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_第1页
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_第2页
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_第3页
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_第4页
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第1页/共63页主要内容第一节药物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第二节机体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第三节环境因素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

第2页/共63页目的与要求掌握中药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第3页/共63页第一节

药物因素

一、品种

名实不符:中药品种逾万,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越来越多,品种混淆问题历来存在。大青叶、板蓝根(来源5科属);金钱草(9科14种)第4页/共63页标准粗放: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各级地方标准的正品中药,多品种入药现象仍然普遍。

第5页/共63页不同品种药物的化学成分(数和量)及药理作用有较大差异

黄花蒿第6页/共63页正品大黄:结合型蒽醌为主,泻下作用的ED50为326-1072mg/kg混杂品种:游离型蒽醌较多,泻下作用的ED50为3579-5000mg/kg掌叶药用唐古特天山第7页/共63页在进行中药药理研究时必须首先确定所用药物的品种,发表论文也要求说明。临床用药亦应了解所用中药的品种质量。第8页/共63页掌握鉴定知识求助相关专业人员

如何鉴定?第9页/共63页二、产地

土壤、水质、气候、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对动、植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造成品质的差异。第10页/共63页同种药物,不同产地,品质差异较大,药理作用及疗效也会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产地西洋参PCR图谱第11页/共63页

本草考证药源调查生态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应用

道地药材“道地性”研究第12页/共63页道地药材综合研究

第13页/共63页在进行中药实验研究时必须首先确定所用药物的产地,发表论文也要尽可能说明清楚。

第14页/共63页三、采收季节

当季是药过季是草第15页/共63页采收季节的确定,不能囿于文献记载,还应考虑地域性。

应将有效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测定,作为考察采集时间是否合理的指标

中药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周期,其有效成分的含量高低与生长期关系密切。第16页/共63页

在进行中药实验研究,特别是以新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时,要注意不同采收季节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第17页/共63页四、贮藏条件

中药的贮藏保管条件直接影响药材的质量。不同的贮藏时间、贮藏温度、贮藏湿度对中药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影响。

第18页/共63页黑漆描金百子柜同仁堂老药罐第19页/共63页关于“用药宜新”

新药力猛效宏鲜药亦受推崇(民间多用)

第20页/共63页关于“用药宜陈”

《本草纲目》序例引李杲之言曰:“陶隐居本草言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六陈),其余须精新也。然大黄、木贼、荆芥、芫花、槐花之类,亦宜陈久,不独六陈也。”

第21页/共63页“百年陈皮”,优在何处?

第22页/共63页

在进行中药实验研究,购药时就应注意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些不太常用药,可能会贮存很久。第23页/共63页五、炮制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生附子——制附子、熟附片(乌头碱,去甲基乌药碱保存,强心作用↑)生半夏——姜半夏(粘膜刺激性↓,镇吐作用↑) 芍药——炒芍药(安息香酸↓,对粘膜刺激性↓)生首乌——制首乌[LD50增加20倍(P0)和62.7倍(ip)]第24页/共63页增加药效

延胡索——醋制(生物碱成盐)——镇痛↑杜仲——炒制(胶质破坏)——降压↑甘草——蜜炙——抗心律失常↑黄芩——炒、蒸、煮——黄芩酶被破坏,利于保存(黄芩苷含量高)。杏仁——炮制——苦杏仁酶,利于苦杏仁苷保存第25页/共63页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生大黄—结合型蒽苷较多—泻下制大黄—结合型↓游离型↑—抗菌生晒参—红参—温补力增强(皂甙变化)炉甘石(碳酸锌)—煅烧—氧化锌↑—收湿敛疮

第26页/共63页矫嗅矫味,便于服用

乳香、没药—醋制(减少对胃的刺激性)五灵脂—醋制(消除不良气味)第27页/共63页使药材纯净,利于称量和服用

改变药物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桑螵蛸、五倍子—烫蒸后杀死蚜虫、虫卵矿物、贝壳——粉碎处理第28页/共63页

