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泸路泸永桥至四川界段改建工程 路线说明_第1页
渝泸路泸永桥至四川界段改建工程 路线说明_第2页
渝泸路泸永桥至四川界段改建工程 路线说明_第3页
渝泸路泸永桥至四川界段改建工程 路线说明_第4页
渝泸路泸永桥至四川界段改建工程 路线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路线说明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1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2015;(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5)《公路交通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21;(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1)《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12)《两波形梁钢护栏》GB/T31439.1-2015。1.2技术标准根据项目特点,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等情况,拟建项目采用二级路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8.5米,车行道宽7.0m,硬化土路肩宽0.75米,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采用公路-I级。2、路线总体走向路线起于泸永桥中石化加油站(K113+478),与省道S105、S209相交,途径银坤生态园、四方井、邓湾,止于周家湾-四川泸州界(K117+997.181),与省道那05顺接,路线全长4.519Km.主要控制点:起点泸永桥中石化加油站、银坤生态园、永泸高速宝峰互通连接线、止点四川泸州界。沿线公路:永泸高速、省道S105、宝峰场镇道路以及一些农村公路。3、路线平、纵面线形3.1路线布设的原则(1)该项目在布线时,依据沿线的地质、地形,注重立体线形设计,除符合行驶力学要求外,还考虑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和心理要求,使其在视觉上保持视线的连续性,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路线力求顺应地形、与城镇规划协调,顺规划线路走势布线,正确运用线形要素规定值,合理组合各线形要素,采取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等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在不过多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力求路线顺畅、直扰,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益。(2)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应与地形、规划、环境等相协调,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应大致接近,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避免小半径圆曲线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并同纵断面、横断面相互配合,对一些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地段尽可能地采用了高标准,同时兼顾技术指标的均衡性。(3)纵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纵面线形设计时,结合沿线地形、控制点标高、与平面线形的组合等因素,考虑填挖平衡,并利用挖方就近作为填方,以减轻对自然地面横坡与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4)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线形组合设计时,各技术指标除分别满足平面、纵断面规定值外,还考虑横断面对线形组合与行驶安全和舒适的影响,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最不利值的相互组合。确定平面、纵断面的各相对独立技术指标时,各技术指标除相对均衡、连续外,还考虑与之相邻路段的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4路线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路线附近地形、地物,尽量做到少拆迁,少占良田,尽可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路线长4.519km,平面设置交点23个,平均每公里交点5.09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60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63.07%,直线最大长度268.17米。平面指标表路线长度Km4.519交点个数个23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5.09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60/2平曲线长占路线总长%63.07宜线最大长度米268.176路线纵断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置变坡点27个,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5.975次,最大纵坡(新建)7.0%,最大纵坡(改建)8.0%,最短坡长120米,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450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45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45.329%。纵断面指标表变坡点个数个27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次5.975竖曲线长占路线总长%45.329最大纵坡(新建)切处7.0/3最大纵坡(改建)必处8.0/3最短坡长米120竖曲线最小半径①凸形米/个450/1②凹形米/个450/14、交通安全设施1总体设计一般规定(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必须与公路土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应进行总体设计。