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_第1页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_第2页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_第3页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_第4页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10篇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探究吹泡泡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使泡泡吹大和发生变化。

2、乐观投入活动,大胆尝试,能用语言表达操作的过程。

3、感受胜利的欢乐,对科学小试验产生爱好。

二、活动预备:

1、水桶、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粉、洗发水、水。

2、各种吸管、抹布。糖、醋每组一份。

3、"比克曼的世界"DVD三、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1.老师对每组吹泡泡,引起幼儿的爱好。

(老师以自己吹泡泡的方式来引起幼儿爱好,幼儿一下子就被感染了心情,都试着来抓泡泡。)2.师:你们也想吹泡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好吗?

(在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幼儿自己制作吹泡液的愿望。)3.师:做吹泡液需要用什么呢?

老师:原来洗衣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洗手液加了水以后都能制作成吹泡液。

二、幼儿试验(一)尝试制作吹泡液1.师:老师预备了肥皂粉、肥皂、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边说边出示)你们可以任意选一种来制作吹泡液。看哪位小伴侣做得又洁净又快,而且用完的东西都能放回原处,做胜利后立刻回到座位上,好吗?

(在制作吹泡液材料的选择上,我大量幼儿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东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学问阅历,就是这些东西都能制作吹泡液。同时渗透了操作常规,有助于培育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2.幼儿试验。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制作的材料,通过自己的试验了解了制作吹泡液的方法。)3.师: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伴侣已经制作胜利了?

(1)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吹泡液的?怎么做的?

(2)和他一样,用XX来制作也胜利的小伴侣有哪些?谁和他使用的材料不同也胜利了?那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3)有没有不胜利的呢?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和幼儿一起观看他的吹泡液来找不胜利的缘由,并想出解决的方法。

老师请不胜利的幼儿把吹泡液拿上来观看,请其他制作胜利的幼儿来缘由。你是用什么制作的?

师:那怎么做才能作胜利呢?

师:好,那过一会你再试一下!还有谁没有胜利?我们来看看他的吹泡液!你是用什么制作的?

师:谁来帮他想方法?

师:那你再试一试!还有谁没有胜利的!你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让我来试着吹一下,好吗?(老师在试吹的过程中吹出了泡泡。)师:这是怎么回事?

师:应当怎么吹呢?

师:好,用他们教你的方法再来试一试!好吗?

(二)尝试用不同的管子来吹泡泡,发觉问题。

1.师:这次我们吹泡泡要用桌上的三根管子分别来试吹泡泡。你们猜这三根管子吹出的泡泡会一样吗?(请幼儿猜想)师:好,那就来试试吧!刚才吹泡液没有制作胜利的小伴侣想一想自己是什么缘由,赶快该一下再来试吹,好吗?

2.幼儿试吹。

师:为什么粗的管子吹出的泡泡最大呢?为什么两根细管吹出的泡泡不一样呢?

(三)尝试在吹泡液中加入糖或醋,发觉问题。

1.师:这次在吹泡液中要加入一样东西,在试吹一下,看看有什么变化?

2.师出示生活中常常观察的食糖和白醋。

师:你在吹泡液中加入其中的一种,看看有什么变化?记住了,加了糖就不能加醋了;加了醋就不能加糖了了!

3.幼儿试验4.师:你们都试了吗?

(1)谁放了什么?(放了糖)你们有什么发觉?

(2)谁放了醋?你们有什么新发觉?

三、结束:

引起幼儿再次探究的爱好。

1.师:吹了那么多次的泡泡,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外形的?一般的状况下泡泡吹出来都是圆的,但是比克曼世界里的气泡吹出了不同外形的泡泡来,我们一看吧!

2.幼儿观看《比克曼的世界》。(内容:气泡吹出不同外形的泡泡,有方形的、有拱形。)3.师:泡泡还可以吹出方的和拱形的。吹泡泡好玩吗?但是泡泡吹出来会怎样?有个小哥哥,他有好方法不让泡泡破,我们再来看看!(看录象)(内容:小哥哥戴着羊毛手套来玩吹出来的泡泡,既不破,又能拍。)4.师:我也来试试!(老师把吹出的泡泡,用穿着毛衣的胳膊去抛抬)为什么泡泡没有立刻破而且还在跳舞呢?请你们也回去试试,再来告知大家!

