本教学素材库图片动画视频、知识点讲解常见问题及解答3.教学案例素材库典型例题讲解习题作业案例工程设计案例4.课程考试试卷库(目前已建设机械类专业机械原理课程考试A、B、C三卷,其中C卷用于补考,共8套,暂时不宜公开上网)5.机构分析与设计参数化仿真系统连杆机构参数化分析与设计及其仿真系统(七种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参数化设计及分析及其仿真系统(两类凸轮机构设计)机构动力学参数化分析及平衡仿真系统6.创新教学资源创新题目创新指导作品展示创新心得7.学科方向介绍面向学生、教师以及公众的不同层次学科方向和研究进展介绍。上述拓展教学资源在本程所编的立体化教材中不同程度地在教学中已使用,尤其是机械原理课程素材挂于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资源网站已被学生和教师广泛使用,获得很大共享性。课程考试试卷库建设及积累初步形成,已经教学使用和考验,证明其题型、题量设计及考试考核效果是合理的。机械创新教学资源已在本校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其创新教学内容及指导方法在省内和全国高校产生很好示范性和影响,这些教学资源都具有教学共享价值。6.课程评价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自我评价1)本课程的教学与建设历史悠久、教学积淀和底蕴深厚,课程主教材及其配套立体化系列教材等资源,其学术教学水平,种类齐全程度、内容丰富及资源共享的程度和影响力均堪称国内一流,居全国同类课程之首。2)本课程一贯重视和长期坚持课程教改研究与实践,承担有多项高级别的教改项目,围绕提高教师课堂讲授效果与信息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在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改革方面,和在教材、网络教学资源、实验及教学环境建设方面,均有独具匠心的设计和鲜明的创新,成效显著,示范性强,处于引领全国机械原理面上教学与教改的地位。3)本课程有一支以国家教学名师为带头人,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课程建设团队,尚属一流基础课程教学队伍。同行评价吴鹿鸣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首批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校机械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1~3届委员):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程是全国同类课程中历史悠久、影响最大和特色鲜明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色为:1)该课程所编《机械原理》教材是全国同类课程最早的通用教材,也是经过数十年教学锤炼的精品教材。现已再版七版,曾获多项省部和国家级奖项,具有学生好学、教师好教等优点,其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文字水平及出版水平堪称国内一流,被同行公认为是代表了我国机械原理的教学水平,颇受广大教师推崇,使用面很广。该课程教改与课程建设能与时俱进,始终走在全国同类课程的前列。该课程建设有半个多世纪的积淀,有着深厚的教学底蕴。近年来,该课程先后承担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工程、96-750、国家教学基地、新世纪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重点规划教材等多项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积累并建设有一流的课程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与实验环境。所创建的课程学习室和机械创新设计教学与实验中心,独具特色,教学效果显著,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该课程有一支学术与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该队伍有我国机械原理的老前辈孙桓等教授的“传、帮、带”指导,队伍的中青年教师已传承了老一辈的敬业、奉献、团队精神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使该课程的教改事业得以很好延续和发扬,而且形成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并很有发展潜力的课程团队,在同行中享有口碑。该课程一直重视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并长期坚持机械原理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资源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该课程曾承担了多项相关资源建设的国家、省部级研发项目,建设并出版有高水平的教学软件,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等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被同类课教学广泛采用,并获得了成功,资源共享程度和课程示范作用显著。综上意见,该课程教学与建设居国内领先水平,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示范性强。学校评价张仲元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学校督导组成员):西工大《机械原理》课,对我来说有过三个阶段的直接密切接触,印象颇深,感觉甚佳。