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年会资料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_第1页
广西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年会资料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_第2页
广西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年会资料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_第3页
广西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年会资料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_第4页
广西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年会资料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庭银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实验诊断科主任技师.教授主办国家继续教育“疑难菌株分离与鉴定”学习班18期研制多功能体液显色培养瓶等培养基获国家实用性专利5项、发明专利1项主编专著9部,参编著作5部,其中《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胃肠道病原菌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即将出版!周庭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方法Hp的治疗Hp与胃癌的关系胃癌检测胃癌实验室诊断指标

Text杆幽门螺杆菌H.pylori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原菌,与慢性获得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密切相关,为I类致癌因子(WHO/IARC)。Hp感染率高,全球超过50%,我国高达40%-8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胃癌等疾病发生与发展。HP的发现诺贝尔奖获者巴里.马歇尔幽门螺旋杆菌2015年11月16日,巴里.马歇尔教授参访了新产业生物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饶微博士与马歇尔教授就公司发展、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双方可能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目前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粪便抗原法(1)胃粘膜活检组织病原学检测(2)快速尿素酶试验法(3)硼酸-美蓝染色法(4)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5)基因诊断技术(6)血清学检查IgG(7)粪便抗原检测(8)细菌培养

(1)胃粘膜活检组织病原学检测在给患者做胃镜检查时,在胃窦部取活检,活检组织经HE或瑞氏-吉姆萨染色染色镜检胃粘膜标本病理切片镜检(吉姆萨染色)

(2)快速尿素酶试验法

取0.1ml改良Christensen细菌尿素酶鉴定试剂于平皿圆孔中,再将胃黏膜置于此孔中,试剂由淡黄变淡红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3)硼酸-美蓝染色法

胃黏膜组织甲醛固定后经连续切片,脱蜡切片放入美蓝染色液染0.5~1min,镜下观察,幽门螺旋杆菌为蓝紫色弯曲状物。

(4)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细菌可分解外源性的尿素产生氨。受测者口服尿素后半小时内,先后呼三口气,留取样本,同位素检测仪检测,呼气中含有13C或14C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5)基因诊断技术

包括核酸分子杂交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可应用于甲醛固定的组织标本及其药物的抗性的检测。应用针对一般抗原和CagA(毒素相关蛋白A)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确定不同部位胃组织中CagA的表达情况,并且与同一部位多重PCR结果进行比对,二者呈现较好的相关性。

(6)血清学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抗体阳性。采用血的方法检测血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水平。但是该抗体的产生检测结果常常会出现假阴性,此外,即使幽门螺旋杆菌被根除,抗体也往往需要1-2年才能转阴,所以该法假阳性结果液多。(7)粪便抗原检测

粪便标本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测定新近被提议作为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效的非侵袭性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研究证明,在未经治疗的感染者中,粪便抗原的检测与其他确认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8%,100%,100%和96.5%。在临床检测中,一般对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均呈阳性(8)细菌培养:Hp培养有一定难度,费用高,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条件,标本培养需专门的转送液并保持低温状态。胃多个部位取材可提高培养成功率。Hp培养多用于科研,并可进行药敏试验及细菌学研究。Hp的治疗(1)含克拉霉素的三联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2)序贯疗法:10日序贯疗法由前5日二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和后5日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组成(3)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即PPI+铋剂+两种抗生素Hp与胃癌的关系胃癌主要表现有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出血(呕血或黑便)、进食梗阻感、呕吐、消瘦、饮食不适等。Hp常定居于胃窦部,这与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胃癌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肺癌。WHO已把Hp作为I类致癌物质,但Hp并不直接分泌致癌物质,而是首先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长期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导致胃黏膜向胃癌演化。胃癌的检测方法

胃癌流行病学胃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约35万,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的40%。2007年,在我国前10位癌症中,胃癌患病率为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死亡率为第三位。农村的发病率是城市的1.6倍,农村的死亡率是城市的1.9倍。死亡人数在所有癌症中居首位,占消化系统肿瘤死亡人数50%。胃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恶性肿瘤(一)筛查对象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低,多数亚洲国家设定40-45岁为胃癌筛查起始年龄。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建议以40岁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以下符合第1条和2-6中任一条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筛查:(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3)H.Pylori感染者;(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德等胃癌前疾病;(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二)筛查方法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

