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的薄弱区_第1页
腹壁的薄弱区_第2页
腹壁的薄弱区_第3页
腹壁的薄弱区_第4页
腹壁的薄弱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壁的薄弱区第1页/共36页学习要点1掌握腹前外侧壁薄弱区的解剖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2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内容3掌握腹股沟三角的境界4

掌握斜疝和直疝的诊断和鉴别5

了解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第2页/共36页腹壁的薄弱为

—腹股沟区是指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的三角形区域。第3页/共36页

腹股沟区下界:腹股沟韧带内侧界:腹直肌外侧缘上界: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水平线第4页/共36页腹外斜肌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腹内斜肌、腹横肌及其腱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好复杂哦!第5页/共36页薄弱的原因(1)腹外斜肌在此处移行为较薄的腱膜,并形成浅环;(2)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下缘均未到达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呈弓状越过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的上内侧,该区无肌肉覆盖。(3)有腹股沟管存在。第6页/共36页临床意义

腹股沟区是腹前外侧部的重要局部,其结构特点与腹外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密切相关。此区的关键结构是腹股沟管和腹股沟三角。第7页/共36页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内侧半上方。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和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女性有子宫圆韧带和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通过。腹股沟管(Inguinaicanal)第8页/共36页精索内有输精管,精索内动、静脉,输精管动脉,睾丸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子宫圆韧带为结缔组织纤维与平滑肌纤维组成,维持子宫前倾位。第9页/共36页

皮下环(浅环)

腹环(深环)组成:腹股沟管有二口四壁

二口:内口:又叫是腹横筋膜形成的卵圆形开口。外口:即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下方的三角形裂隙。第10页/共36页

皮下环(浅环)

皮下环(浅环)内侧脚外侧脚

脚间纤维第11页/共36页腹股沟管的四壁:

前壁:

是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有

部分腹内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腱膜第12页/共36页

后壁:外侧大部分为腹横筋膜及其深面的腹膜壁层,内侧小部分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相融合形成的腹股沟镰(或联合腱)腹股沟镰

腹横筋膜腹股沟管的四壁第13页/共36页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腹股沟管的四壁:弓状下缘第14页/共36页弓状下缘弓状线腹内斜肌和腹横在肌精索(或子宫园韧带)上方呈弓状,其下缘即为弓状下缘。在脐下4~5cm,腹内、外、横肌腱膜均移行于腹直肌鞘前层,所以腹直肌鞘后层下缘形成弓状游离缘,即为弓状线。第15页/共36页腹股沟韧带下壁:腹股沟韧带—是腹外斜肌腱膜下缘附着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腱膜向后卷曲反折增厚形成的。腹股沟管的四壁:第16页/共36页腹股沟三角inguinaltriangle(海氏三角

Hasselbach)周界: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第17页/共36页

由于腹股沟区薄弱,且人体直立姿势也使腹股沟区的承受压力较其他部位高,故腹外疝多发于此区。第18页/共36页疝(Hernia)

凡器官或结构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

裂口或薄弱区脱出者,称为疝。常见的疝有:腹股沟疝、膈疝、股

、切口疝、脐疝、

白线疝等。

第19页/共36页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⑴解剖的薄弱处:见于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园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处,白线。⑵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

2.腹内压增高: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第20页/共36页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壁层腹膜经疝门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疝门

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第21页/共36页

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直疝鉴别?诊断?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斜疝的疝门是腹环;直疝的疝门是腹股沟三角。第22页/共36页

腹腔脏器经腹股沟内侧窝突出为腹股沟直疝,经腹股沟外侧窝突出为腹股沟斜疝。

第23页/共36页由腹壁下动脉内侧经腹股沟管三角而未经深环突出,疝囊在精索之外,无明显的疝囊颈。直疝鉴别---第24页/共36页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穿过腹股沟管,穿出浅环,可进入阴囊。疝囊包在精索的3层被膜之内,有明显的疝囊颈。斜疝鉴别---第25页/共36页直疝和斜疝的诊断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诊断时使疝内容回复至腹腔,用食指压住腹环处,让患者起立,用力咳嗽,如果疝内容物仍突出,则可以排除斜疝;若疝内容物不再突出,则可能是斜疝,也可能是直疝。具体的要在手术过程中鉴别:手术过程中可触及到腹壁下A:疝内容物从腹壁下A内侧(即腹股沟三角)出来的为经腹壁下A外侧(深环)出来的为直疝;斜疝。第26页/共36页1.疝囊高位结扎;

2.修补薄弱区:

传统方法:佛格逊(Ferguson)法、巴

西里氏Bassini法、麦克凡McVay

现代方法: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治疗原则第27页/共36页注意:手术时要切开腹股沟管前壁(即腹外斜肌腱膜),应注意其深面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切勿损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第28页/共36页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精索佛格逊(Ferguson)法在切断疝囊颈作高位结扎后,不游离精索,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在精索前面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加固前壁。第29页/共36页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精索巴西里氏Bassini法提起精索,在其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加固后壁。第30页/共36页耻骨梳韧带腹内斜肌精索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加固后壁。麦克凡McVay法第31页/共36页陷窝韧带(腔隙韧带):是由腹股沟韧带内侧端的部分向下反折形成的。腔隙韧带向外侧延续附着于耻骨梳的部分称为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第32页/共36页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这种补片是由两层聚丙烯片和单丝自膨胀环所构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