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学生就听说西工大《机械原理》课在国内各工科院校有很大影响,颇负盛名。在学习《机械原理》课时深感该课的确名不虚传,无论教材、老师授课、答疑、实验都很出色,学后收获很大,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八十年代,我在西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管教学工作,随堂听课並听取学生反映,学生对《机械原理》课的评价很高,很满意。当时学校对重要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进行评优,作为专家组成员,我参与了该项工作,专家组花了一周时间,对该课程方方面面进行了考评,近20名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评《机械原理》为优,属一类课程。近年,我作为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深入各院系了解和检查教与学的情况。数次听《机械原理》课,深感他们的教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在课堂上除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更利用了电子教案。重点突出,概念清晰,动态画面直观地表现出各种机构的运动,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讲授熟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信息量大,能将基础知识与新的科技成果很好的结合,注意启发式,课堂和课后有较好的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对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授课都感到很满意。学生评价董典彪05020905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葛老师教我们机械原理课。每次上课,葛老师都能用生动的语言,将复杂的机械结构形象的描绘出来,并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葛老师用他渊博的知识,带我们走进一个富有创新的机械的世界,极大地调动了我们的专业学习兴趣。葛老师有着严谨的教学态度,每次带给我们的教学课件和教具总是完整无缺的,从来都没有教具无法使用或者教学课件出现文字性错误的情况出现。我们都很喜欢教学软件加黑板板述的教学方式,这样我们能更加详细的理解课程内容。课件上有着各种视频及动画,加深了我们对机构组成的理解。陈驰05020904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葛老师带我们的机械原理课,我们都很喜欢这门课,每次同学们总是早早的到齐。我们还喜欢葛老师带我们去机械创新基地,看那些常用机构的演示。总是感觉非常有趣,增添了我们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葛老师上课十分生动有趣,每次他都会用课件上的动画及视频向我们演示,这样我们都能深刻的理解那些书本上看起来很难懂的机构。在课下的时候,我们还能浏览学校网站上的机械原理精品课程网站,上面有很多的典型案例,很多课堂上难以即时弄懂的东西都可以在课下的学习中搞清楚。同时,我们还参加了葛老师组织的大学生机械创新竞赛,真正的在实践中应用了我们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葛老师是一位能言传身教、教学有方的老师。社会评价近期搜到的网上学习者对本课程的部分评价:(1)对全程授课视频的评价:xigongda:葛老师上课确实比较有趣,模型和例子都很好黑龙江省鸡西市网友:讲的非常棒,谢谢老师!我要你,奚水兰:这个视频真不错感谢上传的朋友不然我就要挂科了ZIYOURENYGQ:非常谢谢很不错如果能在多注意一下老师跟屏幕之间的视频转换就更好了天天向上卢欣天:自学的好教程,谢谢。(2)对教材的使用评价:精灵熊(发表于2009-09-2514:55:29):好书,内容很好,但没有课后参考答案。huangjc1(2010-07-0214:10:28):值得推荐大家购买。作为很多学校的机械类的考研指定教材,本人觉得这本书编写的很好,系统严密,措辞严谨,知识点明确,一本很不错的教材。无昵称用户(2010-10-0223:01:02):不错,知识面排版等都比较好,这本书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很清晰地了解本书的具体类容,其排版的方式非常好,至少是比较适合我。梵天一页书:很经典的一本教材,学机械的可以说是必备。晖晖:经典教材,毋庸置疑。考研专业课复习指定用书,最好得配合买一本习题解答。无昵称用户:书很好,内容由浅入深,适合初学者自学,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全面。郑近德:还可以讲解很详细,是机械专业的基础,书中针对初学者,讲的比较详细,透彻。无昵称用户(2012-02-2414:49:25):书很不错哦,对学习的帮助很大,建议学机械专业的同学都买一本,学习参考和考研、工作都有帮助。(3)对机械原理作业集的评价:zhangzengkun2008评论:书中内容很有条理,很好,值得推荐。评论者我:没答案,网上找了只能找到一半……郁闷死了!幸好老师讲课清晰,做起来还好!不过题目真的是经典而且针对性很强!好书!(4)对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的评价:蔡康廷(发表于2009-09-1818:30):非常感谢葛文杰老师,制作的机械原理典型例题。让我能把此门课学得更好。Zhangchong(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