PGI浓度和(或)PGI/II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使用PGI浓度≤70μg/L且PGI/II≤3.0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界值,国内高发区胃癌筛查采用PGI浓度≤70μg/L且PGI/II≤7.0。2.胃泌素17(gastrin-17,G-17):血清G-17检测可以反映胃窦部黏膜萎缩情况。3.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yloriIgG):血清HP抗体检测可以检出HP现症感染情况。4.内镜筛查: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等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萎缩(-)幽门螺杆菌(+)萎缩(-)幽门螺杆菌(+)萎缩(+)幽门螺杆菌(-)萎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每5年重复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幽门螺杆菌检查每3年内镜检查每2年内镜检查每年内镜检查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长沙)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年7月,Vol.31,No.7胃癌高危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始发阶段的小胃癌、微小胃癌10年存活率可达100%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0%

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30%Ⅱ期为66%III期为51%晚期胃癌仅为14%,末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不足5%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前提胃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胃蛋白酶原I/II胃泌素-17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HPIgG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物胃癌标志物,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的标志物胃癌高风险的独立因子胃癌实验室诊断指标四个共识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PG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所分泌胃蛋白酶原II由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十二指肠腺所分泌虽然PGII的浓度相对较低,但其分泌区域比PGI大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原II的分泌部位根据胃蛋白酶原的生化和免疫化学特性分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IIPGI/PGII的变化PGI是检测胃底腺细胞(分泌胃酸)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胃蛋白酶原通常存在于消化道內,但是有1%会渗入血液中,胃蛋白酶原在pH﹤5.0时活化为胃蛋白酶(pepsin),发挥消化食物的生理作用。PGI/PGII的变化总览胃蛋白酶原PG[1]MikiKetal.InAsparticProteinases,Ed.TakahashiK,PlenumPress,N.Y.1995,p139-143[2]KodoiA,YoshiharaM,etal:JGastroenterol.1995;30:452-60.受试者测定血清PG水平血清PG水平

低于截断值通过胃镜进行进一步检查PGI≤70µg/L

PGI/II比值≤3Miki-K等[1]提出的截断值Cut-offValue确诊萎缩性胃炎(胃癌高风险)诊断截断值PGI浓度和PGI/II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所有受试对象的PGI和PGI/IIratio的分布图。白点表示确诊胃癌病例。以PGI≤70ng/ml、PGI/IIratio≤3作为胃癌高风险Cut-offValue:确诊的13例胃癌病例中,通过PG血清学检测,11例能被检测出来。[1]FKitaharaetal.Accuracyofscreeningforgastriccancerusingserimpepsinogenconcentrations.Gut1999;44:693-697.胃蛋白酶原PG