(通过电教化的手段,激发幼儿新的爱好。通常状况下,泡泡吹出来是圆的,但是泡泡有时吹出来不肯定都是圆的。在转变肯定的条件下,泡泡还可以吹出其他的外形。)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有爱好进行影子创意造型。

2.探究发觉影子的重叠与错位现象。

重点难点:

进行影子创意造型。

活动预备:

幼儿用书、电子资源《影子变魔术》、礼帽、木棍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观赏电子资源中的图片,感受影子造型的美。

2.这些影子造型好玩吗?

3.这些影子造型和它们的仆人一样吗?

4.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异的现象呢?大家可以猜一猜。

二、幼儿用书,尝试发觉叠影与光影错位的现象。

1.除了大人能玩影子造型的嬉戏,小伴侣也可以。看看书上的小伴侣怎么做的,为什么他们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2.有两个小伴侣,为什么影子里只有一个脑袋一个身体?

3.小伴侣没戴帽子,为什么小伴侣戴着帽子?

4.为什么小伴侣没牵手,影子里却可以握手呢?

三、幼儿结伴尝试进行影子造型,激发幼儿的制造力和想象力。

1.找你的小伙伴进行影子造型吧,看谁的造型最有意思。

2.假如需要道具,可以向老师提出。

四、对幼儿的影子造型争论,激发幼儿更多的思索。

1.你和谁做了影子造型?你们的造型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做出造型的?

2.谁的影子造型最好玩?为什么?他们是几个人进行造型的?少一个人行不行?

3.身材不同的小伴侣能不能在一起做个造型?怎么利用他们身材高矮胖瘦不同的特点?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教材分析

《纸绳力气大》是一节生成活动。中班孩子的奇怪   心和探究爱好开头增加,为了训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有机会探究,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类型的纸,让幼儿尝试进行折、卷、撕、捏等活动,从实践中发觉纸的特性和玩法。顺应《纲要》“擅长发觉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大事中所隐含的训练价值,把握训练的时机,供应适当的引导”的要求,《纸绳力气大》通过设疑、实践,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神秘的爱好,在反复试验、动手操作的嬉戏中,让孩子们发觉卫生纸里存在“纤维”这一好玩的现象。孩子们在探究嬉戏中感受欢乐,获得才智。

目标预设

1.通过试验,萌发探究纸绳承受力的爱好。

2.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气的纸绳。

3.乐观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气大的欢乐。

重点、难点

本活动重点是探究、感受纸绳的承重力。

难点是学习制作有力气的纸绳。

设计理念

在玩纸时,一个孩子偶然做成的纸绳拉不断,引起了同伴的关注和仿照。我把握契机,生成了科学活动《纸绳力气大》,鼓舞幼儿学习做有力气的纸绳,并进行拎水桶的尝试,在嬉戏操作中感受纸绳力气大。

设计思路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在动手中发觉。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卫生纸”和“水桶”,让孩子进行操作试验,把有关力的科学学问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嬉戏(如撕面条竞赛、制作有力气的纸绳、纸绳拎一个水桶、纸绳拎两个水桶、合作用纸绳拎水桶等),依托幼儿熟识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好玩的科学现象。

活动预备

正方形卫生纸若干,篮子若干,装满水的小油桶16个。

活动过程

1.玩“撕面条”的嬉戏,激发幼儿爱好。

(1)小伴侣们看,这是什么?(卫生纸)卫生纸可以干什么?

(2)今日,我们用卫生纸来玩“撕面条”的嬉戏,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里谁撕的面条又快又多。快行动起来吧!(幼儿操作)

(3)听好哦,时间立刻就到了:5、4、3、2、1,停!相互看看,谁撕的面条又快又多!

