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_第1页
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_第2页
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_第3页
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_第4页
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智能城市道路停车建设设计

510626198210014770510626200506224064510626199503164777Summary:本文讲述了道路停车的现状、停车的社会共性问题及优化方案。Keys:城市道路设计、停车、停车带、辅助停车带、机动车、非机动车、充电引言: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汽车普遍成为家庭日常的交通工具,然而传统低容量的道路设计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高度需求,例如:车流量拥堵、占道停车、停车场难以满足日常车位的需求导致停车难的现状,特因此浅谈道路现状及道路优化设计方案,如下:1.道路停车现状1.1现状停车概述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生产,停车已是一大难题。寻找停车位既耗时又耗力,停车场非远即贵,就近停车一不小心就违章。在狭窄的道路两边布满停车位,使道路更加狭窄,影响车辆通行;没有停车位的道路,车辆只能停在人行道上,影响行人的安全。狭窄的道路、稀少的停车位,导致占道停车、乱停乱放等违章停车的行为屡见不鲜,看似繁华的街道却潜藏着种种危机。1.2现状道路不安全停车实况1-1非机动车道停车1-2主道停车1-3主干道主道停车1-4支路主道停车1.3现状停车的危害(1)占用人行道停车直接影响行人通过,将行人赶上车行道形成不安全因数。盲道形同虚设,盲人根本无法独自出门。(2)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直接影响非机动车辆的交通安全,增加了安全事故与民众纠纷发生的概率。(3)占用主道停车直接影响道路通畅,加大各种交通安全隐患以及纠纷发生的概率。2.停车规范化设计理念(1)通过设计的硬件设施解决停车的安全性和规范性。(2)规范停车减少安全事故和社会纠纷发生的概率。减少群众生活生产的成本,加大社会效益,增加构建文明城市的和谐性。(3)新建道路及规划城镇应充分考虑道路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的合理性,改建道路也应考虑车位的设计。3.道路停车优化设计方案3.1四幅道路设计方案四幅路这样设计:中央隔离带(按照现行常用设计方案设计)+行车道*2(按照现行设计常用方案设计)+停车带倒车带*2(该段宽度应为一个车道宽,该带的内侧面应纵向设置凸起减速路标+横相应的向减速路标)+停车带*2(该带设置宽度应该能够保证常规汽车的长度,非常规汽车的临时停放可以超占车位,该停车带内可设置充电桩便于用电汽车充电,停车带的停车位亦可按照停车占用的停车位合理收取停车费来弥补建设期的超常方案投入)+机非隔离带和停车后人行道(停车后人员应从该人行道进入道路人行道)*2+非机动车道*2+附属带*2(设置非机动车辆停放区、路灯、行道树专用带功能带,该带宽度应该约2米宽)+人行道*2。具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如下:3-1平面方案设计3-2平交道口方案设计示意3.2三幅道路设计方案三幅路与四幅路的区别仅是中央绿化带的有无,本处不在单独谈及。3.3二幅道路设计方案二幅路这样设计:中央隔离带(按照现行常用设计方案设计)+行车道*2(按照现行设计常用方案设计)+停车带倒车带*2(该段宽度应为一个车道宽,该带的内侧面应纵向设置凸起减速路标+横相应的向减速路标)+停车带*2(该带设置宽度应该能够保证常规汽车的长度,非常规汽车的临时停放可以超占车位,该停车带内可设置充电桩便于用电汽车充电,停车带的停车位亦可按照停车占用的停车位合理收取停车费来弥补建设期的超常方案投入)+人行道*2。具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如下图:3-3二幅路方案设计示意3.4一幅道路设计方案一幅路与二幅路的区别仅是中央绿化带的有无,本处不在单独谈及。3.5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综合利用设计理念(1)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地下可设置地铁线路。当设置地铁线路时,该处断面约8米宽,完全满足出入口、安全通道等的建设。(2)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可设置雨污管网线路。建设雨污水管道时,便于用户井的连接、雨水的收集,井盖、雨水篦子等结构物可大量减少设置行车道,对于道路的安全、维修都非常有利。(3)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可以设置综合管廊线路等。地下设置综合管廊时,该处行车冲击荷载少,方便建设或检修出入口、吊装口、通风口等。(4)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也可以设置交通亭用于交通指挥服务,临时处理交通事故的安全处置带,警车及相关用具停放带。