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课第四章曝光与测光第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曝光是摄影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高质量的影像需要以正确的曝光为前提,而准确的曝光又离不开准确的测光。第四章曝光与测光第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一节正确认识曝光开启快门的一瞬间,光线通过光圈的光孔使胶片感光,这就是摄影曝光。曝光影响:影像的密度、清晰度、色彩。曝光要考虑的因素:光线的强弱、胶卷片速、显影条件、互易律失效、器材准确性等。第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1)曝光与密度:对于黑白片和彩色负片,曝光过度,密度就大,俗称“底片厚”;曝光不足,密度就小,俗称“底片薄”。对于彩色反转片,曝光过度,密度就小,色彩浅淡、胶片透亮;曝光不足,密度就大,色彩浓重、暗黑。第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曝光与影像清晰度:曝光严重过度或严重不足,都会使影像清晰度下降。曝光严重过度时,因光线在胶片乳剂层中的散射,会使影像轮廓线被柔化而显得不够清晰,还会引起乳剂颗粒增粗,使影像细节表现的清晰度下降。曝光严重不足时,由于缺乏构成影像的必要密度,也就无法清晰的再现影像。一、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第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同一曝光量可以由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大光圈组合、小光圈组合快门速度:手持相机的速度。抖动会带来影像的模糊。不同的速度拍摄不同的被摄体。一、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第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曝光与色彩:在彩色摄影中,准确的色彩再现需要以准确的曝光为前提,曝光过度或不足都会破坏色彩平衡,导致影像偏色。一、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第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1.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光线强弱、胶卷片速、显影条件、互易律失效和器材的准确性。2.考虑摄影曝光时,对光线强弱不仅要注意光源本身的强弱,更要注意被摄体的受光情况和反射光强弱。3.冲洗后的底片密度大或小,既可能是曝光原因,也可能是冲洗问题。第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4.互易律:当光照度与曝光时间按反比互易时,如果曝光量相同,不同光圈快门组合的曝光效果也相同,这种关系在摄影曝光上称为互易律。二、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第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比如,使用“F5.6、1/125”和使用“F8、1/60”,其曝光量相同,曝光效果也相同,因此,“F5.6、1/125”与“F8、1/60”两个不同组合符合互易律。在摄影曝光组合的调节中,大多数不同组合都符合互易律。二、影响曝光量调节的客观因素第1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互易律失效当曝光时间太长(大于1秒)或太短(小于1/1000秒)时,相同的曝光量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并不产生相同的曝光效果,这种现象称为互易律失效。如“F4、1/2000”与“F8、1/500”,其曝光量相同,但曝光效果不同。要获得相同的曝光效果,前者应增大半档光圈。第1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互易律失效互易律失效的原因:由于感光乳剂层有惰性,当光照度太小或曝光时间太短时,就难以使乳剂层对光线有充分的反应,从而导致光化作用减退,有效感光度下降。5、光圈快门与测光系统的准确性第1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影响曝光量调节的主观因素1.表现意图(1)“表现意图”是指你希望获得怎样的影调、色调与色彩效果。(2)“准确曝光”:是一个客观概念。指严格按景物中18%反射率的中灰亮度调节曝光,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影调和层次。第1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正确曝光”:是一个主观概念。指摄影者有时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多曝光或少曝光,以达到自己的表现意图。正确曝光可以是“准确曝光”,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增、减曝光。①当需要充分表现景物的亮部细节时(如雪景中的雪),就需要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减少一些曝光;②当需要表现景物中的暗部细节时(如一只黑猫),又需要在准确曝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曝光。