(4)小结:有的小伴侣撕的面条许多,有的小伴侣撕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卫生纸上藏着的小隐秘吧。

2.观看卫生纸的纹路,再次尝试玩“撕面条”。

(1)请你们拿一张卫生纸看一看、找一找,发觉了吗?这一条一条线就是卫生纸的纹路。试着用手摸一摸它的纹路,然后放回篮子里。(老师巡察检查)

(2)好,谁来帮我找到这张卫生纸的纹路?画一画,根据这个方向撕一撕。撕成又细又长的面条了吗?换个方向再试试,把上面的纹路撕断。

(3)出示两张画好纹路的纸,让幼儿明白竖线方向不简单撕,横线方向简单撕。

(4)幼儿重新拿一张卫生纸“撕面条”。

3.玩“纸绳拎水桶”的嬉戏,初步体验纸绳力气大。

(1)刚才我们用卫生纸玩了撕面条嬉戏,我还想把它变成纸绳来玩嬉戏呢,你们会把它变成纸绳吗?谁来试试?(请一幼儿示范)

(2)他用了什么方法把卫生纸变成了纸绳的?(先卷后拧)

鼓舞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3)(出示油桶)卫生纸做成的纸绳能拎起这桶水吗?

(4)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行以,究竟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5)请小伴侣用刚才的方法将卫生

纸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

留意,手不能遇到桶。做好了就可以上

来试一试了!将两边的水桶拎到中间。

4.争论纸绳的隐秘。

(1)请拎起水桶纸绳没有断的小伴侣站这边,纸绳断了的小伴侣站那边。

(2)我给你们预备的是同样的卫生纸,为什么有的纸绳没有断,有的纸绳却断了呢?

拿两根松紧不同的纸绳引导幼儿观看,查找缘由。

(3)什么缘由呢?大家争论一下。谁来说说?

(4)毕竟什么缘由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隐秘?(从两组幼儿手中各拿一个纸绳)

(5)你们发觉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两根纸绳(一根没有断,一根断的)。

(6)我们试着按卷的方向撕一撕。

断的纸绳撕一撕,怎样?这样做成的纸绳,看,1、2、3,纸绳断了。

没有断的纸绳撕一撕,没有断。这样做成的纸绳怎样?不简单断。

原来,简单撕的拧成纸绳就简单断,不简单撕的拧成纸绳就不简单断。

(7)现在你们会做有力气的纸绳了吗?谁来告知大家。(再次巩固)

(8)知道了这个隐秘,我们再来试一试。记住,找准方向,拧得越紧纸绳力气就越大。

(9)和好伴侣拉一拉,看你的纸绳是不是够力气。假如纸绳断了,赶快找出缘由,重新做一个有力气的纸绳。(请幼儿用有力气的纸绳把水桶拎到活动室的两边。)

5.尝试拎两桶水。

(1)小小纸绳可神气啦!它说还能拎起两桶水呢!行不行?谁来试试?

(2)一幼儿用一根纸绳拎两桶水。(假如没断,说明纸绳力气大;假如断了,说明什么?)

小结:是啊,一根纸绳的力气有限,团结起来的纸绳力气会更大!

6.阅历拓展,玩“运水桶”竞赛。

老师介绍嬉戏规章:将幼儿分成两队,运水桶接力竞赛。

可以增加难度——合作运水桶。(找一个好伴侣,把两根纸绳变成一根,两人合作运两桶水。)

7.活动延长。

师:纸绳虽小,它的力气却很大!我们带它到外面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拎起比水桶更重的东西,好吗?

带上你的篮子,捡起地上的垃圾,拎起水桶,动身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生长状况,懂得妈妈孕育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培育幼儿对事物的奇怪   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4.进展幼儿的观看力、想象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预备:

1.正在怀孕(6-7月)的孕妇

2.胎儿孕育成长的音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孕妇老师,引起幼儿了解胎儿问题的爱好

老师: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我们看看她是一位怎样的客人呢?(引导幼儿说说孕妇一些体态特点)

二、老师让幼儿提问的方式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产生及生长状况

1.老师:小伴侣看到这位怀宝宝的老师,你们肯定有很多关于肚子里宝宝的问题吧?

现在,赵老师就和这位怀孕的老师来关心你们,好吗?

2.幼儿提问,老师运用多种方式来回答幼儿的不同问题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的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可以运用图片.图片.录像的方式回答,让幼儿边看边听)

幼儿: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会动吗?