(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总体设计应在充分收集项目及所在路网规划、技术规定、设计图纸和交通安全评价结论,以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总体设计应包括项目和路网特性分析、设计目标、设置规模、结构设计标准、设计协调与界面划分等内容。1.2项目与路网特性分析与项目相关资料的分析(I)项目在路网中的功能和定位路线起于泸永桥中石化加油站(K113+478),与省道S105、S209相交,途径银坤生态园、四方井、邓湾,止于周家湾-四川泸州界(K117+997.181),与省道S105顺接,路线全长4.519Km.主要为宝峰镇绕镇道路,引流过境交通,其功能主要为集散功能。(2)项目的直接和间接服务范围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的直接服务范围为宝峰镇,间接服务范围为永川区周边。(3)项目沿线交通枢纽、旅游景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重要设施的分布本项目沿线无重要交通枢纽,项目区域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旅游景区。(4)项目的技术标准、地形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本项目采用设计速度40km/h的技术标准,双向两车道,路基宽8.5米,车行道宽3.5m,土路肩宽0.75米,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该路段交通流量较小,交通组成主要以过境货车、小客车为主。2.2项目所在路网之间的关系分析项目主线起点与省道S105、S209平交、终点与S105线平交,沿途与用泸高速宝峰连接线相交,形成宝峰镇绕镇路。其功能主要为分担宝峰镇过境车流。2.3交通安全综合分析(1)公路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路段项目路段线形良好,路侧地形较平缓,路侧危险程度较低,主线实际运行速度可能偏高,沿线存在多处村道交叉路口,等级较低,与主线速度差较大,可能存在安全隐患。(2)安全设计重点对主线起终点设置40km/h的限速标志,在主线交叉路口前设置交叉路口警告标志,沿线村道交叉路口设置道口标柱加强警示,提高行车安全。4.2设计理念与原则4.2.1设计理念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在本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用者行驶舒适作为设计指导思想。落实到安全设施设计上,舒适性体现在各种引导设施科学完善、清晰明了。在能满足使用者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方位、及时了解前方路况的最低标准前提下,还通过合理的设置标志、标线等,使道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体会到美的感受。(2)安全第一道路交通安全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在道路的主体已经建设好的前提下,为改善行车安全条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将主动诱导和被动防护相结合,同时设置合理的隔离设施以减少横向干扰,达到确保安全行车的目的。(3)自然和谐为做到安全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次设计充分考虑设施类型的适应条件,即各种设施的类型能否同主体相适应、能否同周边环境相适应、能否同其它交通工程设施相适应。4.2.2设计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以现行的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和《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等作为基本依据。(2)安全性原则交通安全设施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安全设施设计的成败,以能否保证安全性作为第一检验标准。(3)经济实用性原则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在满足规范性和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力求降低造价。4.3设计内容与规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标准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运营条件等综合论证确定。本项目为服务型二级公路,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的规定,设置较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及必须的视线诱导设施:桥梁与高路堤路段应设置路侧护栏,其他路段路侧计算净区宽度不足时,应按护栏设置原则确定是否设置护栏。安全设施设计共包括以下内容:(1)标志(2)标线(3)护栏(4)道口标柱(5)里程碑、百米桩4.4安全设施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除应满足基本功能需要以外,还应使其布置和结构形式醒目、美观,与公路及周围环境协调,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达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统一。4.4.1交通标志(1)基本规定①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布局合理,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的现象。信息应连续,重要的信息宜重复显示。②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在道路行进方向右侧或车行道上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左侧,或左右两侧同时设置。③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个支撑结构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个;分开设置的标志,应先满足禁令、指示和警告标志的设置空间。④原则上要避免不同种类的标志并设。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路口优先通行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应单独设置;如条件受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一个支撑结构(支撑)上最多不应超过两种标志。标志板在一个支撑结构(支撑)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⑤警告标志不宜多设。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警告标志时,原则上只设置其中最需要的一个。