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_第1页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_第2页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_第3页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_第4页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第1页/共37页血液的生理功能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保持体温恒定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第2页/共37页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非细胞成分组成成分包括蛋白、非蛋白氮化合物、脂肪、不含氮有机化合物、无机盐类、气体和水第3页/共37页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人体的内呼吸,向机体组织运送氧气,带走二氧化碳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噬碱性粒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第4页/共37页血小板的生理功能粘附功能粘附在异物表面的功能聚集功能血小板相互间粘着在一起的现象释放反应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将其颗粒内容物释放到细胞外血液凝固

吸附和聚集凝血因子,为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提供场所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的作用凝血因子Ⅺ、Ⅻ的活化作用收缩作用造血干细胞极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与重建长期造血的潜能,以及损伤后再生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和特异性归巢特性,能优先定位于相应的造血微环境中,并以非增殖状态和缺乏系相关抗原的方式存在第5页/共37页血液的理化特性色泽红色,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比重全血:1.050~1.060,血浆:1.025~1.030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酸碱度

pH为7.35~7.45血容量循环血容量;贮备血容量粘度第6页/共37页血液成分的制备血液成分制备

将采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的技术称为血液成分制备。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血液成分的制备。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

血细胞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浆衍生物(plasmaderivatives)

血浆蛋白制品或血液制品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浓缩物等

第7页/共37页血液成分输注的意义纯度高,针对性强,提高输血疗效并减少体循环负担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和病毒的传播一血多用,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第8页/共37页

表1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 血液有形成份血浆制品备注-----------------------------------------------------------------------------------------------

红细胞

1、“少浆血”常用

2、浓缩红细胞常用 4、滤过红细胞常用

5、年轻红细胞少用

6、照射红细胞少用

白细胞

1、白细胞

2、粒细胞去淋巴细胞

血小板

1、单(机)采血小板

2、浓缩血小板---第9页/共37页

表1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 血液成份(无形)血浆制品备注-----------------------------------------------------------------------------------------------

血浆

1、普通冷冻血浆

2、新鲜冷冻血浆

白蛋白

1、白蛋白制品

球蛋白

1、静注丙种球蛋白多用

2、肌注丙种球蛋白少用

凝血因子VIII1、人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多用

2、重组人因子VIII制剂少用

3、猪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第10页/共37页

表1人血液成份及其制品-----------------------------------------------------------------------------------------------血液无形成份血浆制品备注-----------------------------------------------------------------------------------------------凝血因子II、VII、

1、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2、人因子IX浓缩剂

IX、X

3、重组人凝血因子IX

4、转基因因子IX制剂

纤维蛋白原

1、纤维蛋白原制剂

2、冷沉淀(因子I)

抗凝血酶

1、抗凝血酶制剂

其他(特殊免疫相应制剂 球蛋白、转铁蛋白等)

---第11页/共37页血液和血细胞制品输注一、全血输注(一)新鲜全血适用于下列疾病或伴出血:遗传性和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等);重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缺陷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第12页/共37页(二)贮存全血适用于血容量丢失在25%(1500ml)以上者急性大出血患者;手术出血;创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出血;生殖泌尿道出血等。第13页/共37页二、红细胞制品输注(一)“少浆血”指红细胞比容(Hct)在53%~60%并剩有部分血血浆的血液。适用于血容量丢失在20%~25%(1000~1500ml)的出血。慢性贫血,如再障、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消化道失血所致贫血等。(二)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指Hct在70%~80%和剩有少量血浆的血液。适应证同“少浆血”。第14页/共37页(三)洗涤红细胞指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的红细胞,本品中仅含<1%的血浆蛋白和<20%的白细胞。适用于下列疾病伴贫血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输血性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疗法;血循环中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有发热和过敏输血反应者。第15页/共37页三、血小板制品输注(一)制品的种类

1、浓缩血小板悬液(PC)

400ml新鲜全血分离制成的PC,规定内含4.8×1010个血小板,容量50~70ml。

2、单采血血小板

一般每袋含2~3×1011个血小板。第16页/共37页(二)血小板制品输注适应证:再障、急性白血病和恶性肿瘤行强烈化疗、放疗后血小板低于20×109/L,或有其他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倾向者。心肺旁路手术行体外循环和骨髓移植患者于移植前血小板降至50×109/L以下者。第17页/共37页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在分娩、手术、创伤或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时。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在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在分娩、创伤、手术时。大量输注贮存血液或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第18页/共37页(三)输注的剂量和效果判断

1、输注1×1011血小板,可升高1.5×109/L;输注结束后即刻检测血小板计数(BPC)

2、若每单位PC含血小板4.8×1010,输入5个 单位即可使血小板升至36×109/L。

第19页/共37页四、粒细胞制品输注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 无论伴有感染者。虽然中性粒细胞在0.5×109/L以上,但伴有高烧或感染,特别是单用抗生素不能控制者。剂量有效输注量是每天至少1010个中性粒细胞。第20页/共37页(三)不良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如寒战、发热、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肺水肿和休克等。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由于中性粒细胞制品中含大量淋巴细胞,故有致GVHD的危险。第21页/共37页血浆和血浆制品输注一、血浆常用的血浆种类包括普通冷冻血浆和新鲜冷冻血浆(FFP)两种。前种是从采血之日起5天内从全血中制备的血浆,但缺少因VIII、因子V和血小板;后种是采血后6小时之内制备的血浆,但缺乏血小板。第22页/共37页(一)普通冷冻血浆适应证严重肝脏疾病凝血因子缺乏香豆素类药物作用的逆转心脏直视手术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烧伤,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血浆置换第23页/共37页(一)普通冷冻血浆禁忌证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者,血容量正常的老、幼患者,心功能不全者。第24页/共37页(二)新鲜冷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适应证单纯凝血因子缺乏口服抗凝剂过量引起的出血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障碍大量输血伴发的凝血障碍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免疫缺陷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禁忌证同普通冰冻血浆第25页/共37页(二)新鲜冷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适应证

抗凝血酶III(ATIII)缺乏免疫缺陷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禁忌证 同普通冰冻血浆 第26页/共37页二、人血白蛋白输注适应证循环血容量减少 例如,低血容量性休克,败血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烧伤等。低蛋白血症白斑病 主要见于外科手术、急性肝功能衰竭、心脏分流术、肾病综合征,胃肠病等。其他 血浆交换、透析。第27页/共37页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适应证免疫缺陷性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可变性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 恶性肿瘤、儿童爱滋病、肾病综合征、骨髓移植、烧伤、器官移植、休克、大面积创伤和手术等。第28页/共37页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 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水痘、带状疱疹、腮腺炎、流感。细菌性感染 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特别伴有内毒素和败血症的严重感染。第29页/共37页非感染性疾病川畸病(KAWASAKI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子VIII抑制物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习惯性流产第30页/共37页四、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适应证血友病A(hemophiliaA) 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是防治血友病A出血和手术的首选治疗措施。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hemophilia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第31页/共37页五、凝血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