三、影响曝光量调节的主观因素第1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根据胶卷的曝光宽容度和实际用途以确定正确曝光。三、影响曝光量调节的主观因素第1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二节曝光量估计第1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室外曝光量估计1.室外曝光参考表说明:(1)表适用于春、秋季日出后两小时至日落前两小时。在夏季应缩小一档光圈,在冬季应增大一档光圈;(2)阳光下开阔的阴影处参照阴天的曝光量调节;第1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室外曝光量估计(3)“强烈阳光”指无云和雾,被摄体有明晰的影子;“薄云”指被摄体有淡淡的影子;“厚云”指被摄体几乎没有影子;“阴天”中对重阴天应再开大一档光圈。(4)“正面光”指与相机镜头同方向从正面射向被摄体的光(摄影者背对太阳光源);“背面光”指相机镜头反方向从背面射向被摄体的光(摄影者正对太阳光源)。第1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室内曝光量的估计室内曝光量的估计有室内自然光照明与室内灯光照明两种类型。1.室内自然光曝光量的估计曝光参考:晴天,距窗户1米左右,使用ISO100胶卷面朝窗户——可用f4,1/30
背朝窗户——可用f2,1/30第1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室内灯光曝光量的估计室内灯光曝光量的估计主要参考三个因素:(1)光源强度(功率大小,光源多少);(2)照射距离(被摄体至光源的距离);(3)被摄体的受光角度。曝光参考:被摄体正面受光,距光源2米左右,使用ISO100胶卷。二、室内曝光量的估计第2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室内曝光量的估计注意:当照射距离发生变化时,应按“光照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规律调整曝光量。即按“距离增大一倍,曝光量增大两倍”的原理掌握。例如,200瓦的光源,距离2米时,用f4、1/2;距离变为4米时,应该用f2、1/2;距离变为1米时,应该用f8、1/2。距离为3米时,应该用f2.8、1/2。第2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宁少勿多”与“梯级曝光法”1.“宁多勿少”原则:由于黑白片和彩色负片在曝光过度方面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因此黑白片和彩色负片的曝光估计应“宁多勿少”。2.“宁少勿多”原则:由于彩色反转片曝光稍不足的效果优于曝光稍过度,因此彩色反转片的曝光估计应“宁少勿多”。彩色反转片的曝光宽容度很小,曝光严重过度或严重不足都会导致废片,对彩色反转片来说,使用测光表或采用“梯级曝光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第2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梯级曝光法:又称“加减曝光法”。即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通常先按估计的曝光量拍一张,然后再分别增加和减少曝光量拍摄几张。例如,估计为f5.6、1/60,拍摄以后再用f4、1/60和f8、1/60拍摄。三、“宁少勿多”与“梯级曝光法”第2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三节相机测光系统的性能与运用现代相机大多数带有测光系统,称为“内装式测光表”。相机的测光系统几乎都是反射式测光。这种测光系统,在以下三种情形下,往往由于测光不准,而导致出现曝光不正确。(1)逆光拍摄;(2)有大面积明亮背景的拍摄;(3)有大面积深暗背景的拍摄。第2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反射式测光表的测光原理1.物体的反光率(反射率):物体上的反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称为物体的反光率(反射率)。第2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若某物体绝对的黑(称为绝对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光,它的反光率为0;若某物体绝对的白,能完全反射入射光,它的反光率为100%;这是两种极端情况。事实上,所有物体的亮度都在这两个极限之内,而且大多数物体的亮度是中等的,他们的平均反光率为18%。所以,把18%的中灰影调作为制造和校订测光表的依据。第2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测光原理反射式测光就是测量被摄体的反射光亮度,“以18%中灰色调再现测光亮度”。测光时,测光系统测出被测对象的反射光亮度,然后把测出的反射光亮度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最后告诉你或机上微电脑需要怎样的曝光组合。第2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使用反射式测光表(包括机内测光系统和独立式)需注意的问题(1)当测光对象是深暗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曝光,就会曝光过度。因为测光系统“感到”亮度较小(在同样光线下,暗色调的反射光量小),于是,指出需要使用较大的光圈或较慢的快门速度(即较大的曝光组合)来把被测对象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然而,该景物实际应该再现为暗色调,而不应使其亮度提高为中灰色调。