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基上_第1页
微生物培养基上_第2页
微生物培养基上_第3页
微生物培养基上_第4页
微生物培养基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培养基上第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基本要求:1)都必须含有作为合成细胞组成的原料,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2)满足一般生化反应的基本条件;3)一定的pH等条件。第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适宜大规模发酵的培养基1)经济2)副产物尽可能少3)原料因地制宜、价格低廉、性能稳定、资源丰富、便于采购运输4)满足总体工艺要求第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节培养基的类型及功能第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培养基的类型(一)按纯度1、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稳定。适于科研工作,在生产疫苗时,为了防止蛋白杂质混入,也常用。但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2、天然培养基:天然动植物产品。营养丰富,适于微生物生长。一般不需另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适于工业生产。组分复杂,不易重复,如对原料质量等方面不加控制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第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按状态1、固体培养基:适于菌种和孢子培养和保存,也广泛应用于有子实体的真菌类。

常用麸皮、大米、小米、禾壳和琼脂等,有的还另加其他营养成分。2、半固体培养基:即在配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琼脂,一般用量为0.5-0.8%,培养基即呈半固体状态。主要用于:鉴定菌种,观察细菌运动特征及噬菌体的效价滴定等。3、液体培养基:

80-90%是水,内含可溶或不溶营养成分,是发酵工业大规模使用的培养基,它有利于氧和物质传递。第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按用途1、孢子培养基供菌种繁殖孢子用。

要求:能使菌体迅速生长,产生较多优质的孢子,不易引起菌种发生变异。

第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基本配制要求:第一,营养不要太丰富(特别是有机氮源↓),否则不易产孢子。第二,所用无机盐的浓度要适量,不然也会影响孢子产量和颜色。第三,要注意孢子培养基的pH和湿度。

第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2、种子培养基

供孢子发芽、生长和繁殖菌丝体。

要求:营养丰富完全,氮源和维生素的含量高些,总浓度略稀薄,以达到较高溶解氧。一般用天然有机氮源,因为有些氨基酸能刺激孢子发芽。但无机氮源容易利用,有利于菌体迅速生长,所以常包括有机及无机氮源。最后一级的种子培养基最好能较接近发酵培养基,这样可使种子迅速适应,快速生长。第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发酵培养基是供菌种生长、繁殖和合成产物之用。既要迅速生长、又要能迅速合成产物。因此,除有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外,还要有产物所需元素、前体和促进剂。

生长和合成产物需要的总的碳源、氮源、磷源等的浓度太高,或两阶段各需的最佳条件不同时,则考虑分批补料。第1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节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第1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工业微生物绝大部分都是异养型微生物,它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前体等物质提供能量和构成特定产物的需要。第1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碳源

常用碳源:糖类、油脂、有机酸和低碳醇。

葡萄糖:最易利用,是加速生长的有效的糖。但过多会过分加速菌体呼吸,以致溶解氧不能满足需要,使一些中间代谢物积累,pH下降,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第1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糖蜜:制糖结晶母液,蔗糖厂的副产物,含丰富的糖、氮、无机盐、维生素等。主要含蔗糖,总糖可达50一75%。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的成分有所不同。糖蜜常用在酵母和丙酮丁醇的生产中,抗生素等微生物工业也常用它作碳源。酒精生产中若用糖蜜代甘薯粉,可省去蒸煮、制曲、糖化等过程,简化了工艺。第1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淀粉、糊精:淀粉在发酵工业中被普通使用,它可克服葡萄糖代谢过快的弊病,同时淀粉来源丰富,价格也比较低廉。常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甘薯淀粉等。有些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玉米粉、土豆粉作碳源。纤维素和含淀粉较多的野生植物也是今后开发碳源的广阔天地。第1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油和脂肪:脂肪作碳源时需供给比糖代谢更多的氧,否则,大量脂肪酸和代谢中的有机酸积累,pH下降,影响酶作用。

常用的油:豆油、菜油、葵花子油、猪油、鱼油、棉子油等。第1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有机酸:乳酸、柠檬酸、乙酸等有机酸或它的盐也能作碳源。

有机酸的利用常会使pH上升,尤其是有机酸盐氧化时,常伴随着碱性物质的产生。不同碳源在氧化时,对pH的影响各不相同。烃和醇类:正烷烃、乙醇等第1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氮源

A有机氮源

常用:花生饼粉、黄豆饼粉、棉子饼粉、玉米浆、玉米蛋白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蚕蛹粉、尿素、废菌丝体和酒糟等。它们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被吸收后再进一步分解代谢。第1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玉米浆:

易被利用的氮源,含丰富氨基酸、还原糖、磷、微量元素。含磷酸肌醇,对促进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和土霉素的生产有作用。玉米来源不同,加工条件不同,玉米浆的成分常有较大波动,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当调配。尿素:常用有机氮源在青霉素、谷氨酸等生产中也常被采用。尤其是在谷氨酸生产中,尿素可提高谷氨酸的生产。

有机氮源有的还是产物的前体。第1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常用的有:铵盐、硝酸盐和氨水等。也称为速效氮源。无机氮源的迅速利用会引起pH的变化。生理酸性物质:硫酸铵。生理碱性物质:硝酸钠。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B无机氮源第2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氨水:在发酵中除可以调节pH外,它也是一种容易被利用的氮源,在许多抗生素的生产中得到普遍使用。氨水因碱性较强,因此使用时要防止局部过碱,加强搅拌,并少量多次地加入。另外在氨水中还含有多种嗜碱性微生物,因此在使用前应用石棉等过滤介质进行除菌过滤。第2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或生理活性作用的调节物。低浓度时对生长和产物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常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微生物及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这些物质的最适浓度要求均不相同。第2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钴、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除了合成培养基外,一般不再另外单独加入。但有些发酵上业中也有单独加入微量元素:

例如:生产维生素B12,因钴是组成成分,因此需要加入氯化钴。镁、磷、钾、硫、钙和氯等常以盐的形式加入:例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钾、碳酸钙、氯化钾等。第23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磷具有重要代谢调节作用,有利于糖代谢,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但磷若过多时,许多产物的合成受抑制。例:链霉素、土霉素、新生霉素、柠檬酸等都受到磷浓度的影响。许多次级代谢过程对磷酸盐的承受限度比生长繁殖过程低,必须严格控制。但也有一些产物要求磷酸盐浓度高些。例如:淀粉酶,添加超过菌体生长所需要的磷酸盐浓度,则能显著增加。第24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钙:

培养基中钙盐过多:形成磷酸钙沉淀

分别消毒或逐渐补加。

CaCO3作为调节缓冲剂,在培养基为中性时加入。第25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镁:

除叶绿素,不参与细胞的组成。

酶激活剂,影响基质氧化与蛋白质合成。常以硫酸镁加入,碱性溶液中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配料时要注意。第26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硫;硫是含硫氨基酸的成分和某些辅酶的活性基,如辅酶A、硫辛酸和谷胱甘肽等。在某些产物中硫是组成元素。在其生产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等含硫化合物作硫源。第27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

铁:

是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成分,是菌体有氧氧化必不可少的元素。

铁制发酵罐内的溶液即使不加任何含铁化合物,其铁离子浓度已达30ug/ml。一些天然培养基的原料中也含有铁,所以在一般发酵培养基中不再加入含铁化合物。第28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有些产品对铁很敏感:例1:青霉素要求最适铁含量在20ug/ml以下。例2:柠檬酸生产中,铁离子会激活顺乌头酸酶,使柠檬酸进一步代谢为异柠檬酸,据报导在无铁培养基中产酸率可比含铁培养基提高近3倍。例3:生产啤酒时,糖化用水若铁离子浓度高,就会降低酵母发酵活力。第29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氯:一般不具营养作用,但嗜盐菌除外。在含氯产物发酵中,除从原料和水中带入的氯外,还需加入约0.1%氯化钾以补充氯离子。啤酒糖化时,氯离子在20-60mg/l内,能赋于啤酒口味柔和,并对酶和酵母的活性有促进作用。但氯含量过高会引起酵母早衰,使啤酒带有咸味。第30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钠:与维持细胞渗透压有关,故在培养基中常加入少量钠盐,但用量不能过;否则会影响生长。第31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钾:与细胞渗透压和透性有关,是许多酶的激活剂,能促进糖代谢。在谷氨酸发酵中,菌体生长时需要钾离子约0.01%,生产谷氨酸时需要约为0.02-0.1%(以硫酸钾计)。第32页,共3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1、前体能直接结合到产物中,而自身结构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产量却有较大提高。有些前体浓度过高时对菌体有毒性。此外,菌体还能分解前体,因此常采用少量多次地加入。青霉素生产中,加入玉米浆,产量增加,原因是玉米浆含有苯乙胺,被优先结合到青霉素分子中去。第33页,共35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