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细胞组织课件_第1页
绪论细胞组织课件_第2页
绪论细胞组织课件_第3页
绪论细胞组织课件_第4页
绪论细胞组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学

Botany绪论一、植物的基本特征1、植物细胞有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组成的细胞壁;2、绿色植物可借助阳光、非绿色植物可借助化学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制造为复杂的有机物;3、大多数植物具有无限生长的特征,既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

.

二、生物界的划分1、两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2、三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3、四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4、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5、六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非胞生物界)]7、三原界系统1978年Whittaker和Margulis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资料提出三原界系统。目前受到重视。

古细菌原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

真细菌原界(蓝细菌、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真菌、动物、植物)

中国学者对生物分界的意见邓叔群(1966):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营养方式)胡先骕(1965):始生总界、胞生总界陈世骧(1979):非细胞总界、原核总界、真核总界(生命进化的主要阶段)王大耜(1977):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

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界

植物界: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真核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三、植物的多样性

1、类群的多样性2、分布的多样性3、形态结构的多样性4、营养方式的多样性5、繁殖的多样性6、生命周期的多样性7、种子植物茎干质地的多样性(1)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半灌木(2)草本植物——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3)藤本植物——木质藤本、草质藤本2、研究层次研究较多、意义较大的有4个层次(1)遗传多样性(geniticdiversity)(基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3)生态系统多样性(ecologicaldiversity)(4)景观多样性(landscapediversity)

四、植物的重要性

1、参与生物圈的形成,推动生物界的发展;

2、提供生命活动的能源,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

3、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饲料)硝酸盐亚硝酸盐固氮蓝藻固氮细菌植物糖类、蛋白质、脂类氨铵盐动物糖类、蛋白质、脂类排泄物遗体煤、石油、天燃气燃烧腐烂肥料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氮植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研究对象:植物界基本任务:研究内容: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和基本资料的调查

结构植物学(structuralbotany)系统与进化植物学(plantsystematicandevolutionarybotany)

代谢植物学(metabolismbotany)发育植物学(developmentalbotany)

植物遗传学(plantgenetics)资源植物学(resourceplant)植物化学(phytochemistry)植物生态学(plantecology)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根据1993年15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学科分组)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

当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1.描述植物时期(古希腊-17世纪):认识和描述植物,积累资料,发展栽培植物2.实验植物学时期(18世纪-20世纪初):以实验方法了解植物生命活动过程(19世纪的3大发现,显微镜和实验技术的发展)3.现代植物学时期(20世纪初至今):应用先进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现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两极分化及其融合

植物学传统学科的彼此交叉渗透,与其他生物学科

和非生物学科的交叉渗透

研究成果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1858年李善兰和英国人威廉臣合编出版的《植物学》,是中国近代植物科学的起点标志偏重实际应用细胞结构理论和植物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理论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一、植物细胞——植物体结构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是有机体,动物和植物都是这些有机体的集合体,它们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动、植物内。

细胞学说的意义1、从细胞水平的角度把整个有机体统一起来了;2、证明了动、植物都是由细胞起源;3、为近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接受有机界进化的观点准备了条件;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和功能相适应

形状和大小与细胞所处的位置和本身的遗传有关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显微结构(microscopicsturcture)超微结构(ultrastucture)或亚显微结构(sub-ultrastucture)细胞壁质膜质体(叶绿体、有色体和液泡

细胞质高尔基体原生质体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胞基质溶酶体微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核糖体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后含物细胞表面结构---细胞壁和细胞膜(质膜)

1.细胞壁(Cellwall)(植物细胞特有)

功能:保护和支持原生质体,防止细胞吸涨而破裂(1)细胞壁的发生与分层A、胞间层(intercellularlayer)最外层,果胶质

B、初生壁(primarywall)

细胞生长过程中和细胞停止生长前所形成的细胞壁其上有初生纹孔场。C、次生壁(secondarywall)

细胞停止生长后增厚的细胞壁,其上常具纹孔。(2)细胞壁的特化

A、结合进细胞壁内的物质(内镶物质)木质化----指纤维、导管的壁渗透进木质素的过程。矿质化----常指禾本科植物的茎、叶表皮细胞壁上渗透进二氧化硅而硅质化的过程。保护、加强硬度。