第2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当测光对象是亮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曝光,就会曝光不足。因为测光系统“感到”亮度较大(在同样光线下,亮色调的反射光量大),于是,指出只需要使用较小的光圈或较快的快门速度(即较小的曝光组合)来把被测对象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然而,该景物实际应该再现为亮色调,而不应使其亮度降低为中灰色调。第2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当测光对象是18%反光率的中灰色调,包括测光范围内各种景物的综合亮度是呈18%反光率的中灰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推荐的曝光组合就能获得准确的曝光。它对大多数通常的被摄体都能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第3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测光方式1.平均测光平均测光是测定被摄体的综合亮度,即把较大测光范围内的各种景物的亮度综合,取其平均亮度值,以此作为推荐曝光量或进行自动曝光的依据。第3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1、平均测光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上,平均测光就是测量取景画面全部景物的平均亮度。当这种平均亮度等于18%的中灰色调时,就能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当时,当画面出现大面积过亮或过暗的背景时,平均测光就会导致被摄主体明显的甚至严重的曝光不足或过度。第3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偏重中央测光又称“中央重点测光”。其测光读数是以取景画面“一定面积”的被摄体亮度为主其余部分景物的亮度为辅。这种“一定面积”多数位于画面中央,也有的位于画面中央偏下。使用“偏重中央测光”时,应使偏重区域对准中灰色调景物,以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第3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部分测光与点测光部分测光(又称“局部测光”、“区域测光”)和点测光(也称“重点测光”)。都是仅仅测量画面中央很小部分区域的景物亮度,以此作为测光读数和自动曝光的依据。测光面积占整个画面10%左右的,称为“部分测光”,占3%左右的,称为点测光(重点测光)。第3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部分测光与点测光不受画面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因而只要把极小的测光区域对准景物中的18%的中灰色调,通常就能获得准确的曝光。但是,如果把测光区域对准景物中的高光部或深暗部,就会导致明显的曝光不足或过度。第3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4.多点测光又称“分区综合测光”。是一种高级的测光系统。这种测光系统采用多个测光元件,各自向画面的既定区域测光,然后把各自的测光数据输入相机的微型电脑,由电脑进行计算,得出准确的自动曝光数据。第3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外测光、TTL测光、TTL-OTF测光、TTF测光1.外测光:测光不通过相机镜头,在相机外表面上能看到测光系统的受光窗。外测光的受光窗的位置有的在镜头筒上,有的在镜头上方的机身上(有点状和方形状之分)。外测光的测光性能都属于平均测光。其主要缺点是:测光范围与成像范围不完全一致,产生测光误差的可能性较大。第3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TTL测光即“通过镜头测光(ThroughTheLens)”。其特点是在相机的外表面看不到测光窗,测光范围总是在成像范围之内,或与成像范围完全一致。因此,测光准确性比外测光高,测光时,相机光圈处于最大光圈状态,故又称“全开光圈测光”。TTL测光一般用于单镜头反光相机,测光性能多半为“偏重中央测光”,也有采用“点测光”、“多点测光”或“平均测光”的。第3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TTL-OTF测光即“通过镜头测量胶片反射光”(ThroughTheLens—OffTheFilm),又称“收缩光圈测光”。这是用于自动曝光的一种先进的测光系统。其特点是:测光元件在相机反光镜后、胶片平面下方,在实际曝光时进行测光。第3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测光原理是:当快门释放时,相机的光圈自动收缩到预先调定的大小,光线通过光孔到达胶片后又反射到测光元件,一旦胶片达到所需的曝光量,相机便自动关闭快门,完成自动曝光。3.TTL-OTF测光第4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TTL-OTF测光比通常TTL测光的自动曝光准确性更高。采用这种测光的相机一般具备两套测光系统:“TTL-OTF测光”用于自动曝光时的测光,“TTL测光”用于手动曝光时的测光。3.TTL-OTF测光第4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4.TTF测光(ThroughTheFinder)即通过取景器测光。这是用于内置变焦镜头的相机的测光系统。它既不同于外测光,也不同于内测光,是测量通过取景器的光线,测光元件位于取景器内,测光范围随镜头变焦而变化,测光准确性高于外测光。第4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四、测光系统使用的光敏元件1.硒光电池2.硫化镉光敏电阻(cds)3.蓝硅光敏二极管(SPD)4.镓光电二极管(GPD)5.矽光敏二极管(SPC)第4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五、自动曝光补偿自动曝光补偿的主要方法:
