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_第1页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_第2页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_第3页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_第4页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

Summary:目的:研究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应用3D打印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我院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观察组(32例,3D打印技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158.20±16.37)ml,C臂透视次数(3.10±0.84)次,手术时间(120.50±4.3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MS(88.24±7.35)分,Neer(79.21±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术中C臂透视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更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Keys:肱骨近端骨折;3D打印技术;钢板内固定治疗;肩关节功能前言:肱骨近端骨折在骨科中常见,其中老年群体中多发,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增加了骨折风险,在各部分骨折中占5%左右,患者多由于跌倒时肘着地、重物碰撞或挤压作用造成骨折[1]。由于肱骨近端接近于关节位置,存在较多血管神经组织,容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影响肩关节功能。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钢板内固定术是利用钢板为骨折块提供支撑力,创建良好的骨折愈合条件,且不会破坏血运,能够恢复关节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开始应用于手术治疗,通过扫描打印模型,帮助手术医生制定更完善手术方案,定制适合患者的内固定物,更有利于患者解剖复位。本文于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围绕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现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本院6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2例,性别:男/女=17/15,年龄(42.46±4.23)岁。观察组32例,性别:男/女=18/14,年龄(42.61±4.30)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均属于肱骨近端骨折,接受手术治疗。(2)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2)为首次骨折。排除标准:(1)存在病理性骨折或者肱骨骨折病史。(2)不配合治疗。1.3方法对照组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进行影像检查,对患者骨折端情况加以评估,手术入路和观察组相同,暴露骨折端后,选择合适的螺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和观察组同。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3D打印辅助,使用CT设备扫描术区,将数据上传至3D打印机制作模型,根据骨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了解骨折端神经血管等情况,提前准备好合适的钢板和螺栓,模拟手术方案。手术当天,患者保持沙滩位,根据手术方案从肩峰前作纵向切口,长度5cm,剥离筋膜和皮肤,分离肱骨头进行清理。使用C臂机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固定克氏针。紧贴骨膜外置入准备好的钢板,安装螺钉固定。C臂下观察固定效果,冲洗后逐层关闭。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1周进行关节训练。1.4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指标,分别统计两组术中出血、C臂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使用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Neer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分数高对应肩关节功能更好。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视作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手术时间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C臂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表1两组手术时间指标对比组别术中出血(ml)C臂透视次数(次)手术时间(min)对照组(n=32)182.50±18.235.17±1.11128.34±6.29观察组(n=32)158.20±16.373.10±0.84120.50±4.37t23.7764.8254.322P<0.05<0.05<0.052.2两组肩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CMS、Ne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两组肩关节功能对比组别CMS(分)Neer(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2)58.26±4.1278.90±8.9060.71±4.3672.36±4.27观察组(n=32)58.33±4.1888.24±7.3560.68±4.4279.21±5.26t0.0325.7150.0124.220P>0.05<0.05>0.05<0.053讨论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常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恢复正常的骨折结构。锁定钢板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提高骨折端抗拉力,保证肱骨头稳定。但钢板内固定手术不可避免造成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影响术后骨折端血运的恢复。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逐渐应用于骨科手术中,在3D打印技术支持下通过扫描打印重建肱骨三维模型,更方便于对骨折端的观察,指导医生制定准确手术方案,提前明确钢板和螺钉的长度以及固定位置,尽可能规避手术对患者血管神经的损伤[2]。同时由于事前模拟手术方案,更有利于医生熟练掌握手术操作,缩短术中讨论、C臂透视、观察等时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经过本文研究,观察组术中出血(158.20±16.37)ml,C透视次数(3.10±0.84)次,手术时间(120.50±4.3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全面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另外,观察组CMS(88.24±7.35)分,Neer(79.21±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突出优势。综上所述,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减少术中C臂透视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更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推广意义。Reference:[1]陈镇才,李进波,陈佳佳,等.3D打印技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