(老师可以让幼儿用小手摸一摸,听一听感觉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活动)

三、老师请孕妇叙述怀孕的感受,让幼儿了解孕育的艰辛。老师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妈妈,说说自己应当怎样对待妈妈。

四、老师引导幼儿把制作好的花环,送给怀孕的张老师以及孕育过宝宝的客人老师,表达自己的妈妈的敬意。

活动反思:

本节教学活动虽然是一节科学活动,但布满亲情和感动,孩子们通过真实的接触孕妇,体会到妈妈孕育宝宝的不简单和辛苦,当老师伴随美丽的音乐朗诵诗歌时,孩子们完全沉醉在诗句中,课后争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这节教学活动很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了解了,自己在妈妈肚中的成长变化,孩子们很感爱好。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5

目标:

1、熟悉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训练幼儿敬重农夫的辛勤劳动,养成疼惜粮食的习惯。

预备: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过程:

1、导入:

师:小伴侣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夫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依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熟悉小麦。

1)师:小伴侣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争论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看小麦实物,叙述小麦的形状特征。

老师总结:熟悉其根、茎、叶的外形: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图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夫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其次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渐渐地由绿变黄,成熟,农夫伯伯开头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老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终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训练幼儿疼惜粮食。

师:今日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夫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夫伯伯的劳动成果,疼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老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夫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疼惜粮。”

6、老师小结。

活动延长: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看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夫收获粮食的辛苦。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熟悉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究大自然的愿望。

3、引导幼儿知道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

3、让幼儿懂得我们应当怎样防止沙漠沙化。

活动预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老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别的用处?

-老师:骆驼喜爱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老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老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的身上有厚活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骆驼底眼睛会产生很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孔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可以分为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贮存养分。

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子里。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争论:

-老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老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当怎样防止沙化?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没有条件的,可组织幼儿依据已有阅历交谈,老师可查找相应的书籍和图片,向幼儿介绍相关的学问和阅历。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观看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骆驼走出沙漠。

小百科: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掩盖、植物特别稀有、雨水稀有、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沙幕”,干旱缺水,植物稀有的地区。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常常消失。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7

设计思路:

四季春、夏、秋、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盼望,布满了生气。为了培育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与参加乐观性,使孩子们通过初步熟悉春天,渐渐过渡到了解春天,从而进一步到喜爱春天,特选择这一活动主题。

本主题从两个环节入手,详细如下:

活动一:儿歌“春芽芽”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观看、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育幼儿观看和发觉事物变化的力量。

3、激发幼儿探究大自然的爱好,训练幼儿爱惜花草树木。

活动预备:

1、课前尽早在自然角种上种子至发芽。

2、种子由播种到发芽、长大的图片一套

活动过程:

1、观看自然角中的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争论:发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颜色?

2、出示种子发芽的图片,鼓舞幼儿大胆说出种子发芽长大的过程并争论:种子长大会变成什么?

3、看图片学习儿歌《春芽芽》。

4、带幼儿到室外查找植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8

活动一

目的:

1、引导幼儿观看云的外形,说出看云的感受。

2、激发幼儿探究自然的爱好,培育幼儿的观看力和想象力。

预备:

选择多云的日子和一块草地。

过程:

一、引发爱好,唤起幼儿的有关阅历。

1、谜语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

2、启发幼儿说说平常看到过什么样的云,它们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到户外观看云的外形,说说看云的感受。

1、引导幼儿观看天空中的一大片云,说说这片云的外形像什么。(让幼儿充分想象,发表意见。)

2、幼儿随便坐或站,自由观看天上的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云,它像什么,后来又变得像什么,为什么会变。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发觉了什么现象,鼓舞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启发幼儿说出云是在不断移动的。)

三、引导幼儿观赏故事《云宝宝和风娃娃》(附后)。

1、老师有表情地叙述故事,提问:孤独     的太阳公公有什么愿望?云宝宝和风娃娃是怎样做的?它们变了些什么魔术?