要注意有毒成分与有效成分是否同一物,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炮制品。第29页/共63页六、剂型和制剂“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滋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本经》第30页/共63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舒缓而治之意也”。《本草经集注》第31页/共63页同一中药,剂型不同,制剂工艺(溶媒、时间、次数、方式)的不同,给药途径不同,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影响血药浓度,影响药理作用强度及性质,继而影响疗效,或产生新的药理作用。第32页/共63页注意:实验时当根据研究目的,检测条件而选择合适的剂型。如口服给药在观察药物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目前很难进行。

第33页/共63页七、剂量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大小与血药浓度的高低及其作用强度呈依赖关系。第34页/共63页量小作用小,量过大易中毒,选择最合适剂量常常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临床积累,及实验基础。第35页/共63页在中药研究中,剂量与药理效应强度相反的情况并不鲜见。第36页/共63页注意:药效、毒理的剂量选择至关重要,也十分棘手。如长期毒性剂量要求及与药效的剂量关系。第37页/共63页八、煎煮方法和条件

中药应用最多的是水提取,煎煮的方法和时间等因素对疗效产生明显影响。第38页/共63页在制剂研究中,常采用正交设计、均匀设计方法,以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为标准来考察工艺的合理性。第39页/共63页分煎与合煎对药效的影响,近年进行比较,发现不少复方分煎与合煎在疗效上有区别。第40页/共63页注意:免煎颗粒剂的应用仍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可否以免煎颗粒作实验研究?第41页/共63页九、配伍

“七情合和”被视为中药配伍理论之总纲,也是组方用药的基础。

第42页/共63页七情概括了药物配伍的基本形式:相须、相使:通过相加协同,能够增强药效。相畏、相杀:通过制约,减轻或消除药物毒副作用。相恶、相反:通过拮抗,可能增毒减效。第43页/共63页相须、相使是最常见的配伍方式,是研究的重点内容。第44页/共63页十、禁忌

配伍禁忌

古方中有相反、相畏配伍

现代有关相反、相畏研究结果亦不统一

现代新发现的配伍现象(如沉淀性配伍)值得进一步探讨

注意:选题组方时一定要重视有毒、峻猛药的选用。第45页/共63页妊娠禁忌

慎用新用

禁用第46页/共63页第二节

机体因素

一、生理状况的影响

体质

第47页/共63页年龄

第48页/共63页性别

第49页/共63页情志、精神状态第50页/共63页

注意:人与动物的情志状态对药理作用均有一定影响,与情志活动有关的动物模型的建立不可忽视。第51页/共63页二、病理状态的影响

中药对正常及不同病理状态下的人或动物可表现不同的药理效应,如体温、血压、利尿等。第52页/共63页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可能对药物的体内过程有较大影响,如肝肾功能。第53页/共63页中药对动物病理模型的影响可能与临床效果有明显差异,可见临床药理研究之重要。第54页/共63页三、肠道内微生态环境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有较大影响。中药口服为多,肠内菌群的影响更为明显。肠内菌通过酶催化药物代谢反应。第55页/共63页肠内菌群对药物的代谢作用亦受种族、饮食、抗菌药物使用及宿主体内环境等影响。第56页/共63页第三节

环境因素

地域、气候因素对药效有明显影响

地理条件、气候冷暖、饮食起居、生长环境等对药物效均有影响。实验研究亦应注意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噪声等)。

第57页/共63页中药作用与时间生物学、时间药理学

任何生物都存在自身的节律(日、月、年、周、四季节律等,中医子午流注学说),在不同时间用药其效应(药效、毒性)可能有较大差异。第58页/共63页根据生物体的自身节律,确定用药方案,可增加疗效、减少毒性。“晨服补肾”与“夕用六味”亦即此意。第59页/共63页小结

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4.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时辰、地区、社会条件等。

2.药物因素包括: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炮制、剂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