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_第1页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_第2页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过秦论》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贾谊对秦王朝快速灭亡缘由的分析,了解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

(2)把握对比论证法在全文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到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像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4)着重识记并理解“蒙、因、絜、爱、余烈、弱”等词的含义;

(5)理解“制、亡、利、固”4个多义词的不同含义。背诵课文最终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把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诵读。

(2)本文文言词汇丰富,留意引导同学识辨积累。

(3)支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及文章写作背景,重点学习1─2节。

教学步骤:

一.简介及课文写作背景、释题、明确文体。

二.⑴对比解释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先默读,再朗读。

⑵指名朗读,同学老师评价。

⑶再读课文,划出疑难。

⑷质疑,争论释疑。

⑸要同学说出本节活用词、通假字。

⑹齐读课文第一节。请同学概括大意,老师板书。

三.1.用学习第1节的方法指导同学学习第2节。

2.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同学口答)

⑴蒙故业

⑵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⑶宽厚而爱人

⑷相与为一

⑸赵奢之伦制其兵

⑹秦人开关延敌

⑺延及孝文公

四.自读第三节,方法同一、二节。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3─4节,背诵3─4节。

教学步骤:

一.齐读1─2节,体会语言特色,板书1─2节内容。

二.检查自读第3节状况

1.指名朗读第3节,要求留意下列字的读音

(蒙)恬藩篱黔(首)隳(名城)

2.对朗读赐予评价。老师范读。同学齐读。

3.质疑,争论释疑。

4.要同学说出本节的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

5.解释加点字(出示小黑板,要同学口答)

⑴奋六世之余烈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⑶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⑷因河为池

⑸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⑹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留意句式)

三.指导背诵,概括大意。

1.结合课后练习二(1),指导背诵,加深课文理解

2.概括段意,老师板书。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1.对比解释自读第4节,留意下列字的读音

牖猗蹑氓

2.指名朗读、评价、老师范读。

3.质疑,集体释疑。

4.出示小黑板,请同学口答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

⑴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留意句式)

⑵赢粮而景从

⑶天下云集而响应

⑷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齐读课文,概括段意老师板书。

6.依据课后练习二(2)提示,指导背诵,加深理解。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五.作业(早或晚自修完成)

1.连续背诵3─4节,(留意心到,口到,耳到)

2.自读课文第5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5节,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3─4节,赐予鼓舞。

二.学习第5节

1.出示小黑板,翻译句子和加点字,口头完成,检查预习状况。

⑴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依据检查状况,要求同学质疑,释疑。

3.指名朗读、老师评价、老师指导朗读(参见教参P170有关朗读语气提示)

4.老师范读

5.指导背诵

6.同学概括本节大意,明确结尾句在本文中的地位

三.1.引导同学看板书,结合课题思索,熟悉本文“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的特色。

2.找出课文中的对比,查找各组对比之间的关系,并用图表示,并分析运用对比对论证中心论点的作用。

3.朗读课文,找出骈句,结合生平、体会本文“赋体文心”的特色。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多义词)

板书:

兴孝公:崛起(前361─前338)第1节

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进展

(一)兴亡过程(前337─前247)第2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