(2)设置原则①公路交通标志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但对出行路线有所规划的公路使用者为设计对象,为其提供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②交通标忐应针对具体路段情况,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布局和综合设置.,与路段的实际交通运行状况相匹配。对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应加强主动引导和警告提示;对多车道路段公路,应兼顾不同车道公路使用者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效果;对气象不良路段,应加强静态标志与可变信息标志的协调设置。③公路本身及沿线环境存在影响行车安全且不易被发现的危险低点时,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设置警告标志。警告标志不得过量使用。④禁令标志应设置在需要明确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路段起点附近醒目的位置。其中限制交通标志应综合考虑公路功能、技术等级、路侧开发程度、路线几何特征、运行速度、交通运行、交通事故和环境等因素,在交通安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是否设置以及限速值和限速标志的形式,经主管部门认可后实施设置,并满足下列要求:I宜实施分路段限速,路段限速值不宜频繁变化。II限速值可不同于设计速度值。III可根据不同车型运行特点和安全管理需求,采取分车型限速的方式。IV限速标志应与其他交通安全设施配合使用。⑤指示标志应根据交通流组织和交通管理的需要,在驾驶人、行人容易产生迷惑处或必须遵守行驶规定处设置。⑥指路标志应根据路网一体化的原则进行整体布局,做到信息关联有序,不得出现信息不足、不当或过载的现象。应根据公路功能、交通流向和沿线城镇分布等情况,依距离、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优先选取交通需求较大的信息指示。⑦旅游区标志设置时应根据旅游景区的级别、路网情况等合理确定指引范围。当旅游区标志与其他交通标志冲突时,其他交通标志具有优先设置权限。在不引起信息超载的前提下,可将旅游景区名称信息合并到指路标志版面中。⑧告示标志的设置,不得影响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标志的设置和视认。⑨公路平面交叉处的交通标志应在综合考虑平面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物理形式、相交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向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路权清晰、渠画合理、导向明确、安全有序”的原则,合理确定不同交通标志综合设置方案,并与交通标线相互配合,引导车辆有序通过。⑩交通标志设置位置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I不得影响公路视距和妨碍交通安全。II交通标志不得过近、相互遮挡,否则应采取互不遮挡的支撑结构。III不得被上跨道路结构、照明设施、监控设施、绿化设施等其他设施遮挡。(3)版面设计①指路标志版面应简洁、清晰地反映路线名称、地点、方向和距离等内容,信息布局应满足下列规定:1地点距离标志中,地点应放在最左侧,地名由近而远、从上到下排列。II同一方向表示2个目的地信息时,宜在一行或两行内按由近及远顺序,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排列。②指路标志中的指示箭头应以一定角度反映车辆的正确行驶方向,并符合下列规定:I平面交叉口指引标志表示直行方向的箭头应指向上方,表示转向方向的箭头应与转向车行道的线形保持一致、上下排列向上、向左、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上至下按向上、向左、向右的顺序排列,并且指向上、左的箭头应放在左侧,指向右的箭头应放在右侧;左右排列向上、向左、向右的3个方向指示时,应从左至右按向左、向上、向右的顺序排列。II指路标志中,当箭头与地名信息、编号信息出现在同一版面内,上下排列时,方向箭头应设置在地名信息、编号信息的下方;左右排列时,向左、宜行箭头应设置在左侧,向右箭头应设置在右侧。III交通标志的尺寸和文字高度应符合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除特殊规定外,根据设计速度确定;当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大于20km/h时,宜按运行速度对版面规格和视认性加以检查。(4)技术要求本路段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指示标志等,在标志的布设上垂点考虑:①及时地给司机提供准确的信息;②有效结合路面标线、其他公路设施及路况布置;③全线各种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形成整体系统;④综合考虑路网中道路的分级与功能,对道路信息进行分级,对交叉口设置指路标志;⑤针对“单个急弯”、“连续急弯路段”、“陡坡路段”、“连续下坡路段”、“急弯陡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路侧险要路段”、“平交路口”、其他(如穿越学校、集镇、村庄,路基宽度变化,事故多发路段等)等设置必要的警告、禁令和指示标志。根据本次设计道路的技术等级指标以及设计速度,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中规定,对设计版面进行如下约定:①版面上字符:标志版面上的字符信息采用中文方式,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并结合公路实际情况及需要进行设计。②根据运行速度,适当增大警告标志和禁令标志尺寸,警告标志采用边长90cm的板面;禁令、指示标志采用外径80cm的板面;本项目主线指路标志字体汉字高度为35cm,字宽与字高相等,字体采用交通工程标准字体。③指路标志颜色为蓝底、白字、白图案: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禁令标志颜色白底、红圈、黑图案。④标志反光材料,考虑其反光性能、老化性能、耐用年限及造价几项指标,结合本工程特点,标志版面的汉字采用IV类反光膜。(5)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①支撑形式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009)规定,按重庆市50年•遇风速计算,交通标志结构设计以25.9m/s风速作为设计风速。交通标志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识认性好的支撑形式。a.本工程标志设置采用了单柱式及单悬臂式支撑方式。b,悬臂式标志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施工应控制好混凝土标号及钢筋保护层厚度。