1.使用自动曝光补偿盘或按钮方法:需减少一档曝光就调到“-1”,需增加一档曝光就调到“+1”。第4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2.使用片速调节装置方法:需减少一档曝光就把所用ISO胶卷的片速乘2加以调节,需增加一档曝光就把所用ISO胶卷的片速乘0.5加以调节。如使用ISO100胶卷,需减少一档曝光时,就把片速调节为ISO200,需增加一档曝光时,就把片速调节为ISO50。五、自动曝光补偿第45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使用测光锁定装置多数自动曝光相机采用“测光锁定”的设计来实现自动曝光的补偿。操作方法:摄影者先将相机对准合适的景物(如人的脸部、18%中灰色调物体等),按下快门钮一半测光,然后保持快门钮按在一半状态再重新取景拍摄。五、自动曝光补偿第46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六、测光系统的使用技巧暗弱光线下的测光(1)采用提高片速调节的方法测光。(2)采用白卡(灰卡的另一面是白卡,其反光率为90%)测光。用白卡测出的读数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增加2.5档曝光量使用。使用远摄镜头测光其他测光技巧第47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第四节独立式测光表独立式测光表有反射式测光表、入射式测光表、点测光表和闪光测光表四种基本类型。独立式测光表的显示方式有指针式和液晶数字显示两种。第48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一、反射式测光表的使用技巧1.机位法:在相机位置朝被摄体测光。常用于拍摄开阔的风景时测光。测光时应避免过多的天空光进入测光窗,否则易曝光不足。2.近测法:即靠近被摄体测量其局部亮度。近测时,测光表应距测光部位10厘米左右,要避免测光表在测光部位投下阴影。第49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3.灰卡法:采用反射率为18%的标准灰卡作为测光对象。这是一种准确、简便的常用测光方法。使用灰卡测光时,应使灰卡处于被摄体同样的受光条件下,距灰卡10厘米左右测光,避免在灰卡上产生测光表的阴影。4.代测法:即向被摄体之外的物体测光。最常用的代测法是测量摄影者自己的手背,以手背代替灰卡。因为黄种人的手背肤色接近18%灰卡的反光率。第50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5.亮部法:即朝着景物中稍有细节、层次展现的最亮部位测光。其作用是确保被摄景物的亮部有良好的细节表现。这种方法应注意仅测强光部的亮度,且测量读数不能直接使用,需开大2.3档光圈使用。第51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6.暗部法:即朝着景物中稍有细节、层次展现的最暗部位测光。其作用是确保被摄景物的暗部有良好的细节表现。这种方法应注意仅测被摄景物最暗部的亮度,且测量读数不能直接使用,需缩小2.7档光圈使用。第52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二、入射式测光表的使用技巧入射式测光表是直接朝光源测量被摄体承受的照度,就是直接测量找到被摄体上的光量。使用方法:把入射式测光表置于被摄体位置,使测光窗朝着相机光轴方向测光(注意不要对准光源测光,否则测光读数偏高)。第53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使用优点:操作简便、单一,不受被摄体色调深浅的影响,各种色调的被摄体都能得到忠实的再现,在彩色摄影中尤为有用,是受摄影者喜爱的一种测光方式。许多反射式测光表只要在测光窗上加一只半球形的乳白罩,就能用于测量入射光。反之,移去乳白罩,就成反射式测光表了。第54页,共60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六三、点测光表与闪光测光表1.点测光表:是一种特殊的反射式测光表,其受光很狭窄,通常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控平台管理办法
- 内部配套管理办法
- 军功认定管理办法
- 军队党费管理办法
- 农产销售管理办法
- 农村供暖管理办法
- 农村宽带管理办法
- 农村管理办法试行
- 农网抢修管理办法
- 农行支行管理办法
- 投资合作协议及投资细则说明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闺蜜合同协议书模板模板
- 2025年金华市警示教育基地管理中心选调考试笔试试题
- 全国集体荒地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远海运集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山东济南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企业IT桌面运维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