B、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物质(复饰物质)角质化-----指在细胞壁的外表形成的角质膜。栓质化-----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木栓质。蜡质-----覆盖在细胞壁外表的酯(脂肪酸和醇化合而成)孢粉素-----覆盖花粉粒外壁外表上的一种类胡萝卜素的多聚糖。(2)细胞壁的特化细胞壁的超微结构葡萄糖基(纤维素分子链)

微团微纤丝(电子显微镜下可见)

大纤丝(显微镜下可见)纤维初生纹孔场胞间层

初生壁次生壁纹孔对盲纹孔初生壁次生壁纹孔膜胞间层4、细胞质---分布其中的细胞器、细胞骨架和胞基质

(1)细胞器

A、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质体植物细胞特有a.叶绿体b.有色体:仅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引昆虫传粉和动物协助传播果实(种子)c.白色体:淀粉体---贮藏淀粉蛋白体---贮藏蛋白造油体---贮藏脂类质体来源于前质体叶绿体白色体有色体B、线粒体结构内外双层膜内膜内折形成嵴嵴上有基粒(内膜上分布有细胞呼吸所需各种酶和电子传递载体)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中心(2)单层膜结构细胞器a.内质网

由膜组成的一系列囊腔和管状的腔,彼此连通成的管道系统粗糙内质网光滑内质网b.高尔基体

结构:

一系列扁平的囊和小泡组成功能:

细胞分泌物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参与植物细胞中多糖的合成和分泌c.液泡(一个大型的中央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征)结构:单层膜的液泡膜包围,其间充满细胞液(无机盐、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生物碱及色素等)

功能:

参与细胞器的更新(含有水解酶)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姿态(促使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处于吸胀饱满状态)d.溶酶体

结构: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

催化有机大分子的降解

消化细胞中的贮藏物

分解细胞中受损伤和失去功能的细胞结构碎片使物质被重新利用e微体

结构:单层膜的球状细胞器

包括:过氧化物酶体--与叶绿体、线粒体共同参与光呼吸过程;细胞代谢中产生的对细胞有毒的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乙醛酸循环体--将子叶中脂肪转化成糖类附: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自溶作用)

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对环境信号作出的积极死亡。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导管细胞、根冠细胞等的解体。(3)非膜结构细胞器

核糖核蛋白体分布:糙面内质网上或分散在细胞质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功能:蛋白质合成中心(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细胞内部蛋白质)2.细胞骨架结构:蛋白质纤维组成的支架功能:使细胞形状稳定,细胞质组织化,进行细胞运动和物质运输组成:

微管---微管蛋白组成,与染色体、鞭毛、纤毛的运动有关;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和发育

微丝---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组成,与细胞的运动有关(细胞内吞,胞质环流)

中间纤维---未发现3.胞基质

在电镜下无特殊结构的部分。

在代谢活动旺盛的生活细胞中,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律的流动胞质运动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的介质。细胞多种物质代谢的场所。为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原料4、细胞核

(1)核膜---核内外物质交换的通道,双层膜,具有选择透性外膜:附有核糖体颗粒内膜:光滑(表面有1层致密的纤维网络---核纤层)核孔

(2)核仁---由颗粒状成分、纤维状成分、无定形基质、核仁染色体和核仁液泡组成。与rRNA合成有关。

(3)核质---核膜以内、核仁以外的部分。可分为染色质(着色部分)和核液(不着色部分)染色质染色体

5、后含物

植物细胞中的贮藏物质和代谢产物糖类(淀粉)、蛋白质(糊粉粒)、脂类(脂肪和油)、晶体和有机化合物(丹宁、树脂、生物碱)、色素

第二节植物组织---细胞生长、分化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细胞群植物细胞的生长植物细胞的分化

由一团基本一致的细胞,在其分裂、分化过程中,相邻之间的细胞在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的现象植物个体发育其实就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个体发育----指某些植物从它生命的某个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出现当初这个阶段的过程。系统发育----指植物类群的形成历史。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增殖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一.有丝分裂(mitosis)细胞周期(cellcycle):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的全部过程

分裂间期(物质和能量准备阶段)分裂期(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

G1期S期G2期(RNA,Pr合成)(DNA复制,组Pr合成)(微管Pr及细胞分裂有关物质合成)核分裂胞质分裂细胞核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出现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着丝粒分裂后期: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末期: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残留纺锤体微管排列于细胞赤道面成膜体细胞板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有丝分裂结果: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形成2个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的子细胞,保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二.减数分裂(meios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