②材料I标志立柱和横梁:采用一般常用热轧无缝钢管并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18的规定,其余钢构件除设计图中特殊说明外均采用Q235钢,且应符合《碳素钢结构》GB/T700-2006的要求,详细尺寸见设计图纸。II标志立柱柱帽和横梁帽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III交通标志的标志板采用3003铝,滑动槽铝采用2024铝(或其他符合GB5768-2009标准)铝合金板材,并符合GB/T3880.3-2012"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规定。IV高强螺栓,应采用40B或45号钢,并符合GB1231-2006的规定。V基础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30Mpa,并符合JTG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反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VI反光标识膜采用N类反光膜,反光膜颜色的角点坐标和标识色泽耐用期应满足GB/T18833-2012《道路交通反光膜》的要求。③制作I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或设计图的规定执行。为了确保指路标志的视认性,指路标志汉字、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也应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II交通标志的边框外缘应有衬底色。衬底色规定为: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III标志板与滑动槽钢、卷边加固件连接,在保证连接强度和标志板面平整,不影响贴反光膜的前提下,可采用卸接或点焊。IV考虑到大型指路标志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困难,厂家在制造过程中,根据标志版面设计的具体情况允许采取适当分割的办法来制造,可以分别贴反光膜,分开运输,在安装时再进行拼接。V标志底板采用2024型铝合金板制作,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oVI警告标志的铝合金板应采用卷边方式进行加固,其他矩形标志板周边采用焊接铝合金角钢的方式进行加固。VII大型标志的板面结构,宜采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板拼接而成。VIII标志安装角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有关规定。标志板安装时,应将矩形标志板的顶边(底边)调成水平。标志板应保持平整,不应产生变形。对于因制作、运输、安装等因素造成的标志板面扭曲、变形的,应进行调整或更换。4.2交通标线(1)一般规定①交通标线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及立面标记、实体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设施,它的作用是向道路使用者传递有关道路交通的规则、警告、指引等信息,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②各等级公路应按木部分规定设置反光交通标线。③道路交通标线按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指示标线:指示车行道、行车方向、路面边缘、人行道、停车位、停靠站及减速丘等的标线:.禁止标线:告示道路交通的遵行、禁止、限制等特殊规定的标线:.警告标线:促使道路使用者了解道路上的特殊情况,提高警觉准备应变防范措施的标线。④道路交通标线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类:纵向标线:沿道路行车方向设置的标线:1.横向标线:与道路行车方向交叉设置的标线;I.其他标线:字符标记或其他形式标线。⑤道路交通标线按形态可分为以下四类:.线条:施划于路面.、缘石或立面上的实线或虚线:.字符:施划于路面上的文字、数字及各种图形、符号;.突起路标:安装于路面上用于标示车道分界、边缘、分合流、弯道、危险路段、路宽变化、路面障碍位置等的反光体或不反光体;.轮廓标:安装于道路两侧,用以指示道路边界轮廓、道路的前进方向的反光柱(或反光片)。⑤道路交通标线的颜色为白色、黄色、蓝色或橙色,路面图形标记中可出现红色或黑色的图案或文字。具体交通标线的形式、颜色及含义详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3-2009)中第2页表1中规定。⑥道路交通标线颜色的色度性能应符合GB/T16311的规定。⑦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一般应不低于所在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米左右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阻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排水缝宽度一般为3cm〜5cm。(2)设计内容公路改建完成后,重新刻画路面标线。①公路中心线:公路中心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能满足,可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虚线(4〜6线),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不能满足或在陡坡、急弯、连续下坡路段,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实线,单黄虚实线线宽15厘米。②车行道边缘线:设置在公路两侧紧靠行车道的硬路肩内,不得侵入车行道内。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界,除在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的地方(例如平交道口处)的车行道边缘线采用虚线外,其他均为实线,线宽15厘米.③人行横道线: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又称斑马线),即表示一定条件下准许行人横穿道路的路径,又警示机动车驾驶人注意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④导向箭头:用来表示车辆的行驶方向,颜色为白色,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的导向车道内,出口匝道附近及渠化交通的引导。本次设计箭头大小按照下表中的规定,本次采用3米的箭头大小,重复设置次数为3次。导向箭头的尺寸及设置次数设计速度(km/h)6040、30、20导向箭头长度(m)63重且设置次数322⑤振荡标线:设置于山岭重丘区、连续急转弯、下坡路段、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门口,用于提示驾驶员按车道行驶和必须减速行驶,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振荡标线为50X32X6mm凸块及间隔相当于图形面积两倍的白色标线。