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_第1页
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_第2页
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_第3页
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_第4页
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升压型DC-DC变换器电流环路补偿设计-设计应用摘要:针对固定频率峰值电流模式PWM升压型DC-DC变换器。给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集成的电流环路补偿电路的设计方法。该电路的斜坡产生电路可对片内振荡器充放电电容上的电压作V/I转换,其所得到的斜坡电流具有稳定、斜率易于调节等特点;而电流采样电路主体采用SENSEFET结合优化的缓冲级和V/I转换电路,从而在提高采样精度的同时,还减小了损耗。整个电路可采用0.6μm15VBCD工艺实现。通过CadenceSpectre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有效地抑制亚谐波振荡,采样精度达到77.9%,补偿斜率精度达到81.5%。

O引言

固定频率峰值电流模式PWM(PulseWidthModulation)DC-DC变换器同传统的电压模式控制相比,具有瞬态响应好,输出精度高,带载能力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模拟单元,斜坡补偿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是电流模式PWM控制的根基,对电流模式控制中电流环路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1电路结构

图1所示是典型峰值电流模式PWMBoostDC-DC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当电压外环的电压反馈信号经过误差放大器放大得到的误差信号VE送至PWM比较器后,将与电流内环的一个变化的、其峰值代表输出电感电流峰值的三角波或梯形尖角状合成波信号VE比较,从而得到PWM脉冲关断阈值。即:

在(1)式中:项为斜坡补偿部分,用于保证电流环路的稳定;第二项反映了电感电流的大小,通常由电流采样电路产生;第三项用于产生一个固定的基础电平,以为PWM比较器输入端图1典型峰值电流模式PWMBoostDC—DC控制系统框图提供一个合适的直流工作点。

因此,峰值电流模式控制不是用电压误差信号直接控制PWM脉冲宽度,而是通过控制峰值输出端的电感电流大小,然后来间接地控制PWM脉冲宽度。

但是,电流模式的结构决定了其应用时存在电流内环在占空比大于50%时的开环不稳定现象、亚谐波振荡、非理想的环路响应,以及容易受噪声影响等几个固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在环路的补偿方式上,除了电压环路的RC串联补偿之外,还必须对电流环路进行补偿,以满足电流环路的稳定性要求。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斜坡补偿技术,并在提高电流采样精度的同时降低采样损耗,以保证电流环路的稳定。

本文利用对振荡器充放电电容上的电压作V/I转换来得到稳定且斜率易于调节的补偿斜坡,同时采用功率SENSEFET作为采样器件,并结合设计简洁的V/I变换,使采样系数不受温度和工艺的影响,从而在得到较高精度采样值的同时,还减低了损耗。

2电路原理分析

2.1斜坡补偿

图2给出了在误差信号VE上叠加斜坡补偿电压的方法。VE为电压反馈回路的误差放大信号,实线波形为未加扰动的电感电流,虚线为叠加△I0扰动量的电感电流,D为占空比,m1、m2分别为采样得到的等效电感电流的上升和续流斜率。

由此可见,当时,可在坏情况下(D=100%,即m2m1)满足系统的开环稳定性要求。

图1所示的电路同时给出了在电流反馈电压上叠加斜坡补偿电压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可知,两种补偿方法在效果上是等效的,但是第二种方法中的电路实现相对更简单,因此较为常用。

2.2电流采样原理与方法

传统电流采样方法是在开关管的电流通路上串接检测电阻,这样不仅降低了DC-DC转换器的效率,而且对于传统工艺来说,制作这样的小电阻也很困难。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在SENSEFET采样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简洁的V/I变换电路,从而形成了一种结构简单且精度较高的采样电路,其电路主体如图l中的采样电路所示。其中MM为POWERFET,其宽长比设计的非常大,可以减小其导通阻抗(本电路的典型值为150mΩ);Ms为SENSEFET;检测电阻RSEN可利用工作在线性区MOS管的导通阻抗特性,使其宽长比与Ms相同,因此,导通阻抗与Ms的相等,记为RSEN。为了减小采样损耗,一般必须使(W/L)MM(W/L)Ms。

设(W/L)Ms:(W/L)MM=n(n的取值一般不低于100),开关管电流为IM,则有:

采样电压VSEN经过简洁实用的V/I转换电路后,可将其转换成所需要的采样电流信号ISEN,然后与斜坡电流信号ISLOPE在R∑进行叠加,就可得到所需的电压V∑。

3改进型电路设计

3.1斜坡产生电路

图3所示是一种改进型斜坡产生电路,图中,MP5、MP6为匹配的差分对管:Q1、Q2匹配(rCE(Q1)=rCE(Q2),为负载管,它们的发射极面积相等,为Q3的两倍。负载管Q1、Q2采用三极管,可在高匹配性的同时大大减小噪声影响。在Q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加一个射极输出的晶体管Q4,可以减小Q2和Q3基极电流对ID(MP6)的分流;而在Q2和Q3的基极与地之间加电阻R4,则可用来提高Q4的β。Vc为片内振荡器充放电电容上的锯齿波电压,Vc的变化范围为V1-V2。其中V2和V1分别为振荡器充放电的高、低设定电压值。

此电路主要任务是将电容上的锯齿波电压转换成所需要的斜坡电流。

3.2电流采样电路

图4所示为本系统中的电流采样电路。该电流采样电路由三部分组成:采样电路、缓冲级电路和电压/电流(V/I)转换电路。其中采样电路采样得到反映电感电流的电压VSEN后,可经过优化处理的缓冲级电路进行电平平移,从而得到VSEN’,以避免采样电压受到后级电路的影响,即:

,VSEN’经过V/I转换电路,就可以转换成所需要的电流信号ISEN,以便和ISLOPE进行叠加。

因为图4中的Q1和Q2匹配,偏置相同,所以Q1和Q2的发射极电压近似相等,即:V2≈V3,因而可为v∑提供一个合适的直流电平。

4仿真结果

采用0.6μmBCD工艺时,可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仿真条件为供电电压VIN=5V,输出电压VOUT=13V,负载电流为500mA。由仿真条件可知,占空比D50%,但必须引入斜坡补偿以保证电流环路的稳定。

图5所示是整体电路在典型情况下(D50%),加入斜坡补偿的仿真波形。其中,图5(a)是电感实际的电流波形。其电感电流峰值为Iinductor_PEAK=1.796A;图5(b)是采样得到的电感电流波形,其采样电感电流峰值为Isensc_PEAK=10.505μA。

由于设计中的典型值R2=R3=10kΩ,RDS(MM)=150mΩ,RDS(MS)=15Ω,n=100,故其电流采样系数α为:7.5x10-6,采样精度为77.9%。

图5(c)是斜坡补偿电路产生的斜坡电流波形,实测的补偿斜坡的斜率为5.487A/s,时钟CLK为1.2MHz,占空比为85.7%,T1=685.563ns。由于本设计中的典型值为:V1=0.4V,V2=1V,R=65kΩ。

故可得其补偿斜坡的斜率为:m=6.732A/s。

因此可知,本设计的补偿斜坡已经达到较高精度(81.5%),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图5(d)是电感电流采样值与补偿斜坡的合成波形。可以看出,其斜坡补偿的加入有效的抑制了亚谐波振荡。

5结束语

本文针对峰值电流模式DC-DC转换器固有的不稳定性,设计了斜坡补偿电路。采用固定斜率补偿技术,虽然在小占空比条件下会减弱电流模式PWM控制的优点,但其电路结构简单,容易调节,可降低设计难度,同时针对一般的便携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