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_第1页
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_第2页
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_第3页
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_第4页
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和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的论文内容内容摘要:近年来收入差距的加剧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公平,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陈钊等人的研究发现,行业间收入差距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本文着重介绍了有关行业间收入差异成因的研究,这主要是从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两大方面阐述的。本文本文关键词语语:行业间收入差距;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一、引言自1978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是均衡的,直接造成了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不断扩大,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收入差距过大的不满。收入差距的扩大既体现在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还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当下人们对收入差距的不满主要是针对行业垄断所带来的高工资水平,对于那些人力资本质量高、工作环境艰苦或者市场竞争力强导致的高工资则认为是合理的。已有的研究揭示了行业间收入差距与全部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相关性,即随着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其对全部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并且陈钊等〔2010〕的研究表明,在行业间工资均等的条件下,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将减少5%-10%的水平,可以说行业间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为了解决当下中国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研究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国外文献回顾关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成因研究,学术界主要是从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的。人力资本特征方面主要有狭义人力资本论和人力资本外部性这两种理论。11665.Com狭义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发展了becker〔1962〕和mincer〔1974〕的观点,认为行业间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劳动力的供给者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由于不同行业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形成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而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lucas,1988〕引入了“人力资本溢出性〞的观点,阐明了以地区、行业或企业等方式结合的人力资本会由于学习效用产生比所有单个人力资本资源回报之和多得多的效用。但是这些研究发现,即使综合运用狭义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也无法完全解释行业间收入差距。而另外一些研究者从劳动力的需求者出发,来研究需求方特征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可以阐释为以下三种理论:〔1〕岗位工资制度理论,它以产业和职业特征来解释收入差距。stigler〔1962〕首先运用这一理论、rothschild、stigler〔1976〕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论,认为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成本,而信息成本之间的差异会使工资变量不同,这就会导致企业更偏好用工作岗位特征而不是个人特征来决定工资水平,最终就形成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2〕效率工资理论则认为工资水平主要是由劳动力的需求方决定的,当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水平时,就会使得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及利润得到提高〔stiglitz,1984;yellen,1984;yellenandakerlof,1986;katz,1986〕。当下社会中拥有市场垄断势力的继而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一般工资水平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工资水平是这一理论最有利的证明。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既使企业招聘到高素质、高能力的员工,又抑制他们消极怠工和换工作的心态,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产出和利润。〔3〕租金分享理论认为行业中工会力量的强弱会影响到行业工资收入。如果行业的工会力量比较集中,那么工人就能通过与资方的谈判,获得比工会力量相对薄弱行业更高层次层次的工资水平,继而会产生行业间工资差距。三、国内文献回顾中国经济当下正处于转轨时期,形成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原因与成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完全相同。现有的关于中国行业间工资差异成因问题的文献,大部分是从行业所有制垄断方面论述的,主要观点是所有制垄断扩大了行业间工资差距。换句话说,垄断行业凭借其对资源的占有和行政特权,运用非市场化手段,以此得到超额利润,就提升了行业的工资回报,与此同时再依靠垄断地位控制市场上的价格,转嫁出部分行业内部工资成本。只有消除或限制行业所有制垄断,才能缩小行业间工资差异。魏军〔2006〕主要是从我们国家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及价值判断、行业收入差异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来研究我们国家当下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他分别从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型产业三个方面分析行业收入差异,认为市场的不完善、的干预、行业自身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之相比,罗楚亮、李实〔2007〕和张原、陈建奇〔2008〕都从人力资本和行业特征两大方面研究,并且他们都更侧重于认为行业特征因素对收入差异的作用更为显著。前者是基于收入分配的基本特征及工资水平、福利补贴的决定机制,特别是垄断因素和赢利能力对收入的影响,发现垄断程度对收入决定更为重要;同时指出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态下,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缺乏流动,这使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更具解释力。后者则把人力资本因素具体分为:平均受教育水平、行业专业技术水平、行业平均工作经验;把行业特征因素分为:行业经济性垄断程度、行业所有制垄断程度,以数据为基础得出行业特征的作用更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观点,如罗志容〔2001〕认为造成行业收入差异主要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转轨有关。与他持有相似观点的有崔友平、李凯〔2009〕,不同的是后者更注重对经济体制转轨的研究,认为这时期的行政垄断是造成收入差异过大的主要原因。赵文华〔2008〕和金玉国、崔友平〔2009〕立足于行业这一方面研究,但侧重点不同。赵文华把行业收入差异归因为行业垄断、行业新增固定资产、行业技术人员比重;金玉国、崔友平是从行业属性,包括行业起薪、行业垄断度地边际效应和行业技术密集属性三个角度解释行业间收入差异。四、总结综上所述,理论界普遍都认可行业特征和人力资本是影响行业间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后来新建立的理论,都是在这两大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当下的研究基本上都立足于行业宏观或中观数据,缺乏从微观层面研究行业特征和个体人力资本因素对行业工资回报差异的影响。〔作者南京财经大学〕以下为以下为参考文献:[1]张余文.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8〕[2]魏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2[3]罗楚亮,李实.人力资本、行业特征与收入差距[j].管理世界,2007,〔10〕[4]张原,陈建奇.人力资本还是行业特征——中国行业间工资回报差异的成因分析[j].,世界经济,2008,〔5〕[5]王天夫,崔晓雄.行业是如何影响收入的——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5〕[6]王晓英.我们国家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0〕[7]史先诚.行业间工资差异和垄断租金分享[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