(3)技术要求T.标线采用热熔型涂料,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普通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0.35Kg/m\振荡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0.50Kg/m\II.标线的厚度应根据其种类、使用位置和施工工艺从下表中选取。标线的厚度范围(皿)III.为保证夜间视读性,施工时需撒布玻璃珠于热熔涂料上,撒布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用量,序号标线种类标线厚度范围备注1热熔型普通型、反光型0.7〜2.5干膜突起型3〜7干膜。若有基线,基线厚度为1—22双组分0.7〜2.5干膜3水性0.7〜2.5湿膜4树脂防滑型0.7〜2.5骨材粒径2.0〜3.35预成型标线带0.7〜2.5—撒布要均匀、全面。.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表面的抗滑性能一般不应低于所在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或45BPN。.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指标表项目反光型突起型密度,g/cm31.8〜2.3软化点,C90〜1252100涂膜外观干燥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脱落、粘胎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别不大不粘胎干燥时间,minW3色度性能(45/0)白色黄色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JT/T280-2004中表6和图1规定的范用抗压强度,MPa21223C±1C时,2125O'C±2C时,22耐磨性,mg(200转/1000g后减重)^80(JM-100橡胶砂轮)—耐水性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耐碱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浸24h无异常现象玻璃珠含量,气18〜25流动度,s35±10—涂层低温抗裂性TO'C保持4h,室温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应无裂纹加热稳定性200c〜220C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象人工加速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亮度因数变化范围不应大于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在路面标线涂料划线以前,均匀混入玻璃珠。玻璃珠应为无色松散球状,清洁无明显杂物,显微镜或投影仪下,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玻璃珠粒径分布应符合下表中的相关规定;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的、熔融粘连的、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质量应小于玻璃珠总质量的20%,即玻璃珠成圆率不小于80%;玻璃珠的密度应在2.4〜4.3g/cnf的范围内;玻璃珠的折射率为1.7WRIVI.9;在沸腾的水浴中加热后,玻璃珠表面不应呈现发霉现象,中和所用O.Olmol/I.盐酸应在10ml以下;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0.1机所有玻璃珠应通过漏斗而无停滞现象。玻璃珠的粒径分布表玻璃珠粒径s/Mm破竭珠族量百分比八S>6000300VSW60050〜90150VSW3005-50SW1500-5(5)施工要求I.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泥砂、灰尘和其他杂物。.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如路面温度过低,应采取路面预热措施。.严格按设计施工,车行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对于平交道口等特殊位置,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现场布置标线位置。.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耍根据道路平曲线要素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准确、线形顺畅。.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颜色均匀、边缘整齐、线型规则、线条流畅;标线涂层厚度应均匀(0.7~2.5mm),无明显起泡、皱纹、斑点、开裂、发粘、脱落和泛花等缺陷;面撒玻璃珠应均匀。.正常使用期间,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应满足夜间视认要求,一般情况"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SOmcd.mUx',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50mcd.m2.lx1;新划标线的初逆反射亮度系数应符合GB/T21383-2008的规定,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50mcd.m2.lx\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lOOmcd.m-2.lx-1;雨夜标线应具备湿态下的逆反射性能,在雨夜具有良好的视认效果。.路面应清洁干燥,不得存在松散颗粒、灰尘、沥青渣、油污或其它有害材料;应根据公路横断面的具体尺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标线位置和标线宽度、长度,在路面上划出标线位置;正式施划前应进行试划,以检验划线车的行驶速度、线宽、标线厚度等,调试合格后才能开始正式施工: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出排水孔(间隔15nl左右):对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应及时修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维护标线涂料的正常养护周期,养护期间应阻止车辆及行人在作业区内通行,防止将涂料带出或形成车辙,直至标线充分干燥为止。4.4.3波形梁护栏(1)护栏的型式沿线地形高差大,路基边坡高,部分路段纵坡陡,危险程度较高,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要求,在边坡高度大于2米的路段设置路侧B级波形梁护栏,提高行车安全性。