2、引导幼儿依据观看所得,尝试仿编故事。

四、组织嬉戏:会变的云。

启发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片云在草地上任意地飘来飘去。当老师说“云变了”时,幼儿立刻摆出一种姿态表示云的形态,并说说自己变的是一片什么外形的云。当老师说“大风吹来了”时,幼儿就四散跑开蹲下,表示云被大风吹散了。

活动二

目的:

1、引导幼儿熟悉云的形成过程以及云的颜色与厚薄之间的关系。

2、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

预备:

白云卡片一张,磁带、录音机各一,手电筒五支,白纸若干。

过程:

一、嬉戏:我是云宝宝。

随着开心、轻松的音乐,幼儿依次传白云卡片。音乐暂停时,拿到白云卡片的幼儿可发挥想象,说:“我是云宝宝,我能变成××。”

二、争论云的形成。

1、为什么天空中有云?云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凭借已有的学问阅历和想象回答。)

2、老师有表情地叙述故事《小水滴旅行记》,提问:“小水滴想旅行请谁来帮忙?太阳公公关心小水滴变成什么飞上了天?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云是怎么聚集而成的?

三、争论云的颜色。

1、云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天空中的云有时是白色的,有时是灰色的、黑色的?

2、通过试验感受云的颜色与厚薄之间的关系。

①将手电筒当作太阳,将白纸当作白云,引导幼儿做试验,观看当“太阳光”照在一张纸上时所产生的现象。(透过纸能清晰地看到光。)

②当“太阳光”照在叠放的几张纸上时,你发觉了什么?(光能透过纸,但看得不太清晰。)

③再加上一些纸,你发觉了什么?(看不见光了。)

3、小结:其实云是白色的,只是由于云的厚薄不同,才会消失不同的颜色。当云很薄的时候,阳光照在它们身上,云看上去就是白色的;当云变厚时,阳光只能透过很少的部分,云看上去就是灰色的;当云很厚时,阳光无法透过,云看上去就是黑色的。

活动延长:

画出各种各样的云。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9

设计意图: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最喜爱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在画水彩画的时侯,孩子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喜爱或需要的颜色。于是,依据幼儿奇怪   、好探究的特点,我设计了这堂关于颜色混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混合嬉戏,激起幼儿对颜色的探究爱好。进展幼儿的观看和操作力量。

2、鼓舞幼儿记录活动中发觉的问题。

3、培育幼儿乐于关怀和关心别人的情感。

活动预备:

1、装着清水的瓶子若干个(上面有可变化表情的娃娃脸帖纸)

2、可供幼儿记录的水彩笔、记录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初次操作混合嬉戏的爱好。

1、通过“水娃娃”想变成“海妈妈”那样颜色的愿望,激起幼儿第一次操作爱好。

2、操作过程中,鼓舞幼儿大胆发言,说同自己的做法。并从其中找出“深浅”两种蓝色进行对比。启发幼儿总结出深浅变化是由于颜料投放的多少而打算的。

3、师生共同操作转变娃娃脸使幼儿体验到“关心”的欢乐。

二、老师设疑:“小伴侣,除了蓝色,我们还能不能让水娃娃再变成别的颜色呢?”激起幼儿连续操作的爱好。老师供应幼儿所需的材料。操作时,留意指导个别力量差的幼儿。

三、从操作中感受颜色混合的乐趣,并学会把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1、提出问题:“假如水娃娃们穿着这件衣服时间长了,想换一种颜色,那该怎么办呀?”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并确定幼儿的争论方法。

2、老师先以蓝色和黄色混合为例,带起幼儿探究及操作的爱好。

3、鼓舞幼儿将自己发觉的“颜色的密秘”记录下来。(可以老师先演示记录方法再关心幼儿共同记录)

4、参观记录板上记录结果,表扬幼儿并奖给每人一颗才智星。

四、嬉戏结束后,师生共同商议 把美丽的水娃娃送给其他班的小伴侣。

活动自评: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怀着奇怪   的心态,主动地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幼儿的动手操作力量得到了肯定的提高,这种爱好还可以自发的延长到其它活动中,如:在美工区,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调出自己喜爱的颜色。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有参加操作活动的爱好,体验在探究中创作的欢乐;

2.大胆尝试几种常见的连接方法,发觉物体间的连接有的需要帮助物,有的不需要帮助物;

3.能乐观参加各种连接的嬉戏,共享连接的阅历。

活动预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