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_第1页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_第2页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_第3页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_第4页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

【Summary】目的:探索踝关节骨折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时间区间:2020年5月-2022年5月,筛选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20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复位石膏外固定,观察组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指标(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相比对照组无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并发症结果中观察组0.00%,对照组30.00%,,差异明显(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加速康复速度,提供固定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Keys】踝关节骨折;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疼痛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患者多由暴力因素或意外因素导致,人体踝关节承担着负重作用,当出现骨折后患者可见明显的肿胀、剧烈疼痛等情况,关节活动受限,患者行走困难,直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开展治疗。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优质的治疗方式,可有效进行固定,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避免病症进一步加重,促使患者及早康复[1]。本次研究将以2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时间区间:2020年5月-2022年5月)作为研究样本(患者20例),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10例,男:女-5:5,年龄范围:24-65岁,平均年龄(45.47±2.18)岁;观察组10例,男:女-6:4,年龄范围:25-66岁,平均年龄(45.67±2.20)岁。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大于18岁;(2)患者意外原因致伤;(3)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患者精神病史;(2)患者合并其他病症;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复位石膏外固定,骨折部位冰敷,局部麻醉,牵引处理,左手握足跟,右手握足背,外翻足跟,背伸牵引,屈伸复位,固定处理,运用可塑性石膏板固定,呈背屈90°角。1.2.2观察组观察组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硬膜外麻醉,俯卧位,露出后踝、外踝、内踝,固定,于腱外侧与腓骨后侧切口,踝关节后外侧入路,逐层切开皮肤,深筋膜,避开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向外牵拉腓骨肌腱,内牵拉跟腱,显露踝骨折块,清除血肿与小碎骨,复位,运用克氏针固定骨块,运用C型臂X线辅助,保证踝关节面平整,运用钢板进行固定,检查患者固定情况,完成手术,关闭切口。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0-10分,分值高疼痛明显)。(3)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骨折愈合不良、骨质疏松、感染,计算并发症。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25.0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计量数值,以t检验数值;以数(n)或率(%)计数,以2检验数值,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价值。2结果2.1患者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指标(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临床指标情况对比(±s)组别(n=10)负重行走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14.21±1.1442.15±3.7811.26±1.18对照组19.22±1.2655.30±3.8515.73±1.19t8.2657.1625.265P0.0000.0000.0002.2患者疼痛情况对比治疗前观察组VAS(7.69±0.18)分,对照组VAS(7.67±0.15)分,无对比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3.12±0.24)分,对照组VAS(5.24±0.14)分,差异明显(P<0.05)。2.3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并发症结果:观察组0.00%(0/10),对照组30.00%,(3/10)(1例骨折愈合不良、1例骨质疏松、1例感染),差异明显(P<0.05)。3讨论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病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大,造成明显疼痛感,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患者一旦出现骨折情况将造成自身骨结构受到破坏,尤其是该病症多由意外暴力因素导致,患者骨折同时伴有明显的韧带损伤、软组织损伤等情况,表现为明显的关节功能肿胀、受限,严重时甚至造成残疾,对患者的危害较大,需要及时治疗[2]。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控制病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患者骨折愈合[3],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通过手术充分暴露骨折端,对骨折部位进行精准的复位,将游离的碎骨、骨块等进行彻底清除,加速软组织与组织韧带修复,利用C型臂X线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4],同时降低手术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尤其是周围健康组织与腓肠神经,保证患者踝关节的稳定性,促使骨折尽早愈合,缩短患者康复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5]。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指标(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优(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治疗前VAS评分无对比差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疼痛感更低,有助于患者康复。并发症结果观察组0.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明显(P<0.05),说明该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值得推广。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开展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疼痛感,加速骨折愈合,应用价值显著。Reference[1]张浩,庄新晨,盛世豪.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22,38(04):320-326.[2]梁增章,陈瑜,连勇.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02):111-113.[3]刘骏逸,刘晓东,李朝晖.腓骨入路与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医正骨,2021,33(09):15-19+24.[4]刘大鹏,蒋殿伟.后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