(5)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紧临分隔绿化带处可设置充电桩方便用电车辆补充电源。(6)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与停车位之间的部位宜设置司乘人员通行的人行道,此处宽度应按照相关现行规范来保证人员通行与安全。当前后较远时可通过地下通道连接至人行道,也可以通过横跨绿化带连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当采用横跨绿化带时应考虑非机动车行使的视距及视线阻挡问题,也应考虑跨越非机动车道的规范化问题。(7)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地下可建设海绵城市的地下调节容水池,取水池、存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也可以利用其建设渗水路面来收纳、净化雨水。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的用处总的来说不只是方便我们停车,还可以有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利用,使城市建设更符合现代化需要,并为后期的城市道路扩宽升级增加了可用空间储备。3.6人行道设计理念停车后司乘人员安全人行通道宜设置0.5米-1米宽(应加上原路缘石宽度综合利用)。因为该处设置的人行道较窄,应专项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本小组认为宽度0.5米已经完全满足正常人通行,一侧是停车位、一侧是绿化带,单人短距离通行基本无安全隐患问题。司乘人员通行道应比常规路缘石高,宜按照桥梁人行道高度设计。4.建设的方案对比与建设的可行性在建设工程上、设计上应当多方案对比,关于城市停车的地上停车带、停车安全辅助带及地下停车场,本研究小组也做过相应分析,地下唯一的好处就是节约用地,但是相关弊端有:市政道路建设地下停车场会受到地下诸多相关专业的管线影响(给排水、强弱电、燃气、供热等);地下停车场建设费用高(受顶部覆土荷载、车辆行车动态的影响);地下停车场排水问题也较难处理(顶板埋深暂定3米及停车场高度暂定4米,城市现状排水系统基本在2-5米);地下停车场会受到过往车辆影响其重要受力部位的动态循环疲劳;地下停车场利用率不高(高程相差大)。由于地下停车场的造价高、后期难管理等等因素,因此本研究小组不推荐地下停车场,而推荐地上停车场加地下综合利用的方式。城市道路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的平面设计有利也有弊,利是方便民众生活生产、解决就近规范停车的难题。间接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少民间交通事故纠纷的概率,直接增加了各种与道路工程相关专业的后期施工和检修的安全性、便利性。遇见道路维修情况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亦可作为临时道路使用,直接提高了城市文明建设的形象。可以直接利用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建设具有渗透、净化自然水的功能性路面,从源头上治理部分降水问题。可以有效的扩充海绵城市的库容量。直接提高了城市循环资源利用及综合资源利用。有机非隔离带的道路对比计算停车能力及回收情况:(1)一个斜面停车位按图3-1、图3-2、图3-3所示宽度计划单车位,按停放中小型普通车辆(大型车辆停放可占用多个小车停车位)计算,若一公里道路计划2处平交道,长约200米,则剩余800米每侧可以建设190个有效中小型停车位,两侧总共可以建设有效停车位约380个。斜面停车带宜采用图3-1、图3-2、图3-3所示方式建设来节约宽度,单侧计划宽度约5~5.5米,停车安全辅助带参照应急车道规范单侧计划宽度为3.25米,因此单侧斜面停车带加停车安全辅助带宽度为(5+5.5)/2+3.25=8.5米。司乘人员通行道宽度为路缘石超建0.25米,比如:原路缘石宽度为0.25米,则超建路缘石后,司乘人员通行道宽度为0.5米。1公里的人行道计划每0.8米停放一辆非机动车,按图3-1、图3-2、图3-3所示宽度,再按照一公里减去200米平交道的长度计算,可停放1280辆非机动车。人行道建设的非机动车辆停放宽度是在原常规设计行道树占用的1.5米无效利用宽度增加0.5米(该宽度2米)。最终单侧增加宽度总需求为:停车带及停车安全辅助带8.5+司乘人员通行道0.25+非机动车辆停放宽度0.5=9.25米(在常规设计上增加单侧断面宽度)。双侧面需要增加建设用地宽度是18.5米。(2)每天1公里车位费收入=380*10(每个机动车位24小时停车费用)+1280*1(每个非机动车位停车费用)+380*5(每个机动车车位充电收入)*0.3(充电率)+1280*0.5(每个非机动车辆充电收入)*0.5(充电率)=5970元。1公里车位使用15年收入=5970*30(日)*12(月)*15(设计使用年限)=32238000元。5.结语根据现代化城市的需求,人性智能化道路基础设计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社会共性问题。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Reference:《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城镇道路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