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1页
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2页
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3页
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4页
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朱轶艾灸与保健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2主要内容一、灸法基础知识二、灸法分类及操作方法三、惯用穴位介绍四、保健灸法五、实用艾灸养生方六、常见疾病艾灸穴位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3艾灸基础知识第一部分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4灸利用某种易燃材料(如艾绒等)和某种药品放在体表穴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温熨或贴敷借助火温和热性以及药品功效经过经络穴位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效平衡从而到达治疗和保健目标一个外治方法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5一、艾灸作用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2.扶阳固脱,升阳举陷3.泄热拔毒,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6二、艾灸适应症寒邪为病湿邪为病热邪为病(泄引热下)瘀血体虚(阳虚,气虚)……明代《红炉点雪》:寒热虚实诸证无往不宜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7常见艾灸适应症:

1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2消化性溃疡、功效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

3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

4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荨麻疹

5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8三、艾灸器材艾条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9艾灸盒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10不一样灸盒适使用方法单孔灸盒:

用于单穴位,适合用于腹腰背部等宽区域穴位,火力适中多孔灸盒:

用于多穴位,适于任督脉、腹腰背部,火力较猛 节约时间,烟大随身灸盒:

用于关节、身体小区域部分,火力温和 携带方便,烟小,适合保健灸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11艾柱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中计数单位

壮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12五、艾灸次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即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壮数先少后多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13①防止灼伤,注意防火(灸盒)②皮肤过敏者禁用

③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腰骶部、下腹部;男女乳头、阴部、睾丸等忌灸。另外,关节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颜面部,忌灸

④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⑤一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七、艾灸注意事项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14灸法分类及操作方法第二部分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15惯用灸法艾灸其它瘢痕灸艾条灸艾柱灸直接灸电热灸灯火灸火龙灸天灸间接灸着肤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温灸器灸温针灸悬起灸加药灸盘旋灸点灸温和灸雀啄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白芥子灸三伏灸蒜泥灸三九灸艾熏灸百发神针烟熏灸蒸汽灸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16一、艾条灸温和灸——适合用于各种病症雀啄灸——适合用于治疗小儿疾病或抢救晕阙

等盘旋灸——适合用于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

广泛性皮炎点灸——效果类似扎针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171、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约3cm)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182、雀啄灸将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3-5cm好似麻雀啄食一样,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方式施灸普通可灸5分钟左右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193、盘旋灸将点燃艾条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cm平行皮肤往复左右方向或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20

无瘢痕灸直接着肤灸:

瘢痕灸

发泡灸 麦粒灸

隔姜灸隔蒜灸间接隔物灸:隔盐灸巴豆饼、豆豉饼、附子饼、黄土、蚯蚓‥‥‥二、艾柱灸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211、无瘢痕灸又称着肤灸、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换炷再灸,普通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此法适合用于一切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22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临床上多用小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许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面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普通每壮艾炷须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涂少许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灸7~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擦洁净后贴敷玉红膏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23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瘢痕灸临床惯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发育障碍、体质虚弱者等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243、麦粒灸取少许艾绒,将其捏成麦粒大小,置于施灸穴位上,点燃艾绒当被施灸者感觉到热量时,快速移开剩下艾绒此法刺激性强,适合用于患有面瘫等疾病患者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254、发泡灸又称天灸(自灸、冷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炽热灸法中主要方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是借助药品对穴位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一个方法分为三伏天灸(三伏贴)和三九天灸(三九贴)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26三伏天灸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27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在三伏天穴位敷贴以预防和治疗冬日咳喘、鼻炎等上呼吸道疾病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时候,利用三伏天气候酷热时机,取肺腧、风门、膏盲腧(双侧)、膻中、大椎等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品,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升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每年三伏初中末各贴1次,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三伏天灸(三伏贴)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28三九天灸(三九贴)在三九天贴用一年中最冷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功效同时,三九天灸还能够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疗效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294、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厘米,厚为0.2~0.3厘米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普通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此法适合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和虚寒病症,对感冒、咳嗽、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很好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305、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厘米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普通灸5~7壮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易起疱,若不使起疱,可将蒜片提起或迟缓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316、隔盐灸也叫神阙灸。用纯净干燥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预防食盐受火爆起而致伤,普通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临床惯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329、温针灸(温针,针柄灸)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2页33日常保健灸法第四部分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3页34艾灸保健频次每穴30分钟每七天二三次每个月十次左右配穴方依据每人情况而定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4页351、灸大椎穴:

可选取艾炷无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个月灸10次。 在感冒流行季节,每日施灸l次,连灸7-10次。2、灸肾俞穴:

选取艾炷无戒痕灸或艾条温和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个月灸10次。3、灸命门穴:

可选取艾炷无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灸同肾俞。灸法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5页364、灸中脘穴:

采取艾炷灸、艾条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个月灸10次。5、灸神阙穴:

艾条灸熏灼肚脐。每次10-15分钟,每日l次,每个月灸10次。6、灸关元穴: 采取艾炷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品(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烧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个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6页377、灸足三里:

采取温和灸或化脓灸。用温和灸每次10-15分钟,灸至局部有温热感出现红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个月灸10次。8、灸三阴交穴:

可采取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个月灸10次。9、灸涌泉穴:

灸法同三阴交。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7页38常见疾病艾灸穴位第五部分艾灸和保健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8页39胃痛,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便秘,能够艾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胃经穴位,对机体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