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_第1页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_第2页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_第3页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_第4页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研究

Summary: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前和麻醉苏醒期的心理焦虑程度、心理抑郁水平、心率,统计患者出现躁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心理焦虑评分(SAS)、心理抑郁评分(SDS)以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的频率及级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干预对于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具有改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有利于手术安全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Keys:手术室护理;全麻苏醒期;心理状况;躁动引言手术治疗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的种类和手术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但对于接受手术的患者而言,术前接受麻醉,能够帮助手术顺利开展。但由于患者体质欠佳、对麻醉药物不耐受、以及麻醉用药不当、麻醉深度控制不佳等,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对于全麻手术的患者这种风险会更加明显。麻醉药物有可能在术后在人体内有残留,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可能导致患者术后苏醒期时间延长、出现心率加快、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如果在患者围手术期不能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能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手术室护理干预是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以及将患者送回病房前的一段时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本研究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21年5月-2022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自愿接受全麻手术;③具备手术指征;④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对麻醉药物过敏;②患有狂躁症、抑郁症;③患有癫痫、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研究开展前,已向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和说明,所有被邀请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共纳入全麻手术患者1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95例,男性45例,女性50例,年龄23-50(38.06±5.16)岁;观察组95例,男性56例,女性39例,年龄22-57(40.06±4.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麻醉准备、术中病情观察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①术前评估:手术室护士在术前1天要对患者的术式、手术部位进行确认,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查阅病人病案信息,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营养状况以及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做好记录。②术前心理干预:在接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麻醉之前,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询问患者手术前1天的睡眠情况,鼓励安慰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减少对于手术的恐惧感与焦虑情绪。③术中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注意患者体温的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警惕低氧血症等术中并发症,防止患者术中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④术后护理:患者结束手术后,及时为患者盖被子,防止患者体温过低,患者术后苏醒期后,与患者进行简单轻柔的对话,告知患者所处的环境,下一步的护理安排,减轻患者术后的不安情绪。转移患者时,注意拉上床挡,防止患者意识不清发生坠床。患者麻药过后可能会出现伤口疼痛,患者苏醒后,需告知患者止痛泵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缓解患者疼痛。患者术后若有留置管道,必须做好管路的维护和固定。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全麻苏醒期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心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患者术后苏醒期发生如下表现,视为发生躁动:①在无外界影响的前提下,患者有肢体挣扎现象,或有拔管的表现;②在进行刺激性操作,如吸痰,患者出现肢体挣扎现象。1.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EXCEL11.0软件进行数据记录,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苏醒期SAS评分、SDS评分、心率对比术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苏醒期,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8.9±1.2分,SDS评分为39.0±1.2,心率为74.8±2.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苏醒期SAS评分、SDS评分、心率对比组别SAS评分(分)SDS评分(分)心率(次/分)术前苏醒期术前苏醒期术前苏醒期对照组(n=95)57.8±3.448.0±2.453.2±3.449.2±5.067.9±1.580.2±5.6观察组(n=95)58.6±5.038.9±1.254.6±3.739.0±1.170.3±3.374.8±2.2t值133.11.012.318.912.934.7P值0.890.000.570.040.900.002.2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比结果发现,在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共发生躁动16例,躁动发生率为16.84%,对照组患者共发生躁动25例,躁动发生率为26.32%。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在术后苏醒期出现心理焦虑、抑郁以及躁动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现象,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后果严重,甚至会对患者安全造成危害。本研究通过对全麻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出现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可能系术前心理紧张,加之术后麻药作用消失,伤口疼痛,以及术后麻药残存,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易发生定向力障碍,对手术室环境感到陌生,由此产生焦虑不安以及抑郁等情绪状态。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心理支持,对缓解全麻苏醒期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全麻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表现,分析原因可能和术后不良刺激、术后出现并发症等有关。有研究发现,患者术后疼痛是导致患者出现躁动的重要原因,如果术后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疼痛管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引发肢体躁动表现。说明手术护理干预通过更加细致的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手术应激,降低患者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和降低躁动发生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手术体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ference:[1]安宁,董文理,曾清.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48(S02):3.[2]管春丽陈丹崔茜董薪.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及躁动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021(004):115-117,124.[3]董雪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手术室麻醉中的价值和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A02):2241-2241.[4]杨雪梅,杜丽慧,曹立春,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S1):2.[5]郭云萍,朱海娟,王琪,等.手术室强化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和生命体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