PGI

PGII

PGI/II

雅培新产业

雅培新产业

新产业153.158.0

28.019.0

1.9雅培252.358.5

7.07.0

7.58.4348.650.5

6.06.0

8.18.4442.054.5

6.06.4

7.08.5547.049.5

5.06.0

9.48.3654.060.0

17.017.2

3.23.5760.058.5

8.07.0

7.58.4880.072.0

23.018.0

3.54.0932.038.0

4.05.0

8.07.61015.013.8

4.03.7

3.83.71115.016.9

4.05.4

3.83.11218.018.5

6.06.6

3.02.81320.021.5

7.07.6

2.92.81432.035.4

4.05.2

8.06.81549.050.1

5.05.6

9.88.91666.061.5

9.08.1

7.37.61769.066.5

6.05.8

11.511.51871.062.0

5.05.9

14.210.51982.079.5

8.09.1

10.38.72086.092.0

15.016.5

5.75.62186.081.0

11.08.8

7.89.32286.074.0

7.06.2

12.311.92389.083.0

11.010.0

8.18.32490.089.9

7.07.9

12.911.42590.078.5

8.07.8

11.310.1胃蛋白酶原-新产业和雅培的比对2690.074.5

7.06.7

12.911.12791.073.5

16.014.5

5.75.12894.084.5

7.06.5

13.413.029100.074.0

6.04.8

16.715.430116.0113.8

15.014.8

7.77.731113.0101.5

10.08.7

11.311.732109.0101.0

8.07.6

13.613.333120.0129.0

11.011.8

10.910.934118.0113.0

19.018.6

6.26.135122.0124.5

16.016.5

7.67.53695.084.0

11.09.6

8.68.837109.0114.0

11.012.3

9.99.338102.096.5

22.019.8

4.64.939154.0140.5

14.012.8

11.011.040170.0163.0

17.016.6

10.09.841183.0189.5

24.026.0

7.67.342183.0170.3

16.015.9

11.410.743188.0182.5

15.014.2

12.512.944138.0127.5

18.014.2

7.79.045211.0195.0

22.019.8

9.69.846227.0223.0

27.026.5

8.48.447206.0197.5

18.018.6

11.410.648218.0210.0

18.014.5

12.114.549242.0212.0

20.019.1

12.111.150244.0250.0

27.027.6

9.09.151225.0228.0

43.044.1

5.25.252227.0233.0

21.022.6

10.810.353209.0213.6

45.042.7

4.65.054250.0248.0

39.035.9

6.46.955233.0250.0

28.030.1

8.38.3胃蛋白酶原-新产业和雅培的比对胃蛋白酶原-新产业和雅培的比对PGI和PGII的临床意义早期诊断;常规体检;PGI和PGII与胃镜胃泌素17

胃泌素(Gastrin)主要由胃窦黏膜的G细胞分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人体中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95%以上是α一酰胺化胃泌素,其中80%~90%是胃泌素17(G-17),5%~10%是胃泌素34(G-34)。

生理作用:调节消化道功能及维持其结构完整促进胃酸分泌胰酶分泌胃肠道平滑肌蠕动消化道黏膜生长胃泌素17临床意义:(1)G-17水平升高:老年萎缩性胃炎、胃癌、萎缩性胃体胃炎、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G-17水平下降:萎缩性胃窦胃炎、全胃多灶性萎缩(3)G-17浓度变化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的萎缩性胃炎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

对照组与萎缩性胃炎不同萎缩部位G-17检测结果比较显示:G-17水平与萎缩部位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在胃窦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降低;在胃体萎缩组,胃泌素17浓度明显增加;在合并胃窦和胃体的全胃多灶萎缩组中,胃泌素17浓度仍然会降低;胃泌素17与萎缩性胃炎

胃泌素17的值在胃癌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001)。

血清G-17检测近年也应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胃泌素17在胃癌患者中显著升高。胃泌素17与胃癌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HP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杆菌,在胃上皮细胞定居繁殖,在健康人中有较高的感染率(35.5%-59.4%)。HP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相关,可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黏膜相关的淋巴细胞瘤,甚至导致胃癌。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高达90%。

吴向东,刘东林.血清HP抗体检测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价值.《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6):824-825.HP感染与胃癌Hp感染会大大增加胃癌的发生。统计结果显示,胃癌组(69.1%)的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2.4%)(P<0.001)。男性稍高于女性,按年龄变化,显示出感染率先升高又降低的趋势。临床病理分期显示:I期、II期胃癌患者(73.6%)的HP感染率高于III期和IV期患者(63.7%)(P=0.02)。曹雪原,贾志芳,马洪喜等.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各指标联合检查HP与PGI/II联合检测胃癌

胃癌患者单项检测中,HP抗体的敏感度最好,但特异性差,PG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较低,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81.6%,特异性75.8%。徐晓凤,朱炳良,崔秀英.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抗HP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临床检验杂志》,2001,19(6).HP与PGI/II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胃癌检出的敏感度。HP抗体作为胃癌筛查的重要指标,通常与PGI,PGII联合使用Hp(-)PG(-)Hp(+)PG(-)Hp(+)PG(+)罹患胃癌风险度健康胃粘膜,患有胃部疾病风险低存在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胃粘膜萎缩Hp(-)PG(+)胃粘膜重度萎缩,肠上皮化生,胃癌风险高PG和HP的联合检测可对胃癌进行危险分级:越高危人群,需尽早期干预。MikiK.Gastriccancerscreeningbycombinedassayforserumanti-HelicobacterpyloriIgGantibodyandserumpepsinogenlevels–“ABCmethod”.ProcJpnAcadSerBPhysBi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