B级路侧波形梁护栏,由二波型梁板(2320mmX310mmX85mmX4mm)、立柱(①1141nmX4.5mm)和托架等组成,横梁与立柱之间通过托架连接。采用打入式,代号为:Gr-B-2Eo(2)材料路侧波形梁护栏所用的各种材料规格、材质均应符合现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I—2017.《波形梁钢护栏》(GB/T31439-2015)及《结构用冷弯空心型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6728)等标准、规范的要求。a.波形梁板、端头、连接件、立柱、柱帽等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2006)的规定。b.拼接波形梁的螺栓和连接栓采用防盗螺栓和防盗压紧螺母,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拗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BG3632〜3633-83)的规定。c.托架采用型钢制造,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护栏波形梁用冷弯型钢》(YB/T4081-2007)的规定。d.)镀锌护栏:护栏梁板、端头、立柱、托架、柱帽以及螺栓、螺母、垫圈、垫片等附件均应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金属表面处理:热浸镀锌应为《锌锭》(BG/T470-2008)中所规定的0号锌或1号锌,镀锌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波形梁板、护栏立柱、端头为600g/m2,镀锌厚度为85口m:托架、柱帽、螺栓、螺母、垫圈的镀锌量为350g/m2,镀锌厚度为50uin。(3)施工a.立柱放样①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立柱放样,并以涵洞等结构物控制立柱的位置,进行测距定位。②立柱放样时可利用调节板调节间距,并得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③应调查立柱所在处是否存在地下管线、排水管等设施,或构造物顶部埋土不足的情况。b.立柱安装①立柱安装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并与公路线形相协调。②立柱采用钻孔法安装,钻孔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保证立柱埋置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填隙砂浆采用M10号砂浆,需保证填充饱满密实,有效锚固立柱。一般土路基段可采用先钻孔再打入的方法。采用打入法打入过深时,不得将立柱部分拔出加以矫正,必须将其全部拔出,将基础压实后再重新打入。立柱无法打入到要求深度时,严禁将立柱的地面以上部分焊割、钻孔,不得使用锯短的立柱,详细尺寸及深度要求参照设计图纸。③立柱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损坏立柱端部。④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和竖直方向应形成平顺的线形。⑤护栏渐变段及端部的立柱,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护栏上游端头采用外展式圆形端头,代号为ATI-2:护栏下游端头采用圆形端头,代号为AT2;波形梁护栏与混凝土护栏间采用过渡段搭接,代号为BT2,端部处理及过渡搭接段详见护栏设计图中要求。⑥为满足沿线居民生活需求,出行方便,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居民生产生活通道开口,单段护栏最小长度不应小于48mo⑦护栏立柱外侧保护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5cm。同时护栏安装后各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呢。C.波形梁安装①护栏板应通过拼接螺栓相互连接成纵向横梁,并由连接螺栓固定丁・托架上。护栏板拼接方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拼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螺栓。②立柱间距不规则时,可利用调节板、梁进行调节,不得采用现场切割护栏板的方法。③所有的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应在护栏的线形达到规定要求时才能拧紧,终拧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波形梁护栏板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的终拧扭矩规定值螺栓类型螺栓直径(mm)扭矩值(N.m)普通螺栓M1660〜68M2095~102M22163-170高强螺栓315〜430d.柱帽、托架及端头安装①托架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护栏板和立柱之间,在拧紧连接螺枪前应调整托架使其准确就位。②护栏端头应通过拼接螺栓与护栏板牢固连接,拼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螺栓。e.反光膜的设置在立柱上按照4m间距贴反光膜,所有的端头应贴反光膜,增强夜间行车视线导向。(4)验收4.1)基本要求a.波形梁钢护栏产品必须符合《波形梁钢护栏》(GB/T31439-2015)的规定。b.为保证护栏的整体强度,护栏立柱的埋深、土基压实度、端部和过度段处理应符合设计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定。c.立柱位置、立柱中距、垂直度、横梁中心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d.所有构件不应因运输、施工造成防腐层的损坏。e.直线段护栏不得有明显的凹凸、起伏现象;曲线段护栏应圆滑顺畅,与线形协调一致。F.波形梁板搭接方向应正确,搭接平顺,垫圈齐备,螺栓紧固。g.托架、端头的安装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安装到位,不得有明显变形、扭转、倾斜。h.波形梁板和立柱不得现场焊割和钻孔。」.立柱及柱帽安装牢固,其顶部应无明显塌边、变形、开裂等缺陷。k.护栏立柱、波形梁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基坑的深度、宽度应不小丁•设计尺寸,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标号要求。(4.2)实测项目实测项目应符合《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2007)的规定。(4.3)外观鉴定a.焊接钢管的焊缝应平整,无焊渣、突起。构件镀锌层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